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適傳論(上下冊)

出版時間:1997-12  出版社:人民文學  作者:胡適  頁數(shù):全2冊  字數(shù):792000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本書的工作重心是整理或者說清理有關胡適生平與思想的史料,而不是解釋和分析史料。近十幾年來有關胡適的研究著述往往表現(xiàn)出“整理”不足、“解釋”有余的傾向,解釋過于綿密,過于繁瑣,過于武斷,過于我執(zhí),從“以論帶史”到“兩分法”的評價鑒定,“解釋”史料的一頭既興旺發(fā)達又倉促草率。興旺發(fā)達的表現(xiàn)是“假、大、空”,倉促草率的表現(xiàn)是“短、平、快”。它們的常規(guī)表現(xiàn)是抓往胡適的片言只語發(fā)議論,作鑒定,論“文”不看“全文”,論“人”不顧“全人”。其操作稔熟者則掐斷一段,品評一段,深文周納,拿出一個結論。甚至胡適的唱段剛吐出二三個詞就喝斷,就省略掉后文,指說腔正如何,調(diào)圓如何,屬于某派,味氣醇駁等等。這顯然不是歷史學者應有的實事求是的態(tài)度。這樣的研究與評審非但胡適泉下不服,對讀者、對觀眾也大有愚弄欺騙之嫌。以上是我為什么“畫像”以及怎樣“畫像”的一點自供狀,實際上亦是解釋了自己撰寫這本書的一條服膺的準則。

作者簡介

胡明,安徽省績溪縣人,1947年8月生。1981年畢業(yè)于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文學系,獲碩士學位?,F(xiàn)為中國社會學院文學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文學評論》副主編。主要著作有:,袁枚詩學述論》、《南宋詩人篇》、《胡適詩存》、《胡適傳論》、《古典文學縱論》等。主要論文有:《紅學四十年》、《關于宋詩》、《關于唐詩》、《一百年來的詞學研究》、《關于三曹的評價問題》等。

書籍目錄

上卷:自序第一章 序篇  一 胡適的先世  二 胡適的故鄉(xiāng)  三 胡適的父親  四 胡適的母親  五 胡適的大家族  六 胡適的小家庭第二章 故鄉(xiāng)九年  七 從臺灣回績溪  八 私塾與啟蒙  九 讀小說到講故事  十 無神論的結胎  十一 風雨如晦中的寡母幼子  十二 出門第三章 上海灘新少年  十三 從“梅溪”到“澄衷”  十四 時代潮流的濺濡  十五《競業(yè)旬報》——思想之胚芽、文筆之搖籃  十六 少年詩人  十七 中國公學之風潮  十八 考官費留美前后第四章 青年時代—— 留美七年  十九 踏上異國——現(xiàn)代資本主義精神文明的沐浴  二十 人文科學的選擇到淑世主義的確立  二十一 學問之路——貫通中西,融會古今  二十二 政治的興趣與美式政治的訓練  二十三 胡適思想奠基  二十四 博士與事業(yè)第五章 新文化的火炬  二十五 文學革命的號角——首舉義旗  二十六 蔡元培、陳獨秀的圈子——北京大學與《新青年》  二十七 “我的兒子”與“我的宗教”  二十八 《每周評論》與“問題”“主義”  二十九 “哲學史”開山和“新思潮”開路  三十 “新詩老祖宗”第六章 中國現(xiàn)代學術的新盟主  三十一 新紅學的日出  三十二 整理國故,捉妖打鬼  三十三 科學人生觀與“胡適新十誡”  三十四 新教育的催生婆和護法神  三十五 擺渡西洋近代文明的舵手  三十六 一個新孔子下卷:第七章 政治妊娠的胎動與流產(chǎn)  三十七 好人政治與好人政府  三十八 清廷問題與善后會議  三十九 與國共兩黨的政治沖突  四十 西游與東望——蘇美兩塊樣板之間  四十一 《新月》的光和“人權”的火  四十二 落花流水辭江第八章 獨立的旗幟  四十三 《獨立評論》  四十四 “民治”與“獨裁”的討論  四十五 “民權保障同盟”的風波  四十六 南游  四十七 日本人問題  四十八 “三代遺風”到一二九運動第九章 “小卒過河”  四十九 從低調(diào)抗日到奔赴國難  五十 駐美大使  五十一 卸任之后  五十二 北京大學校長  五十三 “小卒”沉底  五十四 倉皇出逃第十章 海外的日子  五十五 紐約寓公  五十六 大陸批判胡適思想  五十七 臺灣圍剿胡適幽靈  五十八 “中央研究院”院長  五十九 雷震事件沖擊波  六十 巨星隕落附錄:專家推薦意見二則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胡適傳論(上下冊)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7條)

 
 

  •   大約是寫胡適的人太多,這本書被淹沒了吧?實際上,這本書的寫作風格可能與一般的傳記寫法不太相同,故事性不是特別強。但這本書名曰傳論,當然一是寫胡適的傳,二是要論,議論,論述胡適的做事方法,為人,與思想。本人覺得這本書寫得非常中懇,而且從中獲益良多,所以給5分。
  •     最近在讀胡明寫的《胡適論傳》,其中多有涉及胡適青年時候修學讀書的內(nèi)容,覺得對于個人的修學十分有啟發(fā),聊做札記以備用。
      1. 興趣使然
      胡適自小便愛讀書,在私塾里聽先生講授儒家經(jīng)典也不覺枯燥。九歲時他碰巧在四叔房中讀到了一本《第五才子》(水滸傳)的殘本,由此便引發(fā)了他對小說的強烈興趣。之后,他便從村里的長輩手中一本一本借了小說來看,“象老饕一樣讀盡了本村鄰村所知的小說”。幫助胡適借小說最出力的是村里的少年秀才胡近仁,他不僅把家中的小說都借給胡適看,而且還與胡適相互砥礪。他倆各備有一個小手揩,把自己看過的小說讀記在上面,時常交換看,比較誰看的書多。在他離開家鄉(xiāng)之前,胡適已經(jīng)讀過了四五十種小說了,其中層次不一,內(nèi)容駁雜,甚至包括不少淫書。
      胡適愛讀小說的習慣終身未改,并使他“在不知不覺之中得了不少的白話散文的訓練。”,悟出了“文學的國語,國語的文學”的著名觀念,為他后來在文學革命中“首推義旗”奠定了認知基礎。
      愛讀小說的習慣可以說是影響了胡適一生,十幾年后他在文學革命中“首推義旗”也與這段猛讀白話小說的經(jīng)歷不無關系。
      2.利用光陰
      胡適在留美期間十分勤學苦讀,十分珍惜時間,他曾把本杰明*富蘭克林的名言“你哎生命嗎?你若愛生命,就莫要浪費時間。因為時間是生命所游積成的原料”恭抄在日記扉頁上。他曾有一則“利用光陰”的日記:“有人贈我莎士比亞名劇《亨利第五》,全書三百八十余頁,用薄紙印之,故全書僅廣寸有半,常二寸,厚不及半寸(英度),取攜最便,因以置衣囊中,平日不讀之,唯于廁上及電車中讀之,約一月而讀畢,此亦利用廢棄光陰之法也。”之力可以看出他排擠時間讀書的習慣,這個習慣胡適幾乎終其生未改易。后來胡不歸著的《胡適先生傳》中還說到胡適在北京家中的廁所里馬桶便總“放著幾冊數(shù)、一札紙、一支鉛筆?!焙m的《一日一首詩》的書稿,就是他每日上廁所時選注一首詩的結集。胡適晚年津津樂道歐陽修的“三上”工夫“馬上、枕上、冊上”的構思著作的本領,他自己的文字也很多正是在輪船上、火車上、旅館中做出了的。1921年3月北京大學的教授們?yōu)榱怂餍搅T課,他就利用此段時間在家寫出了后來可以說是紅學研究史上劃時代的《紅樓夢考證》。
      3.博覽群書、學貫中西
      留美期間,胡適讀書興趣廣播而寬泛,對從哲學、文學到語言學,從《理想國》到《石壕吏》的眾多領域都有興趣。早在胡適學農(nóng)科時,他課余時間就已相當關心人文學科的諸多學術問題,他研讀從柏拉圖《理想國》,讀勃朗寧的詩,讀艾默生的札記,讀丘吉爾的探討宗教問題的著作,翻譯了拜倫的《哀希臘歌》,還翻譯了都德的《最后一課》,都德的小說是胡適最早譯成中文介紹給國人的。
      國學方面,胡適也沒有忽視,他對老子、墨子的思想作了認真的研讀和思考,并留意將研究心得寫成文字。為他后來系統(tǒng)地研究先秦思想史作了堅實的準備。文學方面,他做了不少唐宋詩詞的研究札記。
      4.求博能疑
      胡適的求知興趣偏重于求博能疑,故他能留心一些一般人不關心或易忽略的事,并自出心裁地提出一些很有價值的見解與心得來。如,胡適由朝鮮文字母的拼音現(xiàn)象,聯(lián)想到“此種字母源出何語”,又進而聯(lián)想到“吾過古代未有象形文字之線曾有字母否?如有之,尚對盲文都發(fā)生過興趣,一一記錄了美國盲文的形式和讀法。胡適求知心切,讀書有癖,精粗巨細,兼收并蓄,所謂貪多務得。胡適也深有自知之明,他對自己貪多求博屢屢自省,如1915年2月3日記:“學問之道兩面而已,一曰廣大(博),一曰高深(精),兩者須相輔而行。務精者每失之隘,務實者每失之淺,其失一也。余失之淺也,不可以不以高深矯正之。”1915年2月他還在一則日記中自勵“每日至少讀六時之書,讀書以哲學為中堅,而以政治、宗教、文學、科學輔焉。主客既明,輕重自別,毋反客為主,須擒賊擒王。讀書須隨手作記?!薄半S手作記”這一在這里單獨強調(diào),可見胡適對讀書存疑發(fā)問的重視。
      總結:
      對于一個學者而言,看什么書,怎么看書,是一個重要的問題?;蚓螂s,或雅或俗,讀書的高下直接影響了學問的高下??梢哉f讀書之道即是學問之道的一大部分。胡適讀書,惜時如金、求博能疑、隨手作記。這些特性直接導致日后他在學術上的兩面性:一個學貫中西、標新立異的通識型學者,一個心無常性、熱心政治的“半部頭先生”。
      了解胡適的讀書方略,讓我們看到他人格進化的動力,即胡適除了稟賦果然之外,是如何通過學習使自己成為飽學之士的,對于每一個有志進學者都有指導作用。
      
  •     上次出差帶的唯一一本書就是《胡適傳論》的上冊,結果這八十萬字斷斷續(xù)續(xù)用了一年方才讀完。
      胡適真乃一近神之人,無論經(jīng)歷、功力、實力還是成果、爭議、影響,隨便哪一樣拿出來都讓人仰止。此書一千余頁,仍讓人時有不能備記之感。
      此書基本是憑借可信的材料撰述而成,絕少虛構想象,雖偶有溢美之詞而絕少批判之意,但總體來說態(tài)度比較公允。
      此書行文雖并無太大新意,但從浩瀚的材料中梳理至此也殊為不易,確是平實好讀的好書。
  •   小米,哥哥兩個月不見你,見識有所長進啊~
  •   另據(jù)樓上老牛說此書資料陳舊,的確是DI
  •   雖偶有溢美之詞而絕少批判之意,,,
    你跟你哥哥我說說啊,這個雖和而之間啊,這個,你配合用的這個啊,連詞,

    蝦米關系,啊
    火蘭 八~
  •   凸×__×凸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