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競爭性市場體制

出版時間:2009-10  出版社: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  作者:吳敬璉,劉吉瑞 著  頁數(shù):356  
Tag標簽:無  

前言

《論競爭性市場體制》,是吳敬璉同志與一位青年學者以對話的形式寫成的一本新著。由于我目前精力不濟,要仔細讀完這本書已不可能了,但我與敬璉同志長時期共事,經常在一起研討問題,對他的觀點是了解的,在許多問題上有相同的看法,因此,我完全相信,這本書的出版也會像敬璉同志的其他著作一樣,對我國的經濟理論研究和經濟體制改革將發(fā)揮促進的作用。敬璉同志是一位在理論上卓有建樹的經濟學家,尤其是近十多年里,他對社會主義經濟體制改革的理論、戰(zhàn)略和政策等方面,發(fā)表了許多獨到的、并被實踐驗證了是正確的見解。在改革的時代潮流中,他的學識和才華得到了較好的發(fā)揮。我是50年代與敬璉同志相識的,但到相互比較熟悉,經常一起探討問題,切磋文章,則是80年代以來的事情。50年代敬璉同志還是一位剛剛跨出大學校門的青年學生,曾經參加過我與于光遠同志共同召集的一次理論討論會,在我的領導下工作過一段不長的時間。他是孫冶方同志的學生,有比較深厚的理論功底和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不過。

內容概要

  本書在汲取新古典經濟學資源配置理論和社會主義經濟改革理論的精華、總結國內外尤其是我國經濟改革前10年經驗教訓的基礎上,系統(tǒng)地闡述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和體制轉軌的策略原則,全面討論了建立社會主義市場體制的問題,在經濟學界產生了重大影響?! ”緯?998年被評為“影響新中國經濟建設的10本經濟學著作”之一,2009年入選“中國文庫·新中國60周年特輯”,今由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全新出版。

作者簡介

   吳敬璉(1930~  ),江蘇南京人。著名經濟學家。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教授、國務院發(fā)展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當代中國最早提出并倡導市場經濟理論的經濟學家之一,其經濟學思想和理論對中國經濟的改革與發(fā)展產生了重要影響。

書籍目錄

序前言第一章 除了改革,我們別無選擇  一、改革的必要性來自“球籍”之憂  二、中國實現(xiàn)現(xiàn)代化的難點  三、危機觸發(fā)改革,改革促進發(fā)展  四、雙重體制不宜久拖不決第二章 可行的社會主義經濟模式  一、什么是改革的目標模式  二、傳統(tǒng)體制的不可行性:模式轉換的最初嘗試  三、改革先驅者的教訓  四、理論探索:從蘭格到錫克  五、結論是建立社會主義的市場體制第三章 中國不能沒有生機蓬勃的企業(yè)  一、傳統(tǒng)體制下不存在真正的企業(yè)  二、公有制能不能與企業(yè)的獨立性兼容  三、大型企業(yè)能“私有化”嗎  四、在職職工集團所有和“企業(yè)股”的弊端  五、法人化的社會主義公有制新形式  六、現(xiàn)代化需要企業(yè)家第四章 競爭性市場的形成 一、市場機制ARC   二、市場的競爭性和規(guī)則 三、加快市場的形成發(fā)育 四、價格改革的戰(zhàn)術原則:“管住貨幣,放開價格”第五章 宏觀調控體系  一、市場失靈和政府干預  二、需求管理和供給管理  三、計劃、財政、稅收、金融體制的改革  四、政府職能轉變和為政清廉  五、新經濟體制的總框架第六章 改革的戰(zhàn)略選擇  一、協(xié)調改革的基本戰(zhàn)略  二、對幾種局部改革主張的評析  三、兩個基本前提  四、分歧反映了不同的思想方法第七章 行政性分權,此路不通  一、弊端僅僅在于中央權力過于集中嗎  二、財政“分灶吃飯”及其他  三、再論改革的區(qū)域推進  四、中央——地方關系的規(guī)范化、制度化第八章 跨越企業(yè)承包制  一、承包能使企業(yè)自主經營、自負盈虧嗎  二、“包”與“改”的矛盾  三、這不僅是笑話:非生產性部門的承包制  四、走出非規(guī)范的行政控制  第九章 利益關系的調整和新利益格局的建立  一、從“十年寒窗苦,不如個體戶”談起  二、平等與效率:替代還是互補  三、與其放權讓利,何如理順基本經濟關系  四、突出的問題和解決的辦法第十章 經濟改革、政治民主與觀念更新  一、處理相互關系的各種歷史經驗  二、經濟改革是政治民主的前提  三、民主的程度與形式受文化水平的制約  四、改革時期價值觀念的更新  五、現(xiàn)階段經濟、政治體制改革的配合第十一章 農村社會的變革  一、城鄉(xiāng)關系的重新思考  二、城鄉(xiāng)一體化條件下的價格問題  三、“糧食危機”和土地制度  四、農村工業(yè)的發(fā)展模式  五、工業(yè)化過程中的鄉(xiāng)村建設第十二章 改革時期的發(fā)展方針  一、改革需要寬松的經濟環(huán)境  二、穩(wěn)定成長的戰(zhàn)略方針  三、結構優(yōu)化和產業(yè)政策  四、改革與開放的關系附錄 經濟體制中期(1988~1995年)改革規(guī)劃綱要  一、中期改革的指導思想  二、中期改革的實施步驟

章節(jié)摘錄

第一章 除了改革,我們別無選擇一、改革的必要性來自“球籍”之憂劉吉瑞(以下簡稱劉):目前全國人民最為關注,經濟學界正在著力研究的問題,就是如何盡快結束雙重體制對峙的混亂狀態(tài),避免某些東歐國家已經陷入的“滯脹”困境。為了從深化改革中尋求出路,政府有關部門正在組織經濟體制改革中期規(guī)劃的研究設計。我這次到北京來,除了完成工作任務外,想通過一些渠道,盡可能地了解各派經濟學家對現(xiàn)階段體制改革的看法。這比一個人閉門讀書顯然要強得多。聽說您和一些同您觀點相近的經濟學家,也就是我在去年的一篇文章《可選擇的改革思路》(《讀書》雜志1987年第9期)中所說的“協(xié)調改革派”,提出了下階段全面推進經濟體制改革的方案設想。吳老師,您能否抽時間比較詳細地闡述一下“協(xié)調改革派”關于目前體制改革的基本理論和改革主張?

編輯推薦

《論競爭性市場體制》:榮獲第四屆國家圖書獎。入選中國文庫·新中國60周年特輯,入選影響中國經濟建設的10本經濟學著作。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論競爭性市場體制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4條)

 
 

  •   本書通過講述市場經濟體制和計劃經濟體制的各個方面,進而講述為什么要建立競爭性的市場體制,競爭性的市場體制對于經濟的發(fā)展有什么樣的影響等等,值得一讀。
  •   本書是吳敬璉和劉吉瑞的對話錄,其中主要是展現(xiàn)吳敬璉對中國經濟發(fā)展模式之困境的觀察。值得注意的是,所有的觀察竟然在此書(2009年出版)三年后依然適用,可見中國改革停滯的程度。
  •   看過電子版的才買的,書很好,打算仔細研讀以下
  •   我收到書的時候發(fā)現(xiàn)有些磨損了,所以很郁悶。
    這本書討論的經濟問題很基本,沒有什么前沿性的東西,但是要對中國經濟有個理性和深度的認知還是必須要看的,我買了兩本,不同出版社出的。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