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5-5 出版社:山西人民出版社 作者:白云濤 頁數(shù):244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洋人在中國:西方使者》選取了16位對百年來中國社會有重大影響的來華洋人,對其在華事跡進行圖文并茂式的敘述,力圖立體地刻畫人物形象。近代國門大開,形形色色的洋人到中國布道、淘金、講學、涉政,他們對中國的歷史和社會產(chǎn)生了怎樣的影響?鮮見的歷史資料,生動入理的分析,配以100多幅珍貴圖片,再現(xiàn)了近代中國的“西方風情”,讓人領悟到中國社會歷史發(fā)展的規(guī)律和真諦。用你的眼睛和他們一起去感受非凡的世界,用他們的熱血和你一起澎湃華夏的心聲。數(shù)百幅珍貴的歷史圖片,再現(xiàn)了百余年來中國與世界的交接。
書籍目錄
西學東傳的先驅(qū):利瑪竇舊上海的猶商盟主:沙遜集團緣定中國:嘉道理家族明智巨商:哈同中西關(guān)系史上的風云人物:赫德末代皇帝的洋師傅:莊士敦劫掠敦煌文物的國際大盜:斯坦因蔣介石的私人政治顧問:歐文·拉鐵摩爾張學良的摯友:端納蔣介石的美國參謀長:史迪威從“燕大之父”到“內(nèi)戰(zhàn)大使”:司徒雷登抗日“飛虎隊”隊長:陳納德羅斯??偨y(tǒng)的私人代表:赫爾利杜魯門的內(nèi)戰(zhàn)調(diào)停特使:馬歇爾美國的漢學大家:費正清畢生致力于中國科技史研究的人:李約瑟
章節(jié)摘錄
利瑪竇是最早來到中國的傳教士之一,他最大的功績就在于開創(chuàng)“學術(shù)傳教”,并以“學術(shù)傳教”為名,將大量的西方文化和科技知識傳人中國,當然天主教和西學也借“學術(shù)傳教”進入中國并在中國傳播。雖然在利瑪竇之前來華的傳教士已開始向中國介紹西方文化,但無論在廣度上還是在深度上,都無法和利瑪竇相比。利瑪竇利用“學術(shù)傳教”為中國帶來了地理學、天文學和數(shù)學,開創(chuàng)了16世紀以來西學東漸的新局面。盡管后來的傳教士將這一傳統(tǒng)不斷地發(fā)揚光大,但是,“西學東傳第一師”這一稱號歸屬于利瑪竇應該是當之無愧的?! 〗Y(jié)交中國儒士 1552年10月6日,利瑪竇出生于意大利安科納邊境地區(qū)的馬切拉塔的一個商人家庭。他的父親是藥店的老板,母親的祖上曾官位侯爵。利瑪竇于1561年5月進耶穌會小學讀書。1568年10月離開故鄉(xiāng)前往羅馬,進耶穌會辦的日耳曼公學讀書。1572年9月遷入羅馬公學,有一年多的時間,是在接受后來任耶穌會總會長的克洛德·阿夸韋瓦的指導。1577年5月前往葡萄牙,1578年從海路前往印度,9月抵達果阿,在果阿攻讀神學,同時學習鐘表、機械、印刷技術(shù)。年輕的利瑪竇聰明非凡,1581年,年僅29歲的他就被授予神父職?! ?582年4月15日,利瑪竇離開意大利啟程前往中國。利瑪竇臨行前受命于遠東傳教團視察員、意大利人范禮安的指派,到中國的目的和任務是非常明確的。利瑪竇于7月3日抵達馬六甲,8月7日到達澳門。由于路途的勞累,利瑪竇抵達中國的澳門時正在病中。利瑪竇到了澳門,一邊同羅明堅、巴范濟一起攻讀漢語,一邊參與撰寫范禮安編著的《圣方濟各·沙勿略傳》中的其中三章《論中國的奇跡》。 1583年9月10日。利瑪竇與羅明堅應肇慶府太守的邀請抵達肇慶,經(jīng)過百般說教并進獻了許多禮物之后,肇慶府才同意在東關(guān)仙花塔附近建造仙花寺教堂。利瑪竇所宣傳的天主教和西方的科技文化知識,起初不被中國的秀才們所認可,他曾被告到官府吃了官司,差一點被驅(qū)逐出境。聰明的利瑪竇從教訓中懂得了合作,1584年6月開始和一秀才合作。將羅明堅編寫的《教理問答》進行審定,并將口語改為文言文。在合作過程中,利瑪竇不僅傳播了西方的文化,也知道了怎么和中國人打交道?! ?/pre>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