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計算機原理及接口技術

出版時間:2008-9  出版社:清華大學出版社  作者:李伯成  頁數:422  
Tag標簽:無  

前言

進入21世紀,社會信息化不斷向縱深發(fā)展,各行各業(yè)的信息化進程不斷加速。我國的高等教育也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發(fā)展時期,尤其是高校的計算機基礎教育,正在步入更加科學、更加合理、更加符合21世紀高校人才培養(yǎng)目標的新階段。為了進一步推動高校計算機基礎教育的發(fā)展,教育部高等學校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教學指導委員會近期發(fā)布了《關于進一步加強高等學校計算機基礎教學的意見暨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基本要求》(以下簡稱《教學基本要求》)?!督虒W基本要求》針對計算機基礎教學的現(xiàn)狀與發(fā)展,提出了計算機基礎教學改革的指導思想;按照分類、分層次組織教學的思路,《教學基本要求》的附件提出了計算機基礎課教學內容的知識結構與課程設置。《教學基本要求》認為,計算機基礎教學的典型核心課程包括大學計算機基礎、計算機程序設計基礎、計算機硬件技術基礎(微機原理與接口、單片機原理與應用)、數據庫技術與應用、多媒體技術與應用、網絡技術與應用。附件中介紹了上述6門核心課程的主要內容,這為今后的課程建設及教材編寫提供了重要的依據。在下一步計算機課程規(guī)劃工作中,建議各校采用1+X的方案,即:“大學計算機基礎”+若干必修或選修課程。教材是實現(xiàn)教學要求的重要保證。為了更好地促進高校計算機基礎教育的改革,我們組織了國內部分高校教師進行了深入的討論和研究,根據《教學基本要求》中的相關課程教學基本要求組織編寫了這套“大學計算機基礎教育規(guī)劃教材”。本套教材的特點如下:(1)體系完整,內容先進,符合大學非計算機專業(yè)學生的特點,注重應用,強調實踐。(2)教材的作者來自全國各個高校,都是教育部高等學校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指導委員會推薦的專家、教授和教學骨干。(3)注重立體化教材的建設,除主教材外,還配有多媒體電子教案、習題與實驗指導,以及教學網站和教學資源庫等。(4)注重案例教材和實驗教材的建設,適應教師指導下的學生自主學習的教學模式。(5)及時更新版本,力圖反映計算機技術的新發(fā)展。

內容概要

本書介紹微型計算機各主要組成部分的工作原理及其在工程上的實現(xiàn)方法,內容上強調基本概念及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方法,在說明一些常用的典型接口芯片的基礎上,重點介紹利用這些概念和方法設計常見外設的接口,書中還講述了基于SOC的微型機系統(tǒng)。通過本書的學習,讀者能夠獨立設計一個小的微型計算機系統(tǒng)。    本書適合作為高等學校非計算機專業(yè)的教材,也可供其他技術人員參考。

作者簡介

馮博琴,2006-201O年教育部高等學校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首屆國家級教學名師。

書籍目錄

第1章 微處理器及PC系統(tǒng) 1.1 8086(88)CPU  1.1.1 微型計算機的組成及各部分的功能  1.1.2 8086(88)CPU的特點  1.1.3 8086CPU引線及其功能  1.1.4 8088CPU引線  1.1.5 8086CPU的內部結構  1.1.6 存儲器尋址  1.1.7 8086CPU的工作時序  1.1.8 系統(tǒng)總線的形成 1.2 80x86的發(fā)展過程及奔騰處理器  1.2.1 80x86系列處理器的發(fā)展  1.2.2 Pentium處理器引線及內部寄存器  1.2.3 特權級與描述符  1.2.4 工作模式  1.2.5 中斷和異?! ?.2.6 其他有關問題 1.3 PC系統(tǒng)  1.3.1 PC的結構框圖  1.3.2 PC的主機  1.3.3 PC常規(guī)外設 習題第2章 指令系統(tǒng)及匯編語言程序設計 2.1 8086(88)的尋址方式  2.1.1 決定操作數地址的尋址方式  2.1.2 決定轉移地址的尋址方式 2.2 8086(88)的指令系統(tǒng)  2.2.1 傳送指令  2.2.2 算術指令  2.2.3 邏輯運算和移位指令  2.2.4 串操作指令  2.2.5 程序控制指令  2.2.6 處理器控制指令  2.2.7 輸入輸出指令 2.3 匯編語言  2.3.1 匯編語言的語句格式  2.3.2 常數  2.3.3 偽指令  2.3.4 匯編語言的運算符  2.3.5 匯編語言源程序的結構 2.4 匯編語言程序設計  2.4.1 程序設計概述  2.4.2 程序設計的基本方法  2.4.3 匯編語言程序舉例  2.4.4 匯編語言程序的查錯與調試 習題第3章 總線 3.1 總線概述  3.1.1 定義及分類  3.1.2 采用總線標準的優(yōu)點 3.2 內總線  3.2.1 PC的內總線  3.2.2 工控機的內總線標準 3.3 外總線  3.3.1 常見外總線  3.3.2 PC的外總線 3.4 總線驅動與控制  3.4.1 總線競爭的概念  3.4.2 負載的計算  3.4.3 總線驅動與控制的實現(xiàn) 3.5 有關總線的工程問題  3.5.1 總線上的交叉串擾  3.5.2 總線的延時  3.5.3 總線上的反射與終端網絡 習題第4章 存儲系統(tǒng)第5章 輸入輸出技術第6章 常用接口芯片及應用第7章 基于SOC的微型機系統(tǒng)參考文獻

章節(jié)摘錄

插圖:第1章 微處理器及PC系統(tǒng)為了使讀者掌握微型機應用中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同時,考慮到讀者可能自行設計一個小的微型機應用系統(tǒng),也有可能利用現(xiàn)有的PC,在通用的PC總線(PCI、USB等)上,擴展某些專用外設接口構成一套應用系統(tǒng)。因此,本章詳細介紹80x86系列的處理器,并以此為基礎說明微型計算機的構成。同時,描述PC的結構及各組成部分的功能,為后續(xù)章節(jié)奠定必要的基礎。

編輯推薦

《微型計算機原理及接口技術(第2版)》根據教育部高等學校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教學指導委員會編制的《關于進一步加強高等學校計算機基礎教學的意見暨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基本要求》中的最新課程體系和教學基本要求組織編寫。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微型計算機原理及接口技術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4條)

 
 

  •   非常不錯!??!
  •   準備開始用
  •   正品 但是貴
  •   本想多訂幾本的,結果要在其他倉庫調過來,而且又不能和我同一個訂單的一起送過來貨到付款。。不知道什么原因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