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席記者

出版時間:2009-1  出版社:人民文學出版社  作者:劉國民  頁數(shù):380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首席記者》講述了一場強制拆遷糾紛,一伙拆遷底層暴徒,一件拆遷殺人命案,一個替夫伸冤的東北烈女,一副為民請命的新聞鐵肩,一場房產大鱷和傳媒精英的博弈,一個城市繁榮的原罪基石,一次社會向前的慘烈陣痛。

作者簡介

  劉國民,男,黑龍江省作協(xié)會員,就職于《哈爾濱日報》報業(yè)集團,因長年身為一線記者,所以其作品獨具直面人生的勇氣與洞察社會的敏銳。正如《當代》編輯在審稿意見中說:多少年沒見過這么扎實的現(xiàn)實主義作品了,其厚重其深刻即使是當今最著名的現(xiàn)實主義作家也難以企及。

書籍目錄

第一章 爭端初現(xiàn)1 練飛的蟑螂2 夜半豬聲3 忍者二梁4 紅袖添香5 深入豬穴6 激情燃燒的報道7 無心栽柳柳遭殃第二章 以牙還牙8 官方與民間9 肝膽相照10 生動的事例11 鐵肩嫂12 文火熬鷹13 找打申請書14 大專家小動作15 命案懸疑16 少年掮客17 鏗鏘玫瑰第三章 棺材與南墻18 蝌蚪與青蛙19 萌萌芽芽20 景觀畫冊21 大姐走好22 少年遺書23 隔代無仇24 逼良為娼25 打手之家26 男尊女卑27 全天候保鏢28 罪人的感恩29 摁住死穴30 苦難換同情31 酒場字謎32 大家都是好東西第四章 絕地反擊 33 張三攆虎34 負面回訪35 復仇女嬰36 不成功毋寧死37 與死者對話38 鐵肩我愛你39 四面楚歌40 夜宿沼澤地41 失之交臂42 沉沒的水烏43 感動中國尾聲

章節(jié)摘錄

  第一章 爭端初現(xiàn)  1 練飛的蟑螂  老白黨胡同拆遷?! ∪?,零零星星地有拆遷戶搬出來。四月,大批拆遷戶往外搬,來自河南、安徽的破爛王們往里擠,推著小車子收破爛。中旬,拆遷公司開來,洪流滾滾鋪天蓋地。拆遷公司圍而不打,勘測、豎圍墻和貼標語,很大型很現(xiàn)代的設備把胡同周邊的道路排滿。四月末到五月初,突然間發(fā)起突擊性大動作,大型現(xiàn)代設備加爆破,拆遷快得像地震。  動物們對拆遷的反應如同地震?! 〈罅坷鲜笸蟽簬犊繜o門,引來大量流浪貓。被遺棄的貓仍有領土意識,與流浪貓吱吱哇哇地爭奪生態(tài)資源。蟑螂們沒了藏身之處,光天化日下在殘墻高處集結了紅彤彤的一層,似乎要練習飛翔,去開辟一種全新的生活方式。寵物狗失寵,只有三分之一被帶走,另三分之一消失了。與之同時,胡同周邊烤肉串排檔發(fā)生了氣味上變化,牛羊膻之中夾雜了狗肉腥。余下的三分之一固守田園,白天到垃圾堆中尋食,夜晚回到自家廢墟吠夜。喪家犬吠夜十分悲涼,餓餓餓,似乎它們從未吃飽過。  六月,拆遷一期工程告竣,省城塞北市三家平面媒體發(fā)表了消息。三家分別是:《雪城日報》、《塞外信息報》、《濱江午報》?! ⊙┏呛腿獾南⑷绯鲆晦H:引題:陽光工程,親民為本;主題:老白黨胡同拆遷一期工程完工;副題:新建集團與拆遷戶喜獲雙贏。午報的消息與上述兩報不同。標題做得十分老到,引題:大膽采用爆破技術,拆遷進度創(chuàng)省內新高;主題:百年老胡同百日化塵埃;副題:三千戶居民惜別老白黨舊宅。兩千字的文章做了四個小標題,其中一個十分微妙:施工方給“釘子戶”摘帽。文中寫道:  提及三十戶“釘子戶”的情況,有記者問,面對非常人群,施工方是否采取了非常手段?對此,新建集團薪聞發(fā)言人回答得非常幽默:對待非常人群采取的非常手段就是非常溫和。他說,盡管他們的補償要求不盡合理,行為上也不檢點,但施工方在保證滿足、已經滿足他們要求中合理部分的前提下,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并且出手相幫,為他們租房、雇車,鞍前馬后地送他們撤離施工現(xiàn)場。他又說,該項目是集團做的一項陽光工程,集團嚴格規(guī)定:“釘子戶”一詞必須在集團員工口頭上消失!因此,我提醒各位媒體友人,“釘子戶”一詞也應該在你們的口頭和筆下消失?!  鞍偃栈瘔m埃”發(fā)表在社會新聞版頭題,右下方刊登了一則市井趣聞。引題:拆遷現(xiàn)場老漢埋下鋼絲繩;主題:設地標只為回遷不入兇宅。文中寫道:  拆遷在即,一古稀老人在自家院中挖洞,豎洞挖兩米,又掏一米橫洞。老人在橫洞中埋入一根一米長的鋼絲繩,鋼絲繩前端焊接了一塊三角形鐵板,后端焊接一塊鐵錠,整體像一只風向標。據(jù)悉,老人系拆遷戶中的回遷戶。埋“風向標”的目的,老人直言不諱:“風向標”前方所指二十米處的平房,拆遷中發(fā)生過爆炸,戶主被炸身亡。老人稱,他七十九歲,回遷時八十。從十歲的他爬不動高樓,肯定要選擇底層居住,倘若一不小心選擇了爆炸點上的房間,新居豈不成了兇宅?“風向標”是回遷選房號的指南,挖開看看,前方二十米的房子不住。  “風向標”的趣聞不好做,不像“幼師鼓動幼童吹安全套作樂”、“狗主與狗接吻演變?yōu)槿斯坊ヒА敝悾梢匀斡捎浾甙l(fā)揮?!帮L向標”與城建拆遷這一重大題材相關,就必須有憑有據(jù)。這則趣聞時間、地點、人物三要素一樣不缺,還配發(fā)了兩幀現(xiàn)場照片。一幀撲克牌大小,是挖洞的場面:老漢從豎洞中鉆出上半身,一頭華發(fā)半頭土,嘴巴斜叼著熄滅的煙蒂。另一幀是“風向標”,面積郵票大小?! 善恼峦嘎读诉@樣的信息:拆遷中出現(xiàn)釘子戶,數(shù)量不少,三十戶;拆遷中發(fā)生過爆炸。由此引發(fā)讀者這樣的聯(lián)想:拆遷雙方發(fā)生過沖突、拆遷方采用過強遷手段,強遷中有人喪命?!  鞍偃栈瘔m?!弊屝陆瘓F癢,“風向標”讓新建集團疼。制造癢疼的人叫黎志堅,社會新聞部首席記者。  此前黎志堅在文教衛(wèi)生部,在醫(yī)療戰(zhàn)線跑稿。幾年間,他連續(xù)發(fā)表了近百篇批評稿,因此和省市衛(wèi)生局、各大醫(yī)院的關系有些緊張。上述部門和單位不再整訂午報,也很少在午報上做廣告。然而,他在讀者那里有了名氣,被稱為鐵肩,鐵肩擔道義的意思。午報高層把他調整到社會部,首先考慮的是與醫(yī)療戰(zhàn)線的關系,另一方面的考慮是量才施用。既然得罪人是他的長項,那么就把他推到社會上去,找個別的老百姓得罪去吧,比方違章的哥,比方占道商販,還有那些小型涉黃歌廳和洗浴中心。  黎志堅在社會部如魚得水。做的第一個選題是為農民工討薪,由于選題做得實,被農民工們稱為老賴克星。他采寫的“沒有紅燈的紅燈區(qū)”、“為少女做人流的鄉(xiāng)村獸醫(yī)”等報道屢獲省市好新聞獎。他主持的“回首當年尷尬事”、“紅著老臉說初戀”等互動專欄把版面做得豐富多彩?! 『2楦扇藳]有反響,可以理解為皮糙肉厚。拆遷戶們有反響,但沒有出現(xiàn)期待中的讀者普遍反響,閱報進入讀題時代,事不關己老百姓一目十行?! ∶舾械氖怯浾咄校柚緢越拥胶A侩娫?。有同行問:三家拍新建集團的馬屁,為什么午報立掌為刀?他說立掌為刀有勁道,馬舒服。同行問,既然發(fā)現(xiàn)了拆遷命案,黎首席是否咬定青山不放松?他不回答,說人命關天,要問問領導去。同行問,大規(guī)模城建拆遷屬要聞,按慣例,新建集團的動態(tài)新聞由要聞部做,你為什么“越戰(zhàn)線”搶同行飯碗?他說,哪里是搶飯碗,不過是分一杯羹。做一把要聞是領導的安排,也是我的興趣,在社會部玩小貓小狗玩膩了,想玩玩大象?! 〈笙笫侵竿獠捍笃髽I(yè),小貓小狗是違章的哥和占道商販。  要聞部把新建集團得罪了。  具體說,是得罪了集團下屬的海查干拆遷公司。海查干位于三江低地腹地,距塞北市七百公里。不知是基因的關系還是水土的關系,那里的人,主要是男人,身材短小、骨骼粗大、牙齒暗藍。皮膚粗糙,膚色重如生鐵。海查干人是公司的主體,很大型很現(xiàn)代的設備都由他們掌控,設備跟隨他們轉戰(zhàn)南北,油漆剝落,油抹布一擦,其色彩如同他們的皮膚?! ∫劜拷邮樟藥酌厴I(yè)大學生,一時間人浮于事。新聞資源不夠用,記者們只好“越戰(zhàn)線”,抓些社會新聞當做要聞。一名大學生記者深入老白黨胡同,接連發(fā)表了兩篇針對海查干人的批評稿。  第一篇報道的新聞由頭是兩棵樹?! ∨c老白黨胡同一街之隔,有一所計算機人才學院,該校的一部分校園在拆遷規(guī)劃范圍內。拆遷伊始,校園就被拆遷公司占用,作為拆遷器材的堆放場地。運輸器材的過程中,卡瑪斯進進出出的,把校園內的兩棵榆樹撞倒。此后大批海查于人住進校園,兩棵榆樹被鋸、被劈,將近三噸的木材塞入灶膛里煮粥?! ±^丁香被確定為市花之后,榆樹被確定為市樹,凡樹齡五十年以上的榆樹都在園林部門備有檔案,包括剛剛被損毀的這兩棵。按照規(guī)劃設計,這兩棵樹作為景觀,保護在拆遷改造后的小區(qū)亭院中?! @林部門和海查干人打不贏官司,只好求助媒體。大學生記者采訪的當時,被毀榆樹的樹墩上正坐著一名智障人。智障人在打瞌睡,頭皮被曬得流油。大學生記者抓拍了這一精彩瞬間。報道配發(fā)照片,小新聞做出了大效果,智障人的禿頭成為亮點。照片說明很俏:智障者千慮也有一得:榆樹原來可以煮粥。題目也俏:百年古木進灶膛,路人何處可乘涼?  第二篇報道的題材十分無聊,關于虱子。  海查干人或住工棚,或住拆遷戶騰空的房子里,衛(wèi)生條件差,而他們又不講衛(wèi)生,被褥臟了不洗,統(tǒng)統(tǒng)拿到陽光下晾曬。虱子抵擋不住紫外線的刺激,紛紛從被褥中浮現(xiàn)出來,引來麻雀啄食。  老白黨胡同與七十二蹬小區(qū)接壤處,有一座很大的幼兒園,叫做藍藍天幼兒園。小朋友們對虱子很感新奇,認為它們是野生昆蟲,于是收集了一些拿給幼師們看。幼師們向媒體投訴,呼吁有關部門管一管,不要讓海查干人敗壞了塞北市的衛(wèi)生形象?! ∑ù蟮氖虑?,竟然在要聞版發(fā)了報道,題目做得很損,主題:跡絕二十年寄生蟲再現(xiàn)塞城;副題:老白黨胡同虱子產自海查干。  兩篇報道見報后即被多家媒體轉載,并且上了網絡。省市電視臺一哄而上,炒了榆樹炒虱子,在環(huán)保類、衛(wèi)生類欄目中反復播放?!昂2楦墒印背蔀槟且粋€時間段的新聞關鍵詞?! 善獔蟮涝谕敲襟w中起到了引領作用,大學生記者和要聞部引以為榮,把兩篇報道提交到午報高層,參與本季度好新聞評獎。執(zhí)行總編程啟前把文章退了回去,并且做了批注:戲謔挖苦,痞子新聞,必有負面效應。  一周后,負面效應出現(xiàn)了?! ⌒陆瘓F在雪城上做了兩個整版廣告,在塞外上做了六個通欄,而對午報一毛不拔。企業(yè)與媒體互動活動中,新建集團不再接待午報記者。午報記者死皮賴臉找上門去,集團中層以上干部客氣,說無可奉告。中層以下干部則粗魯,說滾雞巴蛋!下層員工更不像話,啐唾沫、投石塊,個別男員工向著女記者脫褲子。  為緩和關系,要聞部主任帶著那名惹禍的記者,雙雙前往新建集團登門道歉,兩人表示要亡羊補牢,再為集團采寫兩篇表揚稿。新建集團不買賬,集團外宣辦主管說:亡羊補牢?我們沒有亡羊,用不著誰來補牢,那兩篇報道我們沒有看到,塞北市還有一張午報嗎?

編輯推薦

  釘子戶和拆遷辦的連環(huán)血戰(zhàn),新聞界與地產界的雙重黑幕。《首席記者》因真實而深刻地揭示了地產界在城市化進程中的原罪,和新聞界在市場化變革中的沉淪,以及中國百姓在國家富強道路上的犧牲,而榮獲《當代》拉力賽,2008年度總冠軍?! ∵@個不死的東北女人讓我們揪心,這場野蠻的城市拆遷給我們驚悚,這群堅韌的高樓基石使我們悲哀,這桿孤獨的新聞槍管讓我們汗顏。  好一場新聞大戰(zhàn),好一番良心震顫,好一部驚世長篇!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首席記者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