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8-8 出版社:電子工業(yè)出版社 作者:劉建偉 編 頁數(shù):244
前言
高等職業(yè)教育是我國高等教育和職業(yè)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了適應(yīng)當前職業(yè)教育改革的需要,突出職業(yè)教育的特色,滿足高職院校對教材的要求特編寫此書。本書適合作為高等職業(yè)教育院校及大專院校非機械專業(yè)的教學用書,也可作為工程技術(shù)人員的參考用書?! 稒C械制圖與公差》是汽車檢測與維修、汽車運用工程、汽車電子技術(shù)等相關(guān)專業(yè)及非機械專業(yè)的技術(shù)基礎(chǔ)知識。本書的主要特點是按照高等職業(yè)教育的要求和培養(yǎng)方案,本著“適用、夠用”的原則,以培養(yǎng)實用型與技能型人才為目標,突出職業(yè)教育特色,力爭做到知識與應(yīng)用的完美統(tǒng)一。 本書由陜西交通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劉建偉主編。前言和第1、2、4、5章由劉建偉編寫,第8、9章由王亞平編寫;第3、7章由李莎編寫;第6章由王玉編寫。全書由王利賢主審?! ”緯诰帉戇^程中參考了大量的文獻資料,在此向文獻資料的作者致以誠摯的謝意?! ∮捎诰幷叩乃接邢?,書中難免有錯誤和不妥之處,懇請同行及廣大讀者批評指正。
內(nèi)容概要
主要介紹公差與機械制圖的基本知識,《機械制圖與公差》共9章。內(nèi)容包括公差與技術(shù)測量、制圖的基本知識、正投影法的基本知識、立體及其表面交線、組合體、機械圖樣的表達方法、標準件與常用件、零件圖、裝配圖?! 稒C械制圖與公差》適合作為高等職業(yè)教育院校及大專院校非機械專業(yè)的教學用書,也可作為工程技術(shù)人員的參考用書。
書籍目錄
第1章 公差與技術(shù)測量.1.1 光滑圓柱體結(jié)合的公差與配合1.1.1 有關(guān)尺寸的基本術(shù)語1.1.2 有關(guān)偏差與公差的術(shù)語1.1.3 公差與配合的標準1.1.4 公差與配合的選用1.2 形狀和位置公差1.2.1 概述1.2.2 形位公差的基本術(shù)語及定義1.2.3 形位公差及其公差帶1.2.4 形狀公差及形狀誤差的測量1.2.5 位置公差與位置誤差的測量1.2.6 形位公差的選用1.3 表面粗糙度1.3.1 概述1.3.2 表面粗糙度的評定及標準1.3.3 表面粗糙度參數(shù)值的選用1.3.4 表面粗糙度的檢測習題第2章 制圖的基本知識2.1 制圖的一般規(guī)定2.1.1 圖紙幅面與格式2.1.2 比例與字體2.1.3 圖線(GB/T4457.4—2002.GB/T17450—1998)2.2 繪圖工具.儀器及其使用2.2.1 圖板.丁字尺.三角板2.2.2 比例尺.圓規(guī)與分規(guī)2.2.3 鉛筆2.3 尺寸標注(GB/T4458.4—1984.GB/T16675.2—1996)2.3.1 尺寸標注的基本規(guī)則2.3.2 尺寸標注的要素2.3.3 尺寸標注的示例2.4 平面圖形2.4.1 幾何作圖2.4.2 平面圖形的畫法2.5 展開圖的畫法2.5.1 等徑圓管制件展開圖2.5.2 圓錐體零件展開圖2.5.3 棱錐體零件展開圖習題第3章 正投影法的基本知識3.1 投影法概述3.1.1 投影法的基本概念3.1.2 正投影法的基本特性3.2 三視圖的形成及其對應(yīng)關(guān)系3.2.1 三視圖的形成3.2.2 三視圖之間的對應(yīng)關(guān)系3.2.3 三視圖的繪制3.3 點的投影3.3.1 點的三面投影3.3.2 點的投影與直角坐標3.3.3 兩點相對位置3.3.4 重影點3.4 直線的投影3.4.1 各類直線的投影特性3.4.2 直線上的點3.4.3 兩直線的相對位置3.5 平面的投影3.5.1 各類平面的投影特性3.5.2 平面上的點和直線習題第4章 立體及其表面交線4.1 立體的投影4.1.1 平面立體的投影4.1.2 曲面立體的投影4.2 平面與立體相交4.2.1 平面與平面立體相交4.2.2 平面與曲面立體相交4.3 兩曲面立體相交4.3.1 圓柱與圓柱相交4.3.2 圓柱與圓錐相交4.3.3 兩曲面立體相交的特殊情況4.4 軸測圖4.4.1 軸測圖的基本知識4.4.2 正等測軸測圖4.4.3 斜二測軸測圖習題第5章 組合體5.1 組合體的組合5.1.1 組合體的組合方式5.1.2 組合體的表面連接關(guān)系5.2 組合體視圖5.2.1 組合體視圖的畫法5.2.2 組合體視圖的讀圖5.3 組合體的尺寸標注5.3.1 基本形體的尺寸標注5.3.2 組合體的尺寸標注習題第6章 機械圖樣的表達方法6.1 視圖6.1.1 基本視圖6.1.2 向視圖6.1.3 斜視圖6.1.4 局部視圖6.2 剖視圖6.2.1 剖視圖概述6.2.2 剖視圖的種類及其應(yīng)用6.2.3 剖切面6.3 斷面圖6.3.1 斷面圖的概念6.3.2 斷面圖的種類6.4 其他表達方法6.4.1 局部放大圖6.4.2 簡化畫法6.5 第三角畫法簡介習題第7章 標準件與常用件7.1 螺紋與螺紋緊固件7.1.1 螺紋基本知識7.1.2 螺紋的畫法及標注7.1.3 螺紋緊固件7.2 齒輪7.2.1 圓柱齒輪7.2.2 直齒錐齒輪7.2.3 蝸輪蝸桿7.3 鍵連接與銷連接7.3.1 鍵連接7.3.2 銷連接7.4 滾動軸承7.4.1 常用滾動軸承的結(jié)構(gòu).種類和畫法7.4.2 滾動軸承的標記7.5 彈簧7.5.1 圓柱螺旋壓縮彈簧的參數(shù)名稱和尺寸計算7.5.2 圓柱螺旋壓縮彈簧的規(guī)定畫法7.5.3 圓柱螺旋壓縮彈簧的作圖步驟習題第8章 零件圖8.1 零件圖概述8.1.1 零件圖的作用8.1.2 零件圖的內(nèi)容8.2 零件圖的視圖選擇與表達8.2.1 零件圖的視圖選擇8.2.2 零件圖的視圖表達8.3 零件上常見的工藝結(jié)構(gòu)8.3.1 鑄造工藝結(jié)構(gòu)8.3.2 機械加工結(jié)構(gòu)8.4 零件圖的尺寸標注8.4.1 正確選擇尺寸基準8.4.2 尺寸標注的三種形式8.4.3 標注尺寸的一般原則8.4.4 零件上常見孔的標注8.5 機械圖樣中的技術(shù)要求8.5.1 表面粗糙度的標注8.5.2 極限與配合的標注(GB/T44585—2003)8.5.3 形狀與位置公差的標注8.6 識讀零件圖8.6.1 讀圖要求8.6.2 讀零件圖的方法和步驟8.6.3 典型零件的讀圖方法和步驟8.6.4 箱體類零件習題第9章 裝配圖9.1 裝配圖的作用、內(nèi)容與表示方法9.1.1 裝配圖的作用9.1.2 裝配圖的內(nèi)容9.1.3 裝配圖畫法的基本規(guī)定和特殊畫法9.2 裝配圖中的尺寸標注和技術(shù)要求、零件序號和標題欄9.2.1 裝配圖中的尺寸標注和技術(shù)要求9.2.2 裝配圖中的零件序號和明細表9.3 常見裝配結(jié)構(gòu)9.3.1 接觸面與配合面9.3.2 防松裝置與密封裝置9.4 裝配圖的畫法9.4.1 了解分析裝配體9.4.2 確定表達方案9.4.3 畫裝配圖的一般步驟9.5 讀裝配圖及拆畫零件圖9.5.1 讀裝配圖的方法和步驟9.5.2 由裝配圖拆畫零件圖9.6 零件測繪9.6.1 測繪前準備9.6.2 畫裝配示意圖9.6.3 畫零件草圖9.6.4 畫裝配圖9.6.5 畫零件工作圖習題附錄A參考文獻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