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米材料和器件導論

出版時間:2010-12  出版社:清華大學出版社  作者:郭子政,時東陸 著  頁數(shù):205  

內(nèi)容概要

  納米材料具有許多傳統(tǒng)材料無法媲美的奇異特性和特殊功能,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納米科學與技術(shù)的概念和研究方法已經(jīng)融入很多學科和領域。書中全面系統(tǒng)地介紹了各種納米材料的特性、制備方法和應用,特別是對過去十幾年中備受矚目、有著巨大發(fā)展?jié)摿Φ囊恍┘{米材料給予了重點論述,對發(fā)展中的新型納米器件也給予了特別關注。《納米材料和器件導論(第2版)》內(nèi)容分為12章,包括納米材料及其基本特性、納米材料的檢測與分析、碳納米管、半導體量子點、納米磁性材料、納米氧化鈦光催化材料、納米綠色光源材料、自旋電子學、納米生物材料、納米能源材料、納米復合材料、DNA納米技術(shù)。每章分別附有參考文獻,便于讀者進一步閱讀和研究?!  都{米材料和器件導論(第2版)》可作為大專院校材料及相關專業(yè)高年級學生和研究生的教學用書,也可作為高校和科研院所相關專業(yè)的師生和科技人員的參考用書。

書籍目錄

第1章 納米材料及其基本特性1.1 納米簡史1.2 納米材料的特性1.2.1 納米材料的完美定律1.2.2 納米效應1.2.3 天然納米效應1.3 納米效應的物理原理1.3.1 電子能級的不連續(xù)性1.3.2 久保理論1.3.3 量子尺寸效應1.3.4 小尺寸效應1.3.5 表面效應1.3.6 介電限域效應參考文獻第2章 納米材料的檢測與分析2.1 納米材料粒徑檢測分析2.2 納米材料電學性質(zhì)檢測與分析2.3 納米材料磁學性質(zhì)檢測與分析2.4 納米材料力學性質(zhì)檢測與分析2.5 納米材料熱學性質(zhì)檢測與分析2.6 納米材料光學性質(zhì)檢測與分析2.7 掃描式探針顯微技術(shù)2.7.1 STM的工作原理2.7.2 STM的工作模式2.7.3 STM的應用--原子操縱術(shù)2.7.4 STM的優(yōu)點2.8 原子力顯微鏡2.8.1 AFM的工作原理2.8.2 AFM掃描模式比較2.8.3 AFM應用舉例參考文獻第3章 碳納米管3.1 碳的同素異形體及結(jié)構(gòu)3.1.1 碳的同素異形體3.1.2 碳的同素異形體的結(jié)構(gòu)3.1.3 石墨烯3.2 碳納米管的種類和性質(zhì)3.2.1 碳納米管的種類3.2.2 碳納米管的特性3.2.3 碳納米管的電子結(jié)構(gòu)3.3 碳納米管的制備3.4 碳納米管的應用3.4.1 碳納米管與微電子學3.4.2 碳納米管的其他應用參考文獻第4章 半導體量子點4.1 半導體量子點的物理基礎4.1.1 量子限域效應4.1.2 激子和發(fā)光4.1.3 激子結(jié)合能計算4.2 半導體量子點制備技術(shù)4.3 量子點激光器4.4 單光子光源參考文獻第5章 納米磁性材料5.1 納米磁性材料的類型5.1.1 人工納米磁性材料和天然納米磁性材料5.1.2 磁性納米材料的分類5.2 納米磁性材料的基本特征5.2.1 磁疇5.2.2 超順磁性5.2.3 交換作用5.2.4 矯頑力Hc5.2.5 居里溫度5.2.6 磁化率5.3 一些具體的納米磁性材料5.3.1 磁性液體5.3.2 磁性微球5.3.3 一維納米線5.3.4 二維納米薄膜5.3.5 磁性納米復合物5.3.6 納米雙相復合硬磁5.3.7 高頻微波納米磁性材料5.4 納米磁性材料的制備方法5.4.1 制備方法分類5.4.2 制備方法的具體實例5.5 巨磁電阻材料5.5.1 巨磁電阻效應和應用5.5.2 磁電阻的分類及比較5.5.3 巨磁電阻效應的物理機制5.5.4 GMR生物傳感器參考文獻第6章 納米氧化鈦光催化材料第7章 納米綠色光源材料第8章 自旋電子學第9章 納米生物材料第10章 納米能源材料第11章 納米復合材料第12章 DNA納米技術(shù)參考文獻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納米材料和器件導論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