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埃森曼:圖解日志

出版時間:2005  出版社: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  作者:埃森曼  頁數(shù):240  譯者:陳欣欣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彼得·埃森曼認為建筑是一種休克治療的形式。不管他的意思指什么,彼得·埃森曼的創(chuàng)作的確屬于當代美國建筑師作品中最具爭議的那部分。埃森曼的建筑連同其所依據(jù)的跨流派的復雜理論,活躍而富有爭議。他的建筑,不管是實現(xiàn)的還是未實現(xiàn)的,都是人類和無生命的材料占領和控制空間的獨創(chuàng)性的小品。埃森曼以其大膽而不妥協(xié)的設計敏感性,將一種理論平臺與一個優(yōu)秀的學院傳統(tǒng)相結(jié)合,使其名列全美最受尊敬的建筑師行列。 《圖解日志》是一部全新的圖解紀實,收錄了埃森曼迄今為止的所有作品——從他最早的住宅系列到先驅(qū)式的俄亥俄州哥倫布市韋克斯納中心,到目前的紐約斯塔騰島藝術與科學研究所等委托方案。這本著作不僅是對這位建筑師作品直白的縱覽,實際上,它還是對設計過程的引人入勝的探查。隨筆與細述沿埃森曼設計生涯的主軸線展開。方案概評則根據(jù)它們的“生成主題”來組織:建筑的內(nèi)在性——即由形狀與形式的內(nèi)在力量所生成的計劃;以及建筑的外在性,即由如基地或科學操作等外部力量所控制的計劃。通過埃森曼本人的文章和大量圖解,讀者將會了解埃森曼以圖解為基礎的設計方法,在這種方法中,基地和建筑物都以圖解的形式進行操作。 《圖解日志》為讀者提供了一個對彼得·埃森曼設計哲學的簡潔而全新的展示和一份對這位20世紀美國設計有轟動效應的建筑師的精致的圖解介紹。

作者簡介

  彼得·埃森曼是一位建筑師和教育家。1980年,在經(jīng)過多年教學、寫作和令人敬佩的理論創(chuàng)作之后,他創(chuàng)立了自己的職業(yè)事務所專門從事建筑。他設計了一大批原類型建筑,包括大規(guī)模的住宅和城市設計項目、教育院校的刨新設和一系列創(chuàng)造性的私人住宅。  1993年,俄亥俄州哥倫布市耗資6500萬美元的會議中心攀行了動工典禮;1996年,耗資3500萬美元的阿倫諾夫中心(Aroff Center)動工。1985年,埃森曼先生憑借威尼斯第三屆國際建筑雙年展的“羅密歐與朱麗葉”方案獲得石獅獎(頭獎)。埃森曼先生是1991年第五屆威尼斯雙年展國際建筑展代表美國參展的兩名建筑師之一,他的方案被在世界各地的博物館和畫廊內(nèi)展出。埃森曼先生是建筑與城市研究所,(Institute for Architecture and Urban Studies)——一個建筑批評的國際性思想庫——的創(chuàng)立者和前任所長。

書籍目錄

虛構的文本,或當代建筑的圖解基礎圖解:書寫的原景先在性之圖解內(nèi)在性之圖解索引外在性之圖解外在性:基地外在性:文本外在性:數(shù)學外在性:科學圖解與符號之“生成中之未被驅(qū)動”附錄

編輯推薦

  本書是一部全新的圖解紀實,它收錄了美國20世紀著名設計師埃森曼迄今為止的所有作品——從他最早的住宅系列到先驅(qū)式的俄亥俄州哥倫布市韋克斯納中心,到目前的紐約斯塔騰島藝術與科學研究所等委托方案。這本著作不僅是對這位建筑師作品直白的縱覽,實際上,它還是對設計過程的引人入勝的探查。通過埃森曼本人的文章和大量圖解,讀者將會了解埃森曼以圖解為基礎的設計方法,在這種方法中,基地和建筑物都以圖解的形式進行操作。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彼得·埃森曼:圖解日志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