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1 出版社: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 作者:陳賢波 頁數(shù):274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明代以來都柳江上游土司政治與族群歷史的演變,是王朝國家邊政制度在貴州地方社會的逐步推行和西南邊省開發(fā)的縮影。本書講述的是一段發(fā)生在貴州南部的六百多年來的土司故事,力圖從當時社會的實際情況出發(fā),來理解土司政治與族群歷史建構過程中的種種問題,并揭示出該過程在區(qū)域族群關系、文化傳統(tǒng)和民族認同上對地方社會造成的長遠影響。在現(xiàn)階段,我們對于土司問題的研究不能滿足于考辨有限的典制條文,更不宜急于追求表面上的系統(tǒng)化,而是有必要把對土司制度的整體性理解放回到地方社會生活的脈絡中,通過呈現(xiàn)在不同邊疆地區(qū)國家運作的地域性特點,揭示出土司這一特殊社會制度和政治體系的本質和影響。
作者簡介
陳賢波
1980年生,廣東澄海人。2008年6月畢業(yè)于中山大學,獲歷史學博士學位?,F(xiàn)為廣東省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員。研究興趣為明清社會經濟史。
書籍目錄
叢書總序 走向歷史現(xiàn)場 陳春聲
第一章 緒言
一、研究區(qū)域與緣起
二、民族史的區(qū)域視角
三、資料的運用
四、章節(jié)安排
上編 土司政治與地方秩序
第二章 爛土長官司張氏與早期地方社會
一、從置衛(wèi)到開?。好髑捌谫F州軍政形勢
二、張氏土司與明初地方勢力轉變
三、請兵討苗亂:”播凱之亂”前后
第三章 土司家族紛爭與普安舍析分
一、明清交替與土司動向
二、六姓合約與普安土舍
三、紛爭歷史的改造和傳寫
第四章 上下的挑戰(zhàn)與土司政治崩解
一、剿撫生苗與開通都江
二、新的秩序:三腳州同和土司威權的變化
三、走向末路:咸同亂事前后
下編 族群歷史與文化認同
第五章 小說故事與土司祖先
一、《平南傳》的版本和故事布局
二、“楊公手賜《平蠻傳》”:小說的發(fā)現(xiàn)和刊行
三、整合家族譜系:小說的運用
第六章 部將歷史與賊苗污名
一、追尋部將歷史:吳氏個案
二、被驅逐的造反者:繞家人的歷史與現(xiàn)實
第七章 結語
征引文獻及書目
后記
章節(jié)摘錄
版權頁:插圖:(1)五卷本章回小說《平南傳》《平南傳》是清代以來在都柳江上游地區(qū)廣為流傳的一部地方小說,敘述的是爛土長官司張氏始祖張均公率領部將征討黔地苗蠻,建立世襲土司衙門的傳奇故事。現(xiàn)存民間的《平南傳》有兩種版本,分別是民國二十六年石印本和2001年新編點校本(由張嘉森據(jù)民國石印本點注修改而成)。此外,貴州省圖書館地方文獻部也藏有《平南傳》的民國石印本,與民間流傳的同出一源。(2)張氏土司家族歷代先祖祭文和家譜三都縣大河鎮(zhèn)巴艾寨張氏族人收藏的《張氏祖宗紀念殘本》及《張氏先祖祭文》抄本,最初輯錄年代不詳,由書末日期可知至遲在清光緒十九年間有過一次整理輯錄。其中收錄了明代以來土司家族主要先祖的祭文材料,主要描述土司家族先輩行跡。張氏土司家譜現(xiàn)存有嘉慶十二年《張氏族譜》(民國元年張家沖張先澤抄本)、民國《張氏族宗譜》、民國《張氏家譜》(鼠場祠分修譜)及黃平縣重安鎮(zhèn)《上馬臺張氏家譜》等譜牒,此外在1996年合族新修的《張均公族系宗譜》匯集了歷修《張氏家譜》的譜序、行跡及各種散軼碑文,也提供了有關土司家族活動的重要線索。(3)清乾隆以來歷修吳氏家譜三都地區(qū)吳氏人分布廣泛,自清乾隆以來一直有編纂簡譜的傳統(tǒng)。新修《洪武遷黔吳氏宗譜》及《中華吳氏遷黔宗譜》是1980年以來三都縣退休老人吳育平依據(jù)各種舊譜編修而成的宗譜,匯集了本地各個吳氏家族的各類祖先傳說故事,也不乏現(xiàn)代吳氏人對先祖故事的新詮釋。參照新譜和現(xiàn)存各類吳氏舊譜材料,本文將以吳氏個案重點分析現(xiàn)存乾隆以來分布于本地各個村寨的吳氏家譜和口述傳說中祖先故事的變化,它們典型地反映了本來自成體系的各支吳氏歷史受到土司歷史影響的過程。
編輯推薦
《土司政治與群族歷史:明代以后貴州都柳江上游地區(qū)研究》:歷史·田野叢書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