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片機接口C語言開發(fā)技術

出版時間:2009-2  出版社:清華大學出版社  作者:龔運新,羅惠敏,彭建軍 編著  頁數:340  

內容概要

單片機接口是單片機基礎課程的后續(xù)課程。它是一門理論性、實踐性和綜合性都很強的學科,同時也是一門計算機軟硬件有機結合的專業(yè)課程。以前的教科書主要講述了并行口芯片,而在實際的應用中大部分用的是串行口芯片。本書將同時講解并行接口和串行接口,重點講解串行接口,幾乎囊括了所有串行接口知識,每個程序都進行了仿真調試,給出了程序注釋,使讀者學習起來更加輕松易懂。本書是作者多年理論教學、實驗教學及產品研發(fā)經驗的結晶。

書籍目錄

第1章  概論  1.1  接口    1.1.1  基本概念    1.1.2  接口的4大基本功能  1.2  串行接口知識    1.2.1  通用同步/異步收發(fā)器USART    1.2.2  主控同步串行端口MSSP——SPI模式    1.2.3  主控同步串行端口MSSlP——I2C模式    1.2.4  串行通信接口Microwire/PIus總線  習題與思考題第2章  中斷接口擴展  2.1  中斷系統(tǒng)    2.1.1  中斷請求源和中斷請求標志    2.1.2  中斷控制    2.1.3  中斷響應    2.1.4  外部中斷觸發(fā)方式    2.1.5  多個外部中斷源系統(tǒng)設計    2.1.6  MCS-51對中斷請求的撤除    2.1.7  MCS-51中斷系統(tǒng)的初始化    2.1.8  應用舉例  2.2  中斷控制器8259A    2.2.1  8259內部結構    2.2.2  8259引腳功能    2.2.3  8259命令字    2.2.4  8259工作模式    2.2.5  8259級聯(lián)  習題與思考題第3章  定時器/計數器擴展  3.1  MCS-51內部定時器/計數器    3.1.1  定時器/計數器結構    3.1.2  定時器/計數器工作方式    3.1.3  定時器/計數器的初始化    3.1.4  定時器/計數器應用舉例  3.2  8253定時器/計數器擴展芯片    3.2.1  8253的內部結構和工作原理    3.2.2  8253的工作方式    3.2.3  MCS-51與8253的接口方法    習題與思考題第4章  通信接口擴展  4.1  串行接口通信    4.1.1  串行接口控制寄存器    4.1.2  串行接口工作方式    4.1.3  波特率  4.2  可編程通用串行通信接口8251    4.2.1  8251A的基本特點    4.2.2  8251A的內部結構和引腳功能    4.2.3  8251A的控制字    4.2.4  8251A的初始化    4.2.5  MCS-51和8251A的接口  習題與思考題第5章  MCS-51存儲器擴展  5.1  程序存儲器的擴展設計    5.1.1  訪問外部程序存儲器的時序    5.1.2  EPROM接口設計    5.1.3  E2PROM接口設計  5.2  數據存儲器的擴展設計    5.2.1  MCS-51訪問外部RAM的定時波形    5.2.2  數據存儲器的擴展設計    5.2.3  RAM的掉電保護  5.3  串行(I2C總線)數據存儲器擴展設計  5.4  串行(SPI總線)數據存儲器擴展設計  5.5  串行(Microwire/Plus總線)數據存儲器擴展設計    習題與思考題第6章  I/O接口擴展  6.1  概述  6.2  顯示器接口擴展設計  6.3  鍵盤接口設計    6.3.1  鍵盤的工作原理    6.3.2  鍵盤接口設計  6.4  ZLG7289A、串行接口LED、數碼管及鍵盤管理器件    6.4.1  概述    6.4.2  控制指令    6.4.3  SPl串行接口    6.4.4  接口程序    習題與思考題第7章  模擬/數字轉換器  7.1  概述    7.1.1  算術A/D轉換    7.1.2  技術參數    7.1.3  接口信號    7.1.4  基本引腳  7.2  10位串行模數轉換芯片AD7810    7.2.1  AD7810引腳功能    7.2.2  AD7810的工作模式    7.2.3  AD7810的典型應用  7.3  高精度24位ADSl210/1211      7.3.1  ∑△調制器A/D原理簡介    7.3.2  ADSl210/1211內部結構    7.3.3  內部寄存器    7.3.4  校準    7.3.5  主/從模式的串行接口設計    7.3.6  與8XC51接口  7.4  應用設計實例    7.4.1  A/D設計的一般考慮    7.4.2  設計實例  7.5  并行A/D轉換器與8031的接口設計    習題與思考題第8章  串行數字/模擬轉換器  8.1  D/A的技術特性  8.2  8位滿幅型MAX517/518/519    8.2.1  概述    8.2.2  通信約定    8.2.3  DAC模塊  8.3  10位電壓型MAX504/515    8.3.1  操作原理    8.3.2  應用設計  8.4  16位精密型DAC714    8.4.1  概述    8.4.2  應用設計  8.5  24位立體聲音頻PCM1728    8.5.1  概述    8.5.2  系統(tǒng)時鐘    8.5.3  數據接口格式與復位    8.5.4  工作原理    8.5.5  應用設計考慮  8.6  應用設計實例  8.7  并行數/模(D/A)轉換器電路接口設計    習題與思考題第9章  單片機的其他接口  9.1  V/F與F/V轉換器    9.1.1  VFC232    9.1.2  VFC2320  9.2  實時時鐘    9.2.1  DSl305的特性綜述    9.2.2  內部寄存器    9.2.3  串行通信接口  9.3  液晶顯示器(LCD)接口    9.3.1  接口信號說明    9.3.2  控制器說明(KSl08B及兼容芯片)    9.3.3  編程方法  9.4  LED點陣顯示接口    9.4.1  LED分類    9.4.2  LED點陣顯示實驗  9.5  打印機接口電路    9.5.1  TPμP系列微型打印機簡介    9.5.2  TPμP-16B微型打印機應用實例  習題與思考題第10章IC卡  10.1概述    10.1.1  IC卡的定義與分類    10.1.2  IC卡的主要應用及國際標準  10.2  AT24C××系列存儲卡    10.2.1  概述    10.2.2  工作原理  10.3  邏輯加密存儲卡SLE4442    10.3.1  概述    10.3.2  芯片功能    10.3.3  傳送協(xié)議    10.3.4  芯片的操作命令    10.3.5  芯片的復位方式    10.3.6  SLE4442與8031的接口方法  10.4  智能卡SLE44C42S    10.4.1  智能卡結構    10.4.2  SLE44C42S芯片總體特性    10.4.3  各部分詳細說明  10.5  智能卡操作系統(tǒng)    10.5.1  概述    10.5.2  COS功能劃分    10.5.3  文件系統(tǒng)    10.5.4  安全體系    10.5.5  安全機制的實現(xiàn)    習題與思考題第11章  單線芯片  11.1  概述    11.1.1  芯片硬件結構    11.1.2  64位-ROM    11.1.3  CRC值生成器    11.1.4  寄生電源  11.2  單線芯片的傳輸過程    11.2.1  初始化    11.2.2  讀寫時序    11.2.3  ROM功能命令    11.2.4  ROM搜索舉例  11.3  可尋址開關    11.3.1  DS2405概述    11.3.2  DS2405 ROM功能命令    11.3.3  DS2406/DS2407  11.4  數字溫度計    11.4.1  概述    11.4.2  溫度測量    11.4.3  其他功能原理  11.5  A/D轉換器    11.5.1  概述    11.5.2  存儲器結構    11.5.3  存儲器功能命令    11.5.4  DS2450 ROM功能命令    11.5.5  操作實例  11.6  存儲器與計數器    11.6.1  概述    11.6.2  存儲器操作    11.6.3  操作實例  11.7  單線芯片總覽  11.8  iButton系列  練習與思考題

章節(jié)摘錄

  第1章 概論  單片微型計算機是在一塊芯片上集成了中央處理器(CPU)、存儲器(RAM、ROM)、定時器/計數器和各種輸入輸出(I/O)接口(如并行I/0口、串行I/O口和A/D轉換器)的機器。由于單片機通常是為實時控制應用而設計制造的,因此,又稱為微控制器(MCU)?! ∽畛醯膯纹瑱C內只包含并行輸人輸出接口、定時器/計數器,它們的功能較弱,實際應用中往往需要通過特殊的接口擴展功能,從而也增加了應用系統(tǒng)結構的復雜性?! 〗陙?,新型單片機內的接口,無論從類型和數量上都有很大的發(fā)展。這不僅大大改善了單片機的功能,而且使系統(tǒng)的總體結構也大大簡化了。例如,有些單片機的并行I/O口,能直接輸出大電流和高電壓,可直接用于驅動熒光顯示管(VFD)、液晶顯示器(LCD)和數碼顯示管(LED)等,應用系統(tǒng)中就不再需要外部驅動電路。再如有些單片機,片內含有A/D轉換器,在一些實時控制系統(tǒng)中可省掉外部A/D轉換器。目前,在單片機中已出現(xiàn)的各類型新型接口有數十種,如A/D轉換器、D/A轉換器、DMA控制器、CRT控制器、LCD驅動器、LED驅動器、VFD驅動器、正弦波發(fā)生器、聲音發(fā)生器、字符發(fā)生器、波特率發(fā)生器、鎖相環(huán)、頻率合成器、脈寬調制器等。雖然一個單片機內含有若干種接口,但在開發(fā)設計產品時,產品功能要求多種多樣,往往選一塊芯片不能滿足要求。要進行一些功能擴展,在擴展時要求盡量少占用口線,這就為串行接口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并行接口芯片在單片機功能擴展中有逐步淘汰的趨勢,但考慮到并行接口產品還在廣泛使用,因此在編寫本書時對串口、并口都進行了介紹,重點在串口。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單片機接口C語言開發(fā)技術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