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1999-5 出版社:中華書局 作者:王力 主編 頁數(shù):700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古代漢語這一門課程,過去在不同的高等學校中,在不同的時期內(nèi),有種種不同的教學內(nèi)容。有的是當做歷代文選來教,有的是當做文言語法來教,有的把它講成文字、音韻、訓詁,有的把它講成漢語史。目的要求是不一致的。 經(jīng)過1958年的教育革命,大家進一步認識到教學必須聯(lián)系實際,許多高等學校都重新考慮古代漢語的教學內(nèi)容,以為它的目的應該是培養(yǎng)學生閱讀古書的能力,而要達到這一個目的,必須既有感性知識,又有理性知識。必須把文選的閱讀與文言語法、文字、音韻、訓詁等理論知識密切結合起來,然后我們的教學才不是片面的從而提高古代漢語的教學效果。至于漢語史,則應該另立一科;漢語史是理論課,古代漢語是工具課,目的要求是不相同的?! ”本┐髮W在1959年進行了古代漢語教學的改革,把文選、常用詞、古漢語通論三部分結合起來,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此外還有許多高等學校都以培養(yǎng)閱讀古書能力作為目的,改進了古代漢語的教學?! ”疚臑闄M排繁體文字。
作者簡介
王力教授(1900-1986)字了一,廣西博白人。著名語言學家,中國現(xiàn)代語言學的奠基人之一。1924年赴上海求學,1926年考入清華國學研究院,師從梁啟超、趙元任等,1927年赴法國留學,1932年獲巴黎大學文學博士學位后返國,先后在清華大學、西南聯(lián)合大學、嶺南大學、中山大學、北京大學等校任教授,并先后兼任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委員,中國文學改革委員會委員、副主任,中國語言學會名譽會長,全國政協(xié)第四、五、六屆委員,第五、六屆常務委員等職。王力先生從事中國語言學研究逾半個多世紀,他在漢語語法學、音韻學、詞匯學、漢語史、語言學史等方面出版專著四十余種,發(fā)表論文200余篇。他研究領域之廣,取得成就之大,中外影響之深遠,在中國語言學家中是極其突出的。王力先生的語言學研究始終是與教學聯(lián)系在一起的,他在半個多世紀的教學生涯中,培養(yǎng)了一批又一批語言學專門人材,為中國語言學事業(yè)的發(fā)展作出了重要貢獻。王力先生在法國留學期間,翻譯出版二十余種法國小說、劇本;抗戰(zhàn)期間,寫了大量的散文,被譽為戰(zhàn)時學者散文三大家之一。
書籍目錄
第五單元 文選: 墨子 非攻 老子 莊子 北冥有魚 不龜手之藥 皰丁解牛 胠篋 百川灌河 莊子釣于濮水 惠子相梁 運斤成風 曹商使秦 荀子 勸學(398) 呂氏春秋 察傳(405) 韓非子 五蠹(409) 常用詞(五) 古漢語通論: ?。ㄊ┻B詞,介詞 ?。ㄊ模┚涫拙渲姓Z氣詞;詞頭,詞尾第六單元 文選:詩經(jīng) 國風 關雎 卷耳 桃夭 苤苢 北門 靜女 柏舟 墻有茨 相鼠 氓 木瓜 黍離 君子于役 風雨 伐檀 碩鼠 鴇羽 蒹葭 黃鳥 無衣 月出 七月 小雅 節(jié)南山 大雅 公劉 頌 噫嘻 常用詞(六) 古漢語通論: (十五)《詩經(jīng)》的用韻 (十六)雙聲疊韻和古音通假第七單元 文選 楚辭 離騷 山鬼 國殤 哀郢 卜居 漁父 常用詞(七) 古漢語通論: (十七)古書的注解(上) (十八)古書的注解(下)附錄一 簡化字與繁體字對照表附錄二 漢字部首舉例附錄三 上古韻部及常用字歸部表附錄四 上古聲母常用字歸類表
章節(jié)摘錄
第五單元文選:墨子墨子名翟,戰(zhàn)圓初魯國人。約生于公元前480年,死于公元前420年。他是一位出身于小生產(chǎn)者陪層的哲學家,是墨家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墨子認為人類一切罪惡的根源是“不相愛”,因而提倡“兼愛”。墨子同情人民的疾苦,他認為給人民帶來靈難的,莫遇于統(tǒng)治者為了爭權奪利而發(fā)動的戰(zhàn)爭。
編輯推薦
《古代漢語(第2冊)(校訂重排本)》: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guī)劃教材。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