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3-1 出版社:化學工業(yè)出版社 作者:孫占剛 頁數(shù):280
內(nèi)容概要
《機械設計基礎》共分四篇18章。第一篇為構件的靜力分析與承載能力分析,內(nèi)容包括構件的靜力分析以及構件受軸向拉伸與壓縮、扭轉、彎曲等變形后的強度、剛度、穩(wěn)定性分析。第二篇為常用平面機構,內(nèi)容包括平面機構的運動簡圖、連桿機構、凸輪機構以及間歇運動機構。第三篇為常用機械傳動,內(nèi)容包括帶傳動、鏈傳動、齒輪傳動和輪系。第四篇為常用機械零部件,內(nèi)容包括螺紋連接、軸和軸轂連接、軸承、聯(lián)軸器和離合器以及回轉體的平衡?! 稒C械設計基礎》適用于高職高專院校、成人高校的機械類或近機類各專業(yè),以及應用型本科院校的非機類專業(yè)的教學,也可供相關技術人員參考。
書籍目錄
緒論0.1引言0.2本課程的研究對象、內(nèi)容與任務0.2.1研究對象0.2.2課程的內(nèi)容0.2.3課程的任務0.3機械設計的基本要求和一般程序0.3.1機械設計的基本要求0.3.2機械設計的一般程序0.4機械設計中的常用設計方法第一篇 構件的靜力分析與承載能力分析第1章 構件的靜力分析1.1靜力學基礎1.1.1靜力學基本概念1.1.2靜力學基本公理1.1.3約束與約束反力1.1.4受力分析與受力圖1.2平面力系1.2.1平面匯交力系1.2.2平面力偶系1.2.3平面任意力系1.3空間力系1.3.1力在空間坐標軸上的投影1.3.2力對軸的矩1.3.3空間力系的平衡條件及應用思考題與習題第2章 軸向拉伸與壓縮2.1軸向拉伸與壓縮的概念2.2軸向拉伸與壓縮時橫截面的內(nèi)力2.2.1內(nèi)力的概念與軸力的計算2.2.2軸力正負號的規(guī)定2.2.3軸力圖2.3軸向拉伸與壓縮時的應力2.3.1應力的概念2.3.2軸向拉伸與壓縮時橫截面的應力2.3.3斜截面的應力2.4拉(壓)桿的變形2.4.1縱向變形與胡克定律2.4.2橫向變形與泊松比2.5材料在拉伸、壓縮時的力學性能2.5.1試件、設備及方法2.5.2低碳鋼拉伸時的力學性能2.5.3其他塑性材料拉伸時的力學性能2.5.4鑄鐵拉伸時的力學性能2.5.5低碳鋼壓縮時的力學性能2.5.6鑄鐵壓縮時的力學性能2.6拉(壓)桿件的強度計算2.6.1失效與許用應力2.6.2強度條件2.7應力集中的概念2.8拉(壓)桿連接件的強度計算2.8.1剪切的實用計算2.8.2擠壓的實用計算思考題與習題第3章 扭轉3.1扭轉的概念3.2圓軸扭轉時的內(nèi)力3.2.1外力偶矩的計算3.2.2扭轉時的內(nèi)力—扭矩3.2.3扭矩圖3.3圓軸扭轉時的應力和強度計算3.3.1圓軸扭轉時的應力3.3.2圓軸扭轉時的強度條件3.4圓軸扭轉時的變形和剛度計算3.4.1圓軸扭轉時的變形3.4.2圓軸扭轉時的剛度計算思考題與習題第4章 彎曲4.1概述4.1.1平面彎曲的概念4.1.2梁的類型4.2梁的內(nèi)力——剪力和彎矩4.3剪力方程和彎矩方程、剪力圖和彎矩圖4.4梁橫截面上的正應力和強度條件4.4.1純彎曲時梁橫截面上的正應力4.4.2橫力彎曲時梁橫截面上的正應力4.4.3彎曲正應力強度條件4.5梁的變形和剛度條件4.5.1撓度和轉角4.5.2用疊加法求梁的位移4.5.3梁的剛度條件4.6梁的彎曲切應力及彎曲切應力強度條件4.6.1矩形截面梁4.6.2工字形截面梁4.6.3圓形及圓環(huán)形截面梁4.6.4彎曲切應力強度條件4.7提高梁的彎曲強度和彎曲剛度的措施思考題與習題第5章 應力狀態(tài)分析和強度理論5.1應力狀態(tài)的概念5.2平面應力狀態(tài)分析5.2.1解析法5.2.2圖解法5.3廣義胡克定律5.4強度理論思考題與習題第6章 壓桿穩(wěn)定6.1壓桿穩(wěn)定的概念6.2細長壓桿的臨界載荷6.2.1兩端鉸支細長壓桿的臨界載荷6.2.2其他約束情況下細長壓桿的臨界載荷6.3壓桿的臨界應力6.3.1細長壓桿的臨界應力6.3.2歐拉公式的適用范圍6.3.3臨界應力的經(jīng)驗公式6.4壓桿的穩(wěn)定性設計6.4.1壓桿的穩(wěn)定條件6.4.2提高壓桿穩(wěn)定性的措施思考題與習題101第二篇 常用平面機構第7章 平面機構的運動簡圖及自由度7.1運動副及其類型7.1.1運動副的概念7.1.2平面運動副的類型7.2平面機構運動簡圖及其繪制7.2.1機構運動簡圖及其作用7.2.2機構運動簡圖的繪制7.3平面機構的自由度7.3.1平面機構自由度及計算7.3.2計算平面機構自由度的注意事項7.3.3構件組合成為機構的條件思考題與習題第8章 平面連桿機構8.1平面連桿機構的特點及應用8.1.1平面連桿機構的特點8.1.2平面連桿機構的應用8.2鉸鏈四桿機構的基本形式及其判定8.2.1鉸鏈四桿機構的基本形式8.2.2鉸鏈四桿機構基本形式的判定8.3鉸鏈四桿機構的演化8.3.1轉動副演化成移動副8.3.2擴大轉動副8.3.3取不同構件為機架8.4平面四桿機構的運動特性8.4.1急回特性8.4.2壓力角和傳動角8.4.3死點8.5平面四桿機構的運動設計8.5.1圖解法8.5.2實驗法思考題與習題第9章 凸輪機構及其設計9.1凸輪機構的組成、特點及分類9.1.1凸輪機構的基本組成和特點9.1.2凸輪機構的類型9.2從動件的運動規(guī)律9.2.1平面凸輪機構的運動循環(huán)和基本概念9.2.2從動件的常用運動規(guī)律9.3凸輪輪廓設計9.3.1對心直移尖頂從動件盤形凸輪輪廓的設計9.3.2偏置直移尖頂從動件盤形凸輪輪廓的設計9.3.3對心直移滾子從動件盤形凸輪輪廓的設計9.3.4凸輪設計中的幾個問題思考題與習題第10章 間歇運動機構10.1棘輪機構10.1.1棘輪機構的工作原理10.1.2棘輪機構的類型10.1.3棘輪機構的特點和應用10.2槽輪機構10.2.1槽輪機構的組成和工作原理10.2.2槽輪機構的類型10.2.3槽輪機構的特點與應用思考題與習題第三篇 常用機械傳動第11章 帶傳動和鏈傳動11.1帶傳動概述11.1.1摩擦型帶傳動的類型11.1.2摩擦型帶傳動的特點和應用11.2V帶和V帶輪11.2.1V帶的結構和標準11.2.2V帶輪的材料和結構11.3帶傳動工作情況的分析11.3.1帶傳動的受力分析11.3.2帶傳動的打滑與彈性滑動11.3.3帶傳動的應力分析11.4普通V帶傳動的設計計算11.4.1帶傳動的失效形式及設計準則11.4.2單根V帶的許用功率11.4.3普通V帶傳動的設計計算及參數(shù)選擇11.5帶傳動的張緊、安裝與維護11.5.1帶傳動的張緊11.5.2帶傳動的安裝與維護11.6鏈傳動簡介11.6.1鏈傳動的組成、特點和應用11.6.2滾子鏈與鏈輪11.6.3鏈傳動的運動特性11.6.4鏈傳動的布置、張緊和潤滑思考題與習題第12章 齒輪傳動12.1齒輪傳動的特點和類型12.2漸開線直齒圓柱齒輪12.2.1漸開線的形成和性質12.2.2漸開線齒廓的嚙合特點12.2.3漸開線直齒圓柱齒輪的名稱、參數(shù)及幾何尺寸計算12.3漸開線標準直齒圓柱齒輪的嚙合傳動12.3.1正確嚙合條件12.3.2連續(xù)傳動條件12.3.3標準中心距12.4漸開線齒輪輪齒的加工方法和根切12.4.1輪齒的加工方法12.4.2根切12.5齒輪的失效形式與設計準則12.5.1齒輪的失效形式12.5.2齒輪的設計準則12.6齒輪的常用材料及許用應力12.6.1齒輪的常用材料12.6.2齒輪的許用應力12.7漸開線標準直齒圓柱齒輪傳動的設計12.7.1輪齒的受力分析12.7.2輪齒的計算載荷12.7.3齒面接觸疲勞強度的計算12.7.4齒根彎曲疲勞強度的計算12.7.5齒輪傳動主要參數(shù)的選擇12.7.6齒輪精度的選擇12.7.7齒輪的結構12.7.8齒輪傳動的潤滑12.8平行軸標準斜齒圓柱齒輪傳動12.8.1齒廓曲面的形成及其嚙合12.8.2主要參數(shù)及幾何尺寸12.8.3斜齒圓柱齒輪的當量齒數(shù)12.9直齒圓錐齒輪傳動12.9.1直齒圓錐齒輪傳動的傳動比12.9.2主要參數(shù)及幾何尺寸計算12.10蝸桿傳動12.10.1蝸桿傳動的組成和特點12.10.2蝸輪旋轉方向的確定12.10.3蝸桿傳動的主要參數(shù)思考題與習題第13章 輪系13.1輪系的類型13.2輪系的傳動比13.2.1一對齒輪嚙合的傳動比的表示13.2.2定軸輪系傳動比的計算13.2.3行星輪系傳動比的計算13.2.4組合輪系傳動比的計算13.3輪系的應用思考題與習題第四篇 常用機械零部件第14章 螺紋連接與螺旋傳動14.1螺紋的主要參數(shù)和常用類型14.1.1螺紋的形成和分類14.1.2螺紋的主要參數(shù)14.1.3幾種常用螺紋的特點及應用14.2螺紋連接的基本類型和螺紋連接件14.2.1螺紋連接的基本類型14.2.2標準螺紋連接件14.3螺紋連接的預緊與防松14.3.1螺紋連接的預緊14.3.2螺紋連接的防松14.4螺栓連接的強度計算14.4.1松螺栓連接14.4.2緊螺栓連接14.4.3鉸制孔用螺栓連接14.5螺紋連接結構設計注意事項14.6螺旋傳動簡介思考題與習題第15章 軸和軸轂連接15.1軸的類型及材料15.1.1軸的類型15.1.2軸的常用材料及其選擇15.2動載荷與交變應力15.2.1動載荷與交變應力的概念15.2.2疲勞失效與疲勞極限15.3軸的結構組成及設計15.3.1軸的結構組成15.3.2軸的結構設計15.4軸的設計計算15.4.1按扭轉強度估算軸的最小直徑15.4.2按彎扭組合強度校核15.4.3剛度校核15.5軸轂連接15.5.1鍵連接15.5.2花鍵連接15.5.3銷連接思考題與習題第16章 軸承16.1滑動軸承概述16.1.1滑動軸承的類型16.1.2滑動軸承的結構16.1.3軸瓦16.1.4滑動軸承的潤滑16.2液體摩擦滑動軸承簡介16.2.1液體動壓滑動軸承16.2.2液體靜壓滑動軸承16.3滾動軸承概述16.3.1滾動軸承的結構16.3.2滾動軸承的類型及選擇16.3.3滾動軸承的代號16.4滾動軸承的壽命計算16.4.1滾動軸承的失效形式與計算準則16.4.2基本額定壽命與基本額定動載荷16.4.3當量動載荷16.4.4壽命計算公式16.4.5角接觸軸承軸向載荷計算16.4.6滾動軸承靜強度計算16.5滾動軸承的組合設計16.5.1軸系的軸向定位16.5.2軸向位置及軸承游隙的調(diào)整16.5.3軸承的配合與裝拆16.5.4滾動軸承的潤滑16.5.5滾動軸承的密封思考題與習題第17章 聯(lián)軸器和離合器17.1聯(lián)軸器17.1.1剛性聯(lián)軸器17.1.2撓性聯(lián)軸器17.1.3聯(lián)軸器的選擇17.2離合器17.2.1操縱離合器17.2.2自動離合器思考題與習題第18章 回轉體的平衡18.1回轉體的靜平衡18.1.1靜平衡計算18.1.2靜平衡試驗18.2回轉體的動平衡18.2.1動平衡計算18.2.2動平衡試驗思考題與習題附錄帶式運輸機傳動裝置的設計參考文獻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