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8-6 出版社: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出版社 作者:薛建平,等 編 頁數:296
內容概要
該書內容包括基因工程的概念、工具酶、載體克隆和構建、目的基因分離、目的基因轉化、轉基因植物的檢測與鑒定、轉基因植物遺傳穩(wěn)定性及表達調控,以及轉基因植物的安全性評價等內容。 本書可作為高等院校生物技術各有關專業(yè)本科生和研究生教材,同時對從事植物基因工程的教學、科研人員來說也是一本有益的參考書。
書籍目錄
第一章 緒論第一節(jié) 基因工程的概念第二節(jié) 基因工程的誕生和發(fā)展第三節(jié) 基因工程的研究內容第四節(jié) 基因工程的應用第五節(jié) 基因工程的發(fā)展前景第六節(jié) 植物基因工程進展和存在的問題第二章 基因工程的工具酶第一節(jié) 概述第二節(jié) 限制性內切核酸酶第三節(jié) DNA連接酶第四節(jié) DNA聚合酶第五節(jié) DNA甲基化酶第六節(jié) DNA及RNA的修飾酶第七節(jié) 核酸酶第三章 克隆載體第一節(jié) 質粒的概念和基本特性第二節(jié) 常用的質粒載體第三節(jié) 質粒DNA的提取第四節(jié) 大腸桿菌感受態(tài)細胞的制備及轉化第四章 目的基因的分離第一節(jié) 基因克隆的意義和策略第二節(jié) 已知序列為基礎的克隆方法第三節(jié) cDNA文庫構建和篩庫法獲得目的基因第四節(jié) RACE方法獲取基因的全長序列第五節(jié) 圖位克隆和轉窿子標簽法克隆基因第六節(jié) 以表達差異為基礎的基因克隆方法第五章 植物基因工程的目的基因第一節(jié) 抗蟲基因第二節(jié) 抗病基因第三節(jié) 抗非生物脅迫的基因第四節(jié) 雄性不育基因第五節(jié) 改良作物品質的基因第六節(jié) 改良植物其他性狀的基因第六章 植物基因工程表達載體第一節(jié) 植物基因工程載體的種類第二節(jié) 致瘤農桿菌Ti和發(fā)根農桿菌Ri質粒第三節(jié) 植物轉化載體構建第四節(jié) 抑制、沉默目標基因的表達載體第五節(jié) 無標記植物表達載體第七章 目的基因的轉化第一節(jié) 植物基因轉化受體第二節(jié) 農桿菌介導的植物轉基因方法第三節(jié) 直接轉化方法第四節(jié) 種質系統轉化法第五節(jié) 病毒載體轉化第八章 轉基因植物的檢測與鑒定第一節(jié) PCR檢測第二節(jié) 報告基因的表達檢測第三節(jié) Southern雜交鑒定第四節(jié) Northern雜交鑒定第五節(jié) 外源基因表達蛋白的檢測第六節(jié) 分子標記及生物芯片技術檢測第九章 轉基因植物的遺傳穩(wěn)定性及表達調控第一節(jié) 外源基因在植物基因組上的整合特點第二節(jié) 外源基因整合的遺傳學效應和轉基因沉默第三節(jié) 轉基因植物中外源基因的遺傳穩(wěn)定性第四節(jié) 外源基因在植物基因組中的表達特點第五節(jié) 轉化外源基因的表達調控第十章 轉基因植物的安全性評價第一節(jié) 生物安全性評價概述第二節(jié) 轉基因植物食品的安全性評價第三節(jié) 轉基因植物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安全性評價第四節(jié) 轉基因植物的安全性評價管理辦法附錄一 基因工程安全管理辦法附錄二 農業(yè)轉基因生物安全評價管理辦法附錄三 農業(yè)轉基因生物進口安全管理辦法附錄四 農業(yè)轉基因生物標識管理辦法參考文獻
章節(jié)摘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jié) 基因工程的概念 基因(gene)這個名詞是1909年由遺傳學家Johamsen w.提出來的。在遺傳學發(fā)展的早期階段,基因僅僅是一個邏輯推理的概念、遺傳性狀的符號,而不是一種已經證實了的物質和結構。由于科學研究水平的不斷提高,基因的概念也在不斷地修正和發(fā)展。現代對基因的定義是DNA分子中含有特定遺傳信息的一段核苷酸序列總稱,是遺傳物質的最小功能單位。 基因工程(genetic engineering),也叫基因操作(gen9 rnanipulation)、重組DNA技術。它是一項將生物的某個基因通過基因載體運送到一種生物的活細胞中,并使之無性繁殖(稱之為“克隆”)和行使正常功能(稱之為“表達”),從-而創(chuàng)造生物新品種或新物種的遺傳學技術。基因工程的核心是構建重組體DNA技術,所以基因工程和重組DNA技術有時也就成為同義詞。在漫長的生物進化過程中,基因重組從來沒有停止過。在自然力量作用下,通過基因突變、基因轉移和基因重組等途徑,推動生物界不斷的進化,使物種趨向完善,出現了今天各具特性的繁多物種。有的能忍耐高溫,有的不怕嚴寒,有的能適應干旱的沙漠,有的可在高鹽度的海灘上或海水中生長繁殖,有的能固定大氣中的氮素,提供了豐富的生物資源和人類賴以生存所需要的物質環(huán)境條件。但是地球上沒有一種十全十美的生物,這促使科技工作者對生物加以改造。按照人們的愿望,進行嚴密的設計,通過體外DNA重組和轉移等技術,有目的地改造生物種性,使現有物種在較短的時間內趨于完善,創(chuàng)造出新的生物類型,這就是現代基因工程和生物技術的基本含義?! 』蚬こ淌窃诂F代生物學、化學和化學工程學以及其他數理科學的基礎上產生和發(fā)展起來的?;蚬こ痰某霈F是20世紀生物科學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巨大事件,它使得生物科學獲得迅猛發(fā)展并帶動了生物技術產業(yè)的興起。它的出現標志著人類已經能夠按照自己意愿進行各種基因操作上規(guī)模生產基因產物,并自主設計和創(chuàng)建新的基因、新的蛋白質和新的生物物種,這也是當今新技術革命的重要組成部分?! ∩锏倪z傳性狀是由基因(即一段DNA分子序列)所編碼的遺傳信息決定的?;蚬こ滩僮魇紫纫@得基因,才能在體外用酶進行“剪切”和“拼接”,然后插入由病毒、質?;蛉旧wDNA片段構建成的載體形成重組體,并將重組體DNA轉入微生物或動、植物細胞,使其復制(無性繁殖),由此獲得基因克?。╟lone,無性繁殖系的意恩)。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