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與我們

出版時間:2008  出版社:人民郵電出版社  作者:Robert S. Feldman,黃希庭  頁數:338  譯者:杜全發(fā)  
Tag標簽:無  

前言

心理學是研究心理與行為的科學。在當今社會中,越來越多的人已認識到心理-學的知識與我們的日常生活聯(lián)系十分密切。舉例來說,我們都希望自己身心健康,而應對壓力、陶冶情操、保持心態(tài)平衡以及增強自控力等心理學知識正好有助于我們保持身心健康;我們都希望有一個幸福的家庭,而增添自身的魅力、教育好子女、處理好人際關系(包括與異性的關系)等心理學知識將有助于我們的家庭幸福美滿;我們都希望自己事業(yè)有成,有關怎樣養(yǎng)成自立、自信、自強,成為幸福的進取者的心理學知識會有助T-我們不斷地攀越一個又一個的人生高峰。隨著我國社會的進步與發(fā)展,人們越來越迫切地想了解與提高生活質量相關的心理學知識。在這樣喜人的形勢下.我?guī)啄昵霸劝l(fā)過編寫一本《心理學與我們》的念頭,但終因教學科研繁忙而一直沒有動筆。2004年8月在北京召開的第28屆國際心理學大會期間,麥格勞一希爾教育出版公司和新曲線出版咨詢公司的編輯們向我推薦一本即將面世的心理學教材——美國馬薩諸塞州大學羅伯特.費爾德曼(Robe r't S.Fe]d rna n)教授編著的《理解心理學》  (第7版)。帶回住處我粗略地瀏覽了這本書,覺得很不錯。這是一本普通心理學課程教材,內容全面且又具有近時性,結構新且有助于學生自主學習。我談了自己對這本書的觀感。這似乎激發(fā)了新曲線出版咨詢公司劉力先生的熱情。他再三邀請我,把這本書加以改編介紹給我國讀者。盛情難卻,我接收了這項任務。編譯時怎樣既保留原著的優(yōu)點而又適合我國讀者的需求?這是一件頗費思量的事情。我想最重要的是這本書所要達成的目標。本書的目標是為我國社會大眾提供一本結構清晰、易于理解、能反映當代心理學的基礎知識,以提升我們的生活質量之著作?;诖?,我們的做法是刪繁就簡,凸顯精華,聯(lián)系生活實際,以提升人性之尊嚴。一、刪繁就簡。由于文化上的差異,原著在語言風格、教材容量、內容呈現形式以及實例等方面都不太適合我國讀者,我們調整了原著作的章節(jié)結構。將原著的18章壓縮為1 5章,刪除了一些不必要的內容,增加了某些章節(jié)內容,在知識呈現的語言風格上做了不少加工,從而使全書的結構更清晰緊湊,文字更流暢,也更容易為我國社會大眾所理解。

內容概要

本書是中外優(yōu)秀心理學家首度合作編寫的一部心理學通論性著作。以美國著名心理學家羅伯特?費爾德曼的暢銷教材Understanding
Psychology(7e)為基礎,由中國著名的心理學家黃希庭教授領銜,結合中國的研究成果、精彩案例對其加以改編和優(yōu)化,使之更符合中國心理學的教學體系以及學生的學習習慣。同時,也保留了原書中大量最新的科研成果以及豐富的素材和圖片。
本書原著由美國馬薩諸塞大學阿默斯特校區(qū)心理學教授羅伯特?費爾德曼執(zhí)筆,中譯版由中國西南大學著名心理學教授黃希庭傾力改編。英文原著Understanding
Psychology是一本內容豐富、生動有趣的心理學入門教材,自2004年面世以來長期處于同類圖書銷量榜之前列。大陸引進版更有黃希庭教授的傾力加盟,保留了原著精華,融入中華文化,結合當代中國現狀,關注日常生活,為國人量身打造了這本輕松易懂且內容全面的優(yōu)秀教材。
  本書共15章,內容涵蓋了心理學的主要研究領域。原理陳述部分極具可讀性,各章節(jié)均以日常事例開始,以簡單直率的問題切入主題,更有大量生活實例與現實資料的充分輔助,使讀者在解決日常問題的同時,了解心理學原理,并引發(fā)深入的思考;本書還加入了大量的新鮮元素,如“心理學與人生”“探索與發(fā)現”“你想了解自己嗎”等等,這些專題探討了與我們日常生活事件密切相關且受到普遍關注的話題,為我們的生活答疑解惑。
  該書適合用作各大高校心理學專業(yè)學生的入門教材,經過黃希庭教授的改編,該書在結構和文章組織上更符合中國學生的閱讀習慣;各章節(jié)最后的“思考與應用”“推薦參考讀物”專題有利于學生的進一步學習和復習。同時,由于本書內容的近時性和可讀性,它也同樣適合那些對心理學抱有濃厚興趣,對生活現象懷有好奇的普通讀者。
  讀者對象:本書適合作為普通高校心理學課程、普通心理學公選課的教材,也適用于廣大對心理學感興趣的普通讀者。

作者簡介

羅伯特?費爾德曼(Robert S.
Feldman),馬薩諸塞大學心理系的教授,本科生部教學負責人,學院杰出教師獎的獲得者。他也在Mount Holyoke
College、Wesleyan University 和 Virginia Commonwealth University
教授心理學課程。 作為本科生部的負責人,他發(fā)起了少數學生

書籍目錄


第1章 緒論
 心理學的性質
  何謂心理學
  心理學不是常識
  你想了解自己嗎:心理學知識知多少
 心理學的科學性
  心理學的分支學科
   基礎領域
   應用領域
  心理學工作者的職業(yè)
   現狀
   職業(yè)領域
   培養(yǎng)途徑
 心理學的發(fā)展
  心理學與人生1-1:心理學博士談心理學學習的煩惱
  心理學的昨天
   構造主義
   機能主義
   格式塔心理學
   心理學發(fā)展年譜
  心理學的今天
   五種主要研究取向
   五大爭論
  心理學的明天
   基礎研究將更加深入
  探索與發(fā)現1-1:文化的影響
   應用研究將更多造福于人類
  心理學與人生1-2:學會枇判性地思考
 心理學的方法
  心理學研究的基本原則
   客觀性原則
   系統(tǒng)性原則
  個性化原則
  心理學研究的基本過程
   選擇課題
   提出理論和假設
   設計研究方案
   搜集整理資料
   驗證假設
  心理學與人生1-3:留意身邊的一心理學問題
  幾種主要的研究方法
   實驗法
   相關法
   個案法
第2章 神經科學與行為
 神經元
  神經元的結構
  神經元的激活
  神經元的聯(lián)系
  神經遞質
 神經系統(tǒng)和內分泌系統(tǒng)
  神經系統(tǒng)
   中樞神經系統(tǒng)和外周神經系統(tǒng)
   神經系統(tǒng)進化的基礎
   行為遺傳學
  內分泌系統(tǒng)
  你想了解自己嗎:測測你對多動癥的了解
 腦
  腦的研究技術
  腦的結構與功能
   中央核
   邊緣系統(tǒng)
   大腦皮層
  腦的修復
  腦的兩半球
   大腦半球的專門化
  心理學與人生2-1:如何開發(fā)我們的右腦
  探索與發(fā)現:人類多樣性與腦
  心理學與人生2-2:通過生物反饋控制我們的
   割裂腦
第3章 感覺與知覺
 感覺概述
  什么是感覺
  感覺閾限
   絕對閾限
   差別閾限
  感覺適應
 視覺
  眼睛的結構與視覺信息加工
   角膜、瞳孔和晶狀體
   視網膜
   傳向大腦的神經通路
   視覺信息加工
  色覺與色盲
  心理學與人生3-1:適合你的色彩
  聽覺和其他感覺
  聽覺與平衡
   聲音的物理屬性
   聽覺喪失和聾文化
   聽覺理論
  平衡覺
  嗅覺與味覺
   嗅覺
   味覺
   膚覺
   你想了解自己嗎:測測你的味覺能力
   心理學與人生3-2:如何控制疼痛?
 知覺
  知覺概述
   什么是知覺
   知覺組織原則
   知覺恒常性
  知覺加工
   特征分析
   自上而下加工與自下而上加工
   幾種主要的知覺
   深度知覺
   時間知覺
   運動知覺
 錯覺
   探索與發(fā)現3-1:文化與知覺
  閾下知覺
   心理學與人生3-3:什么樣式的服裝適合你?
第4章 意識與意識狀態(tài)
 意識
  什么是意識
  意識的層面
 睡眠與夢
  睡眠
  生理節(jié)律
  你想了解自己嗎:睡眠與夢知多少
   睡眠的階段
   睡眠的功能
   睡眠障礙
  夢
  西方關于夢的理論
  中國古代關于夢的觀點
  白日夢
   心理學與人生4-1:讓我們睡得更香
 催眠與冥想
  催眠
  什么是催眠
  催眠的作用
  冥想
  探索與發(fā)現4-1:改變意識狀態(tài)的跨文化途徑
 藥物與意識狀態(tài)的改變
  藥物的類型
  藥物濫用的原因
  改變意識狀態(tài)的藥物
  興奮劑
  鎮(zhèn)靜劑
  麻醉劑
  致幻劑
  心理學與人生4-2:如何界定藥物與酒精濫用
第5章 學習
第6章 記憶
第7章 認知與語言
第8章 智力
第9章 動機與情緒
第10章 性別、性和愛情
第11章 人的畢生發(fā)展
第12章 人格
第13章 壓力、應對與幸福感
第14章 心理障礙與治療
第15章 社會心理學
專業(yè)術語表
索引
參考文獻

章節(jié)摘錄

第1章 緒論現代人大多都知道心理學(psychology)這個名詞。但是什么是心理學?它有哪些分支學科?心理學家的職業(yè)魅力何在?許多人可能并不了解。何謂心理學心理學不是常識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套有關如何處理自己的人際交往,以及怎樣看待自己和他人的種種“理論”。關于這些“理論”,人們很難清晰、邏輯地將它表達出來,但卻常常體現在諺語、箴言中。但這種關于心理與行為的“常識”又往往是相互矛盾的。例如,對于要采取行動,有人說“三思而后行”,又有人說“機不可失,時不再來”;對于人際情感,有說“小別勝新婚”,又說“眼不見心不煩”;對于工作效率,亦有兩種相反的諺語:“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與“三個和尚沒水吃”:對于人際吸引,也有“異性相吸”與“物以類聚”。這些諺語若不講條件地使用,那都是不可證偽的,因而是不科學的。某些世俗信念可以被驗證,但它們往往卻被心理學研究證實是錯的。例如,對高中生課余打工一事,大多數美國人都認為是件好事,理由是:(1)打工掙到的錢可以貼補他們未來的教育費用和家庭開銷;(2)可以發(fā)展他們的工作情操,使他們在日后的職業(yè)生涯中可以承擔更多的責任;(3)可以幫助他們形成對美國經濟的正確看法;(4)由于體會到掙錢的不易,因而會提升他們的學習積極性。許多心理學研究表明,這些世俗看法都是錯誤的。高中階段的打工經歷對學生并不具有普遍的教育和提升經驗的意義。反倒讓學生對工作、對美國經濟可能的貢獻變得更反感和不尊重(Bachman&Schulenberg,1993;Steinberg,Brown.&Dombusch。1996;Steinberg,Fegley,&Dorn-busch.1993)。又如,常識認為學業(yè)成績優(yōu)秀、喜歡讀書的孩子,其體能和社交能力都較差。大量事實表明,這類孩子不僅體能優(yōu)秀而且社交能力強,更容易為朋友們所接納(Gage&Berliner,1984;MarketFacts,1984;Zill&Winglee,1990)。雖然常識對于我們解釋日常生活中的問題可能是有用的,但是常識不是心理學,心理學也不是常識。心理學的科學性鏡頭一:一對雙胞胎兄弟剛出生不久就被不同的人家領養(yǎng)。最近,他們參加了一項關于雙生子行為和人格特質相似性的研究。除了他倆之外,參與此項研究的還有另外幾十對雙胞胎。研究者希望通過對共同生活和剛出生就分開生活的雙生子的心理和行為進行比較,來考察遺傳和環(huán)境對個體的影響。鏡頭二:學生處正面向全校公開招聘校社團主席,盡管名額只有一個,但前來應聘的學生卻絡繹不絕。大家都知道當上社團主席就意味著有更多的鍛煉機會和更廣闊的發(fā)展前景。看著一個個躍躍欲試的年輕人,招聘老師不禁犯了難,這么多人,怎么選呢?社團主席的職務不是憑著一腔熱情就能干好的,不僅要有活潑開朗的性格,還要有踏實苦干的精神,以及敢作敢當的責任感和創(chuàng)造性。招聘老師不禁陷入了沉思……鏡頭三:咨詢室里。咨詢師正耐心傾聽小敏訴說一件童年的往事。多年來它一直被埋藏心底,小敏從未給任何人講過,這還是第一次。他很痛苦,想改變卻又不知從何做起。咨詢師安慰他、鼓勵他,同時也讓他明白,其實有過類似痛苦的人不只他一個人,很多人都曾經有過。在咨詢師耐心的開導下,小敏心頭的濃霧終于開始慢慢散開。這三組鏡頭描述的都是心理學家要研究的內容。心理學是一門嚴謹而自由的科學。說它嚴謹,是因為它要求用數據進行論證;說它自由,是因為它的研究范圍十分廣泛。從步履蹣跚的嬰兒,到耄耋老者,社會中各職業(yè)、各階層的任何人,包括心理學家本身,都可以成為心理學家的研究對象。從內部生理變化到外界環(huán)境影響,從簡單的個體行為到復雜的群體活動……都可能成為心理學家感興趣的課題。總之,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心理學家研究的問題。不僅如此,除了人類之外。心理學家還研究其他動物,從森林里的黑猩猩到實驗室的小白鼠,都可以成為他們的研究對象。心理學的研究方法也多種多樣,從嚴謹精確的實驗室研究,到輕松有趣的自然觀察:從簡單易行的問卷調查,到復雜深蘊的個案分析。研究方法因時因事而異,選擇的研究課題也十分多樣化??傊?,心理學(psychology)是研究心理和行為的科學,其目標是描述、解釋、預測和幫助控制行為。描述就是對心理和行為事件加以客觀地陳述,即只求事實的真實性,而不涉及心理與行為發(fā)生的原因。例如,如果要從定性的角度來描述一位大學生害羞的特質,我們可以向被試提出下列問題:“你在什么情境下容易感到害羞?你在害羞時有哪些心理和行為反應?你的害羞感是經常性的還是情境性的?”根據對被試回答的分析,我們就可以對這位大學生的害羞特質進行定性的描述。如果要從定量的角度加以描述,則可以讓這位大學生根據其自身的情況回答《青少年害羞量表》上的每一個題項,經統(tǒng)計處理就可以對這位大學生的害羞特質作出定量的描述。無論定性描述還是定量描述都必須是客觀真實的。解釋就是將心理和行為事件發(fā)生的前因后果分析清楚,即以陳述的事實為根據,進而分析其形成的原因。例如,為什么有些人害羞有些人不害羞?經研究,可能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第一種情況是天性問題。研究表明,大概有10%的幼兒“生來害羞”(Kagan,1994),這些孩子在與不熟悉的人或環(huán)境接觸時會更加害羞。第二種情況是在兒童期被嘲諷,因一時犯錯而被大家取笑:或這些人小時候在家里是“掌上明珠”,父母寵愛有加,很少有與其他人接觸的機會。第三種情況是文化上的原因。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女性害羞是受鼓勵的,因而女性害羞者較多?,F在的年輕人由于過度使用網絡,減少了與人面對面接觸的機會,由此產生了孤獨感和隔離感,從而更加害羞。很明顯,形成害羞的原因往往不是單一的,而是由多種原因所致,甚至幾個因素互為因果。預測就是根據現有的資料,去推估心理和行為事件將來發(fā)生的可能性。例如,根據產生害羞原因的解釋,我們可以推測,相當多的(超過50%)大學生正經歷著害羞這種令人不快的狀態(tài)。其中少數人屬“氣質性害羞”,是天生的。而大多數大學生的害羞是“情境性”的,他們是可以從害羞的桎梏中擺脫出來的。心理學的研究表明,對于因果關系明確的心理和行為事件,根據以往心理和行為事件多次發(fā)生后所得的因果關系資料,去預測未來同類心理和行為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這是相當可靠的??刂凭褪窃O法控制某種心理和行為發(fā)生的原因,使之不可能發(fā)生,或將可能發(fā)生的心理和行為減小到最低限度。例如,如果想控制害羞,使之不發(fā)生或少發(fā)生,那么就讓我們按照研究害羞的專家津巴多(Zimbard0,1991)的八項建議試試看。這八條建議是:(1)要相信你的害羞并不比其他人更嚴重,其他人可能會比你更害羞;(2)要相信即使從小就很害羞,也是可以改變的。就像改掉不良習慣一樣,需要的是勇氣和毅力;(3)以微笑對待你所接觸到的人,并與他們目光接觸;(4)與別人交談時要用最清晰的語音大聲地說話,特別是當說到自己的名字或詢問信息時;(5)在一個新的社會環(huán)境中努力讓自己第一個提出問題或發(fā)表觀點;(6)絕不要小瞧你自己,要想取得成功,就應采取行動;(7)把你的注意力投向別人,看看其他人是否害羞,以轉移你對自己的注意;(8)去常使你感到害羞的地方之前,可以先練習一下沉思、放松,使思想集中到理想的狀態(tài)。研究表明,不少大學生嘗試了上述八條建議后,害羞狀況大大減輕,甚至完全消失了。心理學的分支學科當今心理學是一個分支繁多的學科體系。在這個體系中,一些心理學分支擔負理論上的任務,一些分支擔負實際應用的任務。根據其擔負任務性質的不同,大致可以把它們劃分為兩個大的領域:基礎領域和應用領域。基礎領域基礎領域的心理學分支,主要探討心理科學中與各分支心理學都有關的基礎理論和基本的方法學問題,研究心理和行為發(fā)生、發(fā)展的基本規(guī)律。此領域包括普通心理學、實驗心理學、生理心理學、人格心理學、社會心理學以及比較心理學、發(fā)展心理學等多個分支學科。普通心理學(generalpsychology)研究心理和行為現象的一般規(guī)律,探討心理學的基本理論,闡述心理行為的一般規(guī)律,概括各分支學科的研究成果,同時為各分支心理學提供理論基礎。實驗心理學(experimentalpsychology)通過實驗程序對心理和行為加以研究的一個心理學分支學科,主要探討心理實驗的原理、設計、方法、設備、技術以及資料處理等問題。許多分支學科都會采用實驗程序。生理心理學(physiologicalpsychology)探討心理和行為的生理機制的一個心理學分支學科。主要研究感覺系統(tǒng)、學習和記憶、動機和情緒等各種心理現象的神經機制,以及遺傳基因、內分泌腺等生物因素對心理和行為的調節(jié)等。人格心理學(personalitypsychology)以現實的完整的人作為研究對象,對人的思想、情緒及行為的獨特模式作整體性解釋的一個心理學分支。它著重研究個體心理和行為跨時間穩(wěn)定性和跨情境一致性的獨特特質。社會心理學fsocialpsychology)是心理學與社會學的交叉學科,主要研究社會情境中個體與群體心理的本質及其產生、發(fā)展和變化規(guī)律的一個心理學分支學科。具體研究社會認知、社會動機、社會態(tài)度、社會感情、團體心理以及時尚、風俗、輿論、流言等。比較心理學(comparativepsychology)是研究比較各種動物的行為并探究行為內在機制和發(fā)生發(fā)展規(guī)律的一個心理學分支學科,同時也通過研究動物行為來考察人類心理的演化。發(fā)展心理學(developmentalpsychology)是研究人類個體不同年齡階段的心理發(fā)生發(fā)展規(guī)律的一個心理學分支學科。按照人生發(fā)展的各個階段,可分為嬰幼兒心理學、兒童心理學、少年心理學、青年心理學、成年心理學和老年心理學。認知心理學(cognitivepsychology)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認知心理學指以人或動物的認知過程為研究對象,探索認知過程的內容、機制及其研究方法的心理學;狹義的認知心理學就是根據信息加工觀點揭示人類認知過程及其機制的心理學,又叫信息加工心理學。應用領域心理學的應用十分廣泛,涉及人類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主要的分支學科有教育心理學、臨床心理學、咨詢心理學、管理心理學、司法心理學、運動心理學,以及廣告心理學、健康心理學、商業(yè)心理學、軍事心理學等等。教育心理學(educationalpsychology)研究教與學過程中的心理和行為的一個心理學分支學科。其目的是促進受教育者掌握知識及技能、發(fā)展智力和個性、形成良好道德品質,旨在建立系統(tǒng)的科學的教育理論。臨床心理學(Clinicalpsychology)研究行為異常和心理障礙,并從事實際心理疾病的診斷、治療和預防等工作的一個心理學分支學科。咨詢心理學(counselingpsychology)用心理學原理來幫助生活適應困難或心理異常者,使其認識自己、了解環(huán)境、澄清觀念、解除困惑,進而消除不良習慣,重建積極人生的一個心理學分支學科。管理心理學(managementpsychology)主要研究組織中的管理人員及其與從屬之間交互作用的問題,其目的是促進組織發(fā)展和工作績效提高的一個心理學分支學科。根據管理內涵的不同,還可分為行政管理心理學、企業(yè)管理心理學、學校管理心理學等。司法心理學(forensicpsychology)又叫法制心理學,運用心理學原理和方法探討研究人們在法制活動中的心理學問題,探究司法程序中犯罪動機、犯罪證據的信效度等,以提高司法的公正性的一個心理學分支學科。運動心理學(sportpsycholo,ry)又叫體育心理學,主要研究人們在體育運動、訓練、競賽活動中的心理和行為問題,旨在提高體育運動成績的一個心理學分支學科。心理學工作者的職業(yè)心理學工作者的職業(yè)范圍很廣,從學校的心理健康工作,到企業(yè)的人力資源管理;從私人的心理咨詢診所,到政府部門的形象設計顧問……我們只需在互聯(lián)網上一搜索,就可以找到大量類似的信息。心理學的流行是社會發(fā)展的必然趨勢。這是因為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經濟的發(fā)展,人們越來越想了解自身,越來越關注完善自我,發(fā)揮潛能;隨著社會競爭日益激烈,人們承受的壓力會越來越大,為了更好地緩解壓力和適應社會,必須找到一條有效緩解壓力的機制,因而大眾就越來越需要心理學的知識。在社會的各行各業(yè)中,企業(yè)、學校、軍隊、醫(yī)院、監(jiān)獄、社區(qū),以及政府部門都需要雇用專門的心理學人才為其服務。這是大勢之所趨?,F狀目前世界上共有大約50萬心理學工作者,但大部分都集中在美國,而且絕大多數都是白人,只有約1/3分布在世界其他各地區(qū)。近年來。中國的心理學事業(yè)發(fā)展較為迅速。據統(tǒng)計,到2004年10月30日為止,全國已有心理學本科生2萬人,碩士生5千人,博士生8百人。中國心理學會第10屆理事會下設19個分會,涉及眾多領域,研究內容相當廣泛。盡管如此,中國心理學的發(fā)展也不平衡:從事教育和理論研究的人員較多,而從事咨詢、管理等應用工作的人員較少。大多數心理學工作者都在高校或研究部門從事科學研究和教學工作,盡管一些人在進行學術研究的同時也從事一些應用工作,但同美國等發(fā)達國家相比。中國心理學工作者參加應用研究的人員還是太少。在美國,就整個行業(yè)情況來說,心理咨詢和服務業(yè)中,加上政府部門和商業(yè)領域中的心理學工作者,共占全行業(yè)人數的60%左右,而在學?;蚋呒壯芯坎块T中從事研究和教育活動的總共還不到35%。心理學研究的一個重要目的是服務于人民,造福于社會。根據以往發(fā)達國家的經驗,當一個國家或地區(qū)的人均GDP發(fā)展到1000—3000美元時,就是該國家或地區(qū)社會問題最多的時期,這是經濟發(fā)展過程中一個難以逾越的階段。2003年,中國的人均GDP恰好已經達到了1000美元大關。近幾年來,由心理問題而導致的社會惡性事件不斷增多,心理健康的警鐘在一次又一次地敲響。為了促進社會和諧穩(wěn)定和人民安居樂業(yè),中國的心理學工作者正努力抓住這難得的機遇,加快應用研究的步伐,這既能造福于社會又將促進中國心理學事業(yè)的發(fā)展。

媒體關注與評論

專家推薦 “費爾德曼教授的《理解心理學》第7版是一本優(yōu)秀的普通心理學課程教材,內容全面且又具有近時性,結構新且有助于學生自主學習。我們據此改編的目的是為我國社會大眾提供一本結構清晰、易于理解、能反映當代心理學的基礎知識,以提升我們的生活質量之著作?;诖?,我們的做法是刪繁就簡,凸現精華,聯(lián)系生活實際,以提升人性之尊嚴?!?黃希庭  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心理學學科評議組召集人 西南大學心理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編輯推薦

《心理學與我們》亮點:1.繼《心理學與生活》之后,精品打造,重磅推出中美心理學家強強聯(lián)合之作《心理學與我們》一書。2.此書由中外優(yōu)秀心理學家首度合作編寫,歷時兩年之久,精雕細琢。3.以美國著名心理學家RobertS.Feldman的暢銷教材UnderstandingPsychology(7e)為基礎,中國著名心理學家黃希庭教授領銜編寫。4.貼近我國心理學教學體系,符合中國學生的學習習慣。精心挑選原書圖片打造21頁彩插,專業(yè)術語表、索引、參考文獻完全保留。5.身邊事例,俯拾即是,書中大量圖表助你輕松解讀心理學。普及讀本,適合每一位對心理學感興趣的讀者。6.“你想了解自己嗎”專欄,做個測試,輕松了解自己的狀態(tài)。7.“心理學與人生”專欄,告訴你諸如“讓我們睡得更香”、“節(jié)食與成功減肥”的小方法。8.“探索與發(fā)現”專欄,講一些學術前沿小知識和趣味案例,令你的閱讀變得更輕松。9.《心理學與我們》會帶給你全新的閱讀體驗,讓心理學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學術理論,拉近心理學與普通大眾的距離。10.點燃心靈中的真善美,提升人性之尊嚴。新曲線出品,品質保證?!缎睦韺W與我們》適合用作各大高校心理學專業(yè)學生的入門教材,經過黃希庭教授的改編,該書在結構和文章組織上更符合中國學生的閱讀習慣;各章節(jié)最后的“思考與應用” “推薦參考讀物”專題有利于學生的進一步學習和復習。同時,由于《心理學與我們》內容的近時性和可讀性,它也同樣適合那些對心理學抱有濃厚興趣,對生活現象懷有好奇的普通讀者。讀者對象:《心理學與我們》適合作為普通高校心理學課程、普通心理學公選課的教材,也適用于廣大對心理學感興趣的普通讀者。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心理學與我們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105條)

 
 

  •   這本書要比《心理學與生活》容易讀,一方面是書比較薄,厚度只有《心理學與生活》的一半,另一方面是書中的專業(yè)知識的闡述都是采用比較通俗、日常可見的方式。而且更難能可貴的是,這本書出身比較好,原書《UnderstandingPsychology》是作為馬薩諸塞大學的心理學教材的,書籍的質量就得到了保證,加上譯者不是簡單的翻譯,而是加入了很多與中國相關的知識,甚至是某些中國特有的知識,很適合中國人閱讀。
  •   引入了最近若干年的一些典型案例,還是比較切入生活的,從生活中發(fā)生的事情中分析問題。
    因為之前看過基礎的心理學書籍,略微翻看了幾下,相對來講,和《心理學導論》(《普通心理學》)這類書那樣比較綜合的講解了心理學的起因、流派、類別、個案研究、問題導讀等。如果是初學,可以接受該書的內容。
    在章節(jié)編排上和《心理學與生活》有點重復的感覺。
  •   用來入門的不錯之選。對心理學感興趣之后需要一些入門知識,這本書就是不錯的選擇,專業(yè)知識講得深入淺出。章節(jié)編目是典型的美國風格,不是中國傳統(tǒng)教科書。
  •   非常生動,符合國內學生學習!淺顯易懂,是普通心理學最入門,易懂的好書。
  •   學術類書籍大多會有許多專業(yè)、晦澀的詞匯,但此書不同,編者將專業(yè)性和普及性的配比拿捏的十分到位。你不會像讀小說那樣,讀完覺得一無所獲,也不會像讀教科書那樣昏昏欲睡,而是會很積極的閱讀,而且每讀一個章節(jié)都會有一定的收獲。書中還放了許多的小測試,也頗值得玩味。無論是否是心理學的愛好者,都應該讀一讀這本書,因為其中許多理論不能算是多么深奧的知識,而是應當普及的常識。
  •   作為一名心理學研究生,上學閱讀的心理性書籍算是不少了,但多數都是理論性很強或者就是國外的譯作語言晦澀難懂、體系雜亂,由于要寫一本針對高中生的書籍,專家們給推薦這本書,說是教材類地典范,可讀性強,又不乏系統(tǒng)性,買回來就迫不及待的讀了,真的不錯,語言流暢、體系明確,讀起來很舒服。
  •   對專業(yè)生和非專業(yè)人士都適用。書中的表達有點學術文章的感覺,我很喜歡。若想對心理學的理論體系結構全面學習的建議可以看。
  •   這是我在當當買過最貴的一本書了,不過,物有所值!這也是唯一一本我讀得津津有味的教科書了,而且還是一本密密麻麻布滿小號字的教科書。每晚睡覺前我都要讀上那么幾頁。讀過這本書后,突然對心理學產生了深厚的興趣,正在考慮是否要往這個方向發(fā)展:-)書中舉的很多例子很精彩,測試也蠻有意思,但是,有些測試項似乎更適合西方人,希望下個版本能更精彩!期待更多類似的好書
  •   很喜歡心理學,也學過一些皮毛,但是太膚淺了,希望自己能夠多多學習一些。從新華書店發(fā)現的這本書,第一次來當當,省了不少毛毛,很高興。大體翻了一下,編的不錯,很是通俗易懂,比較適合非專業(yè)人士閱讀。
  •   這本心理學教材內容非常翔實,結合中國人的實際情況和語言習慣將心理學的基本知識娓娓道
    來,很好,我很喜歡
  •   老師推薦的,每個心理學專業(yè)學生的必讀書哦~~~比教材易懂,有趣~
  •   剛開始看這本書的時候,我想,這是教材嗎?是不是心理學的教材都是這樣呢?還只是國外的教材這樣?這樣的教材確實會激起我們的學習興趣。這確實是一本好書,能夠讓人一字一字的讀下去,并且會有很多收獲。
  •   買這本書之前還買了《心理學與生活》,慚愧的是后者買回來就上了書架,也不是說它不好,但就是本人沒有信心看下去。這本書,擺在床頭,沒事就拿來翻翻,因為寫的通俗易懂、深入淺出,所以看起來很親近。過去很多常識都有科學家詳細試驗過?,F在我已經讀到了第6章,教科書能看這么快的真是首次。打算看完這本書再把《心理學與生活》翻翻,看看到底有什么不同。
  •   書的質量很好,內容很豐富,很適合研究心理學的人。
  •   個人本身對心理學是蠻感興趣的呵呵找到了不錯的書很適合我這種非專業(yè)人看噠~!總之,很滿意的。
  •   下了這么一個恢弘的標題,儼然自己站在一定高度向下望出的結論,其實不然~~反倒因為本人只是一直對心理學感興趣,最近才開始真正涉獵一些書籍的時候得出的結論。初窺門徑都談不上,只能說算是剛剛站到大門前的最初級者,這么一本書系統(tǒng)而淺顯易懂。就是字兒挺小的,看起來有點兒費力
  •   很適合初步接觸心理學方面知識的讀者,而且有測試,很實用。比較滿意。
  •   在沒看過這本書之前,從來沒有看過心理學的書。個人感覺這本書很好,介紹的比較詳細,講的比較通俗易懂。讓人看了能一目了然。
  •   寫的很生動,一點也不晦澀。非常適合普及的心理學讀物。
  •   公司同事 專業(yè)人員推薦的 學習心理學必須看的書
  •   這本書買了好久了,是給表弟買的,我還沒看到,聽他說書的質量好像還不錯~他也挺喜歡的,這本書是我很喜歡的一本,作為心理學入門書看看還是不錯的~
  •   非常適合喜歡心理學的人群閱讀
  •   絕不是本關于讀心術的書很實用的一本心理學書籍系統(tǒng)脈絡合理其中穿插有一些自我心理檢測,很有趣
  •   看完這本書之后才會讓你明白為什么會有那么多人都喜歡心理學,心理學真是一門不可思議的藝術,讓人難以琢磨。
  •   幫朋友買的,做為心理學入門,朋友說不錯
  •   值得看看,多了解心理學的常識。。
  •   心理學方便的好書 書本不錯 幫別人買的
  •   因為要開始自學心理學,覺得還行
  •   學心理學的人看看比較好。算是教科用書了。寫的不錯。
  •   心理學我們每個人要學的!
  •   貼近生活,適當穿插著小測試,很吸引讀者的興趣,是一本不錯的書籍。
  •   幫一位高校學生買的書學習精神可佳呀
  •   一直想找一本入門的書很慶幸自己找的是這本書內容很生動紙張的感覺也很棒是那種讓人忍不住一口氣讀完的書作為一本教科類的書真的很厲害想去讀原版來著……
  •   如題,也適合只是抱著想了解心情去閱讀的人們。對于很多理論常識都有所介紹,深入淺出不覺得乏味。
  •   關乎日常生活,趣味性強
  •   本書圖文并茂,易于讀者理解,更為重要的是對我們了解我們的心理大有好處。
  •   非常好懂且生動的書適合入門看
  •   這本書挺不錯的 翻譯對應準確 如果不想讀英文影印版的 這書會是很好的選擇 不過買晚了 比之前優(yōu)惠的價格貴了點
  •   還沒看時心里還會有點小擔心怕會看不懂但一翻開,便松了口氣這本書真的非常的好簡單扼要完全能讓我這個業(yè)余者看懂希望能讓更多人知道這本書吧!
  •   當作工具書,答疑解惑書,無聊解悶書均可
  •   看了這本書之后才知道什么叫好書,真的很值得一看!
  •   書內容通俗易懂,可以學到不少知識,我覺得很不錯
  •   更好的了解自己,充實自己,內容挺不錯的,
  •   很好的書,值得閱讀。拓寬認識面。
  •   書質量很好。書的內容暫不做評價。
  •   這是一本能長見識的書,雖然有些太理論的內容比較不能理解,但絕對受益匪淺!
  •   也是學校指定用書,一直用的國內的教材,現在換國外編的確實思維方式不一樣,通俗易懂,但是自己得總結
  •   這是一本我很喜歡的書,簡單易懂,非常棒
  •   非常喜歡這本書,理論性、實踐性兼有,講道理和說故事結合。每天晚上睡覺前都要看一會兒,收益匪淺!
  •   正在閱讀中,很好,知道多一點
  •   書的內容不錯,紙質很好!
  •   書是之前老師介紹的,不錯哦。
  •   買來還沒怎么看過,但是不難看懂,對初學者還是比較適合的
  •   書不錯,讀起來很有趣!!
  •   挺好的書,易懂,不枯燥。
  •   比較厚的一本書,不過對于完全門外漢的我來說,看起來還不費勁,而且挺有意思的
  •   暢銷
  •   送貨及時!內容超贊!領略大師級的著作!
  •   考研要用的書,雖然還沒看,但好像還不錯
  •   很快,書保存很好!
  •   給公司圖書室買的書,都是領導們和員工一起選的
  •   書的質量很好,賣家服務態(tài)度也很好,總之我很滿意~
  •   書已經收到,很及時,正在看,對內容還不能評價,(*^__^*)嘻嘻……
  •   經典專著,無需多言,好書就是可以一直放在那里,100年都不過時
  •   與專業(yè)知識聯(lián)系的較為緊密。。有附圖。很值。
  •   很好的一本書 升華內心的一本書
  •   這本書剛剛收到,我會用心去讀~!
  •   內容質量都好好,值得一買
  •   內容很全 不過對我這個門外漢來說有點枯燥 有些厚所以至今沒看完
  •   書本實用性還挺好的,但是有一兩頁紙得字體印刷得有點模糊哦~
  •   和想象中的一樣哦~
  •   書本很好,這是第二本了!!推薦給了朋友所以購買第二次~好評
  •   容易理解,又比較有意思,讀起來感覺很不錯!推薦一下。
  •   淺顯易懂,實用
  •   這正是我需要的,謝謝。
  •   圖解做得很出彩
  •   每種方法都值得借鑒,在沒有方法的時候。
  •   還沒看, 書不錯
  •   讀過,不錯的一本書
  •   不錯,蠻容易理解的
  •   還沒讀,讀后補書評
  •   還沒看,聽說很不錯!
  •   送貨快,給力。
  •   GOODDDDGOODDDDGOODDDDGOODDDD
  •   送貨真快,上午定的下午就到了,省了打車去買的錢也省了開車的油錢,呵呵
  •   還沒看,略嫌貴了點
  •   很好 很快 很便宜
  •   很不錯的參考書~喜歡~
  •   大概看了下目錄,覺得還可以。
  •   排版很新穎
  •   剛翻了前面的彩插,覺得很有視覺沖擊力,生動直觀,讀完后跟大家好好交流一下感受。
  •   這本書太好啦!讀過之后很受啟發(fā),里面講述了很多與日常生活有關的知識。
  •   看完了,感覺不錯。甭管是兩位作者還是出版社,大牌兒就是大牌兒。
  •   科學的一本書。涉及一此心理。但也是很有限的心理學內容。應該把它當作科學常識來理解。個人見解。
  •   這本書挺好的,普及了解一點心理學的知識
  •   很詳細的心理學基礎讀本!非常好
  •   好吧,對于我這樣的外行來說,太深奧了。不是太能看的懂
  •   內容不錯,裝幀精美,這本書是我們老師偶爾作教材來講的
  •   很久以前買的書,都不記得有買過這回事了
  •   典型的心理學入門書籍~!跟《心理學與生活》一樣,是非常適合中國學生使用的入門導讀類書。寫得非常好。本人比較喜歡西式的風格,通俗易懂,但不會枯燥。非常好~!關鍵是在卓越買書還比較便宜。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