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1-5 出版社:高等教育 作者: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統(tǒng)一考試輔導用書編委會 頁數:272
內容概要
本書是統(tǒng)考專業(yè)課《2012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統(tǒng)一考試大綱配套強化指導及真題全解》系列書的教育學分冊,本書特點為:一、精準統(tǒng)計考查數據,科學分析命題規(guī)律通過“縱向分科目—橫向分年份”的矩陣統(tǒng)計,提煉各科目、章、節(jié)、知識點在歷年真題中的考查題型、題量、分值、重要度、難度、考查頻次,科學分析各科目地位、分值、題型分布、重難點等命題規(guī)律,充分發(fā)揮歷年真題的指針性研究作用,從而為考生備考提供方向性指導。二、緊扣大綱嚴密編排,提煉重點強化復習:針對大綱規(guī)定的各科考查目標和考查內容,本套書系按章、節(jié)、知識點內在邏輯配以清晰的學科邏輯體系圖,輔以歷年真題考測頻次、重要度,構建完整、系統(tǒng)的知識體系,并對大綱考點、歷年考查重點、難點和高頻考點,進行多維度、多形式的深度解構,同時,提煉重點需要強化掌握的內容,加強和提高考生復習的針對性和有效性,更精準提升學習成績。三、真題“解構—重構式”分析及強化指導:通過對歷年真題考點、關聯(lián)點、選項、材料、圖表、解題方法等的深入“解構—重構式”分析,指導考生對真題及其規(guī)律的理性再認識,并結合歷年真題考點分布、試題結構統(tǒng)計及命題規(guī)律分析、大綱考點強化指導,幫助考生形成從大綱到真題、從命題到應試、從規(guī)律到能力的學習效果和應試技能的全面、顯著提升。
書籍目錄
第一部分 2007—2010年歷年真題考點
分布、試題題結構統(tǒng)計及命題規(guī)律
第一篇 中國古代史
第二篇 中國近現(xiàn)代史
第三篇 世界古代中世紀史
第四篇 世界近現(xiàn)代史
第二部分 大綱考點強化指導
第一篇 中國古代史
第一章 史前時代
第二章 夏商西周
第三章 春秋戰(zhàn)國
第四章 秦漢
第五章 魏晉南北朝
第六章 隋唐五代
第七章 宋、遼、西夏、金、元
第八章 明清(鴉片戰(zhàn)爭前)
第二篇 中國近現(xiàn)代史
第一章 列強的對華侵略
第二章 清統(tǒng)治的衰落
第三章 近代化的啟動
第四章 清末改革與社會變遷
第五章 辛亥革命
第六章 民初政局
第七章 五四運動與國民革命
第八章 南京國民政府的建立和蘇維埃革命
第九章 抗日戰(zhàn)爭
第十章 國共內戰(zhàn)
第十一章 從新民主主義到社會主義(1949—1956年)
第十二章 社會主義發(fā)展道路的探索(1956—1966年)
第十三章 “文化大革命”(1966—1976年)
第十四章 撥亂反正(1976—1978年)
第十五章 改革開放的進程(1978—1992年)
第十六章 共和國時期的民族關系與區(qū)域發(fā)展
第十七章 共和國時期的文化、教育與科技
第三篇 世界古代中世紀史
第一章 史前人類
第二章 古代西亞諸文明
第三章 古代埃及文明
第四章 古代印度文明
第五章 古代希臘文明
第六章 古代羅馬文明
第七章 中世紀的西歐
第八章 伊斯蘭文明的興起與擴張
第九章 中世紀東歐
第十章 中世紀的東亞與南亞
第十一章 古代美洲文明
第四篇 世界近現(xiàn)代史
第一章 近代初期的歐洲
第二章 歐美主要國家的社會轉型
第三章 近代的亞非拉
第四章 近代歐洲國際關系與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
第五章 俄國革命與共產國際
第六章 凡爾賽一華盛頓體系
第七章 兩戰(zhàn)之間的世界
第八章 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
第九章 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的世界格局
第十章 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的西方國家
第十一章 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的蘇聯(lián)與東歐
第三部分 真題理論驗證強化指導
2010年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歷史學入學考試試題
2010年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歷史學入學考試答案及詳解
2009年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歷史學入學考試試題
2009年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歷史學入學考試答案及詳解
2098年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談歷史學入學考試試題
2008年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歷史學入學考試答案及詳解
2007年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歷史學入學考試試題
2007年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歷史學入學考試答案及詳解
章節(jié)摘錄
版權頁:插圖:凱恩斯自己與倫敦的布盧姆茨伯里區(qū)有著緊密的聯(lián)系,而且陶醉于改變人們思想的氛圍。正是這一經歷和凡爾賽條約的簽訂使他最終決定與傳統(tǒng)理論決裂。1920年他寫出了《和平的經濟后果》這篇文章,文中他不光闡述了他認為的凡爾賽條約的整體經濟后果,而且確立了他作為一個有可以影響國家決策的實際從政經驗的經濟學家的地位。20世紀30年代,凱恩斯發(fā)表了一系列關于國家權力和整體經濟趨勢的效果的文章,發(fā)展了貨幣政策不僅僅是一個固定的參照物的理論,他越來越相信經濟系統(tǒng)不會自動地沿著一個曲線即經濟學所謂的最優(yōu)生產水平前進??墒撬葲]有找到證據,也沒有找到一個形式來表達這些思想。30年代晚期,全球化的經濟系統(tǒng)開始沖擊英國——當時居于中心地位的國家。為了利用競爭優(yōu)勢,英國按照自由貿易政策,從其他地方進口食品和其他低價值商品,并用節(jié)約出來的勞動制造高價值的商品用于出口。這一李嘉圖的比較優(yōu)勢理論的應用使英國達到了帝國的巔峰,并控制了包括印度、埃及和廣闊的殖民地以及其經濟和軍事上的盟國如加拿大和澳大利亞。隨著德國經濟的崩潰和超級通貨膨脹的來臨以及后來被稱為大蕭條的全球生產衰退的到來,對金本位、經濟自動調整的特性以及以生產帶動經濟的模式的批評開始浮出水面。數十個不同的學派爭奇斗艷。凱恩斯就是在這種情況下傳播著一個簡單的觀點:大蕭條之所以產生是因為三十年代的時候在生產和投資領域有一股投機的風潮——當時的工廠和運輸網絡遠遠超出了當時個人的支付能力。對“需求不足”的重視和他創(chuàng)造的允許政府能夠調控經濟中的關鍵組成部分的形式使當時的眾多年輕經濟學家接受他的理論和方法。也有眾多的經濟學家反對他的理論,認為導致蕭條的根源不是需求的缺乏,而是對商業(yè)的信心;所以正確的方法應該是削減政府開支,從而恢復對重返金本位的信心。
編輯推薦
《2012年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統(tǒng)一考試:歷史學考試大綱配套強化指導及真題全解》適合備考全程使用,用于全面了解考研統(tǒng)考專業(yè)課的題型特點和考試內容,是基礎、強化、沖刺階段復習的首選,使考生在較短時間內達到知識鞏固、能力提升的目的,為專業(yè)課拿高分打下堅實的基礎。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2012年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統(tǒng)一考試歷史學考試大綱配套強化指導及真題全解 PDF格式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