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學史

出版時間:2005-8  出版社:清華大學出版社  作者:郭奕玲 沈慧君 編  頁數(shù):480  
Tag標簽:無  

前言

物理學發(fā)展史是一塊蘊藏著巨大精神財富的寶地。這塊寶地很值得我們去開墾,這些精神財富很值得我們去發(fā)掘。如果我們都能重視這塊寶地,把寶貴的精神財富發(fā)掘出來,從中吸取營養(yǎng),獲得教益,我相信對我國的教育事業(yè)和人才培養(yǎng)都會是大有益處的。值此郭奕玲、沈慧君兩同志的《物理學史》一書出版之際,我想談三點看法:一、科學上沒有平坦的大道。我們要通過物理學史的介紹,向學生講清楚,科學經(jīng)歷的是一條非常曲折、非常艱難的道路。然而,我們的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教育的時候往往是應用經(jīng)過幾次消化了的材料來講授,或者經(jīng)過抽象的理論分析加以表述,把已有的知識系統(tǒng)歸納,形成簡明扼要的理論體系,這當然是..

內容概要

本書介紹物理學發(fā)展的歷史,著重講述物理學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和各主要分支的形成過程,特別側重現(xiàn)代物理學的發(fā)展史。    本書內容包括:力學、熱學、電磁學和經(jīng)典光學的發(fā)展;19/20世紀之交實驗新發(fā)現(xiàn)和現(xiàn)代物理學革命;相對論的建立和發(fā)展;早期量子論和量子力學的準備;量子力學的建立與發(fā)展;原子核物理學和粒子物理學的發(fā)展;凝聚態(tài)物理學簡史;現(xiàn)代光學的興起;天體物理學的發(fā)展;諾貝爾物理學獎; 實驗和實驗室在物理學發(fā)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單位、單位制與基本常數(shù)簡史等。書中配有500多張歷史圖片,書末還附有物理學大事年表。    本書保持了第一版的特點,并作了大量的增補和訂正。    本書適于廣大高校師生教學選用,也可供中學物理教師和有關科技人員參考

作者簡介

郭奕玲,江西省南康縣人,1931年生于上海,1949年畢業(yè)于福建省廈門市雙十中學, 
1952年畢業(yè)于清華大學物理系,留校任教至今,現(xiàn)任清華大學現(xiàn)代應用物理系(后改為物理系)教授。從事研究實驗物理學史多年。 主要著作:《著名物理實驗及其在物理學發(fā)展中的作用》(

書籍目錄

第1章 力學的發(fā)展   1.1 歷史概述  1.2 天文學的新進展揭開了科學革命的序幕  1.3 慣性定律的建立  1.4 伽利略的落體研究  1.5 萬有引力定律的發(fā)現(xiàn)  1.6 《自然哲學之數(shù)學原理》和牛頓的大綜合  1.7 碰撞的研究  1.8 牛頓以后力學的發(fā)展  1.9 牛頓的絕對時空觀和馬赫的批判第2章 熱學的發(fā)展  2.1 歷史概述  2.2 熱現(xiàn)象的早期研究  2.3 熱力學第一定律的建立  2.4 卡諾和熱機效率的研究  2.5 絕對溫標的提出  2.6 熱力學第二定律的建立  2.7 熱力學第三定律的建立和低溫物理學的發(fā)展  2.8 氣體動理論的發(fā)展  2.9 統(tǒng)計物理學的創(chuàng)立第3章 電磁學的發(fā)展  3.1 歷史概述  3.2 早期的磁學和電學研究  3.3 庫侖定律的發(fā)現(xiàn)  3.4 動物電的研究和伏打電堆的發(fā)明  3.5 電流的磁效應  3.6 安培奠定電動力學基礎  3.7 歐姆定律的發(fā)現(xiàn)  3.8 電磁感應的發(fā)現(xiàn)  3.9 電磁理論的兩大學派  3.10 麥克斯韋電磁場理論的建立  3.11 赫茲發(fā)現(xiàn)電磁波實驗  3.12 麥克斯韋電磁場理論的發(fā)展第4章 經(jīng)典光學的發(fā)展  4.1 歷史概述  4.2 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的建立  4.3 牛頓研究光的色散  4.4 光的微粒說和波動說  4.5 光速的測定  4.6 光譜的研究第5章 實驗新發(fā)現(xiàn)和現(xiàn)代物理學革命  5.1 歷史概述  5.2 19/20世紀之交的三大實驗發(fā)現(xiàn)  5.3 “以太漂移”的探索  5.4 熱輻射的研究  5.5 經(jīng)典物理學的“危機”第6章  相對論的建立和發(fā)展  6.1 歷史背景  6.2 愛因斯坦創(chuàng)建狹義相對論的經(jīng)過  6.3 狹義相對論理論體系的建立  6.4 狹義相對論的遭遇和實驗檢驗  6.5 廣義相對論的建立  6.6 廣義相對論的實驗驗證第7章 早期量子論和量子力學的準備  7.1 歷史概述  7.2 普朗克的能量子假設  7.3 光電效應的研究  7.4 固體比熱  7.5 原子模型的歷史演變  7.6 α散射和盧瑟福有核原子模型  7.7 玻爾的定態(tài)躍遷原子模型和對應原理  7.8 索末菲和埃倫費斯特的貢獻  7.9 愛因斯坦與波粒二象性  7.10 X射線本性之爭  7.11 康普頓效應第8章 量子力學的建立與發(fā)展……第9章 原子核物理學和粒子物理學的發(fā)展第10章 凝聚態(tài)物理學簡史第11章 現(xiàn)代光學的興起第12章 天體物理學的發(fā)展第13章 諾貝爾物理學獎第14章 實驗和實驗室在物理學發(fā)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第15章 單位、單位制與基本常數(shù)簡史結束語附錄 物理學大事年表參考文獻

章節(jié)摘錄

  11.8.2 光場壓縮態(tài)  根據(jù)量子場論,處于真空中的量子場,所有振動模式仍在不停地振動,這種振動稱為真空零點振蕩。真空中各量子場間仍有相互作用,虛粒子會不斷地產(chǎn)生、轉化和消失,這就是所謂的真空量子漲落。也就是說,真空并不空虛,而是某種特殊媒質。根據(jù)不確定原理,完全相干光條件下的量子相干態(tài),在振幅平面上不再對應于一個點,而是一個大小等于電場真空起伏漲落的圓斑,這就是零點振動。在真空中,電磁場仍存在微小的起伏,這就叫真空起伏。普通光波是經(jīng)典光波和真空起伏的疊加,它們相干的結果構成噪音場,由于噪音場的存在,測量的精度從根本上受到限制。人們十分關注的是,如何使這種無規(guī)則的起伏壓縮至最小,能不能實現(xiàn)光場的壓縮?! ∽畛踉O想使用一種周期性抽運的方法。令諧振腔一端的反射鏡往返運動,當腔長變化的頻率達到光頻的兩倍時,到達反射鏡上的光波能量會周期性地被放大和縮小。但是事實上,不可能使反射鏡以光頻數(shù)量級振動。1985年,美國貝爾實驗室的斯魯施爾(R.E.Slusher)研究小組提出了一種代替反射鏡振動的實驗方案。他們選用運轉于鈉原子共振線附近的非簡并四波混頻作為非線性過程,“證明了從被激發(fā)原子發(fā)出的自發(fā)輻射在用于壓縮的空腔中導致了廣譜頻率的光譜”。由于在鈉原子束中光速比真空中低,光經(jīng)過鈉蒸氣室的光程加大。當用激光激發(fā)鈉原子時,鈉原子蒸氣室的光程迅速變化,其變化頻率正好與光頻相當,這就相當于反射鏡的往返振動。他們在實驗中測定噪聲功率相對真空漲落降低了7%。這一結果雖然不夠理想,卻是首次利用駐波場激光獲得了壓縮光?! ?986年,得克薩斯大學的金布爾(J.Kimble)研究組利用運轉于閾值以下光學參量下轉換過程,使輸出場噪聲功率相對于真空漲落降低63%。接著,美國IBM公司Almaden研究中心的謝爾比(Robert M.Shelby)、MIT的夏皮洛(I.Shapiro)等人利用不同的方法也得到了光場的壓縮態(tài)?! 嚎s光是非經(jīng)典光,它的量子特性對于揭示場的物理本質有著重要的價值。壓縮態(tài)光場又是通過非線性過程由相干光場產(chǎn)生的,對它的研究可使量子光學與非線性光學實現(xiàn)交叉?! ∮捎趬嚎s光具有比一般標準量子噪音低的起伏,使得大幅提高信噪比成為可能,有望在引力波之類的微弱信號檢測、光通信及原子、分子物理學等方面得到廣泛應用。光場壓縮態(tài)的研究已成為現(xiàn)代光學中的一個重要前沿課題。  11.8.3 腔量子電動力學  在1946年以前,人們普遍認為,原子的自發(fā)輻射是原子的一種固有特性,是不能改變的。1946年,帕塞爾(E.M.Purcell)首次發(fā)現(xiàn),如果把原子置于腔內,在一定條件下原子的自發(fā)輻射率較之處于自由空間中的自發(fā)輻射會發(fā)生變化,證明自發(fā)輻射不是孤立原子的行為,而是原子與真空相互作用的結果。1963年,加尼斯(E.T.Jaynes)和孔明斯(F.W.Cummings)建立了J-C模型,很好地說明了原子在腔內的量子行為。這以后,一系列與腔有關的現(xiàn)象相繼被發(fā)現(xiàn)。其中有慕尼黑大學倫姆佩(G.Rempe)和他的合作者1987年在單原子微波激射器中觀察到量子坍塌和復蘇現(xiàn)象;1987年杰赫(W.Jhe)等將研究拓展到了光頻范圍,觀察到了腔誘變頻率漂移;1990年倫姆佩等人又在微型微波激射器中觀察到了亞泊松光子統(tǒng)計;1991年加州理工學院的湯普森(R.J.Thompson)等人觀察到了單原子的真空拉比分裂;1995年法國高等師范學校的布朗尼(M.Brune)小組在用實驗檢驗腔中場的量子化時,發(fā)現(xiàn)了非線性量子特性。一門被稱為腔量子電動力學(C-QED)的研究學科逐步建立并發(fā)展起來。它主要是研究原子與光子在小型諧振腔中的相互作用。起初目標集中在里德伯原子與毫米波的相互作用。隨著技術的進步,特別是20世紀90年代冷原子技術和光電測試技術的發(fā)展,高品質微腔和原子冷卻與俘獲的結合使單原子和單光子作用的J-C模型可以得到很好的實驗檢驗。單原子和單光子之間的耦合在1992年以后進入所謂強相互作用,由原子、光場和腔組成的系統(tǒng)成了具有重要潛在應用的量子裝置,不僅可以用于探索量子物理世界某些非經(jīng)典行為的重要工具,例如薛定諤貓態(tài)、量子測量,而且在量子計算、量子態(tài)的制備以及量子通信等領域都具有重要價值?!  ?/pre>

編輯推薦

《物理學史》(第2版)保持了第一版的特點,并作了大量的增補和訂正。    《物理學史》(第2版)適于廣大高校師生教學選用,也可供中學物理教師和有關科技人員參考。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物理學史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114條)

 
 

  •   該書我以前看過,書中的物理學史的史實很可靠,很有權威性,而且圖片也十分的豐富,那些圖片也是很有價值的。讀完該書,就如同重新沿著科學家的足跡,走過了物理學的發(fā)展之路。這本物理學史的成書結構是按照物理學的學科分支排列的,各學科的脈絡也很清晰。但是物理學史最好的結構應該以武力學的不同發(fā)展時期為序來安排,其中再分出不同學科的發(fā)展情況。即分為古代物理學、經(jīng)典物理學、近現(xiàn)代物理學三個時期,每個時期再分出力學、熱學、光學、天文學……等學科。這樣脈絡清晰,而且能突出不同時期物理學發(fā)展的特點。這一點在申先甲的《物理學史簡編種》突出的很好。該書很少論及中國物理學發(fā)展史上的貢獻,這是一個缺憾。中國的物理學發(fā)展中很大程度上是技術發(fā)展推動物理學發(fā)展,雖然說沒有建立精密的物理學,但也積累了很多的理論知識,這是不可忽視的。而且中國的原子論、五行說、元氣說也是早期的唯物論思想,也是探求物質本源的一方面。咋紅果都在天文學、光學等方面的貢獻也是很突出的。應該讓接受高等教育的學生們了解中國物理學的發(fā)展史。
  •   物理學家研究問題的思路和方法及推理過程對每個科學研究人員有重要的高層啟發(fā)作用。這本書從牛頓力學開始,一直物理學研究過程,推理方法及研究中的人物的命運都進行了敘述。語言也比較流暢。是一本經(jīng)典讀物!
  •   對把握整個物理學的發(fā)展有很好幫助,其中提到的很多物理學家分析提出理論的思路方法值得借鑒。
    所以不僅是教你物理學史,還是在教你怎樣把握方法解決問題。整體來說,是不錯的書~~
  •   這一版比與它同時出版的《物理學史》增加了圖片,也增加了部分內容,讀起來更詳實、直觀。這是一本研究物理學史的好資料!
  •   《物理學史》(第二版)是一部圖片資料十分豐富的作品,好多經(jīng)典的圖片和稀有的圖片都可以在書本中找到。全書的書寫風格通俗易懂,沒有復雜的公式,讀起來十分輕松,是一本非常優(yōu)秀的物理學史教材。值得推薦。
  •   很對物理學史感興趣的我很喜歡這本書
  •   通過閱讀幾種版本的物理學史,感覺這本書更詳盡具體,很好!
  •   物理學史(第2版)寫的很好
  •   第二版的補充和調整非常有益,是我所見的同等篇幅中最好最完整的物理學史
  •   本書非常翔實的記錄了物理學發(fā)展史,對物理學有興趣的朋友不妨一讀。
  •   對物理學發(fā)展史上的大事都做了祥細介紹,語言精煉,但如果能再增加些奇聞異事和細節(jié),就更有趣了。
  •   一部物理學史,一首精神贊歌。
  •   好書!我看了兩遍了,寫得很詳細,對于讀者詳細了解物理學的發(fā)展史很有幫助。
  •   挺好的,對了解物理學很有幫助
  •   提高物理學養(yǎng)必備。呵呵。
  •   不錯,可以將幾百年的物理學濃縮在一起了。
  •   這本書不僅僅是科普讀物,不僅僅可作為枕邊讀物,其嚴謹和翔實也可為從事大學物理教育工作的教師提供依據(jù)。其實所謂的創(chuàng)新性啟發(fā)性教學,很大程度上需要我們還原歷史面貌,循著先人的發(fā)現(xiàn)足跡來感悟和探求自然之謎以及研究之路。
  •   很概括的講了物理的發(fā)展,值得一看的好書
  •   增加一下物理涵養(yǎng)吧,關鍵是對教學有益
  •   不錯,建議喜歡物理的人閱讀
  •   很適合學物理專業(yè)的童鞋們看的,內容很充實
  •   比較喜歡物理的買來,當興趣了解
  •   深入的了解物理
  •   很好,對了解物理史實很有幫助。適合物理專業(yè)的本科生和學有余力的高中理科生。
  •   物理愛好者可以收藏
  •   值得物理老師一讀!
  •   對我物理師范生來說,很好,學校圖書館也有
  •   270頁圖8-24與409頁圖13-15重復;P442圖14-14沃森與克里克在圖上的位置標示錯誤;P5倒數(shù)第三行“第谷很欣賞開普勒的才華,1597-1560年間……”,注意數(shù)字;P297提到王淦昌那里“1957年前蘇聯(lián)…………以中國物理學家王淦昌(1907-1998)為首的國際小組在1954年用它發(fā)現(xiàn)了反西格馬負超子?!薄狿480說反西格馬負超子是王等人1959年發(fā)現(xiàn)的。書很不錯的。
  •   國內科技史方面的著作很少,個人認為這本書很值得高中生(無論文理)閱讀
  •   本書是大師的著作,與國外作者相比,更通俗。
  •   很好的一本書。教師的好幫受
  •   寫的比較易懂,而且配合圖片幻燈片更好了
  •   內容經(jīng)典,品相不好
  •   書是正版的,發(fā)貨速度很快,物流也不錯。
  •   次書很有價值
  •   書挺不錯的,就是送過來時封面已經(jīng)臟了,不知道是什么,不過也還好。
  •   好,發(fā)貨塊,書是正版的
  •   性價比很高的一本書!
  •   本書零基礎能看,高學歷也能看。
  •   在這里買的這本書,再好多地方都買不到了,沒想到這里竟然有,很難得的是還打折了
  •   內容吸引人,插圖好~買本隨便看看~~~~~
  •   適合作為一種工具書
  •   這是老師推薦給我們看得,知識系統(tǒng)且全面
  •   一直想要買的,不錯。
  •   隨便翻了下,沒有缺頁和空白,開始閱讀了,好書要多看,利用科學,為了人類和平!
  •   買到寶貝不私藏,推薦大家齊分享
  •   很有用!思路很清晰
  •   henao
  •   女兒要的,但沒有看,可能看不懂
  •   孩子在看,蠻喜歡的。
  •   極力推薦,值得收藏
  •   翻了下,休閑讀品
  •   資料翔實 對哲學 工程思想都很有啟發(fā)
  •   很系統(tǒng)、全面~~
  •   非常滿意嘿嘿
  •   由于前段時間很忙,還沒來得及品讀,最近兩天看了一點,感覺很不錯。我很喜歡。
  •   好書!值得一讀??!
  •   不錯?。?!你值得擁有!??!
  •   目前這本書是我專心看的,,不能說什么,對于這本書我只抱能大概了解在21世紀以前的物理學發(fā)展,知道有些概念,基本理論是怎么發(fā)展過來的,其它并不抱太大希望..(第一作者水平有限,第二那些思想方法之類不可能僅從史中就可以體會)
  •   我想對于一個從事與物理相關工作的人,了解物理學發(fā)展史是非常必要而有益的。這本讀物個人認為可以做為枕邊讀物。
  •   上課講原子結構的時候,老師講物理學史我記不住,所以買了一本作為參考。紙張比較薄,得小心點翻,封面有點臟。清華教授編寫,相信書的內容不會有問題。
  •   國內大學出版的物理學史中,我覺得這本書脈絡還是很清楚的,而且引用資料比較多,但不拖沓。
    第二版比第一版補充了一些資料吧,我有第一版,第二版買了送人了。
  •   內容挺好,適合了解物理學史的好書
  •   其中關于公式結論的推理過程比較少,但作為一本物理學的歷史書,東西還是比較多
  •   正版,感覺就是我想要的物理學史,基本滿足我的需要
  •   只是總覺有些生疏,內心隱隱作痛。隔行如隔山,學物理真的那么難找工作嗎?只有思維著的精神才是這世間最美麗的造物,可是很多人卻被迫如螻蟻般近乎毫無價值地活著。真不明白一代又一代的人獻身科學探索,把用盡心血積累的知識提供給那些和他們有著一樣軀殼的同類,供野心家肆意殺戮,供金融家隨心玩弄這些力量所創(chuàng)造的財富,還是供那些活著只是為了吃飯的蕓蕓眾生奢靡地消費?亦或是為了能人類能理所當然地攫取他自認為屬于自己的資源?為了興趣,還是幾乎不可琢磨的信念?也許就像矩陣中的電池,這一切只不過是游戲而已,上帝重塑他自己的游戲。
  •   大學期間讀過第一版,這次又購買了新版,知識點全面,很好!
  •   書的內容真的很不錯!!可我是一個愛書如名的人,到手的書由于在郵遞途中的顛簸,書角有了明顯的磨損!雖然不影響閱讀,可還是有那么一點遺憾!希望貴公司在發(fā)貨時也能裹上一層塑料薄膜!
  •   書的內容還可以,就是少點故事,是本正史書籍。
  •   很好的書喜歡?。。?/li>
  •   這本書寫得很好,推薦大家去買!
  •   這本書在1900年前的部分寫的比較好,而1900年之后有些遜色
  •   對一名物理教師讀來很有益.
  •   內容不科普
  •   很滿意不錯啊 啊湊得
  •   翻看了一下,很滿意。
  •   全面,就是有些簡單
  •   理論很多,很長見識
  •   jsp
  •   類似于課本的深度
  •   但不是很詳細。
  •   感覺不夠細致,沒做到深入淺出。可能國內專家就這樣吧!
  •   但敘述不是那么引人入勝,語言太樸實了
  •   這本書其實就是一本教科書,只是這類教科書在中國實在是少見。書中的內容沒有擺脫教科書的一貫模式——陳述事實。不過還是可以從中感受到物理學發(fā)展中的一些坎坷的。讀過此書后,讀者不可能什么都沒有獲得,但也別想一口氣就掌握書中提到的所有內容。
  •   作者用寫理論書籍的文筆來寫這本介紹物理學歷史的書籍,因而閱讀起來沒有多少興趣。但我總算堅持閱讀了前三章。
    國內理論方面的書籍普遍晦澀難懂,很難讓人在初次閱讀時把握整體思路。人們總是脫離實際,卻執(zhí)著于追尋那些抽象的公式。原本以為這本書可以有助于我理解物理書中公式的由來,或者說幫助我理解那些公式,結果沒幫多少忙。
  •   書比較好,感覺紙質一般
  •   這本書我覺得不太好,還是傳統(tǒng)的教育工具,沒有趣味型,我不喜歡。
  •   老師讓買的,內容還很詳細,閑時看看也不錯。
  •   紙張一般,內容也還湊活著看看
  •   我仔細閱讀了全書,感覺里面內容不是很清晰。
  •   很想學習
  •   當當速度加油
  •   孩子是初二學生,覺得有些難度。
  •   如果能按照時間的順序把力熱光電原全部綜合在一個時間軸上就好了,分開太散了,就這一個缺點
  •   國內最好的一本物理學史,圖文并茂,很多插圖具有極強的資料性,很難找??上Р鍒D略小了些。
  •   到手的書中間居然缺了50多頁,惡不惡心
  •   風格絕對不同于一般的物理學史X講,郭奕玲和沈慧君老師非常厲害!近代物理部分需要一定的數(shù)學基礎.
  •   紙的質量太差,內容還可以
  •   該書在第一版的基礎上添加了很多圖片使得整書生動許多,同時該書還添加了很多第一版沒有的內容
  •   很好 買書的好地方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