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倫理導論

出版時間:2010-8  出版社:人民  作者:程東峰  頁數(shù):403  字數(shù):400000  

前言

20世紀80年代末我就開始從倫理學的視角研究責任,至今已二十余年?;厥鬃哌^的路,仿佛一個身體羸弱的登山者,雖然氣喘吁吁,大汗淋漓,不停地攀爬,但到老之將至,仰望前程,仍然道路羊腸,階梯層疊,峰巔還在九霄云霧中。進耶?退耶?我謹記孔夫子教誨:“譬如為山,未成一簣,止,吾止也。譬如平地,雖覆一簣,進,吾往也?!辈磺蟮欠逶鞓O,但求盡職盡責。生命尚存,豈可停而不作?雖不能至,心向往之。于是,蟄伏斗室,不分寒暑,不計工閑,不計榮辱,不顧青白,蝸牛般爬行,蚯蚓般拱進,終于在《責任論》面世15年以后,又寫出《責任倫理導論》?!敦熑蝹惱韺д摗肥俏页袚膰艺軐W社會科學一般項目《責任倫理研究》的最終成果,自2006年5月30日立項到2009年3月全國哲學社會科學規(guī)劃辦公室批準結項,歷時兩年又十個月,寒來暑往,夜以繼日,其間的酸甜苦辣和痛苦煎熬,只有親歷者清楚。由于受到我的學術視野、學術功底和研究能力的限制,我的研究要比其他人付出更多的艱辛。

內容概要

本書是一部系統(tǒng)闡釋責任倫理理論體系的專著。責任倫理是面向未來、面向世界、面向高科技時代的倫理,也是人類擺脫蒙昧、告別崇高、揖別盲目信仰、進入世俗化社會的倫理。本書從全球倫理的視域出發(fā),著眼于社會倫理的責任,以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為指導,運用綜合的研究方法,不僅提出了責任倫理的原則、范疇、主客體與類型,而且立足于當代中國的社會存在與現(xiàn)實,展開個人責任、組織責任、契約責任、職業(yè)責任、未來責任、神圣責任與天下精神的多維探討,勾勒出責任倫理體系的基本內涵,對“責任倫理”作了頗具特色而富有體系性的闡發(fā)。

作者簡介

程東峰,男,1948年生,安徽省金寨縣人?,F(xiàn)任皖西學院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研究所所長、教授,曾任六安師范??茖W校副校長,皖西學院科研處處長、政法系主任等職,主要從事倫理學教學和研究工作。出版主要著作有《責任論》(1994年)、《修德與立業(yè)》(合著,2009年)等,并在

書籍目錄

自序第一章  導論  一、責任、倫理、責任倫理  二、責任倫理是對規(guī)范倫理的繼承和發(fā)展  三、責任倫理的研究方法第二章  責任倫理的邏輯起點:角色  一、角色的含義  二、角色與責任  三、角色與人生  四、角色與精神  五、角色與自我第三章  責任倫理的原則(上)  一、共生共存原則  二、以人為本原則第四章  責任倫理的原則(下)  一、和諧發(fā)展原則  二、競爭協(xié)作原則第五章  責任倫理的范疇(上)  一、責任  二、自由第六章  責任倫理的范疇(下)  一、平等  二、公正  三、誠信  四、修身第七章  責任倫理的主體和客體  一、責任倫理主體  二、責任倫理客體  三、客體的覺醒及其對主體的監(jiān)督第八章  責任倫理的類型研究  一、責任倫理類型研究的含義  二、責任倫理類型劃分的依據(jù)和類型特點  三、責任倫理類型研究的作用和意義  四、當代中國責任倫理體系內的責任類型第九章  個體責任的存在與實現(xiàn)  一、個體存在與個人命運  二、個體責任的存在與構成  三、個體責任實現(xiàn)與個人幸福第十章  組織責任的存在與實現(xiàn)  一、組織及組織倫理責任  二、家庭責任的存在與實現(xiàn)  三、社團責任的存在與實現(xiàn)  四、政府責任的存在與實現(xiàn)  五、執(zhí)政黨責任的存在與實現(xiàn)  六、宗教組織責任的存在與實現(xiàn)第十一章  契約責任的存在與實現(xiàn)  一、契約責任的現(xiàn)實存在  二、契約責任實現(xiàn)的本質是社會信用體系的建立  三、契約責任的合法性研究  四、契約責任的實現(xiàn)第十二章  職業(yè)責任的存在與實現(xiàn)  一、職業(yè)責任與個人責任  二、職業(yè)責任的存在形式  三、職業(yè)責任與倫理  四、職業(yè)責任的實現(xiàn)第十三章  未來責任的存在與實現(xiàn)  一、什么是未來責任?人類為什么要對未來負責  二、未來責任的存在  三、未來責任的緊迫性與合理性第十四章  繼承和借鑒:中國傳統(tǒng)倫理和西方責任倫理  一、社會責任與個人道德  二、中國傳統(tǒng)道德與責任倫理  三、社會主義道德與責任倫理  四、對西方責任倫理的學習和借鑒第十五章  神圣責任與“天下精神”  一、責任之神圣  二、“天下精神”  三、《人類責任憲章  》:“天下精神”與神圣責任的統(tǒng)  四、責任倫理研究前景展望主要參考文獻后記

章節(jié)摘錄

可能,新聞媒體的渲染不僅能左右政府的決策甚至能左右司法的判決。最普遍、最隨意、最靈活的是人民群眾的街談巷議,朝起暮落,任意而為,無憑無據(jù),不負責任。但這三種輿論中的任何一種都表現(xiàn)出了特有的威懾力,即使是老百姓的街談巷議,人們信奉民心不可欺,寧信其有,不信其無,捧你時足以讓你志滿意得、風光無限,貶你時也足以讓你威風掃地、身敗名裂。所以人們寧愿吃啞巴虧,也不愿去觸怒輿論。輿論監(jiān)督之所以有力,是因為輿論具有以下特點:一是輿論傳播快,特別是在傳播技術空前發(fā)達的今天,只要信息一上網,頃刻之間傳遍全球,鼠標輕輕一點,世界風云盡收眼底。無論是廣播、電視,還是報紙、廣告,都與網絡結下了不解之緣,報紙還可能因為過時而封存銷毀,電視廣播還可能因為過了播放時間不能再現(xiàn)。唯有網絡,只要你輕輕點擊,過去封塵的信息永遠會以最新的姿態(tài)撲人你的眼簾,網絡成了當代人離不開、擺不脫、洗不清、抹不去的影子,誰不害怕?一旦被記人逃避契約責任的“黑名單”,馬上人們就會以不信任的眼光來打量你,以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態(tài)度來對待你,以躲避瘟疫似的方法來冷落你,多么可怕!二是輿論傳播范圍廣。無論是官方的,還是民間街談巷議的,還是新聞媒體傳播的,一旦成為輿論,會馬上傳播開來。輿論一旦形成,其傳播渠道是縱橫交錯的,傳播方向是東南西北上下左右的,傳播者和受眾涉及工農兵學商和男女老少,真是無處不在,無孔不人。

后記

2009年3月,我主持的國家社會科學基金2006年一般項目“責任倫理研究”按時獲準結項,專家鑒定等級為良好。至此,我總算是舒了一口長氣,渾身輕松了許多,八百多個日日夜夜的辛勞,終于有了結果。而后的幾個月時間里,我認真拜讀了五位匿名專家的中肯意見,又對書稿作了進一步的修改完善,到2009年8月底,終于可以殺青付梓了。2006年秋學期,教育部專家組到我校進行為期一周的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迎接評估是學校大事,不可也不敢懈怠。評估期間我擔任政法系主任、學校材料組成員。專家組進校期間及專家組進校前的一年多時間里,我沒有寒暑假,沒有星期天,夜以繼日,全力以赴,而且,心理壓力很大,生怕評估不過,影響學校聲譽,影響招生,進而影響學校生存。正如我在2008年創(chuàng)作的《皖西學院賦》中所述:“二零零六年暖冬,迎評促建真忙。京都關懷,人民期望,群情激奮,摩拳擦掌,學院師生,披掛上陣,上下一致,萬眾一心,夜以繼日,眾志成城。更得地方鼎力相助,喜訊不斷,亮點紛呈,一鼓作氣,捷報頻頻……師資之盛,學問之盛,教育之盛,人才之盛,國運昌盛,民族復興!”所幸,評估順利通過,萬余師生的辛勞沒有白費。然而,整個2006年,我沒時間顧及課題,只好將其放置一邊。準確地說,本書的寫作是從2007年農歷正月初一開始的,一邊寫作,一邊研讀,直到2008年6月,初稿完成。這期間,我把所有的工余時間(除了上課、處理日常事務和開會)全部用于本書寫作。

編輯推薦

中國責任倫理學體系的建構,意味著一種新倫理觀念的誕生。當今世界,責任是拯救人類、挽救地球的“上帝”,責任是人的本質、人的靈魂。為此,《責任倫理導論》提出以“角色”作為責任倫理的起點。角色同責任緊密相連,角色解除了責任也就不存在了;角色貫穿責任倫理研究的始終。角色的終極關懷表現(xiàn)為生命活力的激活和對人生最高價值的追求。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責任倫理導論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5條)

 
 

  •   這是一本很有價值的書。找準角色,負起責任,盡職盡責做好工作有利于個人,有利于社會,也是雷鋒當年踐行的,物超所值。
  •   值得閱讀的專業(yè)書籍。不錯!慢慢學習
  •   很有幫助的書,導師點名要的。
  •   理論系統(tǒng)性還不錯
  •   提供了一種關于責任的新思路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