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8 出版社:中華書局 作者:姚東藩等撰 頁數:222 字數:127000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郭松齡反奉是奉系軍閥史乃至中華民國史上的重大歷史事件。1925年11月22日,東北軍高級將領郭松齡在河北灤縣通電全國,宣布倒戈反奉,將所部改稱為東北國民軍,回師東北。郭松齡要求張作霖下野,并提出在東北實行民主共和政治的主張。郭軍一度進展順利,先后攻占山海關、錦州、新民等地。張作霖在日本支持下全力反撲,同年12月25日,郭松齡兵敗被殺。 本書收錄了20余篇文章,絕大多數是未發(fā)表過的回憶資料。對于所敘述的事件,各位作者或親眼看到,或親耳聽到,或親身參與。所涉及的內容,包括郭松齡反奉的原因、經過等,也包括張作霖和張學良的一些活動情況。資料真實,細節(jié)生動。
書籍目錄
整理說明郭松齡反對奉張東軍見聞紀略 一、張作霖帥府的所見 1.總參議公廳打開悶葫蘆 2.胡若愚、王之佑的電報內容 3.張作霖的惶恐與調兵遣將 4.楊宇霆出走之謎 5.郭松齡拒見張學良 6.連山潰退沈陽混亂 7.錦州的風云際會 二、新民巨流河決戰(zhàn)與郭軍覆滅 1.張學良重組第3方面軍團 2.新民巨流河決戰(zhàn)東軍兵力部署 3.郭軍進攻概述 4.郭松齡逃走與就擒 5.東軍進入新民和善后處理 三、附劉蔭厚來信 1.東歸動機和經過 2.張軍團長對東歸人員的表示關于郭松齡反奉倒張的經過紀實 前言 一、我就任東北國民軍第四軍 軍法處處長的經過 二、郭松齡反奉倒張的原因 1.受革命浪潮的影響 2.爭奪權勢 3.李景林促成 4.政見不合 5.郭楊矛盾 三、當時的兵力 四、計劃行動 五、攻下連山 六、當日錦州 七、進軍義州 八、向白旗堡前進 九、第四軍的最后任務 十、倒張未成與郭松齡被捕的實際情況《關于郭松齡反奉倒張的經過紀實》一文的兩段補充……
章節(jié)摘錄
二、新民巨流河決戰(zhàn)與郭軍覆滅 1.張學良重組第3方面軍團 灤州會議后,原第3方面軍團各部隊,盡被郭松齡據有,原第3方面軍團軍團長張學良手無一兵一卒。他在秦皇島為郭松齡拒絕見面后返回連山車站時,即發(fā)表張廷樞為步兵第19旅旅長,以在溝幫子整訓的從榆關繳械的徒手兵編為三個團,委趙有光、王朝臣、齊家禎為團長,開到新民補充軍械、裝備,這位光桿的軍團長才有一旅的底隊?! ∵B山戰(zhàn)斗,郭軍的第1軍第34旅第4團團長富雙英率部隊歸。富雙英系保定軍官學校第5屆畢業(yè),投入奉天軍隊后,從排、連長幾年間升到第34旅第46團團長。灤州會議后,郭將第34旅旅長孫旭昌撤職,富有資格升任旅長,而郭競委派其速成同學馬忠威為旅長,富內心不滿。當連山戰(zhàn)斗時,富率本團(欠一個營)背叛郭松齡,向第5方面軍團正面劉麟寶團投歸東軍,張作相將富團送交張學良收編。張作霖得著消息后,甚為高興。編為步兵第12旅,以富雙英為旅長,隸屬兩個團。以其中校團附劉振東、營長李德榮為團長。又第34旅第59團第3營營長劉蔭厚也率部隊歸,改編為第40團歸張廷樞指揮。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