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2-1 出版社:人民文學出版社 作者:[法]阿爾貝·加繆 頁數:158 譯者:杜小真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西西弗神話》是一部哲學隨筆集,原書的副題是“論荒謬”。在加繆的哲學思想中,荒謬不是作為結果,而是作為起點來提出的,他從荒謬這個前提出發(fā),對人的存在進行探索。既然我們面對的是荒謬的世界和人生,那么,荒謬是否就必然要引出自殺的結果呢?在加繆看來,沒有任何一種命運是對人的懲罰,只要竭盡全力去窮盡它就應該是幸福的。加繆認為自殺實質上是一種逃避,它是反抗的對立面,它想消除荒謬,但荒謬卻永遠不會被消除。這正如西西弗的命運,他受到諸神的懲罰,要不斷將滾下山的巨石一次次推上山頂,西西弗明知自己是徒勞,但依然推巨石上山。他的行動本身就是對荒謬的反抗,他清醒的意識就是對自己幸福的感知。
作者簡介
阿爾貝·加繆(Albert
Camus,1913-1960),法國著名小說家、哲學家和戲劇家,出生于阿爾及利亞的蒙多維城。父親在一戰(zhàn)中陣亡后,他隨母親移居外祖母家,生活極為艱難,靠獎學金讀完中學。一九三三年起,在阿爾及爾大學攻讀哲學。二戰(zhàn)期間,他參加了反對德國法西斯的地下抵抗運動,負責《戰(zhàn)斗報》的出版工作。加繆的主要作品有小說《局外人》、《鼠疫》、《墮落》和短篇小說集《流放和王國》,哲學隨筆《西西弗神話》,劇本《卡利古拉》、《正義者》等。他的哲學思想集中表現在《西西弗神話》這部著作中,強調從精神上反抗不可避免的荒誕,從苦難中體會充實和幸福。
一九五七年,加繆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不幸的是他三年后喪生在一場車禍中。
書籍目錄
荒謬的推論
荒謬與自殺
荒謬的墻
哲學性的自殺
荒謬的自由
荒謬的人
唐璜主義
戲劇
征服
荒謬的創(chuàng)造
哲學和小說
基里洛夫
不思未來的創(chuàng)造
西西弗神話
含著微笑的悲歌
章節(jié)摘錄
版權頁: 真正嚴肅的哲學問題只有一個:自殺。判斷生活是否值得經歷,這本身就是在回答哲學的根本問題。其他問題——諸如世界有三個領域,精神有九種或十二種范疇一都是次要的,不過是些游戲而已;首先應該做的是回答問題。正如尼采所說,如果一個哲學家要自己的哲學受到重視,那他就必須以身作則;要是這種說法是正確的,人們就會理解到回答這個問題是多么重要,因為這種回答先于最后的行動。心靈對這些顯而易見的事實是十分敏感的。但是,應該更深刻地分析這些事實以便使精神明了它們。 如果要問,根據什么而得出這個問題比其他問題更為急迫這種判斷呢?我會回答說,根據它要進行的行動。我還從未見過為本體論原因而去死的人。伽利略曾經堅持過重要的科學真理,而一旦他窮困潦倒,就輕易地放棄了自己的主張。從某種意義上講,他做得對。為這個真理遭受火刑是不值得的。地球或太陽哪一個圍繞著另一個轉,從根本上講是無關緊要的??偠灾?,這是個微不足道的問題。但是,我卻看到:許多人認為他們的生命不值得再繼續(xù)下去,因而就結束了生命;我還看到另外一些人,他們荒唐地為著那些所謂賦予他們生活意義的理想和幻想而死(被人稱之為生活的理由同時也就是死亡的充分理由)。因而我認為生命意義的問題是諸問題中最急需回答的問題。如何回答這個問題呢?我認為那些要冒險去死的人和那些以十倍的熱情渴望生的人對于一切基本問題的回答都只有兩種思考的方法:一種是帕利斯①的方法,另一種是堂吉訶德的方法。事實推理法和抒情詩式表達法的平衡是使我們能同時獲得激情與清醒的惟一途徑。在一個既如此卑微又如此富于悲愴情調的主題中,玄妙經典的辯證法應該讓位。人們是在更加素樸的思想立場上設定這個主題的,這種立場同時來自正確的方向與同情好感。 人們向來把自殺當作一種社會現象來分析。而我則正相反,我認為問題首先是個人思想與自殺之間的關系問題。自殺的行動在內心默默醞釀著,猶如醞釀一部偉大的作品。但這個人本身并不覺察。某天晚上,他開槍或投水了。人們曾對我談起一個無家可歸的流浪漢自殺了,說他在五年前失去了女兒,從此他就完全變了,人們說他的經歷早已為自殺的行動“設下了伏雷”,人們還沒能找到比“設下伏雷”更準確的詞。開始思想,就是開始設下伏雷。社會在一開始與自殺并無關聯。隱痛深藏于人的內心深處,正是應該在人的內心深處去探尋自殺。這死亡的游戲是由面對存在的清醒,過渡到要脫離光明的逃遁。我們應該沿著這條線索去理解自殺。 自殺的發(fā)生有許多原因,總的說來,最清楚明顯的原因并不是直接引起自殺的原因。人們極少(但不能排除)因為反思而自殺。引發(fā)危機的因素幾乎總是不能控制的。報紙上常常談到“內心的憂傷”或“無法醫(yī)治的病痛”,這些解釋是對的。但似乎還應知道,如果在同一天里,有個朋友對那喪失希望的人以一種漠然冷淡的語調說話,那這個朋友就負有罪責。因為他的話足以加劇失望者的痛苦,加劇他悲觀厭世的情緒。① 然而,如果說要準確地確定思想是何時決定死亡以及采取什么微妙的步驟,是很困難的事,那么,從死亡行動中獲取思想預設的結果則比較容易。在某種意義上講一就像在情節(jié)劇中那樣——自殺,就是認可,就是承認被生活超越或是承認人們并不理解生活。我不必把這種類比扯得太遠,還是回過來用一些通常的用語加以說明。自殺只不過是承認生活著并不“值得”。誠然,活著從來就沒容易過,但由于種種原因,人們還繼續(xù)著由存在支配著的行為,這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習慣。一個人自愿去死,則說明這個人認識到——即使是下意識的——習慣不是一成不變的,認識到人活著的任何深刻理由都是不存在的,就是認識到日常行為是無意義的,遭受痛苦也是無用的。
媒體關注與評論
詩歌須能使人同時面對歷史的“喧囂”,助其與之對抗,又能成為探查本質性“神秘”的重要手段,此種“神秘”無限期地將人帶上摧毀之路,令他忘卻了生命的野性之美。詩人在此將他痛苦又尖銳的質詢交托給行動和使命,但他同樣從某種與阿爾貝?加繆相毗鄰的哲學入手,而后者,彼時正在寫作《西西弗神話》?! 娙死諆取は臓?/pre>編輯推薦
《西西弗神話》要論述的是本世紀中撲朔迷離的荒謬的情感——而不是我們時代還沒有認識到的那種嚴格意義上的荒謬的哲學。不過,首先應該直言不諱地指明,二者都與某些現代思想相關。我對這個意圖幾乎沒有絲毫隱瞞,以致人們在讀《西西弗神話》時將自始至終看到對這些現代思想的論述。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