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5-4 出版社:電子工業(yè)出版社 作者:伯格丁 頁數(shù):357 字數(shù):602000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本書全面論述了信號完整性問題。主要講述了信號完整性和物理設計概論,帶寬、電感和特性阻抗的實質(zhì)含義,電阻、電容、電感和阻抗的相關(guān)分析,解決信號完整性問題的四個實用技術(shù)手段,物理互連設計對信號完整性的影響,數(shù)學推導背后隱藏的解決方案,以及改進信號完整性推薦的設計準則等。該書與其他大多數(shù)同類書籍相比更強調(diào)直觀理解、實用工具和工程實踐。它以入門式的切入方式,使得讀者很容易認識到物理互連影響電氣性能的實質(zhì),從而可以盡快掌握信號完整性設計技術(shù)。本書作者以實踐專家的視角提出了造成信號完整性問題的根源,特別給出了在設計前期階段的問題解決方案。這是面向電子工業(yè)界的設計工程師和產(chǎn)品負責人的一本具有實用價值的參考書,其目的在于幫助他們在信號完整性問題出現(xiàn)之前能提前發(fā)現(xiàn)并及早加以解決,同時也可作為相關(guān)專業(yè)本科生及研究生的教學指導用書。
作者簡介
Eric Bogatin,于1976年獲麻省理工大學物理學士學位,并于1980年獲亞利桑那大學物理碩士和博士學位。目前是GigaTest實驗室的首席技術(shù)主管。多年來,他在信號完整性領(lǐng)域,包括基本原理、測量技術(shù)和分析工具等方面舉辦過許多短期課程,培訓過4000多工程師,在信號完整性、
書籍目錄
第1章 信號完整性分析概論 1.1 信號完整性的含義 1.2 單一網(wǎng)絡的信號質(zhì)量 1.3 串擾 1.4 軌道塌陷噪聲 1.5 電磁干擾 1.6 信號完整性的兩個重要推論 1.7 電子產(chǎn)品的趨勢 1.8 新設計方法學的必要性 1.9 一種新的產(chǎn)品設計方法學 1.10 仿真 1.11 模型和建模 1.12 通過計算創(chuàng)建電路模型 1.13 三種測量技術(shù) 1.14 測量的作用 1.15 小結(jié)第2章 時域與頻域 2.1 時域 2.2 頻域中的正弦波 2.3 頻域中解決問題的捷徑 2.4 正弦波特征 2.5 傅里葉變換 2.6 重復信號的頻譜 2.7 理想方波的頻譜 2.8 從頻域到時域 2.9 帶寬對上升時間的影響 2.10 帶寬及上升時間 2.11 “有效的”含義 2.12 實際信號的帶寬 2.13 帶寬和時鐘頻率 2.14 測量的帶寬 2.15 模型的帶寬 2.16 互連線的帶寬 2.17 小結(jié)第3章 阻抗和電氣模型 3.1 用阻抗描述信號完整性 3.2 阻抗的含義 3.3 實際和理想的電路元件 3.4 時域中理想電阻的阻抗 3.5 時域中理想電容的阻抗 3.6 時域中理想電感的阻抗 3.7 頻域中的阻抗 3.8 等效電氣電路模型 3.9 電路理論和SPICE 3.10 建模簡介 3.11 小結(jié)第4章 電阻的物理基礎 4.1 將物理設計轉(zhuǎn)化為電氣性能 4.2 互連線電阻的最佳近似 4.3 體電阻率 4.4 單位長度電阻 4.5 方塊電阻 4.6 小結(jié)第5章 電容的物理基礎 5.1 電容中的電流流動 5.2 球面電容 5.3 平行板近似 5.4 介電常數(shù) 5.5 電源、地平面和去耦電容 5.6 單位長度電容 5.7 二維場求解器 5.8 有效介電常數(shù) 5.9 小結(jié)第6章 電感的物理基礎 6.1 電感的含義 6.2 電感定律之一:電流周圍將形成閉合磁力線圈 6.3 電感定律之二:電感是導體上流過單位安培電流時,導體周圍磁力線圈的韋伯值 6.4 自感和互感 6.5 電感定律之三:當導體周圍的磁力線圈匝數(shù)變化時,導體兩端將產(chǎn)生感應電壓 6.6 局部電感 6.7 有效電感、總電感或凈電感及地彈 6.8 回路自感和回路互感 6.9 電源分布系統(tǒng)和回路電感 6.10 單位面積的回路電感 6.11 平面和過孔接觸孔的回路電感 6.12 具有出砂孔區(qū)域的平面回路電感 ……第7章 傳輸線的物理基礎第8章 傳輸線與反射第9章 有損線、上升邊退化和材料特性第10章 傳輸線的串擾第11章 差分對與差分阻抗附錄A 100條使信號完整性問題最小化的通用設計原則附錄B 100條估計信號完整性效應的經(jīng)驗法則附錄C 參考文獻附錄D 術(shù)語表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