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戲劇與現代性

出版時間:2007年  出版社:人民文學出版社  作者:胡星亮  頁數:260  
Tag標簽:無  

前言

我們南京大學中國現代文學研究中心,于2004年出版“雞鳴叢書”第一輯共十種,在學術文化界產生了很大影響?,F在,我們又出版第二輯共十種。叢書取名“雞鳴”,固然會叫人想到它的地方特色(南京有雞鳴山、雞鳴寺),也隱含著表彰勤奮、良知之意(所謂“雞鳴而起,孳孳為善”)與呼喚自由、光明之意(所謂“風雨如晦,雞鳴不已”),但在我們研究中心來說,首先還是出自一種希望建立一個學術高地的“野心”?,F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已經掛牌不少,然而“基地”如果僅僅去“填報表”、“出數字”而枉費精力,卻不能成為真正的學術高地,那就徒有其名。“雞鳴”之稱自然會喚起一種學術高地的意念。為什么這么說呢?雞鳴山是巍巍鐘山伸進南京城內的一脈,早在明朝初年(14世紀),此山就是“國子監(jiān)”之所在地,用今天的話說,這里有一個“大學城”。清朝末年張之洞創(chuàng)辦的三江師范學堂(1902年始),就坐落在這個昔日大學城的遺址上,此亦屬我國現代大學源頭之一,當時號稱“最為新政大端”。

內容概要

  《現代戲劇與現代性》為國家“985工程”“漢語言文學與民族認同”哲學社會科學創(chuàng)新基地項目成果。獲得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南京大學中國現代文學研究中心資助。

書籍目錄

戲劇理論與觀念五四時期的新舊戲劇論爭 一 社會變革與戲劇的革命二 新舊戲劇展開激烈交鋒三 激進派與保守派的理論主張四 開啟中國戲劇的新曙光“新時期”的戲劇觀念論爭一 戲劇危機與戲劇觀念變革二 “假定性”與戲劇本質的探討三 思索中國話劇的發(fā)展道路四 戲劇創(chuàng)新中的深層危機戲劇思潮現實主義(上):傳統(tǒng)現實主義一 “新青年派”的理論倡導二 現實批判、社會問題與寫實三 現實性、傾向性與典型性四 曲折:趨向假、大、空現實主義(下):現代現實主義一 走向開放的現實主義二 戲劇的人學轉向與探索三 深入開掘人的精神世界四 新的現實主義藝術表現現代主義(上):新浪漫主義戲劇一 新浪漫主義西風東漸二 象征主義三 表現主義四 唯美主義五 新浪漫主義的現實遭遇現代主義(下):探索戲劇一 在中外戲劇交融中探索新路二 追求哲理意識與思考品格三 藝術表現和舞臺語匯創(chuàng)新四 “兼收并蓄,以我為主”中外戲劇比較斯坦尼體系在當代中國一 中國戲劇界掀起“體系熱”二 導演:要死在演員身上而復生三 表演:在體驗基礎上對形象的再體現四 在借鑒與批判中走向創(chuàng)造布萊希特與中國當代戲劇一 新時期戲劇的“布萊希特熱”二 史詩劇、敘述體與陌生化三 布萊希特譯介與接受的困境四 中國戲劇需要布萊希特話劇與戲曲

章節(jié)摘錄

戲劇理論與觀念五四時期的新舊戲劇論爭五四時期的新舊戲劇大論爭,是在胡適、陳獨秀、周作人、錢玄同、劉半農、傅斯年等“新青年派”和以張厚載等人為代表的傳統(tǒng)戲曲陣營之間展開的。國門的洞開和世界新潮的洶涌,戲曲的衰微、新劇的墮落和社會變革對戲劇的強烈需求,使得批判舊戲曲、創(chuàng)造新戲劇(話劇),追趕世界戲劇的現代潮流,成為當時中國戲劇界最迫切的藝術使命。新舊戲劇論爭早在一九一四年前后即萌發(fā),那主要是圍繞著藝術審美而展開的不同戲劇體系的沖突。五四時期的新舊戲劇論爭,則是因為戲曲的藝術形式無力表現新的時代內容,因為舊戲中所宣揚的封建性的東西已不能適應新的現實社會。并且,如果說此前新舊戲劇的碰撞因為新劇被引進中國不久,其聲勢還不足以與戲曲抗衡,其論爭也少有影響;那么這次論爭則因為是陳獨秀、胡適等著名的北大教授,在著名的《新青年》雜志上全面地批判舊戲、推崇話劇,那聲勢不啻石破天驚,反響強烈,影響巨大。社會變革與戲劇的革命發(fā)生在五四前后的這場戲劇論爭是不可避免的,因為它是時代,以及中國戲劇發(fā)展的必然。

編輯推薦

《現代戲劇與現代性》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現代戲劇與現代性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1條)

 
 

  •   胡新亮老師的力作,一定頂的說——~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