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2-5 出版社:機械工業(yè)出版社 作者:大根義男 頁數(shù):275 字數(shù):451000 譯者:盧有杰
內容概要
本書是作者在土質構筑物勘察、設計、研究與施工方面的實際經驗與研究成果的總結。具體內容有地質與土質、土的分類與工程性質、基礎土層、填筑材料相近粒徑與夯壓特性、土體滲透、土的固結現(xiàn)象、抗剪強度、邊坡穩(wěn)定、泥巖等工程性質、不飽和土性質、火山亞粘土力學性質、土質構筑物水文破壞現(xiàn)象、土質構筑物抗震性能、施工管理與觀測裝置。本書有大量的插圖與數(shù)據表,便于讀者理解土力學、工程水文與地質、填筑壩設計、試驗、施工與維護中的術語、概念、原理、公式、要求與各種注意事項。
本書適合于從事填筑壩勘察、設計與施工的技術人員閱讀與使用,也可作為水利、公路、鐵路、建筑與其他土木工程專業(yè)的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材或參考書。
書籍目錄
譯者前言
序言
第1章 概述
1.1引言
1.2規(guī)劃設計與實施設計
1.3勘察與試驗概述
1.4土勘察與試驗概述
1.5規(guī)劃設計概述
1.6實施設計概述
1.7施工
1.8數(shù)值分析的意義
第2章 地質與土質
2.1引言
2.2地質勘察與土質試驗
2.2.1規(guī)劃設計階段的勘察與試驗
2.2.2實施設計階段的勘察與試驗
2.2.3鉆孔的填塞與利用
2.2.4采料場的勘察與試驗
2.2.5基礎地基勘察與試驗
參考文獻
第3章 土的分類與工程性質
3.1引言
3.2土的分類
3.3粒徑分布與工程性質
3.3.1細顆粒(0.075mm以下)組分與工程性質
3.3.2粉砂含量高的土的性質
3.3.3粉砂與粘土含量高的土的性質
3.3.4含有膨脹性礦物質的土
3.3.5含有水溶性礦物質的土
3.4土物理與工程性質變化
3.4.1概述
3.4.2觸變性土堆填方法
3.4.3觸變性土夯壓特點
3.4.4一般干土工程性質
3.4.5易粉化土
參考文獻
第4章 基礎土層
4.1引言
4.2巖質地基及其分類
4.2.1火成巖
4.2.2沉積巖
4.2.3變質巖
4.3軟弱地基與地基加固
4.3.1概述
4.3.2砂樁法
4.3.3紙質排水管法
4.3.4預壓固結法
4.3.5井點法
4.3.6置換法
4.3.7擠密砂樁法
4.3.8化學加固法
4.4軟地基開挖與穩(wěn)定
4.4.1概述
4.4.2隆脹與管涌(流沙)現(xiàn)象及其對策
4.4.3周邊沉陷的對策
4.4.4砂土地基液化現(xiàn)象
4.4.5一般土質地基
參考文獻
第5章 填筑材料相近粒徑與夯壓特性
5.1引言
5.1.1最大粒徑與試模的關系
5.1.2相近粒徑材料的制備
5.2Walker?Holtz方法
5.3土質材料夯實與壓實特性
5.4碾壓機械分類與壓實特性
5.4.1碾壓機械分類
5.4.2土或巖石的壓實特性
5.4.3輪胎碾壓實特性
5.4.4夯擊碾壓實特性
5.4.5復合碾
5.4.6夯擊碾的選用
5.4.7夯擊碾的接地壓力
5.4.8夯實試驗與碾壓機械
5.4.9夯擊碾的碾齒長度與壓實特性
5.5含礫材料的工程性質
5.5.1土中的礫石含量與滲透性
5.5.2含礫土的固結沉陷特性
5.5.3土的粉化現(xiàn)象
5.5.4風化與軟弱巖因碾壓造成的粉化與壓實度
參考文獻
第6章 土體滲透
6.1引言
6.2滲透的基本概念
6.3各向滲透異性地基中的滲透
6.3.1概述
6.3.2各向滲透異性的處理
6.3.3kh、kv的現(xiàn)場試驗
6.4利用流線網處理透水問題
6.4.1流線網的性質
6.4.2各向異性地基中的流線網與流量
6.4.3非均勻地基中的流線網
6.5堤壩穩(wěn)定滲流浸潤面
6.5.1概述
6.5.2穩(wěn)定滲流浸潤面的性質
6.5.3確定浸潤面的卡薩格蘭德法
6.5.4勻質壩利用裘布依假設的解法
6.5.5確定居中芯墻壩浸潤面的方法
6.5.6確定傾斜芯墻壩浸潤面(福田法)
6.5.7算例
6.5.8流線網
6.6差分表示與松弛法
6.7圖解法
6.7.1福希海默(Forchheimer)方法
6.7.2流線分析法
6.8等價滲透系數(shù)
6.8.1地層滲透差異
6.8.2雙層基礎地基
6.8.3水庫底部滲透
6.8.4水庫四周天然地層滲透
6.9非穩(wěn)定滲流
6.9.1基本方程與差分解法
6.9.2居中芯墻壩內滲透面隨著蓄水位下降的變動
6.9.3勻質壩體內浸潤面隨著蓄水位急劇下降的變動
6.9.4隨著蓄水位上升的非穩(wěn)定滲透
6.10不透水覆蓋層設計
6.10.1概述
6.10.2覆蓋層設計
6.11減壓井設計
6.11.1概述
6.11.2減壓井基本理論
6.11.3部分貫入減壓井
6.11.4減壓井施工實例
6.12現(xiàn)場滲透試驗
6.12.1概述
6.12.2穩(wěn)定流揚水試驗(自由水面情況)
6.12.3穩(wěn)定流揚水試驗(承壓水層情況)
6.12.4非穩(wěn)定流揚水試驗(承壓水層情況)
6.12.5根據鉆孔內水位上升確定的方法
6.12.6利用鉆孔的注水試驗
6.12.7用于含不透水層地基方法的推廣
6.12.8從地表面附近注水的方法(美國墾殖局方法)
6.12.9利用循環(huán)式孔隙水壓計觸點的方法
6.12.10滲透試驗造成的管涌
參考文獻
第7章 土的固結現(xiàn)象
7.1引言
7.2固結理論(一維)
7.3正常固結與超固結
7.4地基固結沉陷
7.5超孔隙水壓力的性狀
7.5.1利用三軸壓縮試驗確定ua和uw的方法
7.5.2希爾夫方法
7.5.3評價堆填施工中消散的孔隙水壓實用方法
7.5.4堆填中止與孔隙水壓性狀
7.5.5地基負荷漸增時固結
7.6預測施工過程孔隙水壓數(shù)值解法(沢田、鳥山方法)簡介
7.7填土沉陷量
參考文獻
第8章 抗剪強度
8.1引言
8.2有效應力強度
8.3抗剪強度的意義及實際應用
8.3.1砂土抗剪強度
8.3.2粗顆粒材料抗剪強度
8.3.3設計原則(國土交通?。?br /> 8.4粘土抗剪強度
8.4.1概述
8.4.2正常固結土強度
8.4.3超固結土強度
8.4.4非飽和土強度
8.4.5壓實(非飽和)粘土有效應力強度
參考文獻
第9章 邊坡穩(wěn)定
9.1引言
9.2巖基邊坡崩塌實例
9.2.1天然地下水上升崩塌
9.2.2傾倒崩塌
9.2.3灌漿施工崩塌
9.2.4水庫崩塌
9.2.5泥巖邊坡崩塌
9.3巖基邊坡崩塌對策
9.3.1降低地下水位工法
9.3.2防止傾倒崩塌的措施
9.3.3防止灌漿崩塌的措施
9.3.4防止蓄水池崩塌的措施
9.4土質邊坡穩(wěn)定
9.4.1天然表土崩塌(泥石流)
9.4.2周圍開發(fā)造成的崩塌
9.4.3設計錯誤造成的崩塌
9.4.4植被滲透性差造成的崩塌
9.4.5超孔隙水壓造成的崩塌
9.4.6排水不暢造成的崩塌
9.4.7地震造成的崩塌
9.5邊坡穩(wěn)定分析
9.5.1設計指標的確定
9.5.2邊坡穩(wěn)定分析方法
9.5.3邊坡穩(wěn)定分析的簡便分割法
9.5.4使用簡便分割法的算例
9.5.5楔體法的說明與例題
9.6土基邊坡滑動面的形狀
參考文獻
第10章 泥巖等工程性質
10.1引言
10.2泥巖類開挖崩塌實例
10.3泥巖類沉積物的穩(wěn)定性
10.4應力釋放時產生的負壓
10.5泥巖類工程性質特征
10.6泥巖類抗剪強度特性
10.7泥巖類堆填性質
10.7.1概述
10.7.2泥巖類粒徑組成特點
10.7.3強度下降與干密度
10.7.4粉化材料壓實特點
10.7.5泥巖類宅基實例
參考文獻
第11章 不飽和土性質
11.1引言
11.2吸力與垮塌現(xiàn)象
11.3無側限抗壓強度與垮塌現(xiàn)象
11.4垮塌現(xiàn)象造成的土壩崩塌
參考文獻
第12章 火山亞粘土力學性質
12.1引言
12.2堆填時強度損失
12.2.1堆填工程
12.2.2利用動態(tài)三軸壓縮試驗驗證
12.2.3估算碾壓機械行走減少的強度
12.2.4火山亞粘土特點
12.3強度恢復
12.3.1概述
12.3.2夯實能量與密度的關系
12.3.3夯實能量與強度
12.3.4強度恢復的時間特性
12.3.5處理強度損失的實際辦法
12.3.6堆填的施工管理
參考文獻
第13章 土質構筑物水文破壞現(xiàn)象
13.1引言
13.2河流堤岸與填筑壩水文因素造成的崩塌
13.2.1河流堤岸
13.2.2填筑壩水文破壞現(xiàn)象
13.3水文破壞現(xiàn)象造成的填筑壩崩塌實例
13.3.1概述
13.3.2水文破壞現(xiàn)象的成田等人的判別法
13.3.3水文破壞現(xiàn)象的村瀨等人的判別法
13.3.4有關防止水文破壞現(xiàn)象的思考
13.4分區(qū)型濾料的粒徑
參考文獻
第14章 土質構筑物抗震性能
14.1引言
14.2土質構筑物震害情況
14.2.1地基基礎與堤岸強度不足的破壞
14.2.2堤岸頂部附近反應加速度增大的破壞
14.2.3堆石壩地震時的破壞
14.2.4芯墻水文破壞造成堆石壩破壞
14.3地震時地基的穩(wěn)定性
14.4砂質地基骨架的動力強度特性
14.4.1概述
14.4.2動力強度特性
14.4.3動力強度與靜力強度
14.5填筑壩抗震性能
14.5.1概述
14.5.2地震反應加速度與烈度法
14.6大型振動試驗與烈度法
14.6.1振動試驗時的破壞形狀
14.6.2填筑壩的破壞特征
14.6.3根據大型試驗驗證烈度法
14.6.4巖石的靜休止角(?i)
14.6.5加速度頻率與烈度法
14.6.6地震時邊坡穩(wěn)定的紐馬克評價法
14.6.7根據應變評價穩(wěn)定性的方法
14.7《填筑壩抗震設計規(guī)程(暫行)》簡介
14.7.1概述
14.7.2地基設計烈度
14.7.3堤壩地震荷載系數(shù)
14.7.4穩(wěn)定驗算
14.7.5安全系數(shù)
參考文獻
第15章 施工管理
15.1引言
15.2填筑壩堆填管理
15.2.1壓實度標準
15.2.2一般土施工管理基準的制訂
15.2.3芯墻壓實管理
15.3施工管理試驗
15.3.1現(xiàn)場密度試驗
15.3.2D值與C值的評價
15.3.3用堆放材料的堆填管理
15.3.4大粒徑材料的施工管理
15.3.5質量管理
15.4快速施工管理法
15.4.1快速施工管理原則
15.4.2含水率原理
15.4.3使用方法
15.4.4算例
15.4.5利用拋物線法確定最大濕密度的方法
15.4.6改進方法
參考文獻
第16章 觀測裝置
16.1引言
16.2孔隙水壓計
16.3沉降儀
16.4水平位移計
16.4.1土壩堆填過程中的位移
16.4.2芯墻型填筑壩
16.4.3蓄水時邊坡的位移
16.5地震儀的設置
16.6各種計量儀器的觀測實例
參考文獻
索引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