艦船工程制圖

出版時間:2012-10  出版社:國防工業(yè)出版社  作者:歐陽清,施冠羽,陳軍 主編  頁數(shù):412  字數(shù):622000  

內(nèi)容概要

《艦船工程制圖》內(nèi)容均采用最新的國家標準。
全書共18章:緒論、制圖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投影理論和方法、立體的投影、組合體、軸測投影、機件表達方法、極限與配合、互換性測量技術(shù)基礎(chǔ)、幾何公差、零件表面結(jié)構(gòu)、標準件和常用件、零件圖、裝配圖、計算機繪圖基礎(chǔ)、實體造型技術(shù)基礎(chǔ)、艦船制圖的有關(guān)規(guī)定、常用艦船工程圖等。
《艦船工程制圖》可作為高等工科院校40學時~80學時各專業(yè)工程制圖類課程的教材,也可供各類工程技術(shù)人員及從事艦船裝備工作的人員參考。
全書由歐陽清等主編。

書籍目錄

第1章  緒論
第2章 繪圖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
2.1 制圖的基本規(guī)定
2.1.1 圖紙幅面和格式(GB/T 14689—2008)
2.1.2 標題欄和明細欄(GB/T 10609.1—2008,GB/T 10609.2—2009)
2.1.3 比例(GB/T 14690—1993)
2.1.4 字體(GB/T 14691—1993)
2.1.5 圖線(GB/T 17450—1998,GB/T 4457.4—2002)
2.1.6 尺寸注法(GB/T 16675.2—1996,GB/T 4458.4—2003)
2.2 繪圖工具和儀器的使用
2.2.1 繪圖板、圖紙、丁字尺和三角板
2.2.2 比例尺
2.2.3 圓規(guī)和分規(guī)
2.2.4 曲線板
2.2.5 鉛筆
2.2.6 墨線筆與繪圖墨水筆
2.2.7 繪圖機
2.2.8 其他繪圖工具
2.3 繪圖的方法和步驟
2.4 繪圖基本技能
2.4.1 徒手繪圖
2.4.2 幾何作圖
第3章 投影理論和方法
3.1 投影的基本知識
3.1.1 投影的形成
3.1.2 投影法的分類
3.2 點的投影
3.2.1 點在兩投影面體系中的投影
3.2.2 點在三投影面體系中的投影
3.2.3 特殊位置點的投影
3.2.4 兩點的相對位置
3.2.5 重影點
3.3 直線的投影
3.3.1 直線及直線上點的投影特性
3.3.2 直線對投影面的相對位置
3.3.3 直角三角形法
3.3.4 兩直線的相對位置及其投影特性
3.3.5 一邊平行于投影面的直角的投影
3.4 平面的投影
3.4.1 平面的表示法
3.4.2 各種位置平面的投影特性
3.4.3 平面內(nèi)的點和直線
3.5 直線與平面以及平面與平面之間的相對位置
3.5.1 平行問題
3.5.2 相交問題
3.5.3 垂直問題
3.6 換面法
3.6.1 點的投影變換
3.6.2 直線的投影變換
3.6.3 平面的投影變換
3.6.4 換面法應用舉例
第4章 立體的投影
4.1 三視圖的形成及其特性
4.2 立體及其表面上的點和線
4.2.1 平面立體
4.2.2 曲面立體
4.3 兩回轉(zhuǎn)體表面相交
4.4 截交線和相貫線的綜合應用
第5章 組合體
5.1 組合體的組成分析
5.1.1 組合體的組合形式
5.1.2 組合體表面過渡關(guān)系
5.2 畫組合體視圖
5.2.1 以疊加為主要形成方式的組合體的畫圖
……
第6章 軸測投影
第7章 機件表達方法
第8章 極限與配合
第9章 互換性與測量技術(shù)基礎(chǔ)
第10章 幾何公差
第11章 零件的表面結(jié)構(gòu)
第12章 標準件和常用件
第13章 零件圖
第14章 裝配圖
第15章 計算機繪圖基礎(chǔ)
第16章 實體造型技術(shù)基礎(chǔ)
第17章 艦船制圖的有關(guān)規(guī)定
第18章 常用艦船工程圖樣
附錄
參考文獻

章節(jié)摘錄

版權(quán)頁:   插圖:   2)分析裝配件的裝配關(guān)系 這是讀裝配圖進一步深入的階段,需要把零件間的裝配關(guān)系和裝配體結(jié)構(gòu)搞清楚。 齒輪油泵主要有兩條裝配線:一條是主動齒輪軸系統(tǒng)。它是由主動齒輪軸4裝在泵體8和泵蓋1的軸孔內(nèi);在主動齒輪軸右邊伸出端,裝有填料5、螺母6及壓蓋7等。另一條是從動齒輪軸系統(tǒng)。從動齒輪16裝在從動齒輪軸9上,與主動齒輪嚙合在一起。而件9裝在泵體8的軸孔內(nèi)。 對于齒輪軸的結(jié)構(gòu)還可分析下列內(nèi)容: 連接和固定方式。在齒輪油泵中,泵蓋1是靠墊圈14和螺栓15固定在泵體8上的,并用銷2來定位。填料5是由螺母6和壓蓋7將其擰壓在泵體的相應的孔槽內(nèi)。兩齒輪軸向定位,是靠兩泵蓋端面及泵體兩側(cè)面分別與齒輪兩端面接觸。 配合關(guān)系。凡是配合的零件,都要弄清基準制、配合種類、公差等級等。這可由圖上所標注的公差與配合代號來識讀。如主動齒輪軸與泵蓋、泵體軸孔的配合分別為φ18H7/f6、φ18F7/f6,它們都是間隙配合,表示軸可以在相應的孔轉(zhuǎn)動。而從動齒輪軸與泵體軸孔的配合為φ18S7/h6,此配合為過盈配合,表示軸不能在孔中轉(zhuǎn)動。從動齒輪與從動齒輪軸的配合為φ18H7/h6,此配合為間隙配合,表示齒輪可以在軸上轉(zhuǎn)動。 密封裝置。泵、閥之類部件,為了防止液體或氣體泄漏以及灰塵進入內(nèi)部,一般都有密封裝置。在齒輪油泵中,主動齒輪軸伸出端有填料及壓填料的壓蓋;泵蓋與泵體接觸面間放有件3紙墊,它們都是防油泄漏的密封裝置。 裝配體在結(jié)構(gòu)設(shè)計上都應有利于各零件能按一定的順序進行裝拆。 齒輪油泵的拆卸順序是:先擰下左泵蓋上四個螺栓,泵蓋、泵體和墊片即可分開;再從泵體中抽出兩齒輪軸。然后把壓蓋從泵體上擰下。對于銷和填料可不必從泵體上取下。如果需要重新裝配上,可按拆卸的相反順序進行。 4.分析零件,弄清零件的結(jié)構(gòu)形狀 分析零件,首先要會正確地區(qū)分零件。區(qū)分零件的方法主要是依靠不同方向和不同間隔的剖面線,以及各視圖之間的投影關(guān)系進行識讀。零件區(qū)分出來之后,便要分析零件的結(jié)構(gòu)形狀和功用。分析時一般從主要零件開始,再看次要零件。 例如,齒輪油泵8的結(jié)構(gòu)形狀。

編輯推薦

《艦船工程制圖》由國防工業(yè)出版社出版。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艦船工程制圖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