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畫師潑墨莫高窟

出版時間:2012-7  出版社: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作者:劉繼純  頁數:214  字數:134000  
Tag標簽:無  

前言

  說起來讓人難以置信,在北京生活了20多年,兒子點點都11歲了,至今沒帶他去過故宮。仔細想想,提議多次,每次都打消念頭,原因歸結為“他看不太懂,興趣不會太大”。去越南和柬埔寨觀光旅游時,同行的孩子們玩得很開心,但幾乎都對建筑古跡毫無興致。其實我們成年人何嘗不是如此?如果不了解相關知識和掌故,又沒有導游介紹,文化古跡基本都是看個大概,攝影留念,證明自己確實“到此一游”,如此而已。點點上小學后,語文課本中涉及了諸如紫禁城這類的文化古跡,我們跟他聊得雖然不少,但他明顯興趣不高,因為實在太單調枯燥了,不好玩兒。更別說什么建筑特色啦、裝飾風格啦、美學價值啦,這些是更不容易理解和記憶的抽象知識?! ∮幸惶焱蝗幌氲?,不妨穿越一下,讓點點當個主角,把他放在過去某個年代,讓他親身感受一下。我跟點點說:“假如你是明朝的一個小木匠,住在四川的一個小山村,有一天村長接到皇帝發(fā)布的指令,讓全村的男人去給他采伐幾百年才能成材的大楠木,你會怎么做?”點點想了想,說:“得帶上伐木工具吧,還得帶上食物和水、帳篷,還得防備野獸吧?”嗯,我們的故事就從這里開始了,我和點點一起穿越到明朝,當一回四川省一個小山村的農民,跟村里所有的男人,帶上能想到的一切必需用品和工具,進山去采伐大楠木?! ∵@注定是一場充滿想象力的冒險之旅。大楠木又高又大,總是藏身大山深處,找到它已經很不容易,但這還只是第一步。用簡陋的斧頭砍倒它,同樣很不容易,這才是第二步。接下來就是運輸,如何從山上運到山下?如何從遙遠的南方,翻山越嶺,出了陸路進水路,一步一步挪到紫禁城呢?這又是一個大問題。聰明的老百姓自有辦法,什么辦法呢?我先讓點點自己想想解決辦法,實在想不出,我們就查閱相關資料,古代遠距離運輸問題就了解了,長江、大運河之類的知識也就順帶了解了。自己當主角,自己親身經歷這么多艱辛和磨難,相關知識肯定會記得非常牢固,因為我們得利用這些知識砍伐大楠木,往京城運送呀。如何扎木筏啊,如何對付江河中的巨浪啊,通通都了解了。運到京城之后呢,就要施工建造了。施工之前先得總體設計和規(guī)劃,如何設計?我們又得當設計師了,查一下“樣式雷”的傳說和記載,跟人家學學怎么建造皇家宮殿。當然啦,我們自己先想象一下如何設計和規(guī)劃,點點說了很多種風格的建筑,他更喜歡西方那種莊重肅穆的風格。不過,我們中國古人有自己的建造風格,我們不必模仿別人,要造出中國自己的宮殿?! ∠胂笠幌掳?,一座紫禁城的設計和建造,從采伐木料開始,我們會了解多少知識啊,天文、地理、建筑、美術、交通、運輸、植物、社會政治制度以及封建帝國的禮儀和風俗,等等。毫不夸張地說,當個小木匠,一點點把紫禁城這座聞名世界的皇家宮殿建造起來,簡直可以演繹成一部長篇連續(xù)劇了。這部連續(xù)劇結束之后,不要說建造紫禁城的整個過程,就連中國古典的建筑藝術、彩繪藝術、園林藝術、裝飾藝術、風水學說等知識,基本也有了相當的了解,這種知識學習完全是快樂的、自主的、生動的,效果肯定好,記憶也會持久。  2008年,我們去美國學習訪問了一段時間,點點入讀當地的小學,美國小學生的語文書有兩個很明顯的特點:一是關于錢的文章特別多,反映出美國商業(yè)文明的特質;二是課文幾乎都是故事,主角幾乎都是小朋友,小學生很容易把自己放在故事中,通過親身經歷,了解相關知識。經歷很有趣,學習很有趣,知識掌握自然就非常主動、扎實?! ∮辛艘陨舷敕ê徒洑v,終于有一天我下了決心——把孩子應該了解的重要文化古跡名勝知識寫成故事,讓孩子當主角,在輕松愉快又不乏冒險的經歷中學習和了解各類知識。比如,無意中當了個小石匠,修建了長城,長城的知識就了解了,還順帶了解了冷兵器時代的戰(zhàn)爭形態(tài);無意中當了個小畫師,把敦煌莫高窟就逛了個遍,彩畫啊、泥塑啊、石窟啊,就全部了解了;無意中成了小和尚,少林寺這座千年古剎當然就逛熟了,佛教的相關知識自然也就了解了很多……主意打定,寫作馬上開始,先把“中國的世界遺產”推出六冊,分別是紫禁城、長城、秦始皇陵兵馬俑、頤和園、少林寺、敦煌莫高窟。寫作過程中,我寫好一段就讓點點看一段,讓他提提意見,然后修改得更適合孩子們看。說是故事,但故事只是個“套子”和過程,其中涉及的各類知識和資料可都是真實、準確的。所以,這套故事化的世界遺產系列不但適合小學生看,也適合喜歡深度旅游的“驢友”們看,更能滿足想要全面細致了解中國的世界遺產的讀者看。如果孩子識字不多,還不能獨立閱讀,家長可以讀給孩子聽,親子閱讀,共同成長,其樂融融?! 『⒆觽兊乃季S特點就是形象化、動作化,自然就喜歡生動形象的故事,在嘻哈玩樂中就學到了知識,掌握了技能。許多知識很重要,孩子們應該了解,應該熟悉,相關圖書和資料不可謂不多,但實在是太嚴肅、太刻板了,生硬地講解,生硬地記憶,也能記住,但也最容易忘記。把知識故事化,讓學習快樂起來,孩子的學習就成了玩耍。哪個孩子不愛玩兒呢?既然能在玩耍中實現學習的目的,又何必把知識和學習搞得那么刻板枯燥呢?  劉繼純  2012年6月1日

內容概要

你知道莫高窟為什么建造在西北大沙漠之中嗎?為什么第一大佛像的腦袋大得不成比例?和尚們是不是就住在洞窟里?莫高窟怎么還有道家的神仙?為什么飛天的樣子總是像男又像女?為什么經變畫的故事總是那么血淋淋的?洞窟里誰的塑像最多?為什么說莫高窟是“東方盧浮宮”?為什么壁畫里還有在茅房里蹲廁的內容?你知道千年以前,畫師們是如何彩繪壁畫的嗎?巨大的塑像到底是如何一步步完成的?轟動全球考古界的“
藏經洞”里到底有沒有寶物?想知道有關莫高窟的這些奇異故事,就跟著來自西域的小畫師一起到莫高窟里看看吧!
《小畫師潑墨莫高窟(美繪版)》是“我的第一套世界遺產故事匯”系列之一。 《小畫師潑墨莫高窟(美繪版)》的作者是劉繼純。

作者簡介

劉繼純,北京師范大學新聞學碩士研究生畢業(yè),曾短期游學美國莫瑞州立大學。家庭教育專家,兒童文學作家。出版專著《淘氣爸爸和快樂兒子》《人類災難全紀錄》《農民負擔200問》《世界華文作品賞析·小說卷》《世界電影經典名片賞析叢書——月暈與星光》《話說中國歷史·近代》,參與策劃大型電視談話節(jié)目《焦點周周行》,主創(chuàng)百年老字號“餛飩侯”企業(yè)形象推廣電視劇整體項目方案,任中央電視臺大型文獻紀錄片《百年中國》撰稿人。

書籍目錄

第一章  在絲綢之路上遇到強盜
第二章 托付給一個出家人
第三章 “莫高窟”里的故事
第四章 木胎泥塑大佛像
第五章 火燒天王腳丫子
第六章 想不出辦法就抹泥
第七章 我給大師立了大功
第八章 給洞窟起名字
第九章 大石頭砸破大鐵鍋
第十章 在敦煌城里吃家家鄉(xiāng)菜
第十一章 娶親的事兒也畫在洞窟里
第十二章 照著媽媽的樣子畫飛天
第十三章 發(fā)現一個藏經洞
第十四章 飛天畫成了老年車
第十五章 到敦煌城里找爸爸媽媽
第十六章 心驚膽戰(zhàn)的經變畫
第十七章 佛家的故事總是那么嚇人
第十八章 抓住了搶劫我們的強盜
第十九章 把我家的事兒畫到洞窟里
第二十章 爸爸媽媽回來了
第二十一章 回家
世界遺產小百科

章節(jié)摘錄

  從6歲開始,爸爸就跟我說東方的大唐朝如何如何,爸爸一直在我們大食國和大唐朝之間做生意,他每隔幾年就會去一次東方的大唐朝,帶著我們大食國的東西,去大唐朝出售,再買一些大唐朝的貨品,帶回大食國出售。他說起大唐朝的一些事情,我們大食國沒有,更沒見過,我就特別想自己也能親眼看一下,我等啊等啊,等著自己再長大一些,跟著爸爸一起去那個遙遠的東方大國。這一天終于等到了,因為我已經9歲了,爸爸經不住我軟磨硬泡,答應帶著我一起去。媽媽也要去,因為我跟爸爸都走了她會想念我們,她也想看看大唐朝到底是什么樣子。我們就準備了好多東西,珠寶、香料、玻璃器皿、皮毛,還有幾只漂亮的小烏,爸爸說大唐朝的有錢人喜歡在家中養(yǎng)鳥,裝在鳥籠子里,聽它們的叫聲。大唐朝有彩霞般的絲綢、光閃閃的金銀、精致美麗的瓷器,也是大食國的有錢人喜歡的東西。聽說就連更遠地方的羅馬皇帝都喜歡大唐朝的絲綢。爸爸說羅馬皇帝召集大臣們開會的時候,大臣們誰要是沒穿著絲綢衣服,就會顯得特別寒酸,也會讓人看不起。在羅馬帝國那里,一件絲綢衣服,簡直就值幾十頭駱駝。爸爸每次去大唐朝都會換回一些絲綢,可他從來不讓我看,他說這種東西太貴重了,萬一看了之后賣不出好價錢就太冤枉了,因為這可是從四千里之外的大唐朝帶回來的,實在太不容易了。這次去,我一定要親眼看看絲綢到底是什么樣子?! “职终f我們會沿著絲綢之路一直往東走,他最遠只到過敦煌一帶,大唐朝的都城是長安,離敦煌還有幾千里,實在是太遠了,他也從來沒去過。他也很想從敦煌繼續(xù)往東走,一直走到都城長安。  “這次看情況吧,如果順利,我們就一直走到長安去,哪怕再多走一年半載的。”爸爸說。  “那好啊,可以好好玩兒玩兒了?!蔽艺媸歉吲d?!  斑€是小心點吧,我們的貨品能賣個好價錢,能換到我們需要的東西就返回吧,帶這么多東西,安全第一?!眿寢屨f?! “职中π?,說:“我已經走過兩趟了,都很安全,沒事兒的。有你們兩個人陪著我,就更安全了?!薄 “职趾蛬寢岄_始把東西裝在大大小小的包裹里、箱子里,包得都特別嚴實,爸爸說一路上風沙大,有時候也會下雨,不能讓風雨傷害了我們的貨物,不然就賣不出好價錢了。貨物包裝好了,我們就開始準備路上吃的、喝的,睡覺用的被褥,防備大風和下雨用的披衣和傘具,等等。簡直就是大搬家。等這些都準備好了,爸爸就去雇大馬車,一共兩輛,一輛裝滿貨物;一輛裝了一半貨物,我們乘坐。  一個陽光明媚的日子,我們坐在兩輛大馬車上出發(fā)了,太陽曬得厲害,我們就把大傘支起來。爸爸說春季出發(fā)是最好的時間,因為到達大唐朝境內后,大概就是秋后季節(jié),風沙相對來說少一些,大家一般都選擇這個季節(jié)出發(fā)。果然,一路向西,我們看到許多大車,都裝得滿滿的,大家就相伴前行。爸爸還說,這條路主要是東西方的商人來往的道路,是幾百年前大漢朝的張騫一步一步走出來的,他為了聯合大月氏跟漢朝一起抵抗北方的匈奴,走了大概十多年,把漢朝和西方的各個國家都聯系上了,后來商人們就沿著他走過的路來往做生意,慢慢地就形成了這條東西方貿易通道。漢朝在這一條通道北邊修筑了長城,長城沿線有駐軍,防備匈奴南下侵擾。商人、各國的使節(jié)、喜歡旅行的人,都會走這條路。沒有張騫,沒有這條路,我們這些國家的人和東方的大唐朝,還不知道什么時候才會有聯系,才會互相做生意,交換東西。這條通道因為在黃河西邊,所以叫“河西走廊”,因為商人們主要販賣來自中原的絲綢,所以也叫“絲綢之路”。有些人喜歡大唐朝,就長期居住在那里不回來了,大唐朝的皇帝也很喜歡跟外國人交往,大家互相交換東西,這樣大家就都會越過越好?! “职终f得越多,我的好奇心越強,可是我們的大馬車走得太慢了,走了一整天,才走了幾十里路,幾千里路得走多少天???爸爸告訴我,得走差不多一年時間!  天哪,一年啊!爸爸以前每次都走那么久,來回差不多就快三年了,我還沒覺得有多漫長,這次我跟著來了,才親身感受到路途的遙遠。不過,好在一路上都有好玩兒的,還不是太寂寞。我坐著煩了,就會下車跟著馬車走,摘路邊的野花,給媽媽和爸爸都戴上。走得煩了,我還要騎在馬上,反正有趕車的叔叔幫我,馬兒也不會把我掀下來。再煩了,我會用我的小刻刀刻一些小東西,把路邊大塊的干樹枝刻成小松鼠、小花貓的模樣。我還能根據樹枝的形狀刻成老爺爺、大胖子的模樣??號|西是我爺爺教的,我們大車上裝的就有爺爺刻的很多好玩兒的東西。爸爸說大唐朝的人也很喜歡刻的東西,能賣錢。我現在刻得還不是太好,不知道有沒有人買。不過最讓我想不到的是,因為我會刻這些好玩兒的東西,后來竟然幫了我很大的忙。  ……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小畫師潑墨莫高窟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