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4-1 出版社:科學出版社發(fā)行部 作者:原島博 編 頁數(shù):264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圖像信息壓縮》全面地介紹圖像信息壓縮技術的基本知識,主要內容包括基礎知識、圖像的視覺特性、圖像信號的采樣和性質、圖像編碼算法、各類圖像的編碼方式、電視信號的模擬頻帶壓縮、圖像信息壓縮技術的研究動向和發(fā)展展望,以及圖像編碼國際標準化動向等?! 秷D像信息壓縮》講解簡明易懂,注重思路,啟發(fā)性強,既適合于技術人員全面掌握圖像信息壓縮技術的基本知識,也有助于大專院校相關專業(yè)學主參考學習。
書籍目錄
目錄第1章 圖像信息壓縮的基本途徑1.1 圖像的信息量與信息壓縮1.無壓縮數(shù)字化圖像的信息量2.圖像的真正信息量3.圖像壓縮編碼器的構成1.2 削減圖像中的冗余成分1.空間冗余度的削減2.時間冗余度的削減3.結構和知識冗余度的削減1.3 提高量化和代碼分配的效率1.采用量化噪聲小的量化方式2.采用傳輸速率小的代碼分配方式1.4 利用視覺特性1.可逆編碼與非可逆編碼2.視覺對失真的感知特性1.5 其他信息壓縮方法1.減少必須編碼的像素數(shù)2.引入自適應機制3.采用分層編碼方式4.傳輸線路的有效利用5.傳輸線路糾錯措施1.6 當前所能實現(xiàn)的圖像信息壓縮1.信息壓縮算法及其應用實例2.圖像編碼器的典型結構3.彩色信號的處理1.7 關于本書的組成參考文獻第2章 圖像信息壓縮的視覺特性基礎2.1 視覺的空間性質1.視力與亮度辨別2.視覺的空間頻率特性3.視覺的空間異向性2.2 視覺的時間性質1.視覺的時間頻率特性2.運動知覺3.視覺的時空頻率特性2.3 輪廓信息與視覺特性1.馬赫效應2.克雷克-奧布賴恩效應2.4 圖像與眼球轉動1.視野與視力2.眼球轉動3.與運動圖像相對應的眼球轉動2.5 視覺與畫質劣化1.圖像信息壓縮與劣化2.劣化的可見度2.6 視覺與畫質評價1.主觀評價與客觀評價2.畫質的心理因素3.主觀畫質評價實驗的方法4.主觀畫質評價實驗的條件參考文獻第3章 圖像信號的采樣和性質3.1 用模擬信號表示圖像信息1.掃描--線集合表示2.彩色圖像的表示方法--色組合表示3.2 用數(shù)字信號表示圖像信息1.采樣--點集合表示2.量化--舍人數(shù)字表示3.3 圖像性質的分析1.二維傅里葉變換與空間頻率2.自相關函數(shù)與功率譜密度3.4 實際圖像信號的分析1.靜止圖像的性質2.運動圖像的性質參考文獻第4章 預測編碼4.1 預測編碼的思路1.圖像冗余性的利用2.人眼視覺特性的利用4.2 預測編碼的機制4.3 進行預測編碼的方法1.預測函數(shù)的設計2.誤碼擴散3.自適應預測編碼4.4 幀間預測編碼方式1.幀間相關的利用2.有條件像素補充方式4.5 預測編碼的應用領域問題參考文獻第5章 變換編碼5.1 變換編碼的思路5.2 正交變換的特點及其比較1.變換方式的特點2.正交變換的比較5.3 變換方式的構成法1.二維DCT編碼2.自適應變換編碼5.4 最新的變換編碼方式參考文獻第6章 矢量量化6.1 矢量量化的基礎1.基本概念2.優(yōu)化條件3.效用6.2 支撐矢量量化的基本技術1.LBG算法2.樹狀搜索法3.矢量量化的變種6.3 圖像的矢量量化1.矢量間相關的利用2.通用性的提高參考文獻第7章 熵編碼7.1 熵與碼1.信源的熵2.信源擴大.編碼效率及平均碼長7.2 熵編碼的基本方法1.代碼的基本性質與哈夫曼編碼法2.游程編碼7.3 用于熵編碼的新代碼1.算術碼的原理2.算術碼的編碼實例3.算術碼的擴展參考文獻第8章 二值及多值圖像的編碼方式8.1 二值圖像的數(shù)據(jù)壓縮1.二值圖像的類型2.傳真機二值圖像的編碼方式3.抖動法原理與抖動化圖像編碼法8.2 多值圖像數(shù)據(jù)壓縮方法1.多值圖像數(shù)據(jù)壓縮的思路2.直接按多值信號進行編碼的方法3.變換成二值序列后再進行編碼的方法參考文獻第9章 靜止圖像的編碼方式9.1 彩色靜止圖像的編碼9.2 各種各樣的靜止圖像編碼算法1.分塊編碼2.子帶編碼3.分層編碼9.3 背景自適應編碼參考文獻第10章 運動圖像的編碼方式10.1 會議電視和可視電話的編碼方式1.一次群編碼方式2.亞速率編碼方式10.2 廣播電視信號編碼方式1.高效編碼的應用領域和指標2.廣播電視編碼的參考方式10.3 HDTV信號編碼方式1.HDTV方式的分配編碼2.預測編碼方式3.VQ和DCT方式10.4 編碼裝置結構的發(fā)展動向1.編碼裝置的LSI化2.用DSP構成編碼裝置參考文獻第11章 電視信號的模擬頻帶壓縮11.1 彩色電視信號的分析11.2 頻率間隙的利用11.3 時間間隙的利用11.4 利用視覺特性抽取像素11.5 利用統(tǒng)計特性抽取像素參考文獻第12章 新的圖像編碼方式12.1 圖像類型與新的圖像編碼思路12.2 二維結構抽取編碼方式1.基于輪廓的編碼2.區(qū)域分割編碼12.3 三維結構抽取編碼方式1.采用分割形狀模型的編碼方式2.基于整體形狀模型的編碼12.4 采用三維物體模型的編碼方式12.5 混合編碼方式參考文獻第13章 未來圖像信息壓縮的設想13.1 圖像編碼的前途13.2 畫質更美的圖像編碼1.高速率編碼圖像質量的提高2.低速率編碼圖像質量的提高3.用圖像修復技術提高圖像質量4.更實時的三維立體圖像編碼13.3 更多樣的圖像編碼1.從傳輸編碼到記錄編碼2.從固定速率編碼到可變速率編碼13.4 更便于使用的圖像編碼1.標準化與互聯(lián)問題2.軟件編碼的可能性13.5 今后的圖像編碼算法1.新編碼算法的萌芽2.從統(tǒng)計冗余壓縮編碼到結構抽取編碼3.圖像編碼發(fā)展階段的劃分及智能編碼13.6 對未來理想圖像編碼的眺望1.從信息壓縮編碼到結構編碼2.旨在處理加工的編碼3.多媒體融合編碼參考文獻附錄附錄1 標準化動向1.轟轟烈烈的圖像編碼標準化2.圖像編碼標準化的經緯和目標附錄2 靜止圖像編碼標準1.傳真圖像編碼標準2.高清晰二值圖像編碼標準3.彩色靜止圖像編碼標準附錄3 運動圖像編碼標準1.會議電視及可視電話編碼標準2.用于運動圖像記錄的編碼標準3.廣播電視圖像編碼標準參考文獻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