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9-7 出版社:機械工業(yè)出版社 作者:趙英軍 編 頁數:242
Tag標簽:無
前言
本書自2006年第1版出版后,承蒙許多同行的支持,被國內一些高校所選用,在此先表示我們深深的謝意。一些著名的教科書基本上是3年左右進行一次修訂,向優(yōu)秀者學習是我輩永遠的追求,自然也想效仿,經過3年多的教學實踐,我們陸續(xù)發(fā)現了原教材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同時,通過閱讀和翻譯國外一些優(yōu)秀教材,我們也有了一些新的感悟,最近幾年,我主譯了2008年諾貝爾獎獲得者克魯格曼(Krugman)和他在普林斯頓大學的同事韋爾斯(Wells)教授所著的《宏觀經濟學》(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年出版),斯坦福大學著名教授,美國克拉克獎得主克雷普斯(Kreps)的《管理者微觀經濟學》(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年出版),參加翻譯了帕金《宏觀經濟學》(人民郵電出版社2008年出版),受到的啟發(fā)自然是良多的。本次修訂,我們主要做了如下幾個方面的工作:1.對大部分章節(jié)的內容進行了充實,各章都加入了與內容相關的案例和延伸閱讀的材料,便于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并加深對經濟學原理的解。2.對不適應本科學生學習的內容進行了刪減,或者放在附錄中,使正文內容的行為更為緊湊。3.增加了反映實現最新經濟運行的數據和資料,本書編寫人員仍然如第1版,具體編寫人員:趙英軍(第1章),陳利平(第2章,第3章),朱慧(第4章,第8章),徐為列(第5章,第6章),王永齊(第7章),趙連閣(第9章,第10章),姜波(第81章,第12章),由趙英軍教授對全書進行了統稿。本書適合高等院校經濟管理類專業(yè)與相關專業(yè)“微觀經濟學”課程(4~6學分)一個學期的教學,不當和疏漏之處,敬請同行和讀者批評指正。
內容概要
本書旨在幫助初學經濟學的學生樹立起經濟學的思維方式。編寫者參考了大量中外相關文獻資料,本著讓學生“易讀、易懂、易掌握”的原則,對流行的經濟學教科書體系結構做了改進,并在敘述語言上盡可能做到簡練、直白,力求使學生或初學者從總體上把握經濟學理論框架、掌握經濟學分析問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本書是浙江工商大學重點建設的系列教材之一,也是浙江省精晶課程“西方經濟學”課程建設的成果之一。
書籍目錄
第2版前言第1版前言教學建議第1章 引論:什么是經濟學 1.1 人類面臨的恒久矛盾:人的無限需要和物的有限供給 1.2 經濟學概念的由來 1.3 學習經濟學的目的 1.4 經濟學的分類和經濟學家們的分歧 1.5 經濟學的一些基本理念 1.6 經濟學研究的基本內容,基本工具和基本方法 1.7 經濟體制,資源配置方式和經濟效率比較第2章 無干擾的市場運行:供給與需求 2.1 需求 2.2 供給 2.3 供給與需求的均衡 2.4 彈性理論及其應用 2.5 考慮時間維度的供求變化:蛛網理論第3章 政府干預下的市場供給與需求 3.1 價格管制 3.2 稅收 3.3 市場效率與經濟福利 3.4 國際貿易中的關稅與進口配額第4章 對需求的深入分析:消費者行為理論 4.1 基數效用理論 4.2 序數效用理論第5章 對供給的深入分析:生產與成本理論 5.1 生產函數 5.2 一種可變生產要素的生產函數 5.3 兩種可變生產要素投入的最佳組合 5.4 成本理論 5.5 利潤最大化原則第6章 廠商理論:對市場競爭的分析 6.1 完全競爭市場 6.2 壟斷市場 6.3 壟斷競爭市場 6.4 寡頭壟斷市場第7章 廠商理論:對內部關系的分析 7.1 企業(yè)形成理論 7.2 企業(yè)內部關系分析:委托一代理關系 7.3 生產者剩余與利潤 7.4 多樣化的行為目標理論第8章 不完全信息和經濟激勵 8.1 期望效用 8.2 行為經濟學對效用理論的發(fā)展 8.3 風險與保險 8.4 逆向選擇與道德風險 8.5 拍賣理論第9章 生產要素理論 9.1 生產要素需求:完全競爭市場 9.2 生產要素需求:非完全競爭市場 9.3 生產要素的供給與要素價格 9.4 收入平等與否的討論第10章 一般均衡理論 10.1 一般均衡的概述 10.2 瓦爾拉斯的一般均衡理論第11章 福利經濟學 11.1 福利經濟學概述 11.2 社會效率的標準:帕累托最優(yōu) 11.3 競爭與社會效率的實現 11.4 公共選擇與社會福利函數第12章 市場的邊界與政府微觀政策 12.1 外部性 12.2 壟斷 12.3 公共物品 12.4 不完全信息
章節(jié)摘錄
插圖:
編輯推薦
《西方經濟學(微觀部分)(第2版)》是由機械工業(yè)出版社出版的。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