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懂財經(jīng)新聞的第一本書

出版時間:2011-12-22  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  作者:陳思進,金蓓蕾  頁數(shù):272  
Tag標簽:無  

前言

回歸常識文/陳思進First ThingsFirst(首先),在當今社會,除非你的生活能夠遠離金錢,否則不管你喜不喜歡,人人都需要關注財經(jīng)新聞,不僅要關注國內(nèi)的,更要關注國際的。因為這些年來地球越來越小,全球經(jīng)濟已一體化,真可謂我們生活在一個村——地球村里,任何地方發(fā)生的財經(jīng)事件,都可能間接或直接影響到你如何理財,或者說得更明白一些,直接關系到你錢包的大小。 然而,每天,甚至每時每刻,財經(jīng)新聞鋪天蓋地,我們該關注哪一些呢?記得剛到美國時,留意到那時國內(nèi)播報的新聞一般都是特大喜訊、好消息什么的,而在美國打開電視,播報的新聞,所謂Breaking News(突發(fā)新聞),不是殺人就是放火,不是搶銀行就是盜汽車,而財經(jīng)新聞則不是失業(yè)率又高了,就是股市又跌了等。于是在大眾傳播學的課堂上,我忍不住請教了教授。他說:“狗咬人不是新聞,人咬狗才是新聞?,F(xiàn)在處于和平年代,社會穩(wěn)定是常態(tài),這樣的新聞可以忽略不計,只有殺人、放火這類非常態(tài)事件,才會被當做新聞報道出來。新聞就是要報憂不報喜,因為喜本該是常態(tài),不足掛齒。”所以美國有一句俗語:No news is good news(沒有新聞就是好新聞)!其實看財經(jīng)新聞也一樣,大家要特別留意壞消息,“好消息”根本不用去聽,因為“好”是常態(tài),是應該的,比如生產(chǎn)力提高啦,GDP和人均收入都提高啦,在一個和平的社會中,隨著生產(chǎn)力不斷提高,做到這些是應該的。同時,任何事物都該一分為二,即使在“好消息”中,我們也必須學會從另一個角度看到其“壞”的一面。以此來推論,我們對于“壞消息”就更要作好充分的準備了,所謂Wishing for the best, preparing for the worst(作最好的許愿,作最壞的準備)。中產(chǎn)階級離窮人只有三個月多年來,美國人好日子過慣了,太樂觀了,他們向來Wishing for the best and preparing for the best。他們不懂何謂“積谷防饑”,更不明白什么叫“未雨綢繆”,平時的積蓄最多只夠花三個月,即“中產(chǎn)階級離窮人只有三個月”。因為銀行的房貸只要違約三個月,就將被投放到市場中去“法拍”。于是這次金融危機一來,有幾百萬“樂觀的”美國人失去了家園,給我們上了一堂形象生動的課。  那么,我們?nèi)绾蝸碜x懂財經(jīng)新聞呢?如前所述,美國的新聞,特別是所謂的Breaking News,不是殺人就是放火。剛進華爾街時,我的頂頭上司被法院隨機挑中,當選為一起殺人案的陪審團候選人。在美國,每一個公民都有做陪審員的義務,一旦被選上就必須去,十天半月不能上班,公司不能扣薪資。沒想到隔了一天,老板就回來上班了,說是沒有被選上。因為那個犯罪嫌疑人是西班牙血統(tǒng)的南美人,而我的頂頭上司也是西班牙裔,需要避嫌。按照現(xiàn)在流行的說法,就是“屁股決定大腦,立場決定觀點”。我的頂頭上司落選了,閑聊時問起陪審團的篩選過程才知道,挑選陪審團人選,一般來說有兩類人是選不上的:一類是高學歷的所謂“精英人才”,包括博士、專家和教授;另一類尤其重要,不能和嫌犯扯上任何關系。舉例來說,假如犯罪嫌疑人是古巴人,那么古巴人(甚至古巴裔)就選不上了,唯恐陪審團成員嘴下留情;如果犯罪嫌疑人是伊拉克人,那么伊朗人也選不上,生怕你會借機公報私仇。第二類人選不上可以理解,但為何高學歷的精英也不能當選陪審員呢?這就是英國制定的Common law(普通法)的基本原則,陪審員只要有Common sense(常識)即可。這是多么合情合理的原則??!因為專家、學者和教授的大腦太復雜了,研究的問題太縱深了,往往反倒失去了常識。舉例來說,按中國的法律,蓄意殺人該償命,這是文盲都知道的常識。那么現(xiàn)在要問:故意殺人犯藥家鑫該不該判死刑?只要被問及的不是藥家鑫的親朋好友或利益攸關者,本來應該都會回答“該殺”,絕對不會說什么因為激情犯罪可以獲輕刑;更絕對不會為藥家鑫去求情。有必要去分析藥家鑫為何會成為魔鬼、為何超越了倫理底線嗎?這里必須指出,如此簡單的一個問題,至于這么復雜嗎?殺人償命,就這么簡單。金錢管理上,專業(yè)人士未必高于門外漢其實讀懂財經(jīng)新聞和甄選陪審團的道理是一樣的:第一,用常識去判斷;第二,對新聞中發(fā)表觀點的人作一些背景調查,看看此人與新聞事件是否有“Conflict of interest(利益沖突)”,以此來加以判斷,該正聽,還是反聽,抑或根本就不能聽。這里可以借用巴菲特的名言:“在任何領域專業(yè)人員高于門外漢,但在金錢管理上往往并非如此。”現(xiàn)在主流對于財經(jīng)金融的分析似乎已失去了常識,而我在所有文章里都有一個“核心”,就是脫繁就簡、返璞歸真,回歸常識。如果非要提高到經(jīng)濟理論上來說,也應該回歸到傳統(tǒng)經(jīng)濟學。這些年來,好些金融專業(yè)人員失去了常識,已經(jīng)被自己設計的游戲規(guī)則弄得暈頭轉向了。金融危機一次接一次(美國這200年來,大小金融危機達135次),傷及的絕大多數(shù)是普通百姓。投資與投機的區(qū)別很重要那么普通百姓要怎樣投資,才能確保自己的財富不受侵蝕?要講清這個問題,首先必須弄清投資和投機的區(qū)別。只要明白了投資和投機的區(qū)別,閱讀財經(jīng)新聞的時候,也就不那么容易去跟風操作了。舉例來說:我們常常會聽到周圍有人傳說,某某人前幾年買了一套房子,這些年漲了好幾倍;某某人炒股半年買了套豪宅;某某人前些年購入的黃金,這兩年又漲了兩倍。羨慕嗎,那就趕緊跟著上嗎?且慢!當你明白但凡低買高賣均屬于投機的話,你就不會跌入“羊群效應”中。因為投機市場是十個人進去,一個人賺,二人打平,七個人虧(二八定律在金錢上成為一二七定律)。正因為前面的炒家有人大賺,假如輕易地盲從,人云亦云,就將陷入騙局,導致投資失敗,成為最后的傻瓜!那么投資和投機的區(qū)別究竟是什么呢?其實很簡單,投資的收益是來自投資產(chǎn)品所產(chǎn)生的財富;而投機的收益,是來自另一個投機者的虧損。換句話來說,投機是一種零和游戲(不計算交易成本和稅收,虧損的錢和賺取的錢之和為零)。 假設你買入一個金融產(chǎn)品后,不管是股票還是債券,抑或是房子,只要是希望回報來自買賣時的不同價位(做多時的先低買,后高賣;做空時的先高賣,后低買),就屬于投機;而如果你是指望這個產(chǎn)品能不停地產(chǎn)生收入(如上市企業(yè)生產(chǎn)出來的財富),比如股票的利息分紅(歐美股市中絕大多數(shù)股票都有分紅)、債券的定期Coupon(票息),或者房租收入等,這就是投資,不屬于零和游戲的范疇。但是在中國,股市中的股票基本上都不分紅,那么在中國進入股市基本上都屬于投機操作,一種零和游戲而已,不過是這個炒股者的回報來自另一個炒股者的虧損,也就是低買高賣,屬于最典型的市場投機。再比如人們喜愛的黃金,由于黃金在工業(yè)上已有替代品,所以黃金本身不再能產(chǎn)生財富,所以買賣黃金也純屬投機;另外,所有金融衍生證券也都不會產(chǎn)生財富,是典型的零和游戲,因此投入金融衍生產(chǎn)品,自然也是投機行為。弄懂了投資和投機的區(qū)別,讀者就可以自己分析了。如國內(nèi)最熱衷的購房行為,如果是希望得到穩(wěn)定的租金收入,就屬于投資。假如購房僅僅是期望低買高賣,那就是投機了。特別要注意的是,投資和投機(英文是Investment和Speculation)在金融領域并無褒貶之分,只是回報的來源不同而已。投機不會創(chuàng)造財富,只是財富的再分配,并不會增大市場的蛋糕;只有投資才會創(chuàng)造社會財富。我為何要在文章里反復規(guī)勸普通百姓盡量多投資、少投機呢?因為投機是零和游戲,有人贏了,就一定有人輸。就如同進賭場,一人賺,二人打平,七人虧,輸?shù)亩喟雰菏巧?。為什么呢?由于市場信息的極其不對稱,普通百姓往往是最后得知好消息(或者是壞消息)的群體。當你聽到有人發(fā)財?shù)男侣剷r,就更不能輕易進場了。因為你多半就會成為那七人中的一個,你所虧損的錢,正好進入了前面那個人的腰包!當然投資也有可能虧損,但是相對于投機來說可控度比較大。比如在歐美就有一種抗通脹的債券,其回報率一定能超過通脹率,買入這種債券帶來的Coupon回報是可以預期的,并能抵御通貨膨脹。自從有了微博之后,經(jīng)??吹綄τ谝粋€市場(如房市、股市、金市)的唱多派和唱空派,大家隔空互掐,好不熱鬧。其實,任何一項交易都是由多派和空派合作完成的。買方是多派,賣家就是空派,兩方缺一不可,一個愿打一個愿挨,吵吵鬧鬧如同歡喜冤家。所以,唱多派和唱空派大可不必傷了感情,應該相互感謝才是,一個健康的市場需要投資者和投機者同時并存,否則這個游戲就玩不起來了。假如一個市場中全是唱多派(只有買家沒有賣家),或者又都是唱空派(只有賣家沒有買家),那還能成市嗎?多派因為空派的存在買到了他所想要的價格。與此同時,空派因為多派的存在,才能使得做空成為可能。而至于多派和空派誰能看準市場,那就更沒有必要相爭了。千金難買早知道,市場若有效,那每一派的勝算都只有50%。因為在一個市場中,當多派多于空派時,市場向上,當空派多于多派時,市場則向下,如此不斷循環(huán),就好似月圓月缺,潮漲潮落。而金融大鱷之所以成為大鱷,就在于他們能夠巧妙地利用傳媒控制輿論,自己要做多時就唱空市場,反之,自己要做空時就唱多市場,以此來忽悠信息不對稱的廣大散戶。這就是為何散戶會傻乎乎地被多派(或空派)任意宰割。我一般不對投機市場作預測,因為黃金和其他許多大宗商品一樣,早就成了華爾街忽悠大眾的利器了。對于華爾街來說,最好就是漲漲跌跌、跌跌漲漲,他們唱空做多、唱多做空,從中獲得巨大的利潤。猶如桌上有半杯水,樂觀的人看多,他們會說:不是還有半杯水嗎?而悲觀的人看空,他們會感嘆:哎呀,就只剩半杯水了。當唱多派和唱空派達到平衡時,價格一般是合理的。合理的價位反映出來的就是真正的供求關系。一旦失去了平衡,供求關系被扭曲,價格也會隨之被扭曲。對于普通百姓來說,我要再次強調,多做投資,少做投機(包括早就不屬于投資產(chǎn)品的黃金),除非你有過人的第六感,否則只能“小賭怡情,玩玩即可”,千萬別沉陷泥潭,難以自拔。對自己的投資是最好的投資現(xiàn)在大家要問了,那么什么是最好的投資呢?這里先說個小故事。我有個朋友10年前存了5萬元,他沒有以5萬元作為購房的首付款,也沒有用來買股票,而是看到一則新聞說,未來對同聲傳譯的需求將大增。他用供求關系一分析,相信同聲傳譯未來能夠賺大錢。于是,我那位朋友就把5萬元花在了進一步學習外語和練習同聲傳譯上。起先周圍的朋友都笑他傻,最近他成了人們羨慕的對象。現(xiàn)在中國同聲傳譯的價碼高達每小時250美元!這是一筆何等劃算的投資啊!而且大腦里的知識是任何人都無法剝奪的。從上述例子可以看出,一旦明白了投資和投機的區(qū)別,就知道該將金錢投向哪里。對于普通百姓來說,最好的投資莫過于投向自己的大腦,它能為你帶來源源不斷的回報。這也是我為何反復勸說人們要少投機、多投資的緣由。因為投資不僅可以給自己,同時也能給社會創(chuàng)造真正的財富。反之,財富隨時隨地都有被剝奪的可能。美國開國元勛托馬斯?杰斐遜說:“如果美國人民允許私人銀行控制貨幣的發(fā)行,那么銀行和那些將要依靠銀行成長起來的公司會首先用通貨膨脹,然后用通貨緊縮……來剝奪人民所有的財產(chǎn),直到他們的孩子夢醒時發(fā)現(xiàn),他們在父輩們征服過的大陸上已無家可歸?!北热纭懊缆?lián)儲”這個代表著私營信貸的壟斷銀行,就具備了制造繁榮與蕭條的能力:美聯(lián)儲作為美國的央行,可以隨意發(fā)行貨幣(導致通貨膨脹),也可以采取緊縮貨幣政策(導致通貨緊縮)。它也可以隨時更改銀行準備金的標準或者貼現(xiàn)率。它還能決定整個國家的銀行利率。由此,在金融危機最嚴重的2009年,美聯(lián)儲的利潤也創(chuàng)下從未有過的573億美元的歷史新高。事實上,通脹和通縮是一枚錢幣的兩個面,缺一不可,必須連續(xù)使用才能達到掠奪的最大效果。僅靠通貨膨脹,富人自身的財產(chǎn)也同步在縮水,而且比窮人縮水還要多,只能達到掠奪財富的半步,所以通脹之后必然通縮,才能完成掠奪財富的目的。以日本為例,首先制造通貨膨脹,使百姓以為錢將不值錢,于是紛紛買入資產(chǎn)(如房地產(chǎn)、黃金或股票)以求保值;而隨之而來的通貨緊縮使房價大跌、股市崩盤,20年財富積累一晃盡失,至今都無法“解套”。談到日本房價,目前國內(nèi)百姓對居高不下的房價有一個很流行的說法,就是“高房價根子在于貨幣寬松,也就是貨幣超發(fā),那只要貨幣超發(fā)不停,房價就不會回落”。這話說對了一半兒。貨幣寬松的確是高房價的最大原因之一,但卻不能永遠支撐房價,因為這不符合最基本的常識,只不過是個“美好的誤會”!只要再看一下日本就知道了,這幾十年來,日本貨幣一直超發(fā),貨幣一直寬松,房價也曾一路飆升,但撐到20世紀90年代初,日本房價突然開始下跌,貨幣再寬松也失效,無濟于事了,最后全日本平均房價跌了80%,東京更是跌去90%!其實,信貸寬松、貨幣超發(fā)對于房價,就像運動員服用興奮劑一樣,的確能提高成績,甚至打破世界紀錄,但持續(xù)服用就會失效,甚至造成猝死!靠貨幣超發(fā)、信貸寬松支撐的房價,最終會和服用興奮劑的運動員一樣,只是時間問題。不單日本,只要稍稍回顧一下歷史就會發(fā)現(xiàn),世界各地的房價幾乎到處都上演過這個故事,如30年前的南美曾跌去70%;25年前的中國香港曾跌過70%,20多年前的中國臺灣曾跌去60%;3年前的迪拜跌去超過50%;這幾年的愛爾蘭以及整個南歐都在下跌著。而美國可謂是信貸寬松貨幣超發(fā)的祖師爺了吧,可這次美國房價從2006年7月開始一路下滑,迄今為止依然“跌跌不休”,好些地方已跌去超過70%,全美房價共計“蒸發(fā)”了65萬億美元。可見房價這東西,漲得越猛,跌得越兇,真好似Easy come, easy go(來得容易去得快);而漲的時間越持久,那跌的時間也就越漫長。顯然,要是貨幣超發(fā)就能永遠支撐房價,那曾經(jīng)出現(xiàn)過的泡沫就不會破了。經(jīng)濟規(guī)律和大自然的規(guī)律一樣,你可以人為地扭曲,但最后終將受到規(guī)律的報復,扭曲越大,報復越激烈,正所謂What comes around goes around(因果循環(huán),報應不爽)。中國也不可能避免,只是在中國可能人為控制得更厲害,那扭曲得更大,拖的時間更長,但是,屆時可能報復得更激烈!除非中國真是童話的世界,可事實上已經(jīng)證明了不是,就像沒有一棵永遠上長的樹,沒有一把永遠不滅的火,沒有一畝能產(chǎn)10萬斤糧食的地,沒有一場永遠不散的盛宴一樣,房價也不可能永遠朝上漲,你不信嗎?反正我信……看到這兒,普通百姓應該明白怎樣守護自己的財富了吧?歷史事實證明,勤勞是增加社會財富的唯一手段。根據(jù)英國經(jīng)濟學家安格斯?麥迪遜的研究,按照GDP總量比較,中國從公元1世紀到鴉片戰(zhàn)爭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經(jīng)濟體,直到19世紀90年代才被英國取代。這說明中國的經(jīng)濟模式一直是對的,只是被帝國主義侵略,掠奪了財富之后才變得貧窮了。總而言之,如何看懂財經(jīng)新聞?首先要特別關注“壞消息”;其次,看清楚是什么樣的“專家”在說話,有的要聽,有的不能聽,有的只能反聽;第三,看財經(jīng)新聞時要能分清什么是投資、什么是投機,盡量多投資,少投機,多學投資,避免投機;最后,回歸常識,第一感覺不靠譜基本上就不靠譜,聽上去太好的一定是假的。電影《功夫熊貓》中有句話道出了事實的真諦:The secret ingredient is that there is no secret ingredient! We don't need a secret ingredient.We don't need to be someone“special”(湯中秘密作料就是沒有作料。)可以從這句話衍生出來的,也就是我要送給大家的一句話:金融沒有秘訣,發(fā)財更沒有秘訣,投資自己,將自己變?yōu)樽钪靛X的“東西”,財富自然會源源不斷而來。

內(nèi)容概要

  ★通脹之后必然通縮?
  ★房價降到什么價位才算合理?
  ★如何分辨投資與投機?
  ★什么才是最好的投資?
  ★人民幣升值,從中大獲豐收的是誰?
  ★為什么資產(chǎn)縮水的總是你?
  ★黃金能保值嗎?
  ★巴菲特真有那么“神”嗎?
  ★未來30年,我們拿什么來養(yǎng)活自己?
  《看懂財經(jīng)新聞的第一本書》讓你不只看熱鬧,更看出財經(jīng)新聞的門道!掌握本書里的四原則,不再被忽悠,讓你自己做自己的理財專家,讓你徹底了解財經(jīng)新聞,輕松看懂國內(nèi)外經(jīng)濟形勢。用最通俗的語言解讀經(jīng)濟時事和指標,告訴你該如何聽專家的話,從此不再害怕金融術語。
  本書還嘗試分別從不同的角度對于當前廣大讀者感興趣的財經(jīng)、理財問題進行了深入的解讀,以專家的視角和通俗化的寫作手法為廣大讀者解讀財經(jīng)新聞中的最核心的信息,以更加理性的思考對于讀者的投資作出指導,為讀者的投資理財?shù)臎Q策過程中添加一雙慧眼。

作者簡介

  陳思進,戲稱自己是“華爾街臥底”,曾任瑞信證券投資部助理副總裁、美銀證券公司副總裁等職務;目前任某國際金融財團全球投資部風險管理資深顧問。央視大型記錄片《華爾街》、《貨幣》學術顧問,《讀者》簽約作家,《海外文摘》2007年最佳作者,長期應《中國證券報》、《經(jīng)濟參考報》、《證券市場周刊》、《中國經(jīng)營報》、《周末畫報》、《錢經(jīng)》、《北京青年報》、《東方早報》等一線報刊之約,撰寫專欄、時評和隨筆等。
  金蓓蕾,東方早報、理財一周報財經(jīng)記者。

書籍目錄

序 回歸常識
第一章財經(jīng)新聞如何看?
什么都漲工資不漲
——通脹來了怎么辦?
投資的困惑
——黃金保值靠譜嗎?
和人民幣“私奔”
——人民幣升值,誰受傷誰得益?
美元VS人民幣,誰是最后的贏家?
到中國香港打醬油,到美國買茅臺
第二章專家之言如何聽?
資本圈的“岳不群”
——神話背后的巴菲特
高盛們的面具
——誰還在迷信投行?
同是金牌分析師,結論為何大不同?
投資是場信息戰(zhàn)
——小心被國際炒家忽悠
忠言逆耳
——向所有“烏鴉嘴”致敬
第三章誰在炒房?
迪拜夢碎,愛爾蘭隕落
——都是房子惹的禍(1)
沒有房子就結不了婚
——都是房子惹的禍(2)
泡沫啥時破?
——北京、上海房價會跌多少?
房產(chǎn)稅
——調整樓市的利器之一
高房價之惑
——房子的定價權在誰的手中?
不買房也樂活
——你不知道的租房經(jīng)濟學
曼哈頓不遙遠
——紐約房地產(chǎn)的投資商機
第四章誰在股市賺到了錢?
為什么輸錢的總是你,數(shù)錢的總是別人?
你會上當嗎?
——古今中外的“龐氏騙局”
富人玩金融衍生品,窮人才炒股
你在“投資”還是在“投機”?
華爾街陽謀
——財經(jīng)杠桿是當代煉金術
做空是豪賭,散戶要遠離
期權與期貨:是煙火,還是殺傷性武器?
期指高風險,一朝失誤滿盤皆輸
掉期交易:買家沒有賣家精
外匯市場:沒有最險只有更險
風控模型:真的能夠控制風險嗎?
第五章什么是正確的財富觀和消費觀?
“垮掉的一群”
——美國模式正在消滅中產(chǎn)階級
美元為什么這么牛?
——霸權貨幣的前世今生
慷慨背后的秘密
——歐美富人為何愛捐錢?
看清經(jīng)濟增長的“幌子”
——你被GDP忽悠了嗎?
低油價時代的終結
——你作好改變生活方式的準備了嗎?
明天的錢能圓今天的夢嗎?
——借貸消費是個美麗的傳說
下一次危機何時來?
——貨幣戰(zhàn)爭暗藏禍端
欲望無休止
——誰讓我們遠離了幸福?
希望在哪里?
——中國古代智慧的“遠親”北歐模式
附錄

章節(jié)摘錄

版權頁:插圖:第一章財經(jīng)新聞如何看?在本章中,我們會討論物價上漲、通貨膨脹、投資黃金、人民幣兌美元升值、富人與慈善等話題。老百姓菜籃子里樣樣東西都漲價,這在工資沒有明顯增長的情況下無疑是壞消息。也許你做得到不買新衣服,但飯總是要吃的。不炒股的人也許覺得股市漲跌和他沒關系,但恐怕沒人會說物價上漲了和他沒關系。大家對此類新聞就要多留心、多思索: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通貨膨脹,該做些什么來保護自己的財富不縮水?黃金價格的大跌讓許多黃金炒客夜不能寐。今天買入的黃金明天還值這個價嗎,我到底是該買還是該賣?要回答這些問題,先要檢查一下自己是在投資還是在投機。如果你是在合理價位之上買入的,那你就進入了一場擊鼓傳花的投機游戲,贏得這場游戲唯一的途徑就是找到下一個接棒的投機客?,F(xiàn)在要換到一美元需要用到的人民幣越來越少了,這是好消息嗎,這是說咱老百姓手里的人民幣越來越值錢了嗎?如果鈔票真的越來越值錢了,為啥日子卻越來越難過?要解開這個困惑,就要搞清楚人民幣兌美元升值和人民幣購買力的提高是兩回事。只要你不出國不用美元消費,你手中的一元人民幣永遠就是一元人民幣,而且由于通貨膨脹,這一元人民幣能買到的東西還不如從前呢。既然中國老百姓沒從人民幣升值中撈到什么好處,那從中大獲豐收的是誰?為什么美國物價不瘋狂,美元的購買力很強盛?歐美的大老板、有錢人怎么都爭著比賽捐錢?他們真是耶穌再世嗎?很多弄不明白的問題,不妨套用常識分析一下,就會豁然開朗啦。第一章 財經(jīng)新聞如何看?什么都漲工資不漲——通脹來了怎么辦?相信你一定聽說過以下這些傷感的自嘲體名詞:“蒜你狠”、“豆你玩”、“姜你軍”、“糖高宗”、“油你漲”、“蘋什么”、“花你錢”、“鹽王爺”……食品漲價的接力賽令不少人成了海量囤積貨物的“海豚族”,連深圳主婦也無奈地跑到中國香港去打醬油了。自2010年下半年以來,我國CPI(居民消費價格指數(shù))增長超過了4%。媒體一邊曝光廠家紛紛減量換包裝隱性漲價,一邊給消費者如何購物最省錢支招兒。如今這年頭,除了工資不漲什么都在漲,老百姓傷不起??!貨幣供大于求導致貨幣貶值、物價持續(xù)顯著上升的現(xiàn)象,在經(jīng)濟學中被稱為通貨膨脹。也就是說在一段時間內(nèi),商品和服務價格的總水平超過了經(jīng)濟增長。市場價格的總水平上升了,每個貨幣單位能夠買到的商品和服務卻減少了,這反映了貨幣購買力受到侵蝕。通貨膨脹兇猛襲來,從衣食住行各個方面將我們打得潰不成軍。怎么辦?惡性通脹將摧垮經(jīng)濟通貨膨脹對經(jīng)濟的影響是多方面的,在某個特定時期,輕微的通脹可能是正面的,但在任何時候,高通脹絕對都是負面的,而惡性通脹更將摧垮經(jīng)濟!所謂低通脹可能是正面影響,主要是它能夠緩解經(jīng)濟衰退,通過減少實際債務水平而達到減免債務的目的。比如,美國這次通過量化寬松政策來稀釋他們的巨大債務,就是最好的實例。通脹的負面影響主要表現(xiàn)為一段時間內(nèi)貨幣的實際價值降低了。由于對未來通脹的不確定性,人們會減少穩(wěn)定的投資和儲蓄。當高通脹發(fā)生時,因擔憂價格的進一步上漲,消費者開始囤積商品。這種狀況的持續(xù)將導致商品短缺,價格就真的快速上漲,由此引發(fā)惡性循環(huán),直至走向惡性通脹。惡性通脹對一個國家的經(jīng)濟危害遠比通縮更可怕,1923年德國發(fā)生的惡性通脹就是一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德國和其他國家一樣必須巨額舉債來應對戰(zhàn)爭的支出,因此而引發(fā)了通脹,但比同時期的美國通脹率要低。戰(zhàn)爭過后,德國通脹有所控制,不過沒多久通脹又開始抬頭。到了1923年,歷史上最瘋狂的通脹在德國肆虐,價格通常在幾小時內(nèi)便可翻一番。為盡快擺脫金錢以獲得商品的野性采購迅速在德國蔓延,同年底竟然發(fā)展到購買一條面包要花費200億馬克的境地。一個夸張但真實發(fā)生的場景是:家庭主婦拿紙幣(馬克)來燒火。因為用紙幣當柴火比直接用紙幣去購買柴火更便宜!不管是低通脹也好,高通脹也罷,最后吃虧的總是老百姓。在通脹情況下,老百姓為了守住辛勤勞作換來的錢,毅然決然地將錢進行資產(chǎn)類投機,如股市、樓市,還有很多人把錢投入了金市,可是這樣就能守住財富嗎?事實上,目前這三個“市”幾乎都有泡沫,而且已經(jīng)到了高處不勝寒的境地。這時候入市等于是自殺,因為誰也無法保證能在泡沫破滅前一刻及時退出,只要一個金融浪頭襲來,資產(chǎn)立刻被吞沒。

編輯推薦

《看懂財經(jīng)新聞的第一本書》:通脹之后必然通縮?房價降到什么價位才算合理?如何分辨投資與投機?什么才是最好的投資?人民幣升值,從中大獲豐收的是誰?為什么資產(chǎn)縮水的總是你?黃金能保值嗎?巴菲特真有那么“神”嗎?未來30年,我們拿什么養(yǎng)活自己?《看懂財經(jīng)新聞的第一本書》讓你不只看熱鬧,更看出財經(jīng)新聞中的門道。掌握《看懂財經(jīng)新聞的第一本書》四原則,不再被忽悠,做自己的理財專家。任何財經(jīng)新聞都可以用以下四原則看懂:特別關注“壞消息”,每條壞消息都會提供有價值的參考信息比如,老百姓菜籃子里樣樣東西都漲價,這在工資沒有明顯增長的情況下無疑是壞消息。不炒股的人也許覺得股市漲跌和他沒關系,但恐怕沒人會說物價上漲了和他沒關系。大家對此類新聞就要多留心: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通貨膨脹?該做些什么來保護自己的財富不縮水?如何不被“專家”忽悠:比如,在貴金屬市場,資本大鱷索羅斯一面唱空一面做多;高盛則和摩根士丹利唱對臺,一個看空一個看多。我們該怎么判斷,買還是賣?解決之道:看到財經(jīng)消息后,要搞清楚是誰發(fā)布的這個消息,想一想他為何要發(fā)布這個消息。對于“專家”發(fā)表的講話,要確認一下該專家的身份,他代表哪個公司,為哪個機構服務。如果是股評家,最好了解一下他是否擁有所評論的那只股票,他是否是利益相關者。這樣你就知道哪些要聽,哪些不能聽,哪些只能反著聽。分清投資與投機:比如,黃金價格的大跌讓許多黃金炒客夜不能寐。今天買入的黃金明天還值這個價嗎?我到底是該買還是該賣?要回答這些問題,先要檢查一下自己是在投資還是在投機。如果你是在合理價位之上買入的,那你就進入了一場擊鼓傳花的投機游戲,贏得這場游戲唯一的途徑就是找到下一個接棒的投機客。核心原則:回歸常識:再復雜的問題和事物都可以用你的常識去判斷。第一感覺不靠譜的,基本存在貓兒膩,聽上去太好的,往往不是真的。動蕩的財經(jīng)新聞輪番轟炸,市場暴漲暴跌,有人賺得衣缽滿盈,有人輸?shù)醚緹o歸。在紛繁復雜的信息面前,我們應該怎么判斷取舍,該如何保護自己的財富不縮水?知名金融學家,央視《華爾街》顧問陳思進,華爾街歸來,分享如何保護自己的財富不縮水,如何用財經(jīng)新聞賺錢。不懂財經(jīng)新聞,別說你會投資理財。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看懂財經(jīng)新聞的第一本書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155條)

 
 

  •   每一條財經(jīng)新聞的背后都有一個最關鍵的潛臺詞,抓住新聞的潛臺詞。告訴你如何從“壞消息”里提煉最有價值的參考信息,如何不再紙上談兵,學會用消息賺錢!
  •   通過現(xiàn)象看本質。作者把復雜的財經(jīng)現(xiàn)象,細細分析,慢慢褪皮,就曉得平平淡淡的大道理。寓復雜于簡單之中,受益匪淺。任何財經(jīng)新聞都可以用下面四個原則看懂?!第一,要特別關注“壞消息”,第二,專家的話該怎么聽,第三,分清投機與投資;第四,核心原則,回歸常識。確實讓我們看清了很多事情。
  •   看懂財經(jīng)新聞的第一本書(《華爾街》顧問教你挖出新聞里的真金白銀)孤獨是注定的,孤零零的來,孤零零的走,只有在孤獨中找尋自我,在孤獨中實現(xiàn)自我,最親愛的人,最親近的人也只是陪你一段,沒有人會陪你永遠,最后的歸宿就是一個人躺在那冰冷的棺材里,我們注定孤獨,就要享受孤獨,在孤獨中完成自我。
  •   看懂財經(jīng)新聞的第一本書(《華爾街》顧問教你挖出新聞里的真金白銀)很好字很清晰,是正版
  •   在現(xiàn)今社會,無論是理財還是投資,看懂財經(jīng)新聞都是非常有幫助的。而新聞的深奧難讀、枯燥的財經(jīng)術語常常讓非專業(yè)人士望而生畏。陳思進先生針對普通人群,寫了這本通俗易懂又生動有趣的看懂財經(jīng)新聞的書。翻開這本書,你會發(fā)現(xiàn),財經(jīng)新聞原本是如此的貼近生活又如此的有趣。
  •   身為女人,肩負持家之重任,通脹,乃最頭痛的問題。想方設法要將老公辛苦賺來的人民幣保值增值,另外期待著一個寬裕幸福的晚年,嘗試過諸多投資方法,時常關注財經(jīng)新聞,但是也深為讀不透新聞而困惑苦惱,往往要請教求助于朋友,頗多不便!而今從微博收聽到陳老師的財經(jīng)解析若干,心中明朗了許多,轉而拜讀此書,真有相見恨晚之感!謹以此文字推薦給同路人,望大家在往后的投資理財中思路清晰,十拿九穩(wěn)!
  •   你不理財、財不理你!現(xiàn)在人人都知道這句話,所以普通百姓也開始關注理財之道。但是真正懂得理財之法的人卻寥寥無幾,大家要么就是從眾,別人買什么我買什么;要么就是壓寶,在高收益的誘惑下對風險不管不顧。面對復雜的金融信息,其實普通大眾是非常茫然的,信還是不信呢,有人信,也有人懷疑。所以有人歡喜有人憂。
    本書不但教會你如何去篩選、讀懂財經(jīng)新聞,更是就現(xiàn)實金融形勢與趨勢做出深刻的分析判斷,非常值得一讀。面對紛繁復雜的金融市場,沒有足夠的理論功底,不要輕易涉足自己不熟悉的領域,否則你會死的很慘。趕緊學習吧,因為如果你逃避,雖然避免了風險,但卻失去了機會!
  •   看不懂財經(jīng)新聞,不要說你會理財!因為賺錢的第一課,就是學會看懂財經(jīng)新聞。
  •   看懂財經(jīng)新聞,學會投資理財
  •   平心說,這書寫的很是平易近人,看它之前剛剛讀過《貨幣戰(zhàn)爭升級版》。兩本書在面對很多問題的時候看法很接近,比如說金融衍生品是大危害,說華爾街是一群壞蛋,說債務貨幣遲早崩潰之類的。而最大的不同點在于對黃金的看法,《貨幣戰(zhàn)爭》更提倡回歸貨幣金本位,但《財經(jīng)》則講黃金不過是另一種投機品而已,不必過高估計其價值?! ?這本書用淺顯的例子講明白了很多專業(yè)術語,比如期權期貨,掉期之類的概念。可能由于作者本身就在紐約華爾街混跡多年,才能講得如此深入淺出坦白說,我唯一不滿的是這本書并沒有真的講出很多關于如何讓你財富增加的方法,而是更多告誡讀者不要參與到投機這種零和游戲中來??赡芤驗樽髡咭恢倍紙孕盘ぬ崒嵉馁嶅X、不過度消費就是最好的保值增值手段吧。
  •   這果然是看懂財經(jīng)新聞的第一本書啊。以前總是很羨慕那些開口閉口都是財經(jīng)新聞的人,看完這本書后,覺得有一點明白了。呵呵,至少對財經(jīng)、金融、投資沒有那么生疏了。不錯,推薦一下。
  •   《看懂財經(jīng)新聞的第一本書》真是一本好書,像我這樣對財經(jīng)不是很“感冒”的人,看了也有很多感觸,了解了很多我們身邊的民生關心的事,如何看待買房,買黃金等投機行為,
  •   這本書我?guī)缀跏且豢跉庾x下來,真是很長見識,寫得太棒了;我懂了如何看財經(jīng)新聞,投資以及股票等等很多知識。非常棒!
  •   讀懂財經(jīng)新聞對我們了解日常的經(jīng)濟動向很有作用,我們可以知道經(jīng)濟走勢的大致方向,從而及時地判斷出我們的決策!
  •   這是我看到第一本陳思進的書。這本書不是那種陰謀論的提倡者。而是透過常識,讓你解讀財經(jīng)新聞背后的真實。不錯。
  •   這本書介紹財經(jīng)介紹投資,但不想其他書傳授些投資理財?shù)摹懊卦E”,書中提出了最好的投資就是投資自己的觀點,踏實而且理智,對浮躁盲目追求投機性投資的風氣來說是一種點醒。書中分析了目前國內(nèi)國際的經(jīng)濟狀況,難能可貴的是寫得通俗易讀,讓沒有經(jīng)濟專業(yè)背景的讀者也可以輕松理解。
  •   其實我覺得這本書的名字叫的有點過了??炊诉@本書,不代表就能看懂財經(jīng)新聞。但是看懂了這本書,你一定能活的更加明白。這就是金融在當今社會的價值,活在當下,我們需要懂得這些基本常識;不能活得稀里糊涂!
  •    金蓓蕾,東方早報、理財一周報財經(jīng)記者。
  •   看懂財經(jīng)新聞的第一本書還沒有看先給個好評吧
  •   很好,看懂財經(jīng)新聞的第一本書
  •   這書是朋友推薦的、以前看財經(jīng)新聞總不懂事什么意思,希望看了這本書,真能看懂財經(jīng)新聞吧、其實這書是為買基金準備的、哈哈~
  •   書中介紹了日常財經(jīng)新聞中常常能聽到的一些術語,適合想開始學習財經(jīng)或者理財?shù)睦习傩湛础?/li>
  •   對于我這個剛剛接觸理財?shù)娜藖碚f,這本書讓我略懂一點世界財經(jīng),剛看了一半,強烈推薦。陳老師講的非常好,不像有些自稱專家的人的言語總是在忽悠大家。
  •   作者良心大大的好,書中舉了很多例子,對普通老百姓看懂財經(jīng)新聞很有幫助。
  •   陳思進,戲稱自己是“華爾街臥底”,曾任瑞信證券投資部助理副總裁、美銀證券公司副總裁等職務;
  •   推薦!看懂財經(jīng)新聞的好書
  •   以后可以看懂財經(jīng)新聞了!
  •   看到了很多有啟發(fā)性的觀點,確實看懂了財經(jīng)新聞。
  •   怎么看懂財經(jīng)新聞或者財經(jīng)網(wǎng)站?
  •   不懂財經(jīng),不懂投資,不懂當下經(jīng)濟情況的我,看了恍然大悟??!我明白了為何通脹,為何房價如此高!也懂得如何看待借貸買房的問題!值得一看!
  •   當當發(fā)貨還算快,2天就收到了。

    一口氣讀完的,因為幾乎沒有什么專業(yè)術語的障礙,能讀得下去!作者的語言很親民,比較為像我們這樣沒有什么財經(jīng)專業(yè)背景的讀者考慮。

    看完后比較滿足,因為都看懂了!解答了我的很多疑惑啊。作者幾年前預測房價要跌,現(xiàn)在看來很準,神!
  •   各位仙人,幫小弟一個忙吧,求:《華爾街》顧問教你挖出新聞里的真金白銀》這本書在線閱讀的地址
  •   很好的一本書,對于金融零基礎或薄弱的人來說看財經(jīng)新聞有幫助
  •   一直期待一本能夠解讀財經(jīng)新聞的書籍,正好有了這本,學習ing
  •   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也是信息大爆炸的時代。信息紛繁眾多,難以辨別真假。這本書對財經(jīng)新聞的瀏覽有獨特的見解。
  •   每到新聞說出一些數(shù)據(jù)時就一頭霧水,不明白為什么財經(jīng)新聞中還會報道利比亞戰(zhàn)爭......看過這本書以后可以說豁然開朗,長了不少見識。
  •   從中學會了如何理解財經(jīng)新聞中的字字句句。
  •   透徹的分析了財經(jīng)新聞中的信息,明白了很多東西,很不錯·
  •   《華爾街》顧問教你挖出新聞里的真金白銀
  •   透過財經(jīng)新聞提取有效信息,初學者可以借鑒的一本好書!
  •   通俗易懂的語言,將財經(jīng)新聞很好解釋
  •   明白了財經(jīng)新聞的背后的'機'
  •   看了這本書,以后也會看財經(jīng)新聞了
  •   這是網(wǎng)上看到推薦的一本書,看后覺得對財經(jīng)新聞的理解深了一些。
  •   現(xiàn)在我們看到的《財經(jīng)新聞》你更多的是關注民生?
  •   很不錯的書,喜歡,讓我這種抵抗財經(jīng)新聞的人也開始關注這方面了。
  •   對于普通人看財經(jīng)新聞有困難的人非常有幫助,內(nèi)容全面,通俗易懂,非常好看,比較值
  •   同事說不錯,是很好的財經(jīng)新聞入門書呢~~~很好很實惠
  •   介紹了一系列看財經(jīng)新聞的方法,鞭辟入里,經(jīng)典異常,包裝和物流業(yè)不錯哦
  •   下次看財經(jīng)新聞更明白了
  •   看過此書后才發(fā)現(xiàn)原來財經(jīng)新聞要這樣看。。。。。。。。。
  •   交你怎么看財經(jīng)新聞
  •   如何看財經(jīng)新聞,很有幫助。
  •   以后再也不用面對財經(jīng)新聞,而一臉茫然了~
  •   《財經(jīng)新聞》--精彩看點 ****://163.fm/C3Gq7x5
  •   紙質和印刷還湊合吧, 主要是沖標題來的, 當然下單前肯定是簡單看了一下大家的評論的, 作者, 陳思進, 央視 顧問? 不了解, 以后多多關注陳思進,呵呵, 14年2月先后囤積了不少書, 在當當花了"大"價錢低, 呵呵, 警告自己:
    月歸來每天少看電視, 把時間都用在正點正書上, 看電視時間太長,不管是電視劇,娛樂,綜藝,新聞,....等等都是消耗自己寶貴的時間,要走近現(xiàn)實生活!!! 而不是網(wǎng)絡各種和電視... 別浪費錢 !! 俺可是個十足滴摳門 !!呵呵, 愛惜錢財上的任何花費 !!!
  •   求視頻:央視財經(jīng)頻道去年推出了一個紀錄片《華爾街》
  •   講了很多樸素卻深刻的道理,收獲不小。投資的確有風險,但普通老百姓也要通過財經(jīng)知識來理智投資,規(guī)避財富縮水的痛苦,盡管這很不容易。
  •   之前很多關于財經(jīng)的概念不懂,看了這本書,惡補了不少知識,值得一看。
  •   文中將所有復雜的金融常識以最簡單的形式表述,讓沒有經(jīng)濟學常識的人也能懂,并指導正確的投資理財方式。
  •   要想看懂財經(jīng),這本必不可少
  •   這個商品不錯稍微懂了點財經(jīng)方面的
  •   很不錯的書,至少沒有什么財經(jīng)基礎的我可以看的懂,文章比較易懂,推薦。
  •   投資者面對面交流、思想碰撞,濃縮全球資本市場的智慧精華,分享看懂經(jīng)濟趨勢的全新思維,傳授理性投資的基本的操作技巧,深入淺出,通俗有趣,讓經(jīng)濟學走下專家講壇,走進百姓家。不僅對于投資者大有裨益,對于不大接觸經(jīng)濟學,而又想有所了解的讀者,也非常有益。
  •   大致翻了翻,相信它能給我?guī)硇碌捏w驗。也相信作者,以他豐富的財經(jīng)經(jīng)驗和能力,能夠給予廣大讀者值得思考的東西。
  •   我本來對財經(jīng)知識一竅不通,陸續(xù)看過郎咸平和陳思進的相關書,增長了不少知識。總的感覺通俗易懂,頂一下!
  •   對于沒有任何財經(jīng)知識的門外漢來說是很好的一本書,講述了房價的合理價位和房價的漲跌與什么有關,可以更加客觀的了解我們身邊相關的財經(jīng)知識,只是寫的太初級,推薦沒有財經(jīng)相關知識的人作為入門書籍,從這本書開始屬于你自己的財經(jīng)之旅,因為這是生活在這個社會的每個人都不可或缺的東西。
  •   很少看國人寫的書,此書深入淺出,非常精彩,想投資的人或者對財經(jīng)了解不多又想深入進去的人,此書值得一看。內(nèi)容相對簡單,但不枯燥。
  •   要學習看懂新聞背后的道理的話,就看這本書。
  •   很久就想找個明白人,給咱指導指導如何讀得懂新聞,總算找到一本了,也推薦給大家一起來讀.
  •   新聞太多,如何讀懂?從哪里著手?這本書讀了很有幫助。
  •   作者在華爾街工作的經(jīng)歷后,對新聞的背后真實意圖有了全新的認識,從華爾街的視角來看新聞,并從中總結了四點分析新聞的要點,實用性很強,值得一讀。
  •   這本書語言非常幽默,但是道理卻非常深刻,有比較通俗易懂,本來財經(jīng)的東西就是很艱澀的,現(xiàn)在解讀成了常識的東西
  •   很不錯的一本書,很適合想要了解國際財經(jīng)時事,淺顯易懂!很不錯??!
  •   希望看完能夠幫我真諦看懂新聞
  •   學到不少金融知識,作者對財經(jīng)有一定見解,值得一讀!
  •   讀了幾部分,發(fā)現(xiàn)了很多以前不知道的和困惑問題都得到了解決,恩恩,我要堅持讀下去?。?!希望做一個財經(jīng)達人?。?!
  •   一直對于財經(jīng)很感興趣,可是大學學的不是財經(jīng)專業(yè),這本書通俗易懂,挺不錯的。
  •   如果平時經(jīng)常關注郎咸平的財經(jīng)評論界面的話,看這本書會引起讀者共鳴的
  •   我們自己做財經(jīng)專家
  •   說實話,很通俗易懂,也很清晰的告訴你什么是財經(jīng)!為什么工資不漲,而生活用品卻拼命漲!
  •   新聞里的真金白銀,如何挖掘出來。書正品,當當可信賴
  •   通過看這本書,對財經(jīng)了解一點點,特別對股市、房產(chǎn)有小小不一樣的認識
  •   看了之后從另一個角度了解了世界財經(jīng)完善了自己的眼界,
  •   我對財經(jīng)一直處于一知半解的狀態(tài),且自己也沒有足夠的勇氣去弄明白經(jīng)濟學,但是看陳老師的書我就能夠對一些宏觀的和規(guī)律的東西有所了解,書中的文字深入淺出,受益匪淺
  •   對財經(jīng)知識一竅不通,希望通過這本書多了解
  •   換一個角度看財經(jīng)現(xiàn)狀,受益匪淺
  •   推薦對于想了解財經(jīng)方面基礎的人
  •   用比較通俗的話語講述財經(jīng)知識,雖然有的觀點值得探討,但是絕對可以作為財經(jīng)類入門書
  •   非常喜歡這本書,初學財經(jīng),這本書是很好的讀物。
  •   無論經(jīng)濟局勢怎么變,唯一不變的是那些沉淀下來的歷史和財經(jīng)名詞,看了這本書感覺很好!思路很清晰!
  •   書還沒有細讀。大師寫的應該不錯。了解下財經(jīng)知識。
  •   對財經(jīng)知識應該有一些了解
  •   相信很多人接受了正規(guī)的學校教育,反而在財經(jīng)方面走了彎路,受教!
  •   對我來說對財經(jīng)有了一個大致的認識
  •   以一個新聞話題為引入,像講故事一樣將話題分為幾個部分,每個部分不長卻分析的很精辟,感覺很受啟發(fā),不過很多觀念在其他的財經(jīng)類文章中也多少見過,畢竟也只有見多了,才更有說服力說明這就是當前經(jīng)濟遇到的現(xiàn)實和應該采取的態(tài)度吧
  •   待讀,看樣子很好的一本財經(jīng)著作
  •   對于一個小散來說,他通俗易懂,讓我從中學到許多有關金融和投資理財方面的知識,叫如何我理性投資,如何規(guī)避風險。
  •   如何從眾多的新聞報道中,了解和人們?nèi)粘I蠲芮邢嚓P的經(jīng)濟問題。
  •   可以擴展財經(jīng)這方面的知識,不過最后的幾個篇幅個人感覺過于消極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