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1-9-1 出版社:江蘇人民出版社 作者:陳賦 頁數(shù):279
Tag標簽:無
前言
代序納蘭:冷暖無??礈嫔V苷Z在清朝的詞人里面,納蘭的詞讀來最親切。關(guān)于納蘭詞的解讀有N種,陳賦的解讀屬于心解。他并不嚴格遵循詞的注解形式,而是在很大程度切入納蘭的生平,使讀者在感受文字韻味之余,更能體會這位清朝詞人的人生滄桑?! 〖{蘭性德,字容若,號楞伽山人。“楞伽”二字讓人聯(lián)想到蓮花與佛經(jīng),聯(lián)想到他筆下的僧衣、夕陽和夜深入靜時的清唄之音。陳賦品納蘭,得意失意流諸筆端,寫出了納蘭與眾多詞人不同的人生氣象、內(nèi)心世界?! ∥闹械募{蘭,總給人一種瘦弱的感覺,渾身透發(fā)著隱逸的氣質(zhì)以及入世的悲涼?! ∪饲槭拦?,權(quán)力場的角逐,讓他感到疲憊而恐慌?;蛘邔τ诩{蘭來說這就是所謂的無常,沒有誰能給你最終的答案?! 〖{蘭一生癡絕,是個有情人,誠如作者所寫,“憂傷已經(jīng)溶解在他的血液里”。大約這才是我們熟悉的納蘭:青衣紫佩,游走于宮廷與邊塞,內(nèi)心充滿不堪的感傷。 陳賦寫納蘭,是在都市里體會清代詞人的孤寂。“無常迅速,念念遷移,石火風燈,逝波殘照,露華電影,不足為喻。納蘭到底是個真情人,在這世間沉浮之中,他半醉半醒;吟唱的詞,讓讀者欲罷不能。月下紗窗,一壺茶,一盞燈,看納蘭詞,只覺時光匆匆,恍然雙鬢半白。情到深處便是痛徹肺腑,而納蘭詞初名《側(cè)帽》,后來顧貞觀更名為《飲水》,則是有如魚飲水,冷暖自知的味道和感嘆。 世間之事,千種紛雜,納蘭品嘗了半生的聚散窮通、悲歡離合,此種幽艷哀斷之意,流露在文字里,卻始終不乏愛的熱情,那是一種冷峻的慰藉。
內(nèi)容概要
《納蘭詞》篇篇幽怨,句句長情,字字短嘆,如同珍貴瓷器,敏感易碎,碎卻一地真性情。
一瓣書香,一杯清茗,淺吟流光易逝,低唱情緣悲歡,在世事浮華之外,獨對心靈,靜靜感喟。
以一種癡絕去感知另一種癡絕,以一種摯誠去撫摸另一種摯誠,以一種潔凈去貯望另一種潔凈,以一種婉轉(zhuǎn)去捕捉另一種婉轉(zhuǎn),美麗與哀愁在文字間流轉(zhuǎn)……
作者簡介
陳賦,八零后,現(xiàn)居北京,編輯,自由撰稿人,文字散見于各類報刊雜志。主編出版有《吃茶去》《吃酒!吃酒!》《往事:舊面孔、老長衫、雞零狗碎里話民國》。
書籍目錄
蝶戀花
望海潮
太常引
減字木蘭花
憶江南
夢江南
望江南
如夢令
生查子
浣溪沙
點絳唇
長相思
于中好
金縷曲
菩薩蠻
憶王孫
踏莎行
木蘭花令
畫堂春
采桑子
東風第一枝
清平樂
江城子
臨江仙
……
鷓鴣天
章節(jié)摘錄
再有便是這“不辭冰雪為卿熱”了!縱愿不辭,奈何人已不在,深心如斯,天地動容,唯一不再動容的卻是“卿”,這是怎樣的哀傷呢!不親身體會,恐怕外人是無法深味個中滋味的?! m緣已絕,燕子依然,多少物似人非的感傷只能生生地受著,當年李清照在舴艋舟中的那一慟——“物是人非事事休,未語淚先流”,恐怕是一樣的傷懷,亙古的世界里看似平常的情況,在個人渺小的生涯里,卻是無法解脫的悲傷。 燕子自然不解這樣的悲苦,千百年來,每到春天,它們都會輕盈地踏上枝頭,呢喃細語,就像此刻,它們面對著一個哀傷的公子根本就無動于衷,依舊嬉鬧著踏上簾鉤,軟語俏喜,燕婉之音,似是盧氏的低語,卻又是完全的幻夢。眼前這位公子的刻骨悲傷,它們是看不見的。物終無情,四季輪回,年年勃發(fā),只是相思傷心的人自陷于失去的悲情中?! ±钯R曾有詩日“秋墳鬼唱鮑家詩,恨血千年土中碧”,那是一個凄傷的秋夜,黯然失意的李賀聽到了風吹梧桐、葉落如雨的聲音,愁懷難遣,目枯淚干,恍惚中仿佛一位古代詩人的“香魂”來吊問他這位“書客”,于是風雨淋涔之中,他仿佛隱約聽見秋墳中的鬼魂,在唱著當年鮑照抒發(fā)懷才不遇的長恨詩,他和鮑照一樣的遺恨便如千年的萇弘化為碧血那樣,綿綿難絕?! 〖{蘭的遺恨何嘗不如萇弘化碧?縱然挽歌唱盡,血凝成土,又能夠挽回什么呢?最難堪的還有:悲,只能是自己一個人的,是一杯只釀給自己喝的苦酒,一個人喝,一個人醉,一個人痛,這茫茫的塵世間誰解這份情?孤墳之畔,詩人苦吊,花叢之中,蝴蝶雙飛。一悲一喜,一涼一暖,總是人悲,總是物喜,兩相觀照,人之悲縱然渺小如斯,卻在無情的外物的映照里,顯得如此的隆重而哀絕。“多情不似無情苦”,但到底還是貪戀著塵世的一點多情。因為有情世界里的悲喜是外物不及的短暫而悲情的至美?! ∈赶嗫郏瑑尚慕蝗?,一朝失去,陰陽相隔,究竟是怎樣的情境?溫熱,抑或是悲涼,都是納蘭一個人的筵席,我們都是旁觀者,我們的驚心和傷感抵不上他之萬一?! ≡谌缃襁@個日益冷漠的世界里,這樣的深情是一種精神的圖騰,我們總是渴望著如此來相愛.卻不知不覺囿困于紅塵之中的種種陷阱。世俗是一路揚起的塵灰,無論我們怎樣閃躲,眼睛終會迷進沙子,看不清熙熙攘攘之中我們的所得與所失,手中所握的往往并非我們心中所愿。在愛的天平上,往往心念一偏,所加的砝碼就錯了。愛,是兩顆心心底里進發(fā)的巖漿,遵從心靈的指引吧,縱是不能相守一生,起碼可以相思一世?! ?hellip;…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