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權法

出版時間:2011-1  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作者:崔建遠  頁數(shù):592  
Tag標簽:無  

前言

歷時兩年半才定稿的《物權法》教科書,于2009年7月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發(fā)行以來,受到了讀者的厚愛。有些民法學教授、法官評價道:該教科書“體現(xiàn)了對物權法相當純熟的把握和功力,特別是[引申]等部分加大了深度,具有開放性”。“它幾乎解決了自己一直思考的許多問題?!闭\然,本書作者深知這些肯定是對自己的鼓勵,更是對該教科書未來完善的期待。事實的確如此。在給清華大學法學院法8的本科生講授物權法課程的過程中,同學們就已經發(fā)現(xiàn)了該教科書存有錯別字、法條數(shù)字錯誤等硬傷,同時希望對某些法律規(guī)定及學術觀點闡釋得更加清晰和簡要。這些意見十分寶貴,應當立即糾正錯誤,使得本教科書更上層樓。有必要提及的,至少有如下的人和事。就地役權與在供役地上先成立的用益物權并存場合誰的效力優(yōu)先的問題,戴孟勇博士認為《物權法》教科書第385頁的解說宜再斟酌。該項意見十分中肯,此次修訂時本書作者重新闡釋了兩者的效力沖突。戴孟勇博士在民法沙龍上報告《狩獵權的法律問題》時,批評本書作者關于狩獵權的客體為一定的狩獵場所的觀點,主張狩獵權的客體為特定的狩獵場所和生活于其中的可狩獵野生動物。該項觀點確有道理,亦被本書采納。湯文平博士向本書作者建議,贓物的善意取得,作為收繳的例外,在價值評價上應當嚴于遺失物例外的善意取得,至少在構成要件上兩者一致。此言非虛,本書采納了他的意見。陳探博士、章丞亮、馬進、汪銘瑞等同學指出,前述《物權法》教科書可能存在129處問題。其中大部屬實,本書均予更正。還有,陳進同學也認為《物權法》教科書存在27處問題,有些與陳探博士等同學發(fā)現(xiàn)的相同,本書采納了25處建議。姚明斌君提出了15處問題,其中2處與陳進同學提出的相同,被本書采納了12處。就《物權法》第245條第1款后段規(guī)定的“因侵占或者妨害造成損害的,占有人有權請求損害賠償”,是否屬于占有人的物上請求權,劉卉博士問詢本書作者,并指出《物權法》教科書第166頁、第174頁關于這個問題的行文布局和敘述容易使人覺得它屬于物上請求權。此次修訂明確了它不屬于物上請求權,而是侵權損害賠償請求權。對于諸位嚴肅、認真和負責的態(tài)度,深表感佩!

內容概要

  本教材依據(jù)我國物權法及相關法律的規(guī)定,闡釋了物權及物權法的概念,介紹了物權法及物權法學的體系,分析了物權法的基本原則,描述了物權法的發(fā)展和中國物權法的制定,依次介紹和討論了物權的類型,物權的客體,物權的效力、物權的變動、物權的保護、占有、所有權總論、建筑物區(qū)分所有權、相鄰關系、共有、土地承包經營權、建設用地使用權、宅基地使用權、海域使用權、地役權及探礦權、采礦權、取水權、養(yǎng)殖權、捕撈權諸用益物權,以及抵押權、質杈和留置權諸擔保物權?! ”窘滩牡奶厣谟?,貫徹了解釋論,輔之以立法論;涵括修課學生必須掌握的內容精干,難易適中;適宜渴望深造、開闊視野、反思既有規(guī)定及理論的法律人,有[辨析]、[論爭]、[反思]等部分供給素材,啟迪思維。  本教材適于法學本科生,研究生學習之用,也為法學理論工作者和實務工作者有益的參考資料。

作者簡介

  崔建遠,河北省灤南縣人?,F(xiàn)任清華大學法學院教授,兼任中國法學會民法學研究會副會長。被評為第二屆杰出中青年法學家,榮獲教育部高等學校優(yōu)秀青年教師獎,霍英東教育基金會青年教師獎,寶鋼教育基金會優(yōu)秀教師獎,清華大學教書育人獎,清華大學教學質量優(yōu)秀獎,清華大學良師益

書籍目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章 物權通論 第三章 物權變動 第四章 特權保護第五章 占有 第六章 所有權總論 第七章 建筑物區(qū)分所有權 第八章 相鄰關系 第九章 共有 第十章 用益物權總論 第十一章 土地承包經營權 第十二章 建設用地使用權 第十三章 宅基地使用權 第十四章 海域使用權 第十五章 地役權 第十六章 準物權 第十七章 擔保物權總論 第十八章 抵押權 第十九章 質權 第二十章 留置權特權法參考書

章節(jié)摘錄

隨著改革開放,民法的重要性日益被人們所認識,合同法首當其沖,于是有1981年12月13日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經濟合同法》,但物權法的春天仍姍姍來遲,以至于1986年4月12日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尚不敢使用物權的概念,采用了“財產所有權和與財產所有權有關的財產權”的表述,規(guī)定了國家所有權、集體所有權、國有企業(yè)的經營權、個人的財產所有權、農戶的土地承包經營權、自然資源使用權等物權類型(第71條以下)。這顯然不能滿足實際需要,制定一部完善的物權法的呼聲越來越高,原因在于:(1)物權法是規(guī)范財產關系的民事基本法律,調整因物的歸屬和利用而產生的民事關系,包括明確國家、集體、私人和其他權利人的物權以及對物權的保護。(2)制定物權法是堅持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的需要。(3)制定物權法是規(guī)范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的需要。(4)制定物權法是維護廣大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需要。(5)制定物權法是實現(xiàn)2010年形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目標的需要。物權法是民法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中起支架作用、不可或缺的重要法律?!吨腥A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的起草工作始于1993年。全國人大常委會對制定物權法高度重視。2002年12月,第九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對民法草案的物權法編進行了初次審議。第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把制定物權法列人重要議程,在過去工作的基礎上,花了很大精力,做了大量工作。為了把這部法律制定好,全國人大常委會堅持民主立法、科學立法。2005年7月將物權法草案向社會全文公布,共收到人民群眾提出的意見1萬多件;并先后召開100多次座談會和幾次論證會,還到一些地方進行專題調研,充分聽取部分全國人大代表、基層群眾、專家學者、中央有關部門等各方面的意見。在征求意見過程中,各方面提出了許多意見和建議。全國人大常委會高度重視各方面的意見,對草案進行了六次審議,審議次數(shù)之多在我國立法史上是空前的。

編輯推薦

《物權法(第2版)》:21世紀高等院校法學系列精品教材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物權法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41條)

 
 

  •   雖是教材,有一定深度,值得精讀的物權法書籍
  •   絕對一流的水平,代表國內物權法的新方向
  •   就是基礎教材內容,中規(guī)中矩,還算是全面,可以購入~
  •   很好的教材,值得擁有!
  •   書質量挺好,看了一章,感覺挺值
  •   老崔的大作,剛買下還可以拜讀。大體看了一下,書的內容比較多(接近100W字),但是闡述比較詳細,而且有引申,拓展之類的小欄目,適合不同層次的學生閱讀。這一本書是老崔獨著的,寫作思路相比于合著的書,我想應該會更加的流暢和體系化
  •   印刷很好版本很新!比學校買要劃算!
  •   還沒看,不過感覺內容很豐富詳細
  •   內容好。印刷精美,送貨快!
  •   書的內容很棒,很有啟發(fā)性,用一個月精讀一遍吧
  •   書易讀,詳略得當
  •   崔老師的書一如既往的支持
  •   書很好,紙張也不錯,當當網(wǎng)的速度還是很快滴!
  •   嘿嘿,明天估計就能到了,很喜歡這本書,一定會認真讀!
  •   崔老師的書一直就是經典
  •   好書,但是有點貴
  •   不愧是崔老師的書 很透徹 也很聯(lián)系實際
  •   書很不錯,只是快遞有些慢,等了好久才拿到書
  •   考研使用,希望可以過?。?!
  •   讓自己不再盲目,看過會覺得增長不少知識。
  •   老師推薦的教科書 很厚要好好看
  •   內容還沒看,不過崔建遠的教材值得信賴。
  •   作為法學本科,有一定的難度哦,新版本,內容很豐富
  •   質量 價錢 服務 就不錯 比京東商城的貨源充足 呵呵
  •   挺不錯的一本書,適合學習用
  •   正版很贊,紙質不錯,內容還沒有看,就是太慢了!3月1號下的單,9號才到。
  •   書上有很多壓痕
  •   書很不錯,我和同學都挺滿意的。
  •   拓展教材
  •   1、書本配送來的時候封面有點褶皺,但無大礙。2、本書內容是我看了很多物權法專著后覺得是寫得最好的基礎教材,深度與廣度兼顧,實務與理論兼顧。若配上其準物權研究就更完美了。3、可以與其媲美的估計只有老梁的物權法,不知老梁小陳第5版做了什么改動,反正第4版沒有此書好。其他物權法著作有比此書更全面深入的,但比較適合研究使用,不適合打基礎。
  •   發(fā)了十天,還是盜版,關鍵是,盜版還收的是正版的錢?。?!卓越怎么這樣???
  •   不錯,寫的很詳細很適合本科生
  •   不錯的教材!,崔老師寫得很好!
  •   書很好,上課用的很順心
  •   就連引申內容都異常精彩~~強退強退~~
  •   崔先生是清華大學民商法的知名學者,這本書寫得不錯,而且是獨著,保證了思路的一致性
  •   很牛的物權法書,看后很收獲!
  •   不錯,滿意。是教科書。
  •   崔老師很有名,而且物權法非常重要,聽老師推薦讀的
  •   崔老師給我們上過物權法和合同法,再讀此書,崔老授課情景仿佛就在昨日。
  •   拿到手還沒細看,翻翻,感覺不錯,算是物權法眾多著作寫的比較好的了。啥時候再把他的合同法買回來。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