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1-8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作者:張澤洪 頁數(shù):420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由張澤洪編著的《道教唱道情與中國民間文化研究》是宗教學、民俗學研究的創(chuàng)新之作。作者通過道情發(fā)展的縱向歷時性研究,理清了一千多年來道情在中國社會的傳播歷史,通過道情傳播形成地方特色唱道情的橫向共時性研究,深入考察道情在全國各地的流播及地方化過程。文獻資料與田野調(diào)查相結(jié)合的學術(shù)取向,大傳統(tǒng)與小傳統(tǒng)相結(jié)合的文化分析模式,多學科研究方法的綜合運用,凸顯出作者研究的顯著特色?!兜澜坛狼榕c中國民間文化研究》對道情的內(nèi)涵及其文化價值作出新的解讀,認為中國民間文化中的唱道情,是道教濟世度人的教化方式。道教唱道情的說唱旨在勸化世人,道教經(jīng)典中繁復(fù)的倫理說教,在道情中轉(zhuǎn)化為淺顯的人生警語。唱道情是傳播道教思想的一種通俗說唱,是民間社會流行頗廣的亦道亦俗的藝術(shù)形式。
作者簡介
張澤洪,四川三臺人,1955年9月生?,F(xiàn)為國家“985工程”四川大學哲學宗教與社會研究創(chuàng)新基地學術(shù)帶頭人,四川大學道教與宗教文化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導(dǎo)師。2002年度遴選為四川省學術(shù)帶頭人。學術(shù)著作有《文化傳播與儀式象征——中國西南少數(shù)民族宗教與道教祭祀儀式比較研究》等17種,專著及撰稿著述共計27875字。在國內(nèi)外發(fā)表學術(shù)論文222篇,其中CSSCI核心刊物99篇,權(quán)威刊物《世界宗教研究》、《民族研究》10篇。獲四川省人民政府哲學社會科學優(yōu)秀成果一等獎1次,三等獎3次。先后主持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重大研究項目1項,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3項。
書籍目錄
導(dǎo)論
一、道情在中國民間文化研究中的意義
二、道情研究狀況的簡略回顧
第一章 道情的起源及其傳播
第一節(jié) 道情的起源及其時代背景
一、唐代的道曲、道調(diào)
二、宋代說唱藝術(shù)的繁榮
三、唐末五代佛道二教的“道情”詩詞
第二節(jié) 法曲道情與法曲的關(guān)系
一、宋代文士曹勛的法曲道情
二、法曲的道家色彩
第三節(jié) 宋元明清道情的發(fā)展
一、《武林舊事》記載的唱道情
二、宋元時期道情的流行
三、明清時期道情演唱的民俗化
第四節(jié) 近代以來道情的傳播及其演變
一、近代以來中國社會的唱道情
二、新中國成立以后唱道情的時代特色
第二章 宋代鼓子詞與道情
第一節(jié) 宋代的鼓子詞
一、鼓子詞的演奏特點
二、現(xiàn)存鼓子詞及其詞調(diào)
第二節(jié) 宋代鼓子詞中所見的道家情懷
一、宋代鼓子詞的道家意趣
二、張掄《道情鼓子詞》的仙道色彩
第三節(jié) 趙令疇《元微之崔鶯鶯商調(diào)蝶戀花》鼓子詞
一、趙令疇及其《元微之崔鶯鶯商調(diào)蝶戀花》
二、關(guān)于鼓子詞中張生的考辨
三、《元微之崔鶯鶯商調(diào)蝶戀花》的影響
第三章 元明清時期散曲中的道情
第一節(jié) 元代散曲中的道情
一、元代散曲中的道家色彩
二、元代文士散曲中的道情
三、鄧學可《自然集》的詠道情
四、全真宗師的唱道情
第二節(jié) 明代散曲中的道情
一、王九思、康海散曲中的道情
二、楊慎散曲中的道情
三、周憲王與道士的散曲道情
四、明無名氏散曲中的道情
第三節(jié) 清代散曲道情的余緒
一、清代文士的散曲道情
二、清代道士的散曲道情
第四章 元明清文藝作品中所見的唱道情
第一節(jié) 元代雜劇中道士的唱道情
一、呂洞賓、列御寇的唱道情
二、雜劇《竹葉舟》的本事
第二節(jié) 明代小說中道士的唱道情
一、唱道情道士的風魔道人形象
二、韓湘子道情的本事及其影響
第三節(jié) 明清小說彈詞中道士的唱道情
一、《續(xù)金瓶梅》中的《莊子嘆骷髏》道情
二、清文康《兒女英雄傳》中的唱道情
三、《珍珠塔》道情反映的社會風氣
第五章 明清時期道士與文士的道情創(chuàng)作
第一節(jié) 明代道士張三豐的道情
一、張三豐道情的內(nèi)丹修煉主旨
二、張三豐《無根樹道情》的思想意義
第二節(jié) 清代文士的道情創(chuàng)作
一、鄭板橋道情的隱逸思想
二、徐大椿《洄溪道情》反映的清代社會
三、王夫之、歸莊、金農(nóng)的道情
第三節(jié) 明朱權(quán)《太和正音譜》的唱論
一、朱權(quán)的生平及其著述
二、朱權(quán)對道情藝術(shù)特色的理論分析
第六章 道情樂器的特色與象征意義
第一節(jié) 漁鼓簡板的制作及其形制
一、宋代的“通同部”與拍板
二、漁鼓形制的象征意義
第二節(jié) 中國民間關(guān)于漁鼓簡板的傳說
一、漁鼓簡板的形制
二、有關(guān)漁鼓道情的民間傳說
第三節(jié) 唱道情的演唱方式及道家色彩
一、道情的演唱類型與引子
二、史籍道經(jīng)中所見道士的漁鼓簡板
三、唱道情中的八仙形象
第七章 中國北方的皮影戲曲道情
第一節(jié) 中國道情的地域分布
一、道情的地域分布及其名稱
二、北方道情的民俗色彩
第二節(jié) 道情皮影戲的藝術(shù)特色
一、隴東皮影道情及道情藝人
二、陜西的道情皮影戲
三、皮影制作技術(shù)與皮影戲班的組成
第三節(jié) 山西道情的傳播
一、山西的戲曲道情
二、晉北道情的特點
第四節(jié) 河南墜子與道情的關(guān)系
一、河南墜子產(chǎn)生的時代
二、河南墜子的演唱風格
三、馬街書會的唱道情
第八章 中國南方的詩贊體道情
第一節(jié) 湖北、湖南、江西、廣西的道情
一、湖北漁鼓道情的演唱
二、湖南道情的演唱
三、江西、廣西道情的傳播
第二節(jié) 江蘇、浙江、福建的唱道情
一、江蘇道情的傳播
二、浙江道情的演唱
第三節(jié) 四川云南、貴州的竹琴
一、四川竹琴的演唱特點
二、四川竹琴泰斗賈樹三
三、四川竹琴藝人黃云程
四、云南竹琴與貴州竹琴
結(jié)語
附錄:張三豐道情
參考文獻
編輯推薦
道情作為中國民間俗信仰的一種文化形態(tài),值得從宏觀角度研究的問題還很多。因此,由張澤洪編著的《道教唱道情與中國民間文化研究》在前人研究基礎(chǔ)上,注意廣泛收集相關(guān)文獻資料,力圖對中國民間俗文化中的唱道情,作出更為系統(tǒng)深入準確的闡釋。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