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0-8 出版社:阮文江、楊永紅、 羅志宏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08出版) 作者:阮文江,楊永紅,羅志宏 著 頁數:319
前言
目前,《大學計算機基礎》的同類教材有很多。與這些同類教材相比,本書具有強調引導、立足基礎、側重實用、兼顧“零起點”等特點。編寫此書的目的在于培養(yǎng)能夠掌握計算機應用技術(主要指程序設計、數據庫、多媒體、計算機網絡和信息安全等技術)的復合型人才。此書是一本較高層次的引導性教材。因此,引導性、啟發(fā)性貫穿于全書內容的選用、組織和闡述。本書知識結構立足于兩個基礎:一個是應用基礎,強調計算機的基本應用技能;另一個是技術基礎,初步介紹信息表示和信息處理的基本技術和原理,以便引導讀者進一步學習計算機應用技術。本書偏重于介紹實用性、趣味性較強的計算機知識和技術。例如,對于計算機平臺和計算機網絡部分,本書注重介紹單機和家庭級網絡的常用軟、硬件的安裝、配置和使用技術;對于程序設計基礎部分,本書采用易學易用的JavaScript語言介紹初步的結構化程序設計技術;對于多媒體基礎部分,本書介紹了Flash和Fireworks的初步使用方法。本書主要面向已初步具有計算機使用能力的一年級本科生。但是由于有許多學生在進入大學前未接觸過計算機,因此本書第1章(即“計算機應用入門”)詳細介紹了windows XP的基本使用方法,以滿足這部分“零起點”學生的需要。為了便于教師和普通讀者使用本教材,編者還準備了教學輔助材料,包括各章的電子講稿、例題文件以及習題答案,并發(fā)布在中國高校計算機課程網上,本書的第1、2、3、4、7章由阮文江編寫,第5章由楊永紅編寫,第6章由羅志宏編寫。由于時間緊迫以及信息技術發(fā)展迅速,書中難免有不足之處,懇請廣大讀者批評指正!
內容概要
計算機應用人門、信息表示技術、微型計算機硬件系統、程序設計基礎、辦公軟件、多媒體基礎和計算機網絡基礎等內容?! 洞髮W計算機基礎》具有內容豐富、圖文并茂、通俗易懂、循序漸進和易教易學等特點。全書分為7章,每章均附有習題和上機實驗,以便于教學和自我測試。 《大學計算機基礎》適用于高等學校本科各專業(yè)的“大學計算機基礎”、“計算機應用基礎”等課程的教學,也適合讀者自學。
書籍目錄
第1章 計算機應用入門1.1 計算機的發(fā)展與應用1.1.1 計算機的概念1.1.2 計算機的發(fā)展1.1.3 計算機的應用領域1.1.4 信息時代與信息技術1.2 計算機系統的基本構成1.2.1 計算機的基本結構1.2.2 計算機系統的組成1.2.3 計算機軟件系統1.3 微型計算機基本操作1.3.1 開機與關機1.3.2 鍵盤及操作方法1.3.3 鼠標及操作方法1.4 Windows基礎知識1.4.1 windows簡介1.4.2 windows XP的啟動與退出1.4.3 桌面1.4.4 窗口1.4.5 菜單1.4.6 對話框1.5 Windows漢字基本輸入技術1.5.1 安裝輸入法1.5.2 漢字輸入的一般方法1.5.3 常用漢字輸入法簡介1.6 Windows文件管理1.6.1 文件和文件夾的基本概念1.6.2 資源管理器1.6.3 文件和文件夾的基本操作1.6.4 磁盤管理1.7 Windows程序管理1.7.1 運行程序1.7.2 windows任務管理器1.7.3 安裝與卸載程序1.8 windows常用工具簡介1.8.1 windows XP的幫助和支持中心1.8.2 控制面板1.8.3 用戶賬戶管理1.8.4 系統還原1.8.5 記事本1.8.6 畫圖1.8.7 剪貼板查看程序1.8.8 “命令提示符”窗口1.9 Internet基本應用1.9.1 Internet簡述1.9.2 Web服務1.9.3 FTP服務1.9.4 E-mail服務1.9.5 其他Internet服務簡介1.10 習題上機實驗1實驗1.1 微型計算機基本操作實驗1.2 windows基本操作實驗1.3 windows文件管理實驗1.4 瀏覽Web信息實驗1.5 收發(fā)E-mail實驗1.6 使用FTP工具下載資料第2章 信息表示技術2.1 二進制信息表示2.1.1 信息與數據2.1.2 二進制信息2.1.3 信息單位2.2 數制及轉換2.2.1 進位計數制2.2.2 將非十進制數轉換為十進制數2.2.3 將十進制數轉換為非十進制數2.2.4 非十進制數之間的轉換2.3 數值型數據的表示及運算2.3.1 二進制的基本運算2.3.2 機器數與真值2.3.3 整數和實數的表示方法2.3.4 原碼、反碼和補碼2.3.5 數值運算2.4 字符編碼技術2.4.1 字符編碼的基本知識2.4.2 十六進制編輯器簡介2.4.3 ASCII碼及其ANSI擴展2.4.4 漢字編碼2.4.5 unicode編碼2.4.6 字形碼2.4.7 漢字輸入碼2.5 數據壓縮2.5.1 基本概念2.5.2 數據壓縮方法簡介2.5.3 通用文件壓縮工具簡介2.6 習題上機實驗2實驗2.1 使用“計算器”進行數制轉換實驗2.2 查看中英文字符的機內碼實驗2.3 練習五筆字型輸入法實驗2.4 使用壓縮工具第3章 微型計算機硬件系統3.1 微型計算機概況3.1.1 微型計算機發(fā)展3.1.2 微型計算機的常用性能指標3.1.3 微型計算機的基本構成3.2 微處理器3.2.1 CPU的基本組成及功能3.2.2 CPu的基本工作原理3.2.3 CPu的主流技術3.2.4 CPU的常用性能指標3.3 主板3.3.1 主板構成3.3.2 CPU插座3.3.3 芯片組3.3.4 CMOS與BIOS3.3.5 總線擴展槽3.4 總線3.4.1 總線的常用性能指標3.4.2 總線分類3.4.3 系統總線標準3.5 I/O接口3.5.1 I/O接口的基本結構3.5.2 并行與串行接口3.5.3 USB接口3.5.4 IEEEl394接口3.6 存儲器3.6.1 存儲器的常用性能指標3.6.2 內存3.6.3 Cache與虛擬內存3.6.4 外存儲器3.7 輸入輸出設備3.7.1 顯示器3.7.2 打印機3.8 習題上機實驗3實驗3.1 了解微型計算機組裝方法實驗3.2 設置CMOS參數實驗3.3 安裝windows XP操作系統實驗3.4 安裝Office XP辦公軟件第4章 程序設計基礎4.1 編程基本概念4.1.1 程序設計語言4.1.2 算法與流程圖4.1.3 結構化程序設計4.2 JavaScript語言及其運行環(huán)境4.2.1 JavaScript簡介4.2.2 windows腳本宿主4.2.3 使用“Microsoft windows腳本技術”幫助文檔4.3 JavaScript編程基礎4.3.1 數據類型與常量4.3.2 變量4.3.3 運算符與表達式4.3.4.JavaScript運算符4.4 JavaScript流程控制4.4.1 windows腳本宿主的輸入與輸出功能4.4.2 選擇結構4.4.3 循環(huán)結構4.5 調試JavaScript程序4.5.1 詞法、語法和語義規(guī)則4.5.2 排除語法錯誤4.5.3 排除語義錯誤4.5.4 使用Microsoft腳本編輯器調試程序4.6 JavaScript函數4.6.1 函數的概念4.6.2 使用預定義函數4.6.3 函數定義與函數調用4.6.4 函數參數的使用4.6.5 使用函數返回值4.6.6 函數的嵌套調用4.6.7 遞歸函數4.6.8 變量作用域4.7 習題上機實驗4實驗4.1 運行JavaScript腳本程序實驗4.2 使用JavaScript表達式實驗4.3 選擇結構程序設計實驗4.4 循環(huán)結構程序設計實驗4.5 函數程序設計第5章 辦公軟件5.1 辦公軟件簡介5.2 文字處理軟件5.2.1 基本操作5.2.2 文檔編輯5.2.3 基本排版技術5.2.4 格式重用技術5.2.5 圖文混排5.2.6 表格處理5.2.7 其他常用功能5.3 電子表格軟件5.3.1 Excel基本知識5.3.2 工作表的基本編輯操作5.3.3 工作表的基本格式設置5.3.4 圖表制作5.3.5 公式與函數5.3.6 數據管理5.4 演示文稿軟件5.4.1 基本操作5.4.2 編輯幻燈片5.4.3 設置幻燈片外觀5.4.4 幻燈片放映及設置5.5 習題上機實驗5實驗5.1 使用Office幫助實驗5.2 Word基本編排操作實驗5.3 Word表格制作實驗5.4 Word高級編排操作實驗5.5 Excel基本操作第6章 多媒體基礎6.1 多媒體技術概述6.1.1 基本概念6.1.2 多媒體處理的關鍵技術6.1.3 多媒體技術的應用領域6.2 多媒體信息的數字化處理6.2.1 音頻信息6.2.2 圖像信息6.2.3 視頻信息6.2.4 動畫6.2.5 流媒體6.2.6 多媒體數據壓縮標準6.3 多媒體計算機系統6.3.1 多媒體硬件系統6.3.2 多媒體軟件系統6.4 Fireworks圖像處理6.4.1 Fireworks簡介6.4.2 修飾圖像6.4.3 繪制圖形6.4.4 文字處理6.4.5 制作GIF動畫6.5 Flash動畫制作6.5.1 Flash簡介6.5.2 Flash基本術語6.5.3 F:lash基本動畫制作技術6.6 習題上機實驗6實驗6.1 瀏覽圖像及格式轉換實驗6.2 播放音樂和視頻實驗6.3 轉換音頻格式實驗6.4 Fireworks人門操作實驗6.5 Flash入門操作第7章 計算機網絡基礎7.1 概述7.1.1 計算機網絡的基本構成7.1.2 計算機網絡的主要功能7.1.3 計算機網絡的分類7.1.4 計算機網絡的發(fā)展7.2 網絡協議7.2.1 ()SI參考模型7.2.2 TCP/IP協議7.2.3 IP地址7.3 局域網基礎7.3.1 局域網概述7.3.2 傳輸介質7.3.3 連接設備7.3.4 網絡操作系統7.4 組建對等網7.4.1 對等網的硬件構建7.4.2 網卡安裝與協議配置7.4.3 設置共享資源7.4.4 使用共享資源7.5 接入Internet7.5.1 Internet簡介7.5.2 Internet的接人方式7.5.3 域名與域名系統7.5.4 使用代理服務器7.5.5 Internet簡介7.6 信息安全與社會責任7.6.1 信息安全7.6.2 計算機病毒與防治7.6.3 防火墻技術7.6.4 社會責任7.7 習題上機實驗7實驗7.1 對等網組建實驗實驗7.2 以LAN方式接人Internet實驗實驗7.3 禁止Ping人實驗參考文獻
章節(jié)摘錄
插圖:1.1.1 計算機的概念計算機(computer,俗稱電腦)是一種能接收和存儲信息并按照存儲在其內部的程序對輸入的信息進行加工、處理,然后輸出處理結果的高度自動化的電子設備。其主要特點有處理速度快、計算精度高、存儲容量大、邏輯判斷能力強、可靠性高和通用性強。按照用途分類,計算機分為通用計算機和專用計算機。通用計算機的適應性強,應用面廣,但其運行效率、速度和經濟性依據不同的應用對象會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專用計算機只用于解決某一類問題,不適于其他應用。通用計算機主要用在科學計算、數據處理、信息管理等方面;專用計算機則主要用在工業(yè)控制、軍事、國防事業(yè)等專業(yè)設備上。此外,按照性能分類,計算機分為巨型計算機、大型計算機、中型計算機、小型計算機和微型計算機等類別。其中,微型計算機通常是指個人計算機(Personal computer,Pc),又分為臺式Pc和筆記本式PC。
編輯推薦
《大學計算機基礎》是高等學校教材。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