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6-12 出版社:安徽人民 作者:干成俊 頁數(shù):250
內容概要
馬克思哲學本體論問題是當今哲學界研究的核心和敏感問題。它既涉及到馬克思哲學的一系列重大理論,如時間和空間理論、辯證法、真理觀以及歷史觀;又關聯(lián)到對馬克思哲學的性質、主題、對象和功能等等問題的理解?! ”緯紫葘Ρ倔w論進行一番考察。通過對哲學史的簡要回顧,得出的結論是:本體論是哲學之根,是人類的命運和天性,是人類的歷史存在;本體論的呈現(xiàn)并不是一種固定的形態(tài)和模式,它在人類生存實踐中呈現(xiàn)出多種多樣性,與時代一同進步?! ”緯黧w部分是對馬克思實踐本體論思想的詳盡闡述。實踐本質上是人的自由自覺的生命活動,它是人類所特有的對象化活動,這種對象化活動通過改造物質世界,創(chuàng)造精神世界,處理人與外物之間的自然關系,調整人與人之間的社會關系,表現(xiàn)出它的本體性質?! ≡趯嵺`本體論看來,哲學上的時間和空間不是外在于人的活動的自在自為的一維持續(xù)性和三維廣延性,時間是人的積極存在,它不僅是人的生命的尺度,而且是人的發(fā)展的空間,時間和空間就是人的生存實踐活動的積極展開。 辯證法是在實踐活動基礎上展開的主客體相互關系的辯證法,辯證法的秘密就在人的實踐活動之中。實踐辯證法的真正意蘊在于:實踐作為人的存在方式,它是由“矛盾”精神所推動的人的自我超越的活動。人的生存活動既是能動的又是受動的,能動和受動的對立與統(tǒng)一促進了人的生成和發(fā)展?! ≌胬聿皇且粋€認識論問題,而是一個本體論問題,不是理論哲學的問題,而是生存哲學的問題。真理決不能僅僅被理解為一種客觀的樣態(tài),真理是一個生動的、意氣風發(fā)的生活過程;真理決不是一種凝固的、永恒的實體,真理是開放的、現(xiàn)實的運動;真理決不是一種主觀符合客觀的認識判斷,真理是歷史的運動,是對人的全面發(fā)展、對人的自由的追求。 人類生產物質資料的實踐活動既是一切歷史的第一個前提,當然也是自然史的前提,沒有人的出現(xiàn),就沒有所謂的歷史,也就沒有所謂的自然史。一方面,歷史離不開人的活動,人的活動造就歷史,歷史的秘密就在人的活動之中;另一方面,人的生存和發(fā)展又離不開歷史,是歷史造就著現(xiàn)實的人,人在歷史中才能實現(xiàn)自我,獲得全面發(fā)展?! ●R克思哲學本體論的當代意義集中體現(xiàn)在:一、以生存論的實踐本體論替代了傳統(tǒng)哲學的知識論路向,著眼于現(xiàn)實的人的感性生活,以現(xiàn)實人的生存與發(fā)展作為哲學的主題,從而使哲學從理性所編造的抽象王國回歸世俗的感性世界。二、通過對現(xiàn)實的人的實踐活動及其發(fā)展規(guī)律的精心研究,為人類克服異化、獲得全面解放指明了道路。三、馬克思哲學是建立在人的實踐活動基礎之上的融合了自然科學和人文科學的“歷史科學”,徹底揚棄了自然科學與人文科學的對立。
作者簡介
干咸俊,男,1965年生,安徽含山人。2004年畢業(yè)于北京師范大學,獲哲學博士學位?,F(xiàn)為安徽師范大學政法學院副教授,淮北煤炭師范學院學報編輯部副主編,副編審。主要從事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教學與研究,在《哲學動態(tài)》、《學術界》等刊物發(fā)表學術論文10余篇。
書籍目錄
序導論 無法消解的本體論 一、本體論存在的意義 二、傳統(tǒng)哲學本體論的探索及其失誤 三、現(xiàn)代西方哲學對本體論的發(fā)展 四、馬克思哲學所實現(xiàn)的本體論變革及新方向第一章 生存論的實踐本體論 一、把感性理解為實踐活動的唯物主義 二、“人的身體”:實踐本體論視閾中的自然 三、“人的存在”與“人的本質”在于“自由自覺的生命活動” 四、“社會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質的統(tǒng)一”第二章 實踐本體論與時空觀 一、馬克思的時空觀:物質運動的屬性,還是實踐的屬性? 二、時間是人的實踐活動的展開 三、世界歷史:人的實踐活動的空間拓展第三章 實踐本體論與辯證法 一、剝離生活基礎的辯證法不過是變戲法 二、辯證法的生存實踐論根基 三、實踐本體論的辯證本性 四、辯證法的批判精神在于實踐的否定性本質第四章 實踐本體論與真理觀 一、真理不僅僅是一個理論問題,而主要是一個實踐問題 二、真理的本質在于自由 三、真理是人的生命活動展開的過程第五章 實踐本體論與歷史觀 一、歷史不過是追求著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動而已 二、自然史和人類史的統(tǒng)一 三、人創(chuàng)造歷史和歷史對人的制約第六章 馬克思哲學本體論的當代意義 一、馬克思哲學開創(chuàng)了哲學研究的新時代 二、關于“現(xiàn)實的人”與人的解放的理論 三、揚棄自然科學與人文科學對立的嶄新科學主要參考文獻后記
編輯推薦
《馬克思哲學本體論及其當代意義》首先對本體論進行一番考察。通過對哲學史的簡要回顧,得出的結論是:本體論是哲學之根,是人類的命運和天性,是人類的歷史存在;本體論的呈現(xiàn)并不是一種固定的形態(tài)和模式,它在人類生存實踐中呈現(xiàn)出多種多樣性,與時代一同進步。 《馬克思哲學本體論及其當代意義》主體部分是對馬克思實踐本體論思想的詳盡闡述。實踐本質上是人的自由自覺的生命活動,它是人類所特有的對象化活動,這種對象化活動通過改造物質世界,創(chuàng)造精神世界,處理人與外物之間的自然關系,調整人與人之間的社會關系,表現(xiàn)出它的本體性質。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