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0-7 出版社:中國鐵道出版社 作者:成都AA圖書工作室 頁數(shù):95
內(nèi)容概要
成都歷史悠久。據(jù)史書記載。大約在公元前5世紀中葉的古蜀國開明王朝九世時將都城從廣都樊鄉(xiāng)(今雙流縣)遷往成都,構(gòu)筑城池。關(guān)于成都一名的來歷,據(jù)《太平環(huán)宇記》記載,是借用西周建都的歷史經(jīng)過,“以周太王從粱山至岐山,一年成邑,三年成都,因之名日成都”。五代十國時,后蜀皇帝孟昶偏愛芙蓉花,命百姓在城墻上種植芙蓉樹,花開時節(jié),成都“四十里為錦繡”,故成都又被稱為芙蓉城,簡稱“蓉城”。成都的別稱還有很多種,比如有“天府之國”、“蜀中江南”、“蜀中蘇杭”等美稱。但對成都來說,任何單獨一個概念。都無法概括成都。也許正因為這樣,追尋成都發(fā)展的步伐,我們才會發(fā)現(xiàn)成都的魅力在于給人類貢獻一種智慧,城市發(fā)展也可以是這樣的,它不是螺旋的,也不是平面的,而是包含了城市的開放與理性。2001年出土的金沙遺址,將成都建城歷史從公元前311年提前到了公元前611年,超過了蘇州,成為中國城址未變、延續(xù)至今最古老的城市。
書籍目錄
印象成都泡成都之茶館和成都之麻將耍成都之農(nóng)家樂靚成都之美女燙成都之火鍋特別推薦追尋李白浪漫詩情之旅映像之旅光霧山,葉紅到荼靡紅色旅游春天的故事風情聚焦多彩黔東南西部美景草海,讓心靈去旅行
章節(jié)摘錄
誰都知道,成都是個天府之國。天府,也就是天宮,就是樂土。古老的《蜀記》里給出的“天府”標準是:“水旱從人,不知饑饉,沃野千里,世號陸海?!倍凑铡稘h書·地理志》的描繪,那是“土地肥美,有江水、沃野、山林、竹木、蔬食、果食之饒”,“民食稻魚。無兇年憂,俗不愁苦”。的確,在上古物質(zhì)基礎(chǔ)匱乏的基礎(chǔ)上,讓老百姓不知道饑餓和愁苦的滋味,那是何等的不易!由《中國國家地理》發(fā)起的“圈點新天府”評選活動,成都平原不論在網(wǎng)絡手機投票中,還是在專家評審團的投票中,均占據(jù)榜首,無可爭議地成為評選的耀目之星。由若干著名學者組成“豪華”陣容的終審委員會,最終評比揭曉:成都名列“十大新天府”榜首。在各類評比及相關(guān)排行榜上,文化名城成都一直名列前茅。不僅如此,成都還以新的姿態(tài)展現(xiàn)出一個西部城市的智慧——軟實力。如果我們深入到成都人的日常生活當中,也許會發(fā)現(xiàn)成都人的智慧是源于歷史上的移民,多元文化的共生共存,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成都人表現(xiàn)出強大的適應能力,是地理環(huán)境的使然。不但如此,成都人同時也深受盆地文化的影響,有人稱之為盆地意識。豈知身處盆地當中,成都人表面上過得安逸舒坦,內(nèi)心卻以寬容的姿態(tài)對待各種古靈精怪的人和事:所以發(fā)明創(chuàng)造是層出不窮的,這不是刻意而為,用成都話來說,一不小心做成了。在探尋成都的城市發(fā)展史中,我們看到的是一個城市的持續(xù)發(fā)展力,也看到它詮釋了中國城市的發(fā)展智慧。閑適與寬容的悠然組合在不同的歷史時期,人們給文化名城成都冠以諸如“第四城”、“東方伊甸園”、“世界田園城市”的美稱。2010年1月,世界優(yōu)秀旅游目的地城市中心正式授予成都“世界優(yōu)秀旅游目的地城市”稱號,成都成為亞洲首個獲此殊榮的城市。為什么成都能長期繁榮發(fā)展,在2600多年的城建史上,不遷址不改名,創(chuàng)造了中國城市乃至世界城市史上的神話,其原因何在?有專家認為,是成都人的生活習性使然,也有專家認為,這是成都獨特的地理位置所決定的。其理由是,成都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夏無酷暑,冬無嚴寒,年平均氣溫16.7℃,年平均日照時數(shù)1071小時,年平均降雨量945.6毫米。這樣的氣候讓成都變得更適宜居住。不但成都的氣候好,連位于岷江干流上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其灌溉渠網(wǎng)呈扇形展開在廣闊的成都平原上,2000多年來,一直發(fā)揮著作用,使成都平原成為“水旱從人,不知饑饉”的“天府之國”。這里美景如畫。風景秀麗的龍泉山如蛇亙東方,靜謐清凈的武侯祠滿懷著思念,煙霧繚繞的青羊?qū)m充盈著虔誠,清幽的青城山上依然可尋仙風道骨,俊秀的峨眉山前依然還聞寥寥梵音。這里的江山不僅有江南的嫵媚,更有西部的豪情,貢嘎山、四姑娘山如巨人般守衛(wèi)著她,長江、嘉陵江滔滔河水逝者如斯。“九天開出一成都,千門萬戶入畫圖”,詩仙李白走遍神州,他的贊嘆為天府之國的山水平添了一分書卷氣。在歷史的追溯中,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最早的“天府之國”指的是陜西漢中,但隨著歷史的發(fā)展,漢中從中國最早的資本主義萌芽之地,最大的手工業(yè)場,沒落成了西部中小城市,從此再也沒有在歷史上扮演重要的角色。反觀成都,長期得以繁榮,直接原因是物的保障,讓成都這片沃土上的人們有錢有時間去從事發(fā)明創(chuàng)造,從而不斷地推動城市文明的進程。這里生活閑適。她的寬容與休閑被西方人目睹,送給了她“東方伊甸園”的桂冠。常常是天下饑荒四起、餓殍千里的時候,這里卻是旱澇保收、衣食自足。成都人民感恩著上帝的眷顧,眷戀著一杯清茶的閑適生活??傆幸惶欤斖饷媸澜缙v的眼神投向這里的時候,就會懂得什么是生活的真諦。這就是成都平原,這就是天府。成都,以天府之國的名義,帶動了一個區(qū)域的繁榮發(fā)展,創(chuàng)造的不僅是一個人居的奇跡,更在于它給世界貢獻了一種全新的生活模式。天府之國的成都,不僅占有天時地利人和,還是一座很有文化內(nèi)涵的城市,當代詩人流沙河新作中從文化角度說“成都在唐代負有‘一揚二益’的盛名,在全國大都會中排第二,不能忘記漢景帝時派文翁治蜀。秦代李冰主蜀都,以水灌溉西蜀,文翁則以文化灌溉天府,建石室藏書,收讀者免勞役,績優(yōu)者還公費入長安太學,追趕儒學先進的齊魯?shù)貐^(qū),成都的文化是由此播種而盛哩!”和諧與完美的奇妙結(jié)合成都之所以為成都,和諧為第一要素。能成為世界田園城市,很大的可能靠右腦創(chuàng)造城市和諧文化,并且不斷創(chuàng)造出奇跡,僅僅從新聞上看,隔三差五就有西部第一、全國前列的報道,這可不是成都人的自我吹噓、自我表彰,而是成都人確實能把生活過成第一等的好,這與錢多錢少無關(guān),與生活品質(zhì)無關(guān)。如果探究起來,這當然是在于成都獨特的地理位置,沒有這個,簡直不能想象成都人會那么有時間休閑。一個都江堰的歷史功績遠遠大于長城對一個區(qū)域的貢獻,說起長城,“從它建立的那一刻,這個工程就沒有起到應有的作用,從來就沒有擋住胡人南下的戰(zhàn)馬,沒有擋住女真族的長箭,沒有擋住蒙古人的鐵騎,也沒有擋住滿洲八旗兵的長槍。長城更多的是一種擺設,是一種裝飾”。而都江堰,“如果不是以今人都嘆為觀止的智慧,因勢利導、恰到好處地利用了岷江之水,桀驁不馴的大自然不可能長期為人類服務。”另外,成都氣候?qū)儆诤Q笮詺夂颍D暝?℃~33℃,溫潤的天氣加上長期以來少有戰(zhàn)爭和水旱天災,這種相對安逸的生存環(huán)境在給成都人提供了豐富的物產(chǎn)的同時,還提供了一種安全感,這就促成了成都人那種悠閑與平和的心態(tài)。在成都,人與人和諧相處,哪怕是戰(zhàn)亂頻存的民國,成都人也是過著祥和的日子,李劫人的《大波》和車輻的《錦城舊事》對當時成都人的生活有真切的描?。阂贿吺菓?zhàn)火連天,一邊照樣有人喝茶聊天,不少大學教授、學者到了成都,也都是由衷地感嘆成都人的處世哲學的偉大。《中國國家地理》雜志社執(zhí)行總編單之薔認為,成都人之所以“閑”,是因為成都平原是中國各種自然災害的一塊飛地。其實,成都不僅僅如此。更為重要的是,自然環(huán)境在成都不僅是優(yōu)勢資源,而且造就了成都人對生活閑適的態(tài)度。這樣的態(tài)度,既不夸張也不抒情,同時拿捏得十分好,增一分減一分都不能構(gòu)成完美的、和諧的成都生活?! ?/pre>編輯推薦
都江堰:締造蜀地千里沃土;杜甫草堂:后唐文化與詩圣;武侯祠:三國文化與古蜀文明;從三星堆到金沙,古蜀文明之旅;成都:大隱于市的寺院與道觀;成都:讓人流連的三個古街巷;成都:以江河為魂魄的古鎮(zhèn);成都:精彩周邊游;成都:鐵路四通八達;成都:亞洲首個世界美食之都!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