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9-11 出版社: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 作者:李申清 等編著 頁數(shù):99
Tag標簽:無
前言
古人云“心中了了,指下難明”,即指中醫(yī)診脈一直是憑經(jīng)驗和直覺,難于量化或量化標準不規(guī)范。脈學是中醫(yī)學的認知難點。本圖譜為探索脈學入門的捷徑,以李時珍《瀕湖脈學》為藍本,通過設計脈象圖模型,繪制單脈、相兼脈、怪脈等脈圖,以圖論脈,為中醫(yī)脈學的學習提供普及讀物,達到傳承中醫(yī)脈學文化的目的。本圖譜具有以下三大特點:一、以圖論脈,創(chuàng)新設計管徑脈象圖管徑脈象圖將古代脈象圖與現(xiàn)代脈象圖融為一體,并創(chuàng)新陰陽脈象圖標志,以圖論脈,其設計別具一格。本圖譜的設計依據(jù)是脈象的波形形態(tài)。單脈為一條脈波曲線,相兼脈象為兩條脈波曲線。其波形周期長度為“一息長度”,即正常人體“一呼一吸”所用的時間長度;其波形寬度根據(jù)“一息至數(shù)”而設計,即脈數(shù)者脈波多則波形窄,脈遲者脈波少則波形寬;脈波波位所在高度,視為脈象浮、中、沉取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內(nèi)容概要
本書以李時珍《瀕湖脈學》為藍本,將古代脈象圖與現(xiàn)代脈象圖融為一體,以圖論脈,設計別具一格,為中醫(yī)脈象圖研究提供豐富的圖譜資料。全書共編繪單脈象圖27幅、相兼脈象圖112幅、怪脈脈象圖10幅,單脈象圖、相兼脈象圖模型各1幅,書后附李時珍脈象學習圖譜總圖。其中脈象主病分為單脈主病和相兼脈主病,并附有中西醫(yī)結合診斷常見疾病的參考和脈象比較介紹。本書圖文并茂,通俗實用,可供醫(yī)學院校師生和脈學愛好者學習參考。
書籍目錄
第一章 新型脈象圖模型設計 一、單脈象圖模型 二、相兼脈象圖模型 三、怪脈圖模型 附:寸口持脈圖與三部九候定位法第二章 27種脈象圖與所主病證 1.浮脈(陽) 2.沉脈(陰) 3.遲脈(陰) 4.數(shù)脈(陽) 5.滑脈(陽中陰) 6.澀脈(陰) 7.虛脈(陰) 8.實脈(陽) 9.長脈(陽) 10.短脈(陰) 11.洪脈(陽) 12.微脈(陰) 13.緊脈(陽) 14.緩脈(陰) 15.芤脈(陽中陰) 16.弦脈(陽中陰) 17.革脈(陰) 18.牢脈(陰中陽) 19.濡脈(陰) 20.弱脈(陰) 21.散脈(陰) 22.細脈(陰) 23.伏脈(陰) 24.動脈(陽) 25.促脈(陽) 26.結脈(陰) 27.代脈(陰)第三章 相兼脈象圖與所主病證 第一節(jié) 浮脈相兼脈象圖與所主病證 第二節(jié) 沉脈相兼脈象圖與所主病證 第三節(jié) 遲脈相兼脈象圖與所主病證 第四節(jié) 數(shù)脈相兼脈象圖與所主病證 第五節(jié) 滑脈相兼脈象圖與所主病證 第六節(jié) 澀脈相兼脈象圖與所主病證 第七節(jié) 虛脈相兼脈象圖與所主病證 第八節(jié) 實脈相兼脈象圖與所主病證第四章 脈象比較圖 第一節(jié) 相對脈象圖比較 1.浮脈與沉脈 2.遲脈與數(shù)脈 3.滑脈與澀脈 4.虛脈與實脈 5.長脈與短脈 6.洪脈與伏脈 7.微脈與細脈 8.緊脈與散脈 9.芤脈與革脈 10.弦脈與弱脈 11.濡脈與牢脈 12.結脈與促脈 13.動脈與代脈 14.緩脈與平脈 第二節(jié) 相似脈象圖比較 1.浮脈與虛、芤、革、濡、散脈 2.沉脈與牢、弱、伏脈 3.遲脈與緩脈 4.數(shù)脈與滑、動脈 5.實脈與洪脈 6.細脈與微、濡、弱脈 7.芤脈與革脈 8.弦脈與長、緊脈 9.短脈與動脈 10.結、代、促脈 第三節(jié) 同類脈象圖比較 1.浮脈類 2.沉脈類 3.遲脈類 4.數(shù)脈類 5.虛脈類 6.實脈類附錄一:怪脈圖與主病附錄二:主要參考文獻附錄三:李時珍脈象學習圖譜總圖
章節(jié)摘錄
插圖:
編輯推薦
《李時珍脈象學習圖譜》是由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出版的。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