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語際實踐

出版時間:2008-3  出版社: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  作者:劉禾  頁數(shù):495  譯者:宋偉杰  
Tag標(biāo)簽:無  

內(nèi)容概要

跨語際實踐的研究重心并不是技術(shù)意義上的翻譯,而是翻譯的歷史條件,以及由不同語言間最初的接觸而引發(fā)的話語實踐。總體而言,我所要考察的是新詞語、新意義和新話語興起、代謝,并在本國語言中獲得合法性的過程。

作者簡介

劉禾,哈佛大學(xué)比較文學(xué)博士。現(xiàn)任美國哥倫比亞大學(xué)終身人文講席教授,執(zhí)教于東亞系和比較文學(xué)與社會研究所。1997年獲美國學(xué)界,藝術(shù)界最高榮譽之一的古根漢獎。主要英文專著有Translingual Practice(斯坦福大學(xué)出版社,1995),Tokens of Exchange(編著,杜克大學(xué)出版社,1999),The Clash of Empires(哈佛大學(xué)出版社,2004);中文著作有:《語際書寫》(上海三聯(lián)書店,1999)等。

書籍目錄

序第一章 導(dǎo)論:跨文化研究中的語言問題  等值關(guān)系的喻說,東方與西方  如何翻譯差異——矛盾的修辭  旅行理論與后殖民批判  主方語言與客方語言  歷史變遷論:新詞與話語史Ⅰ 國族與個人之問 第二章 國民性話語質(zhì)疑   國民性的神話   魯迅與阿瑟·斯密思   翻澤國民性   跨語際寫作的主體:《阿Q正傳》的敘述人 第三章 個人主義話語   作為意義之源的主方語言  民國初年關(guān)于個人主義的論辯Ⅱ 跨語際表述模式 第四章 “經(jīng)濟人”與小說寫實主義問題   解讀《駱駝祥子》 第五章 欲望的敘事:關(guān)于現(xiàn)實與夢幻   重構(gòu)真實與虛幻的界限   魔幻如何被心理化   真實界的幻影 第六章 第一人稱寫作的指示功能   屈折語形態(tài)中人稱的指示功能   男性欲望和階級敘事的指示功能   懺悔之音   女性的自我言說Ⅲ 國族建構(gòu)與文化建構(gòu) 第七章 作為合法性話語的文學(xué)批評   國族文學(xué)與世界文學(xué)   性別與批評   女性身體與民族主義話請:重讀《生死場》 第八章 《中國新文學(xué)大系》的制作   1930年代的出版業(yè)與激進主義文學(xué)  趙家璧與良友圖書公司  《中國新文學(xué)大系》的編纂  經(jīng)典、理論與合法化 第九章 反思文化與國粹   關(guān)于《國粹學(xué)報》   關(guān)于《學(xué)衡》附錄  A.源自早期傳教士漢語文本的新詞及其流傳途徑  B.現(xiàn)代漢語的中-日-歐借貸詞  C.現(xiàn)代漢語的中-日借貸詞  D.回歸的書寫形式借貸詞:現(xiàn)代漢語中源自古漢語的日本“漢字”詞語  E.源自現(xiàn)代日語的后綴前綴復(fù)合詞采樣  F.源自英語、法語、德語的漢語音譯詞  G.源自俄語的漢語音譯詞文獻目錄再版后記

章節(jié)摘錄

  第一章 導(dǎo)論:跨文化研究中的語言問題  嚴(yán)格地講,旨在跨越不同文化的比較研究所能做的僅僅是翻譯而已。翻譯,作為一種在認(rèn)識論意義上穿越于不同界限的喻說(trope),總是通過一種事物來解說另一種事物,雖然它必須自稱是出于“信”(或者更確切地說,是出于“達”)的目的論來表述“真”。不過,倘若暫且不去討論拉丁語系里的“信”和“真”的邏各斯中心主義概念(這兩個概念都受到解構(gòu)主義的批評),那么關(guān)于翻譯及其對于跨文化理解的意義,我們還能夠知道什么或者說些什么呢?而且,如果當(dāng)代學(xué)者試圖跨越橫亙在兩種或兩種以上的文化和語言共同體之間的“語言障礙”,那么對他們來說,這究竟意味著什么呢?  誠然,這里所涉及的絕不僅僅是眾所周知的本源語(source language)和譯體語(target language)之間的語際相互作用。我在著手處理本書的主題之前,就已經(jīng)覺察到自己正面臨著一些更大的問題,如西方學(xué)術(shù)界在思考文化差異時表現(xiàn)出的某些根深蒂固的方式。舉例來說,學(xué)術(shù)研究的學(xué)科界限以及我們習(xí)以為常的研究模式,在處理不同于自身的文化和語言時,常常造成一些困難重重的詮釋問題。比如,使用誰的術(shù)語,為了哪一種語言的使用者,而且以什么樣的知識權(quán)威或思想權(quán)威的名義,人們才在形形色色的文化之間從事翻譯活動呢?當(dāng)人們從西方跨向東方,或者從東方跨向西方時,這一問題就變得尤其尖銳了。毋庸置疑,如果這種研究的對象本身,比如中國現(xiàn)代文學(xué),并不是一個“未曾被污染”的本土知識的處女地,那么,這里所說的解釋方面的困難就會更加嚴(yán)重。就曾經(jīng)“污染”過中國語言和文學(xué)的那些歷史力量而言,早在近現(xiàn)代時期它們就已經(jīng)強制實現(xiàn)并且決定了我在上文所說的那種認(rèn)識論意義上的界限穿越,即強制實現(xiàn)并且決定了對西方的翻譯以及現(xiàn)代漢語的發(fā)明。雖然我不敢擅稱能夠解答這些問題,但我將不揣冒昧地進入這些多層次的交叉與縱橫的地帶,描述并展開對這一主題的探索。  也許,把我的總論題(problematic)重新放置在一個略微不同的語境中,可能會更有助于理解它的意義。這里我要簡短地介紹一下人類學(xué)家已經(jīng)展開的關(guān)于“文化翻譯”之觀念的論辯,我相信這場論辯對于文學(xué)研究、歷史研究以及人文學(xué)科中的其他學(xué)科也具有重要的影響。多年以來,英國的社會人類學(xué)家,為了提出新的闡釋方法,已經(jīng)在其理論闡述的不同階段使用了“文化翻譯”的概念。他們的理想是,這一概念能夠解釋他們自身的文化和他們所研究的非歐洲社會之間的差異。譬如埃德蒙·早奇(Edmund Leach)是這樣描述民族志研究中這個典型的轉(zhuǎn)折點的:  讓我扼要重述一遍。我們是從強調(diào)“他者”如何跟我們不同開始的——這不僅使他們顯得與我們截然不同,而且顯得非常遙遠和無比低下。但是在情感上,我們卻采取了相反的方式,認(rèn)為所有人都是相似的;我們之所以能夠理解特拉布理安德人或者巴洛特斯人,是因為他們的行為動機與我們的一一模一樣;可是這也沒有什么作用,“他者”仍舊固執(zhí)地保持為他者。不過現(xiàn)在我們已經(jīng)開始發(fā)覺基本的問題是翻譯問題。語言學(xué)家早已告訴我們,所有的翻譯都是困難重重的,而完美的翻譯通常是天方夜譚。然而我們也知道,出于實際的目的,某種差強人意的翻譯總是可能的,不管“原文”多么佶屈聱牙,畢竟不是絕對不可翻譯的。語言是各不相同的,但還不至于不同到完全無法溝通的地步。從這一態(tài)度出發(fā),社會人類學(xué)家所從事的就是建立一種適用于文化語言之翻譯的方法論。(黑體字為筆者所加)  人們大概會愿意像里奇那樣信賴文化翻譯的力量,可是“實際的目的”一語無意問露出了破綻。對我來說,問題的關(guān)鍵不在于不同文化之間的翻譯是否可能(人們以各種方式從事這項工作),也不在于“他者”是否可以被了解,甚至不在于某一晦澀的“文本”是否可以被翻譯,  問題的關(guān)鍵在于究竟出于何種實際的目的或者需要(此目的維系著一整套的方法論),文化人類學(xué)家才孜孜不倦地從事文化的翻譯。換言之,問題的關(guān)鍵恰恰是我在上文所提出的問題:用誰的術(shù)語,為了哪一種語言的使用者,而且以什么樣的知識權(quán)威或者思想權(quán)威的名義,一個民族志學(xué)者才在形形色色的文化差異之間從事翻譯活動呢?  塔拉爾·阿薩德(Talal Asad)在其對于英國民族志傳統(tǒng)的回顧批評中,將文化翻譯的概念置于權(quán)力關(guān)系當(dāng)中。他要求我們在思考跨文化詮釋這個總論題時要特別關(guān)注下述歷史情境,即民族志學(xué)者及為其提供信息的本土居民雖然在共同的歷史環(huán)境中生活,但并不講述同一種語言:  粗略來說,由于第三世界各個社會(當(dāng)然包括社會人類學(xué)家傳統(tǒng)上研究的社會)的語言與西方的語言(在當(dāng)今世界,特別是英語)相比是“弱勢”的,所以,它們在翻譯中比西方語言更有可能屈從于強迫性的轉(zhuǎn)型。其原因在于,首先,西方各國在它們與第三世界的政治經(jīng)濟聯(lián)系中,更有能力操縱后者。其次,西方語言比第三世界語言有更好的條件生產(chǎn)和操縱那些有利可圖的知識或是值得占有的知識。  阿薩德對于文化翻譯概念的批評,對于比較文學(xué)研究和跨文化研究具有重要的意義。它提醒我們,將一種文化翻譯成另一種語言這一行為與個人的自由選擇或者語言能力并不相干,就算有關(guān)系,也是微不足道的。如果我們從??履抢飳W(xué)到了什么,那么顯然我們必須要正視體制性實踐的各種形式以及知識/權(quán)力關(guān)系,這些形式和關(guān)系在將某些認(rèn)知方式權(quán)威化的同時,也壓抑了其他的認(rèn)知方式。創(chuàng)造關(guān)于其他人以及其他文化的知識的常見方式,就是在所謂語言對等關(guān)系的基礎(chǔ)上建構(gòu)一套可比的關(guān)系,可是,這種對等關(guān)系的客觀基礎(chǔ)本身通常并未受到檢驗。  等值關(guān)系的喻說,東方與西方  詞典是基于這樣一個假設(shè)——一個顯然未經(jīng)過驗證的假設(shè)——即語言是由對等的同義詞組成的?! 『5赂駹枴蛾P(guān)于語言的對話》一文中,歐洲哲學(xué)家(海德格爾)與日本對話者(手冢富雄)之間一段著名的對談略加分析,以此為例說明這個問題。下文摘自其對話錄的后半部分(日指日本人,海指海德格爾):  日:您細細傾聽于我,或者更好地說,您細細傾聽著我所作的猜度性的提示,這就喚起了我的信心,令我拋開了那種猶豫,那種前面一直抑制著我,讓我不能回答您的問題的猶豫。  海:您指的問題就是:在您的語言中用哪個詞來表示我們歐洲人稱之為“語言”的那個東西?  日:直到此刻,我一直未敢說出這個詞語,因為我不得不給出一種翻譯,這個翻譯使得我們這個表示語言的詞語看起來猶如一個地道的象形文字,也就是使之成為概念性的觀念范疇內(nèi)的東西了;這是由于歐洲科學(xué)和哲學(xué)只有通過概念來尋求對語言之把捉?! 『#喝照Z里“語言”怎么說?  日:(進一步的猶豫之后)它叫“言葉”(Koto ba)。  海:這說的是什么?  日:ba表示葉,也指花瓣,而且特別是指花瓣。請您想一想櫻花或者桃花?! 『#篕oto說的是什么?  日:這個問題最難回答。但我們已經(jīng)大膽地解說了“粹”(Iki)——即是召喚著的寂靜之純粹喜悅,這就使我們較容易作一種努力來回答這個問題了。成就這種召喚著的喜悅的是寂靜,寂靜之吹拂是一種讓那喜悅降臨的運作。但Koto始終還表示每每給出喜悅的東西本身,后者獨一無二地總是在不可復(fù)現(xiàn)的瞬間以其全部優(yōu)美達乎閃現(xiàn)(scheinen)?! 『#耗敲矗琄oto就是優(yōu)美的澄明著的消息之大道發(fā)生(das Ereignis der lichtenden Botschafl der Anmut)啰?!  ∪眨好羁谏ǎ≈皇恰皟?yōu)美”一詞太容易把今天的心智引入歧途了。  ……

圖書封面

圖書標(biāo)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跨語際實踐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22條)

 
 

  •   這是一本很有學(xué)術(shù)價值的一本書.從一個全新的角度來寫跨語際實踐,很值得一讀.
  •   劉禾的翻譯理論應(yīng)用是經(jīng)典
  •   嗯,這本書還是不錯的,劉禾女士從很多力排眾議的角度提出了自己對于現(xiàn)代文學(xué)的獨特看法,盡管爭議很大嗎,但還是給我們提供了許多學(xué)習(xí)的角度。書的質(zhì)量沒問題的,很好。很nice。
  •   劉禾這本書,尤其對于我這種從事外國文學(xué)專業(yè)的人,特別值得一讀。可以說,開卷有益。
  •   劉禾教授視野寬廣,三聯(lián)編輯的眼光不錯。
  •   對研究現(xiàn)代文學(xué)提出非常新穎的角度,極力推薦~
  •   老師推薦的,為寫論文用,很好
  •   像這樣的經(jīng)典書還是多讀讀。
  •   很好的書,理論性很強,作者的功底很扎實。送書也很快,第二天就送到了
  •   劉禾的名篇。年前出版後,這次修訂本的幀裝更精美,更適合收藏。
  •   叫魂可能不太合適 其他兩本不錯
  •   但是我也懶得換了。
    劉禾的書值得花時間讀。
  •   受益匪淺,只是修訂譯本實在是較之先前的版本貴了許多。
  •   適合學(xué)術(shù)研究的一本書,推薦給翻譯方向和文化研究方向的人細讀!
  •   老師開列的必讀書之一,是本很好的書,理論性較強,水平有限的我讀起來比較吃力。
  •   書的封面顏色很漂亮,紙張質(zhì)量挺好的,內(nèi)容比較新鮮。
  •   展現(xiàn)了西方歷史研究的語言學(xué)轉(zhuǎn)向
  •   文化碰撞的結(jié)晶,異質(zhì)文明的溝通。
  •   觀點獨到,視角新穎!
  •   不錯的書!具有思辨色彩
  •   這本書讀來不錯
  •     When “Western” and Chinese scholars were obsessed with whether the Ming-Qing China had “the” modernity, or “a” different modernity (e.g., the impact-response debates initiated by Fairbank and Levenson, the public sphere discussion based on Habermas with the 1993 conference), Lydia Liu moves from the “l(fā)ocal character of Chinese modern” to that of the “discursive practices of twentieth-century Chinese intellectuals”, i.e., how Chinese intellectuals “imagined and talked about the Chinese xiandai conditions.”(xvii) With a focus on “discourse”, Liu would not surprise a reader when she adds Foucault’s The Archaeology of Knowledge and The Order of Things to her bibliography.
      
      “A linguistic study of intellectual discourses under specific historical contexts” summarizes what this well-known book tries to do. The author specially coins the notion of “translingual practice” to “ground my study of an earlier moment of historical transaction between China and the West in language practices.(25)” “translingual practice” refers not to the history of translation, but instead “condition of translation.”
      
      I use two keywords--- “discourse(language)” and “historical condition”---to sum up what Liu He tries to do, as against Foucault. Foucault claims that his book The Archaeology of Knowledge belongs to the debate on consciousness, human being, origin and subject. Largely in contrast to traditional philosophy of consciousness/mind, he instead focuses on “discourse.” Simply put, associated field turns sentences into statements; enunciative function turns statements into discourses. A Foucaultian study boils down to the study of “conditions”, what he calls associated fields.
      
      Liu He’s theoretical ambition compares to that of Foucault. She addresses the issues of language and “translatability.” A paragraph added in the Chinese translation releases some message:
      
      我們的困難來自語言本身的尷尬,它使我們無法離開有關(guān)國民性的話語去探討國民性(的本質(zhì)),。。。這些話題要麼是禪宗式的不可言說,要麼就必須進入一個既定的歷史話語,此外別無選擇。因此,話語實踐、知識的來龍去脈以及各種概念和範(fàn)疇的運作,就不能不上升到理論研究的第一位。(三聯(lián),P103)
      
      Similar to Foucault, Liu He chooses “condition”[of translation] to describe her core concern. Different from Foucault, Liu He adds “historical” to “condition,” rendering his study an examination of “historical conditions of linguistic practices.” From such a study Liu He tries to unveil the power relations and knowledge-producing mechanisms therein.
      
      Alas! So far so good, and so beautiful. Once it enters into textual studies, however, it seems to lose all its clarity? Chapter 2 “Translating National Character: Lu Xun and Arthur Smith” examines the “myth of national character.” The argument boils down to that Lu Xun’s Ah Q learns from and adapts the Chinese national character depicted by Arthur Smith, thus counting as a “translingual practice”. To do justice to such a study, I need to go into details to explain how Liu He carries out her analysis, but I just feel it so hard to make connections between paragraphs and lines within a paragraph.
      
      I admit failure in unpacking the chapters and stop my comment here.
      
      續(xù):on Chapter 2 Translating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This chapter takes the invention of the myth of Chinese character as example to show how Lu Xun appropriates a concept about China that traveled from the West to Japan and back to China. It first traces the history of the concept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coined by Bertrand Russel; then proves Lu Xun’s having read and talked about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written by Arthur Smith; and then discusses the literary source of the story of Ah Q, concluding that “Ah Q is a product of translingual practice after all! (73)”
      
      Liu does not stop at such a discovery, but ventures to discuss how Lu Xun appropriates Smith’s concept. “Where does the question of national identity figure in this scenario?” By focusing on the narrator’s view in the story, Liu concludes that access to knowledge obtained through the omniscient narrative point of view penetrates the mind of Ah Q; and that the narrator’s ability to write entitles him to certain kinds of subjectivity denied to Ah Q. Lu Xun’s story thus creates not only an Ah Q but also a chinese narrator capable of analyzing and criticizing the protagonist. Such narratorial subjectivity, according to Liu, profoundly supersedes Smith’s totalizing theory of Chinese character, and creates an accusing subject, and agent of their own history. If Russel and Smith’s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refers to a Chinese identity, Lu Xun’s criticism of it creates an identity of self-denial.
      
      Liu’s analyses make two points: 1) cultural interaction across languages influenced Lu Xun’s writing; 2) such influence goes beyond simple translation, but includes appropriation and supersession. Does this complicate our understanding of “translingual practice”?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