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9-6 出版社:中國對外翻譯 作者:(加拿大)蒙格馬利|譯者:鄧少勉//馬新林 頁數:244 字數:250000
Tag標簽:無
前言
一部文學史是人類從童真走向成熟的發(fā)展史,是一個個文學大師用如椽巨筆記載的人類的心靈史,也是承載人類良知與情感反思的思想史。閱讀這些傳世的文學名著就是在閱讀最鮮活生動的歷史,就是在與大師們做跨越時空的思想交流與情感交流,它會使一代代的讀者獲得心靈的滋養(yǎng)與巨大的審美滿足?! ≈袊鴮ν夥g出版公司以中外語言學習和中外文化交流為自己的出版宗旨,三十多年來,翻譯出版了大量外國文學名著、社會科學著作和人物傳記等,與國內翻譯名家有著深厚的淵源。近年來,在市場化大潮的裹挾下,翻譯質量急劇下降,出版物質量也令人憂慮。出版一套質量上乘、造福讀者的高品味文學名著便成為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義不容辭的歷史責任與光榮使命。我們的這一想法得到了國內翻譯界的一致贊同與積極響應。這便是“中譯經典文庫·世界文學名著”叢書出版的緣起。在廣泛討論的基礎上,我們成立了以中國翻譯協會副會長、著名翻譯家尹承東先生為主編,著名翻譯家王逢振、尹承東、李玉民、楊武能、張建華、張經浩、陳眾議、羅新璋、施康強、郭建中為編委的“中譯經典文庫·世界文學名著”編委會,他們本著對讀者負責、對歷史負責的態(tài)度,認真遴選篇目,選擇國內最權威的譯本,向讀者奉獻上一道精神盛宴。 “中譯經典文庫·世界文學名著”將是一個開放的系統,我們將一如既往地將世界上最優(yōu)秀的文學名著、國內最權威的譯本納入這一系列,不斷地將優(yōu)秀的精神食糧奉獻給廣大讀者。 “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云作者癡,誰解其中味”,這是曹雪芹在《紅樓夢》第一回中的喟嘆。中外大師們不必疑慮,捧讀他們著作的讀者,便是他們的千古知音,他們的作品將伴隨人類文明的足跡,直至永恒。
內容概要
《綠山墻的安妮》自1908年問世以來深受讀者歡迎,曾多次再版,先后被譯成十七種語言,還被拍成電影和電視連續(xù)劇。 主人公安妮出生三個多月就成了孤兒,在陰差陽錯來到埃文利的綠山墻之前曾幫人看過孩子,做過家務,還在孤兒院生活過。她渴望親情,渴望理解,渴望有個溫暖的家。她愛風景秀麗的綠山墻和收養(yǎng)她的卡斯伯特兄妹,幸運地在綠山墻開始了嶄新的生活。她誠實熱情,富于幻想,但也有任性、虛榮等壞毛病。在馬修和瑪麗拉的關心愛護下,她從一個紅頭發(fā)、滿臉雀斑的“丑小鴨”成長為才貌出眾、善解人意的大姑娘。馬修去世后,她為了照顧喪失了勞動力的瑪麗拉,毅然放棄用心血和汗水贏得的艾弗里大學獎學金,回到了偏僻的綠山墻,開始了人生新的奮斗。 文學巨匠馬克·吐溫曾被小說的魅力傾倒,稱之為“迄今看到的描寫兒童生活的最甜蜜的小說”。
書籍目錄
譯本序第一章 蕾切爾·林德太太大吃一驚第二章 馬修·卡斯伯特大吃一驚第三章 瑪麗拉·卡斯伯特大吃一驚第四章 綠山墻的早晨第五章 安妮的身世第六章 瑪麗拉下了決心第七章 安妮的祈禱第八章 安妮的教育開始了第九章 蕾切爾·林德太太驚恐萬狀第十章 安妮道歉第十一章 安妮對主日學校的印象第十二章 鄭重的誓言第十三章 期待的樂趣第十四章 安妮認錯第十五章 學校風波第十六章 下午茶風波第十七章 新的生活樂趣第十八章 大救星安妮第十九章 音樂會,闖禍和認錯第二十章 自討苦吃第二十一章 一種新調料第二十二章 為尊嚴受苦第二十三章 準備音樂會第二十四章 馬修非要燈籠袖不可第二十五章 成立故事俱樂部第二十六章 自負與煩惱第二十七章 不幸的百合姑娘第二十八章 女工學校預考班第二十九章 人生的轉折點第三十章 錄取名單公布了第三十一章 飯店音樂會第三十二章 女王學校的姑娘第三十三章 女王學校的冬天第三十四章 榮譽和夢想第三十五章 死神降臨第三十六章 峰回路轉
章節(jié)摘錄
第一章 蕾切爾·林德太太大吃一驚 蕾切爾·林德太太住的地方恰好是在埃文利大道與小山交匯之處。小山谷榿木環(huán)繞,花兒遍野,一條小溪潺潺流過。小溪發(fā)源于老卡斯伯特家附近的森林,上游迂回湍急,有著不為人知的小潭瀑布,不過到了林德山谷,它已經變得平靜、規(guī)矩,因為即使是一條小河,在流經蕾切爾·林德太太門前時也要端莊有禮,也許它也意識到蕾切爾太太正坐在窗前,用她那犀利的目光注視著過往的一切,包括小溪、孩子在內。如果她看到什么古怪或者不合時宜的事,她就會追根究底弄個明白,否則就會心神不安。 埃文利和其他地方都有很多這樣的人:他們特別愛關心別人的事,自己的事倒沒管好。蕾切爾太太可不這樣,她有本事兩頭不耽誤。她是個很會當家的主婦,家務活總是做得干凈利落,她“主持”著縫紉社,幫忙辦主日學校;她還是教堂勸助會和外國使團附屬機構的頂梁柱。雖然如此,蕾切爾夫人總有足夠的時間一連幾小時坐在廚房的窗前織“棉紗”被,——她都縫了十六條了,說起這個,埃文利的主婦們就肅然起敬,——同時敏銳地注視著這條穿過山谷、蜿蜒爬上陡峭的紅色山岳的大路。埃文利是一個伸入圣勞倫斯灣的三角形半島,兩面環(huán)水,每個出入此地的人都必須經過這條山路,因而他們都不知不覺地落入蕾切爾太太那洞察秋毫的視線。 六月初的一個下午,蕾切爾太太正坐在窗前。陽光灑進窗戶,溫暖而明亮。屋外坡地上的果園盛開著白里透粉的花朵,仿佛新娘羞澀的臉龐。蜂群穿過花叢,嗡嗡輕唱。托馬斯·林德——一個溫順的小個子,埃文利人叫他“蕾切爾·林德的丈夫”——正在谷倉遠處的山地上播種晚蘿卜,馬修·卡斯伯特也該在綠山墻那邊的大片紅色溪灘地上種蘿卜了。蕾切爾太太之所以知道這個,是因為昨天晚上她在卡莫迪的威廉·布萊爾商店里聽見馬修對彼得·莫里森說他打算第二天下午種晚蘿卜。當然,是彼得先問了他,馬修·卡斯伯特一輩子都沒主動跟人說過話?! 】墒窍挛缛c半馬修·卡斯伯特卻在這兒出現了,在這繁忙的日子里,他悠閑地駛過谷地爬上山坡,而且他還穿著最好的套裝,戴著雪白的硬領,顯然是要離開埃文利;他還趕著馬車,套上了栗色的母馬,這說明他要出遠門。那么,馬修·卡斯伯特要去哪兒?又是去干什么呢? 要是本地別的什么人,蕾切爾太太也許只要很快地想一下就能猜個八九不離十。可是馬修絕少出門,一定是發(fā)生了什么不尋常的急事,他是個非常靦腆的人,很不愿意和陌生人打交道或是去什么他不得不開口的地方。馬修穿戴整齊,系著雪白的硬領,駕著馬車,這可不是常有的事。蕾切爾太太琢磨了半天也猜不出頭緒,她這個下午的好時光也因此被破壞了。 “下午茶后我得去綠山墻那邊問問瑪麗拉他要去哪兒,干什么去,”蕾切爾太太最后決定?!斑@個時候他一般不進城,他又從不串門。要是他的蘿卜種子用完了,他也用不著穿戴這樣整齊,而且趕著馬車去買。要是去請醫(yī)生,他會趕得再快些。昨晚一定發(fā)生了什么事他才會上路的。我可真糊涂了,就是這么回事。要是我弄不清馬修今天到底為什么出了遠門,我是一分鐘也不會安寧的?!薄 ∠挛绮韬罄偾袪柼统霭l(fā)了,她不用走很遠的路,馬修·卡斯伯特住的那所高大、不規(guī)則的果木環(huán)繞的房子離林德山谷只有不到四百水的上坡路。當然,那長長的小徑使路程遠多了。馬修的父親也和馬修一樣靦腆和沉默寡言,在修建宅基時雖沒有隱退到樹林里,可也是盡可能地遠離其他人。綠山墻就建在他開墾的那片地的最外沿,一直到今天。所有其他埃文利人都在大路兩旁毗鄰而居,而從大路上很難看到綠山墻。蕾切爾太太從不把在這種地方生活叫做生活。 “這不過是活著,如此而已”,她一邊說一邊走在兩旁盡是野玫瑰叢、車轍很深、雜草叢生的小路上?!半y怪馬修和瑪麗拉都有點古怪,孤孤單單地住在這種遠離人煙的地方。光是樹木可不能做伴兒,不過請老天作證,要是能,樹倒是夠多的。我倒寧愿看看人。當然啦,他們看起來很滿足,不過我想他們是習慣了。人能習慣任何事,甚至包括被吊死,就像愛爾蘭人說的那樣?!薄 ∵@樣念叨著,蕾切爾太太出了小路,走進綠山墻的后院。院子里蔥綠、整齊、一絲不紊。一邊是高大岸然的柳樹,一邊是端正刻板的鉆天楊。連一節(jié)草梗或一塊石頭也看不到,要是有。蕾切爾太太就會看到的。她暗自想瑪麗拉·卡斯伯特打掃院子一定像打掃房間一樣勤。就是把飯菜擺在地上吃也不用怕沾上灰?! ±偾袪柼p快地敲了敲廚房門,聽到應答后就走了進去。綠山墻的廚房是個令人愉快的地方——或者說要不是過分干凈,多少有些像一間閑置的客廳,它是會令人愉快的。房間東西兩面都有窗子。六月里一片明媚的陽光透過對著后院的西窗灑進屋內。藤蔓掩映的東窗外,可以看到左邊果園里雪白的櫻花樹搖曳生姿,小溪邊的山谷中自樺亭亭玉立?,旣惱妥跂|窗下,她坐著的時候,總是對陽光有些不信任,她覺得對于這個該認真對待的世界,陽光太搖搖擺擺、不負責任了。現在她就坐在這兒織著毛活兒,身后已經擺好了桌子準備用晚餐?! ±偾袪柼€沒等關好門,就已經在腦子里記錄下了桌上所有的東西。桌上擺了三只盤子,那就是說瑪麗拉正等著什么人和馬修一起回家用餐,但是菜只是家常菜,而且只有酸蘋果醬和一種蛋糕,這說明來客并非貴客??蔀槭裁瘩R修要戴著硬領趕著母馬呢?蕾切爾太太對平靜而毫不神秘的綠山墻里這個不尋常的謎感到暈頭轉向了?! 巴砩虾茫偾袪?。”瑪麗拉輕快地說,“今兒晚上天兒不錯,對吧?快坐下,家里人都好吧?” 瑪麗拉·卡斯伯特和蕾切爾太太之間的關系可以說是一種長久的友誼,因為沒有其他合適的名稱,雖然——或許也正是因為她們是如此迥然不同?! ‖旣惱莻€又高又瘦的女人,棱角分明。夾著幾縷灰白的黑發(fā)總是在腦后盤成一個硬硬的小髻,用兩個鋼絲卡子別住。她看上去像個經歷不多、謹慎刻板的人,實際上她也的確如此,不過她的嘴巴或多或少是個補救,如果嘴再長得稍稍豐滿一點,那么看上去也許有點幽默感。 “都挺好,”蕾切爾太太答道,“不過我倒有點兒為你擔心呢,因為我今天看見馬修出門,我想他可能是去找醫(yī)生。” 瑪麗拉會意地一笑。她料到蕾切爾太太會來,她知道這位鄰居看到馬修無緣無故出門一定會忍不住好奇?! 班蓿?,我挺好的,只是昨天頭痛得厲害。”她說,“馬修去布萊特河了。我們從新斯科舍的一家孤兒院領養(yǎng)了個小男孩兒,他今晚坐火車來。” 要是瑪麗拉說馬修去布萊特河和一只澳大利亞袋鼠會面,蕾切爾太太也不會如此驚奇。實際上她吃驚得五秒鐘沒說出話來?,旣惱墙^不會跟她開玩笑的,可是蕾切爾太太幾乎不得不這樣想了。 “真的嗎,瑪麗拉?”當她回過神來又開口問道?! 爱斎焕??!爆旣惱f,好像從新斯科舍的孤兒院領養(yǎng)個孩子并不是什么聞所未聞的新鮮事,而是像在任何一個管理良好的埃文利農場上春耕一樣尋常?! ±偾袪柼X得她仿佛當頭挨了一棒,腦子里出現了一連串驚嘆號。一個男孩子!瑪麗拉和馬修·卡斯伯特居然會領養(yǎng)個男孩兒!還是從孤兒院!哎呀,世界一定是顛倒了!從此以后她再也不會對任何事感到驚奇了!再也不會了! “你怎么竟有這種想法?”她不贊成地問道?! ∵@事沒征求過她的意見就干了,當然得反對?! 班?,這事我們已經考慮了一陣子了——實際上是整整一冬天了?!爆旣惱鸬?,“圣誕節(jié)前,有一天亞歷山大·斯潘塞夫人上這兒來說她春天要去霍普頓的孤兒院領養(yǎng)個女孩兒。她表妹住在霍普頓.斯潘塞太太去看過她,對那兒的情況很了解。因此,我和馬修從那以后就斷斷續(xù)續(xù)地商量來著。我們想領養(yǎng)個男孩,馬修歲數越來越大了,你知道——他六十了——不像以前那樣精力充沛了,他的心臟也老是找麻煩。你也知道要雇個幫手有多難,除了那些愚蠢的半大不小的法國男孩兒,簡直什么人也找不到。如果你當真找了一個人管你的事,教會他做一些活兒,他就又揀高枝兒去龍蝦肉罐頭廠或是去美國了。起先馬修想要個英國老家的男孩兒,可我直截了當地拒絕了?!麄円苍S并不壞——我也不是說他們不好——可我不要倫敦街頭的流浪兒?!艺f,‘至少得是個土生土長的。不管我們領養(yǎng)誰都有一定風險,可我們要是領養(yǎng)個土生土長的加拿大人我才覺得安心些,晚上睡覺也踏實點?!院髞砦覀兙蜎Q定請斯潘塞夫人在領小女孩兒的時候幫我們挑一個。上星期我們聽說她要去,就讓卡莫迪的理查德·斯潘塞的親戚給她捎了個信兒,讓她給我們帶回一個十歲或十一歲的伶俐漂亮的小男孩兒。我們認為這個年齡最合適——能幫忙干點家務活,又來得及教養(yǎng)好。我們打算給他良好的家庭和教育。今天我們收到亞歷山大.斯潘塞夫人的電報——是郵差從車站帶過來的——說他們坐今晚五點半的車回來,所以馬修就到布萊特河接站去了。斯潘塞夫人會讓他在那兒下車,她自己得接著坐到白沙灘站?!?/pre>編輯推薦
中譯經典文庫·世界文學名著 閱讀經典·陶冶心智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