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2-1 出版社:天津人民出版社 作者:冬月 頁數(shù):261
前言
五大道題記 “天津小洋樓,北京四合院”,是對津京兩大城市歷史建筑風格最為精辟的概括。小洋樓與四合院不僅生成了天津、北京這兩個城市的不同文化基因,也體現(xiàn)了近代中西文化的相互碰撞、相互交融。從天津的督府衙門到北京的紫禁城,從租界的花園洋房到皇城的王府豪門.權貴軍閥、工商巨頭和文化名流——上演過一幕幕中國近代歷史的正劇、喜劇、悲劇和鬧劇。 1860年,英國率先在天津設立租界,隨后法國、美國、德國、日本、沙俄、意大利、奧匈帝國和比利時先后在天津劃定租界。至20世紀初葉,天津竟然有九國租界,總面積23000余畝,相當于老城區(qū)面積的8倍多,這在世界各國都是絕無僅有的。美國學者羅芙蕓用“超殖民地”的概念來形容近代天津這一“中國所有通商口岸中擁有外國租界最多”的城市,以揭示“多種殖民主義分割一個城市空間時所產(chǎn)生的潛在內涵”。 由于英、法、美、德、意、奧、比、日、俄九國租界并存。天津租界建筑呈現(xiàn)出前所未有的多樣性、豐富性。不同時期租界建筑風格均體現(xiàn)了當時歐美建筑和城市規(guī)劃思潮。 英租界經(jīng)過三次擴界,占地面積最大,街區(qū)布局體現(xiàn)了當時英國田園城市的規(guī)劃風格。大體構成維多利亞道商務區(qū)、小白樓商業(yè)區(qū)、五大道住宅區(qū)的格局,道路呈不規(guī)則的自然彎曲和走向,配以街心公園.注重沿街和建筑物周邊的綠化。 法租界街區(qū)規(guī)劃采用古典主義手法,主要街道建有豪華宏偉的商業(yè)樓宇和市政大廈,勸業(yè)場一帶被稱為小巴黎。日租界建筑摻雜和式與歐式風格,建筑物和街區(qū)的尺度都比較狹小,旭街中原公司一帶(今和平路百貨大樓)被稱為小銀座。 盡管意租界占地面積最小,但規(guī)劃得最為精巧。以馬可·波羅廣場為中心,建有“一戰(zhàn)”勝利紀念碑,周邊建有回力球場和公園.民居和公共建筑錯落有致,頗具意大利小城意蘊。 早期的租界建筑主要為教堂、洋行、領事館和工部局、俱樂部等公共建筑,主要集中在英、法、德租界的維多利亞道、大法國路、威廉街一帶(今解放北路、解放南路周邊)。街區(qū)建筑大多為古典主義風格,如哥特式的利順德大飯店、戈登堂、大清郵政局、望海樓教堂,羅曼式的老西開教堂,維多利亞風格的麥加利銀行、匯豐銀行、開灤礦務局大樓,日耳曼風格的德國領事館,俄羅斯風格的俄華銀行等等。 20世紀20年代后,法租界梨棧大街(今勸業(yè)場)一帶出現(xiàn)一批體現(xiàn)折中主義風格的商業(yè)樓宇,如勸業(yè)場、惠中飯店、交通飯店、東菜銀行大廈等,以及摩登風格的渤海大樓、中國大戲院、壽德大樓等建筑。至90年代,勸業(yè)場一帶一直都是天津的商業(yè)中心。 與此同時,英租界“五大道”高級住宅區(qū)也開始成形。“五大道”并不是一個歷史稱謂,而是后來人們對于這片西式建筑聚集區(qū)的簡稱。其范圍東起墻子河(今南京路),西至海光寺大道(今西康路),南抵馬場道,北達寶士徒道(今營口道西段),占地約1.41平方公里。這里建有古典主義、浪漫主義、折中主義和摩登風格,以及中西合璧的各式花園洋房兩千多座。 如果把一個城市的歷史文化視為一個完整的符號系統(tǒng),那么,城市中的歷史建筑和街區(qū),無疑最具有感知性、象征性、標志性。美國當代建筑家查爾斯·摩爾認為,傳統(tǒng)的、有地方特色的建筑中蘊含著一種人類賦予的“文化能量”,可使人意識到自己的存在和地位。如今“五大道”不僅成為小洋樓和老租界的代名詞,也成為天津最具象征性的歷史文化符號。 20世紀二三十年代的天津是當時中國北方最開放、最西化的都市。租界里的新式商廈、高級飯店、酒店、酒吧、影劇院,以及跑馬場、回力球場、游泳館、桌球館、跳舞廳等娛樂場所一應俱全。在租界這個炫富場和安樂窩里,達官顯貴們享受著紙醉金迷的生活。在這個銷金窟里,有多少富貴公子,沉迷于風月場中不能自拔。有多少家資巨萬的豪客,最后變得一貧如洗。 近代中國有多少重大事件,肇始于租界的公館、豪宅之中。有多少呼風喚雨的權貴、手眼通天的商界大亨、引領風潮的文化精英。在這里留下他們的印記。“五大道”見證了近代中國的屈辱沉淪、抗爭與崛起;“五大道”也留下了一代風云人物和才子佳人悲歡離合、人生沉浮的軌跡。
內容概要
近代中國有多少重大事件,肇始于天津租界的公館、豪宅之中。有多少呼風喚雨的權貴,引領風潮的文化精英,在這里留下他們的印記『五大道』見證了近代中國的屈辱沉淪、抗爭與崛起;『五大道』也留下了一代風云人物和才子佳人悲歡離合、人生沉浮的軌跡。
書籍目錄
風流才子袁克文
絕代風華呂碧城
清華校梅貽琦
南開教授蔣廷黻
《益世報》主筆羅隆基
鹽業(yè)銀行少東家張伯駒
狷狂名士葉公超
譯壇名宿楊憲益
主要參考文獻
章節(jié)摘錄
版權頁: 插圖: 袁世凱死后,克文感到?jīng)]有了依靠,就加入了青幫。青幫源于清乾隆年間興起的哥老會,無非以武犯禁,秘密進行。至清末,哥老會的一支,名日青幫,勢力遍布江湖,厥數(shù)尤眾。按照“大通悟覺”論資排輩,以大字輩為最高。當時“大”字輩的師父已經(jīng)沒有了,因此“大”字輩的人可以代替師父收徒。克文的這個“大”字輩,有人說是花了很多錢才買到手的。他曾在上海和天津分別開過香堂,廣招門徒。 開香堂時,是不準許幫外人偷看的,包括親屬。開堂的時候,先在屋內的香案上供上兩個紙牌位,供的是潘、錢兩位“祖師”;在屋門外擺一個茶幾,也供上一個紙牌位,那是一位姓張的“祖師”。有一個人在茶幾旁看守。每次開香堂,總有上百人來參加,還準備很多桌酒席。儀式完了,大家分坐,又吃又喝。酒席的費用,是由他的徒子、徒孫們分擔的。 拜師時,克文先點上香,磕過頭,接著便是拜師的人向上磕頭。一共要磕一百二十個頭,每磕一個就站起來,然后再繼續(xù)磕??耐炅祟^,還要跪在那里發(fā)誓。拜師的誓詞內容大致是:一不許奸盜邪淫,二不許欺師滅祖,三不許倒采荷花(意思是幫里的人不準和本幫人的家屬發(fā)生暖昧關系),四不許泄露秘密。如果違反了其中一條,就要受到“五雷轟頂,仰面還家”的懲罰。發(fā)完了誓,還要向師父、師兄弟行禮。 外界盛傳克文弟子達數(shù)百人,實則沒有這樣多。他深恐過于招搖,生出是非,就在《晶報》上登了一篇《門人題名》稱:“不佞年甫三十,略無學問。政求師之年,豈敢妄為人師。乃有好事少年,不鄙愚陋。強以人之患者,加諸不佞,既避之不獲,復卻之不可,忝然居之,自覺愧悚。而外間不諒,更有不辭自卑,托言列門墻者,殊繁其人。在彼則偶爾戲言,在予則益增顏汗?;蚯易I予冗濫,詬予妄謬,不尤自恧歟!乃就及門諸生,記其名字,以告知我厚我者焉。” 克文認可的徒弟只有沈通三、沈恂齋、邱青山、金碧艷、孔通茂、朱通元、溫廷華、李智、董鴻綬、莊仁鈺、周天海、唐敦聘、戚承基、徐鵬、金玨屏、陳通海十六人?!盎驅W識超邁,或年齒加長,若言師道,實有忝焉!又有荊君劍民,亦曾請列門墻,不佞再三辭謝,并愿附于友例,乃蒙諒原,心乃釋然。此外則無矣。茍有自稱者,予亦不敢承焉?!?/pre>編輯推薦
《五大道才子佳人》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