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恍如昨

出版時間:2006  出版社:湖北人民出版社  作者:琦君  頁數(shù):237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這是一本回憶錄,時間回溯到是琦君從臺灣到美國已走過四年半的時光,客中的歲月,倍讓琦君思念故友、親人。有人說,緬懷往事是老的象征。但琦君卻覺得念舊事的那一份溫馨,使她回到了童年,使她忘記憂、忘老。也使得她更有信心與毅力,面對現(xiàn)在與未來。因為她仿佛覺得,當年愛護她、教育她的長輩親人,仍時刻在她的身邊。

作者簡介

琦君,是一位在國際文壇享有盛譽的散文大師,她既是散文家、小說家,又是詞人和學者。原名潘希真,1917年生于溫州瞿溪鎮(zhèn),1941年畢業(yè)于杭州之江大學,1949年遷至臺灣,曾在臺灣中國文化學院中文系任教授。1996年與丈夫一起定居美國,現(xiàn)任旅美華人作協(xié)理事。
她自1954年起,先后出版了《琴心》、《七月的哀傷》、《水是故鄉(xiāng)甜》、《橘子紅了》等散文小說三十余種,是臺灣近三十年來人氣最旺的女作家。美國《讀者文摘》曾選用她的散文二十多篇,是華語作家中被選用文章最多的人。
她的小說《橘子紅了》被拍成電視劇在大陸放映,影響頗大。

書籍目錄

琦君與我 小序 第一輯 懷舊篇  玳瑁發(fā)夾  南海慈航  菜籃挑水  吃大菜  青燈有味似兒時  鷓鴣天  難忘的歌  胡蝶迷  兩位裁縫   講英語   永恒的思念   紙的懷念   三十年點滴念師恩 第二輯 生活篇  借煙消愁愁更愁  但愿虔修來世閑   撿來歲月 ]、  讀禪話偶感 ‘  “鬼抽筋”   公路兇手   “有我”與“無我”   生與死   恩與愛  “閨秀派”與丑惡面描寫  風車老人   自己的書房  遙遠的祝福   讀書瑣憶  有甚閑愁可皺眉  千古浮名余一笑  一回相見一回老

章節(jié)摘錄

  有甚閑愁可皺眉“有甚閑愁可皺眉,老懷無緒自傷悲。”這是前人自欺老大的詞句。明知沒有什么可愁的,但由于年事日長,乃不免興人生朝露之嘆。所以下二句說:“百年旋逐花蔭轉(zhuǎn),萬事漸看鬢發(fā)知。”既然是鬢發(fā)已稀,人生的旅程已只剩下一小段,何不讓有限歲月,在心曠神怡、無憂無慮中度過呢?說來容易,而老之將至的心理恐懼,仍舊是難以避免的。拿我自己來說吧,十年前,偶有小病小痛,都可以不服藥硬挺過去。如今呢,每一感到頭昏或四肢無力,老的威脅立刻襲上心頭,想學辛棄疾扶著樓梯吟“不知精力衰多少,但覺新來懶上樓”都不容易呢。有一回與一個年輕朋友在電話中談起自己左腳有點酸軟,他立刻說:“你小心喲,人的老化是從腿部開始的。你不是看到,老年人要扶杖而行嗎?”聽他這一說,我越加舉步維艱了?! ⊥庾酉掳嗷貋?,我將此話告訴他。他云淡風輕地笑笑說:“這是他年輕人嚇唬你的呀!老哪里是從腿老起?老是從頭上先老起的。你不聽大家都喊老年人老頭老頭嗎?有哪個喊老腿老腿的?”他明明是強詞奪理,卻聽得我哈哈大笑。腿也似乎不酸軟了,可見心理健康,可以轉(zhuǎn)變心理狀態(tài)。但聽他“從頭上老起”的“老頭”之說,我忽然覺得自己的腦子又不對勁兒了。做事丟三落四,查英文字典邊查邊忘。打開冰箱好半天卻不知要拿什么,跑到地下室團團轉(zhuǎn)一陣,嗒然上來后才想起急急下去是為的什么。有時一個極熟悉的人站在面前,交談好幾句了,偏偏記不起他(她)的大名。我沮喪地對老伴說:“完了,我大概會得那種叫做愛爾折磨的病,親人與朋友都認不清,腦子里時而一片空白,時而過去現(xiàn)在未來混成一團,真要到那地步,怎么辦呢?”他說:“真要到那地步,愁也沒用。何不趁現(xiàn)在腦子尚清醒、四肢還靈活之時,多享受讀書、寫作、交友、旅游之樂。心寬體胖,活得健康而快樂。”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往事恍如昨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25條)

 
 

  •   看過琦君的《素心箋》,很喜歡。這次又買了她的《母心佛心》和《往事恍如昨》。琦君寫回憶童年回憶母親的文章總有一份淡淡的憂傷在里面,可能是因為她的母親一生情感落莫,而她又親眼目睹婚姻里母親的憂怨和孤獨。文章很樸素、平和,文筆細膩,連我9歲的女兒也喜愛看她的書。
  •   琦君的散文總是用最樸實的文字寫最真的情。其實作者本人文學功底很深卻很少用生僻難懂的字眼,很親切
  •   琦君的散文非常好看。
  •   相比較而言,這部書沒有琦君散文集分量大,但總的說來還不錯,很樸實的文字~
  •   琦君是我很喜歡的一位作家這本不錯但給大家——尤其女孩子推薦一本更好的收錄文章更多的她的書——《素心箋》
  •   喜歡琦君筆下淡淡的鄉(xiāng)愁和小幸福的童年。。。還有心酸
  •   作為一個喜愛的作家之一,琦君給我們的啟發(fā)永遠有小智慧里的大人生觀……用尋常心來看待世間,一切美妙而安逸,讀她的作品是一種享受,給人一種安心感。
  •   或美或有哲理的散文
  •   IK
  •   風格清新淡雅,敘事娓娓道來,很好的閱讀材料
  •   字很大個文筆很優(yōu)美紙張很細膩、結(jié)實可惜送過來的書脊有點破!但是懶得換了……
  •   《往事恍如昨》是琦君的散文集,以撫今追昔的自傳內(nèi)容為主,娓娓講述其豐富生涯各階段的過程,中配以照片,圖文并茂。文筆細膩,從她的筆下,可以看到那個時代的面貌。
  •   喜歡琦君,她真的是一位不錯的臺灣作家,讀讀她的書,很有味
  •   小時候很喜歡琦君,現(xiàn)在再看,木有以前的感覺了,不過是好文
  •   雖然這本沒有愛與孤獨的精選本精彩,但是作為一個很喜歡琦君文字的人,還是買來收藏了,也有不錯的篇章。建議初讀琦君的人還是先看精選集。
  •   喜歡琦君的作品,這本書也很不錯。
  •   書是老書,作品一般,個人不是很喜歡琦君的風格。。
  •   給人的感覺是小家碧玉。之如聶華苓,不如其細膩;之如林海因,不如其詩意;之如龍旋風,不如其大氣。還有豪放的張曉風,亦畫亦詩的席慕蓉,已逝去多年的三毛,近年來不上數(shù)的瓊瑤等等,臺灣怎么出了這么多的女作家?
  •   里面有一些小錯誤,甚至包括人名。印刷真的一般,尤其是插圖照片的印刷質(zhì)量。做底版的真不知是分辨率多少的圖,才印那么點大的插圖,就已經(jīng)很不清楚了。
  •   好書,建議讀讀
  •   要是能多一點字少一點畫就好了
  •   如果喜歡這本書,建議您再讀讀她的《素心箋》。
  •   我喜歡琦君從我讀了她的《愛與孤獨》開始,在《愛與孤獨》里我看到了琦君細膩的筆觸。雖然從來都是以堅強來要求自己,但當我于其中發(fā)生共鳴時,也忍不住會有明顯的情感流露。自此我對琦老崇拜不已。而《往事如昨》這本書自以為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有點失望。
  •   有些舊了
  •   文字簡潔。內(nèi)容很一般。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