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1-2 出版社:中華書局 作者:孟祥才//劉保貞 頁數(shù):285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一本書讀懂秦漢》分為上、下兩編。上編“秦漢歷史大勢”。按時間順序,全景式地展示了秦、漢時期的歷史發(fā)展進程。下編“秦漢歷史專題”.從不同的方面,全面透視了中華文明奠定時期經(jīng)濟的繁榮、制度的完善、文化的進步。書中共設以下欄目: 篇章概述:介紹各個歷史時期的發(fā)展概況; 歷史故事:用故事的形式講述重大歷史事件中的細節(jié)或人物,注重可讀性和趣味性; 大事年表:以編年的方式,簡要展示歷史發(fā)展線索,從中可以找到歷史故事所處的地位; 知識鏈接:以名詞形式闡釋與歷史故事相關的事件; 常識介紹:介紹一些必要的背景知識,如典章制度、人物史實等; 圖片傳真:選擇歷史圖片。展示講述內容的相關場景等。
書籍目錄
上編:秦漢歷史大勢
“六王畢,四海一”
二世胡亥竊國
大楚興,陳勝王
秦滅亡與楚漢戰(zhàn)爭
狡兔死·走狗烹
呂后專權與諸呂覆亡
文景之治
雄才大略漢武帝
王氏坐大與王莽篡漢
綠林赤眉起義與東漢建立
外戚與宦官
黨錮之禍
黃巾起義的爆發(fā)與失敗
下編:秦漢歷史專題
三國鼎立與東漢終結
秦漢時期的制度建設
始皇創(chuàng)制
漢武帝全面強化中央集權
東漢中央與地方行政體制的恢復與變革
秦漢經(jīng)濟大發(fā)展
漢初生產(chǎn)發(fā)展與經(jīng)濟繁榮
東漢前期經(jīng)濟的恢復與發(fā)展
秦漢時期的民族關系
匈奴
百越
西域
西南夷
烏桓與鮮卑
東北各族
西羌
南蠻
秦漢時期的對外關系
朝鮮與三韓
倭國與交趾
秦漢時期的思想與文化
秦漢時期的宗教信仰
佛教的傳人與道教的創(chuàng)立
“焚書坑儒”
西漢初年?黃老之學
兩漢經(jīng)學的演變與經(jīng)今古文之爭
董仲舒的新儒學
讖緯迷信的泛濫和{白虎通)的宗教神學
王充樸素的唯物論和無神論思想
秦漢時期的史學、文學和文字學
秦漢時期的自然科學成就
章節(jié)摘錄
版權頁:插圖:上編:秦漢歷史大勢“六王畢,四海一”據(jù)司馬遷《史記·秦本紀》記載,秦人是同夏、商、周等族同樣古老的原始氏族,它的祖先可以追溯到傳說中五帝之一的顓頊。但秦人真正立國,取得同齊、魯、晉、燕、宋、楚等諸侯國同等的地位,是秦襄公時期,其契機是西周亡于犬戎和周平王東遷洛邑。之后,經(jīng)繆(同穆)公、獻公等秦王的不懈奮斗,到秦孝公時期,秦國已成為和齊、楚、燕、趙、韓、魏并列的戰(zhàn)國七雄之一。但此時齊、燕、韓、趙、魏、楚等國相繼變法,變得比以往更加強大。只有秦國似乎無動于衷,依然在關中一隅蹣跚而行。秦孝公即位后,決心繼承其先祖開拓創(chuàng)業(yè)之雄風,繼位伊始,即發(fā)布招賢令,任命商鞅為左庶長,全權主持變法。從公元前356年到公元前350年,商鞅陸續(xù)頒布了包括獎勵耕戰(zhàn)、論功授爵、遷都咸陽、設立郡縣、統(tǒng)一度量衡等措施在內的法令。使原來較為落后的秦國速后來居上,成為七國中最強大的國家。孝公十九年(前343),天子致伯(同霸);二十年,諸侯畢賀。自秦孝公始,歷惠文王、武王、昭襄王、孝文王、莊襄王,共六世(孝文王在位僅三天),他們縱橫搏擊,左右征戰(zhàn),為贏政最后統(tǒng)一中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公元前247年五月,13歲的贏政在群臣山呼萬歲的一片頌聲中,登上了咸陽宮中那金碧輝煌的龍座,次年改元。此時,秦國已并巴、蜀、漢中,越宛有郢,置南郡矣;北收上郡以東,有河東、太原、上黨郡;東至滎陽,滅二周,置三川郡(《史記·秦始皇本紀》),形成了對東方六國有利于進攻態(tài)勢。贏政在丞相呂不韋的輔佐下,從贏政元年至九年,幾乎每年都發(fā)動對六國的戰(zhàn)爭,并且?guī)缀醵既〉昧藙倮_@些軍事行動的最大成果,就是在新占領的土地上設置了東郡,進一步形成了對秦國有利的態(tài)勢。此時的秦國,北以河東、上黨兩郡從西北方向威逼韓、趙、魏,中以三川、南郡隔斷楚與三晉的聯(lián)系,建立起東向進兵的走廊,同時北脅三晉,南威荊楚。而以濮陽為中心的東郡的建立,不啻在齊、楚、韓、魏、趙五國間打進一個強有力的楔子,使秦國直接與齊國接壤,便于對齊國施加外交與軍事壓力。這不能不說是秦國取得的一次具有戰(zhàn)略意義的勝利。
編輯推薦
《一本書讀懂秦漢》:一書通古今,開卷知天下。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