中國古典詩學理論史

出版時間:2005  出版社: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作者:蕭華榮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書中有些愚者千慮的一得之見,略舉其大者:如認為中國詩學思想史可以宋代為《詩》、《騷》之辨;后期的深層底蘊是“情禮沖突”,外化為唐宋(詩)之爭;中唐是演化的樞紐,杜甫是樞紐的樞紐,宋人入其詩的解釋接替了漢人對《詩經(jīng)》的解釋;稱漢人解《詩》的原則與理論為《詩》“經(jīng)”精神(《詩三百》的經(jīng)學精神),以別于通常所謂“《詩經(jīng)》精神”,《詩》、《騷》之辨實為教化的《詩》“經(jīng)”精神與審美的楚騷原則的齟齬;與之相應(yīng),“比興”有經(jīng)學的“比興”說與文學的“比興”說,而朱自清所謂“興”義最為纏夾,始于西亞摯虞以“有感之詞也”的“感興”之“興”釋“賦比興”的托喻之“興”,迄今仍在纏夾;關(guān)于唐宋之爭,本書創(chuàng)為“典型唐詩”及“宋型詩”之目,前者大抵指盛唐詩,后者除宋詩主流外,尚含前此中唐“天宋人門戶”者的部分詩及后此的種種宋詩派之詩;爭訟肇自宋末嚴羽,故其《滄浪詩話》在歷代詩話中影響最大,幾可與《毛詩序》相頡頏,成為有明一代詩學主流的理論基石,而王土禛“神韻”則是些主流詩學演化的嗣響與結(jié)穴。再如,用以概括各時代詩學主流的各章四字標題,皆出自該時代論詩的原文,其中尤以以“技進于道”題寧元,以“擬議變化”提目明,以“挑唐禰宋”目清,當時最費斟酌。等等。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中國古典詩學理論史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