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0-6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作者:苗興偉,劉振前 主編 頁數(shù):412 字數(shù):567000
內容概要
本文集所收的論文中,胡壯麟的“談語言學研究的跨學科傾向”和張后塵的“語言學研究與現(xiàn)代科學發(fā)展”,從不同角度討論了跨學科研究的重要性和必然性。所收論文中也不乏跨學科探討,如孫炬的“維索爾倫順應論的語言哲學觀”,從共時的角度展現(xiàn)了語用學的跨學科性質,“說明當今的語言學研究在向其他人文學科輸出思想的同時,也從其他學科(特別是哲學)汲取了豐富的營養(yǎng)”。鄧志勇的“英漢修辭學的差異:從定義談起”指出英漢修辭學的差異,表現(xiàn)在跨學科研究上:漢語修辭學相對比較封閉,英語修辭學顯得比較開放,體現(xiàn)了跨學科性。王雪明在“文學翻譯的中西接受美學比較”中提出中西接受美學的互補和融合對文學翻譯的研究有著極大的推動作用。從以上研究可見跨學科研究的時代性。
書籍目錄
學論經(jīng)緯 談語言學研究的跨學科傾向 語言學研究與現(xiàn)代科學發(fā)展 基于語料庫的新研究范式問題 本原、關系與要點——博士為學點滴談語言學研究 話語分析理論的起源、發(fā)展、研究的范圍和目的 語言線性組合的拓展分析 銜接理論與語法的關系 元話語與語言功能 空間關系及其語言表達的認知語言學闡釋 語言符號任意性和象似性:相互排斥還是相互依存?——與王寅先生商榷 作為系統(tǒng)的語篇 社會用語中的指稱問題 概念合成限制理論對漢語“抽象N1+N2"結構的解釋力 當代西方修辭學的哲學維度 語篇語用學——句法與語篇的界面 會話局部初始位置的指稱選擇 存在構式中的概念隱喻——基于SFG及物性系統(tǒng)新模式的認知研究 英語存現(xiàn)句的認知闡釋 認知視角下的言據(jù)性語義范圍 維索爾倫順應論的語言哲學觀 向心結構理論、中心語理論、功能語類和虛詞 英漢修辭學的差異:從定義談起語言教學 英語敘事語篇標題啟動條件對中國學生實時主題推理影響的研究 英語專業(yè)學生朗讀任務中語音能力的發(fā)展模式研究 關于任務型語言教學的國內期刊論文綜述 大學生外語閱讀焦慮對英語成績的影響 中國英語專業(yè)學生習得邏輯聯(lián)系語之實證研究 構建基于網(wǎng)絡技術的中介語發(fā)展認知心理環(huán)境 英語專業(yè)高年級學生二語心理詞匯之間的聯(lián)系類型探究 話語標記語與EFL口語教學翻譯研究 淺談對德里達“異延"概念的認識 翻譯倫理:譯者之道——析翻譯倫理的四種模式 啟櫝見珠,櫝珠輝映——試論吳宓先生“三境說”的翻譯理論價值 文學翻譯的中西接受美學比較文學研究 文學、地域與文化——美國南方“重農派”文學運動研究 吳永壽與汪曾祺小說比較研究——以作品的抒情性為中心 后現(xiàn)代主義在俄羅斯的“異樣”形態(tài) 俄羅斯僑民作家多甫拉托夫及其創(chuàng)作 論《卡拉維拉斯縣馳名的跳蛙》之幽默建構
章節(jié)摘錄
這樣一些基本認識包含必須注意到的一些重要的問題,需要在這里點一下: ?。?)思想轉化為文本仍然是思想,這是一個由思想到思想的生成過程?! ∪宋膶W科的一種基本的認識方式是讀書。讀書就是從書本到書本,由思想到思想(毛澤東所謂的“本本主義”)。由思想到思想的過程,盡管是生成性的(generativity),但是,仍然有一個根本的來源問題無法回答,即思想和世界的關系問題。這在人文學科中往往被篡改為人和人的關系問題,或者說世界的本相通過人的認識——即接觸他人的認識,特別是名人的思想——才能接觸到實質。于是,權威崇拜也特別厲害?! 。?)移情式的感受作為理解的機制,建立在人類共性和可理解性的基礎上?! ∪说恼J識方式,在相互關系的意義上,就是移情。但移情式的感悟作為理解,仍然是推己及人的邏輯運演。在這一方面,人與人的差別不再顯得重要,而人與人的主體間的溝通性(communicativity)則加以強調。也就是說,在假定人類本性和領晤能力及傳達能力是共通的時候,忽略了人與人的差距,或者說共性大于差異性,由此最終可能導致相互的不理解,或在理論上消解了差異性的認識論前提?! 。?)語言在人文學科研究過程中的重要作用是自然科學方法所無可比擬的?! ≌Z言誠然是人類最重要的認識、思維和表達的工具,但是語言的問題在于:在認識和表述習慣上,語言必須將一切問題簡約化和抽象化,而在語言是一個大眾的、公共的工具的意義上,語言傾向于將一切認識差別敉平(leveling up)。這樣,語言就可能意味著思維的平庸與平均水平上的重復。詩人的作用,大約在于要革新出一種新的語言,來恢復人對于世界的敏感,和對于自己思想的準確領悟與傳達于人的能力。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