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1989-7 出版社:青海人民出版社 作者:楊永昌 馬繼組 標注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經學系傳譜》是記錄中國回教經堂教育的最全備的第一手資料。記錄從經堂教育的興倡者胡太師一直到作者趙燦同輩共七代經師近二百年間的傳承譜系,內容詳實豐富,全面展現(xiàn)了經堂教育的發(fā)展脈絡和中國回教的歷史狀況,是珍貴的古籍文獻。若非該書,今人已無存探究回教故舊。
該書作者趙燦(道號裕心貧者)由儒生習經,拜經學大師舍蘊善門下,有感于舍太師“先覺長逝歟?大道將湮歟?”的感慨立志為前輩經師立傳,在舍太師口述和作者實地探訪的基礎上完成初稿。
初稿原有兩本,一本存于舍太師府上,一本作者自己保存。后作者又謄錄兩本,一本送至南京經學大師袁懋昭處,一存北京金氏。當時并未刻版。
三百年后其余各本早已不見,唯有其中一本還完好保留下來,據傳發(fā)現(xiàn)于濟寧東大寺,后被送至北京中國伊斯蘭教協(xié)會。1987年中國伊斯蘭教經學院教務長楊永昌老先生同云南學者馬繼組整理標點,交由青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該書1989年出版后,再未再版過。此書一時難覓,研究者與喜好者多復印借閱。回族與中國伊斯蘭研究往往參考,是學術研究第一要讀之書,彌足珍貴。譽為“回教高僧傳”毫不為過。
作者簡介
趙燦,字斗芒,號裕心貧者,生活于康熙年間,具體生卒年不詳,因為一部《經學系傳譜》而名留青史。江蘇常州人,早年習讀儒學,做科舉念,后因科場失利,萬念俱灰。后入軍中做幕僚,偶因翻到王岱輿《正教真詮》,方知回教之認主拜主,于是回歸祖教,年逾四十,遁跡經堂,拜經學大師舍蘊善為師,開始習學教門。
趙燦常隨舍太師左右,早晚常聞歷代經學大師之芳名賢跡,感慨賢哲遠逝,足音杳渺,于是發(fā)憤寫一部經學大師傳記以此彰表前賢,以勵后來。在舍太師的口述和趙燦的游學探訪中,此書寫成。趙燦寫作非常嚴謹公正,對于聽聞必須核實,不能核實者只是照錄,注明以待后人考實。他對一些徒有其名、道德敗壞的經師公開批責,對德有瑕疵又無功教育的則蘊于諷刺于其中。他的寫作態(tài)度和司馬遷一脈相承,應該說趙燦除經師的身份外更是一個偉大的史學家。
約康熙末雍正初趙燦逝世,留給人的是這部珍貴的《經學系傳譜》。
書籍目錄
序
經學系傳譜序……………………………………………………1
經學系傳譜敘……………………………………………………3
經學系傳譜敘……………………………………………………6
經學系傳譜敘……………………………………………………9
經學系傳譜敘……………………………………………………12
經學系傳譜敘……………………………………………………14
經學系傳譜敘……………………………………………………16
經學系傳譜敘……………………………………………………18
經學系傳譜敘……………………………………………………19
系傳總圖…………………………………………………………22
經學系傳譜閱譜正義凡例………………………………………23
正文
先太師胡老先生傳譜……………………………………………26
馮海二先生傳譜…………………………………………………30
海文軒先生傳譜…………………………………………………32
馮伯庵先生傳譜…………………………………………………33
馮少川先生傳譜…………………………………………………35
馮少泉先生傳譜…………………………………………………36
馮養(yǎng)吾先生傳譜…………………………………………………38
張少山先生傳譜…………………………………………………41
馬明龍先生傳譜…………………………………………………43
張行四先生傳譜…………………………………………………48
馬真吾先生傳譜…………………………………………………50
馬君實先生傳譜…………………………………………………51
常蘊華、李延齡二先生傳譜……………………………………54
袁盛之先生傳譜…………………………………………………66
馬戎吾、馬永安二先生傳譜……………………………………69
李定寰先生傳譜…………………………………………………71
馮通宇先生傳譜…………………………………………………74
舍蘊善先生傳譜…………………………………………………79
馬續(xù)軒先生傳譜…………………………………………………93
舍景善先生傳譜…………………………………………………95
馬進益先生傳譜…………………………………………………97
皇甫經先生傳譜…………………………………………………98
袁懋昭先生傳譜…………………………………………………99
馬恒馥先生傳譜…………………………………………………100
李謙居先生傳譜…………………………………………………103
增著
赴都紀事…………………………………………………………106
為主賢德之鄉(xiāng)耆紀事……………………………………………107
劣師紀事…………………………………………………………110
附錄
經堂八詠…………………………………………………………116
呈當今皇上萬壽書………………………………………………118
散頁材料抄件……………………………………………………119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