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1-7 出版社:云南人民出版社 作者:普學旺 頁數(shù):259 字數(shù):250000
內(nèi)容概要
黑、白二色滲透于中國哲學、宗教、民俗、民間信仰等傳統(tǒng)文化各領域,對中華文化曾經(jīng)產(chǎn)生過深遠的影響,如夏代崇尚黑色,商代崇尚白色,遍布于我國西南廣大地區(qū)的彝、納西、哈尼等民族崇尚黑色;白、普米、羌、藏等族及古代的巴人、驃人崇尚白色;用黑色和白色相互環(huán)抱組合而成的太極圖遍布于中華大地。
本書提出,占羌部族(含華夏民族)還沒有解體分化,并處在母系社會的時代,曾經(jīng)創(chuàng)造過光輝燦爛的母系文化,黑色即是這一時期崇尚的色彩(源于女性生殖崇拜),是母系文化的表征。白色則是古羌部族父系時代的產(chǎn)物(源于男性生殖崇拜),是父系文化的代名詞。黑白崇拜文化是太極圖之淵藪。
本書以恩格斯關于兩種“生產(chǎn)”的理論為指導,通過追本溯源,終于揭開了深藏于“黑”云“白”霧之中的一系列遲遲未解的中華古文化謎底,并使這些看似風馬牛不相及的占文化連結成為一個不可分割的統(tǒng)一體,從而構建出中國黑白崇拜文化體系。
書籍目錄
引論
第一章 藏緬語族與華夏民族的共同淵源
第一節(jié) 藏緬語族淵源于古羌人
第二節(jié) 夏、商、周、秦亦源于古羌人
第二章 吉羌遺裔各民族的黑白崇拜
第一節(jié) 彝、納西、哈尼、傈僳、怒等民族以及夏朝崇尚黑色
第二節(jié) 藏、白、羌、普米、土家等民族以及巴人、殷人、焚人崇尚白色
第三章 黑色崇拜起源于古羌部族母系生殖崇拜文化
第一節(jié) 古羌部族的母系文化
一古羌部族曾有過熠熠生輝的母系文化
二母體象征物葫蘆崇拜
三女性生殖力象征物魚、蛙崇拜
四母虎圖騰崇拜
……
第四章 白色崇拜起源于古羌部族父系生殖崇拜文化
第五章 黑白崇拜與藏緬語族諸民族自稱
第六章 黑白崇拜對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影響
結束語
后記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