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1990-9 出版社:榮寶齋出版社 作者:榮寶齋出版社 編 黃秋園 繪 頁數(shù):40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黃秋園(1914--1979),江西南昌人,字明琦,號大覺子,半個僧、清風老人、退叟。自幼愛畫,雖未得名師指授,卻有機會在裱畫店中學徒,博覽遍臨古人名作, 刻苦力學,由撫古人之跡,進而得古人之心;由得古人之心,進而師造化。他的過人之處,表現(xiàn)為擅于敏銳地把握住幾乎被同時代畫家淡忘的某些傳統(tǒng)。 這些可能被看作歷史惰性的東西,其實也不失為傳統(tǒng)的精華,甚至閃現(xiàn)著真理的光輝。 晚年的諸多精品表明,他畢生的"熱不因人",忠于藝術(shù)的努力,使他由亂古人之真終至臻于借古以開今。
黃秋園在繪畫方面多能兼善,山水、花卉、人物、界畫無所不工,他晚年的山水有兩種面貌十分引人注目,一種格局近乎宋人,層巒疊嶂,骨體堅實,墨法精微, 畫面不強調(diào)空間的縱深,反復用鬼臉皴,形成一種現(xiàn)代感,所作雪景尤覺玉潔冰清, 另一種筆法遠勝元人,丘壑雄奇錯綜,植被豐茂多變,仿佛有一種精神閃耀在云蒸霞蔚中,從中可看出他對傳統(tǒng)山水的領悟已達到極高的境界。
黃秋園去世后他的作品逐漸被人們認識,并得到藝術(shù)界的承認,80年代北京更興起黃秋園熱,1986年舉辦了黃秋園個人畫展。李可染先生在參觀過黃秋園畫展 后,對黃秋園的長子黃良楷說"我很敬佩黃先生的畫,想用自己的一張畫換黃老的一張畫。"他還親自書寫了一段題跋:"黃秋園先生山水畫有石溪筆墨之圓厚、石濤意境之清新、王蒙布局之茂密,含英咀華,自成家法。蒼蒼茫茫,煙云滿紙,望之氣象萬千,樸人眉宇。二石、山樵在世,亦必嘆服!"這種評價是極少見的。
作者簡介
黃秋園(1914--1979),江西南昌人,字明琦,號大覺子,半個僧、清風老人、退叟。自幼愛畫,雖未得名師指授,卻有機會在裱畫店中學徒,博覽遍臨古人名作,刻苦力學,由撫古人之跡,進而得古人之心;由得古人之心,進而師造化。他的過人之處,表現(xiàn)為擅于敏銳地把握住幾乎被同時代畫家淡忘的某些傳統(tǒng)。這些可能被看作歷史惰性的東西,其實也不失為傳統(tǒng)的精華,甚至閃現(xiàn)著真理的光輝。晚年的諸多精品表明,他畢生的“熱不因人”,忠于藝術(shù)的努力,使他由亂古人之真終至臻于借古以開今。 黃秋園在繪畫方面多能兼善,山水、花卉、人物、界畫無所不工,他晚年的山水有兩種面貌十分引人注目,一種格局近乎宋人,層巒疊嶂,骨體堅實,墨法精微,畫面不強調(diào)空間的縱深,反復用鬼臉皴,形成一種現(xiàn)代感,所作雪景尤覺玉潔冰清,另一種筆法遠勝元人,丘壑雄奇錯綜,植被豐茂多變,仿佛有一種精神閃耀在云蒸霞蔚中,從中可看出他對傳統(tǒng)山水的領悟已達到極高的境界?! ↑S秋園去世后他的作品逐漸被人們認識,并得到藝術(shù)界的承認,80年代北京更興起黃秋園熱,1986年舉辦了黃秋園個人畫展。李可染先生在參觀過黃秋園畫展后,對黃秋園的長子黃良楷說“我很敬佩黃先生的畫,想用自己的一張畫換黃老的一張畫。”他還親自書寫了一段題跋:“黃秋園先生山水畫有石溪筆墨之圓厚、石濤意境之清新、王蒙布局之茂密,含英咀華,自成家法。蒼蒼茫茫,煙云滿紙,望之氣象萬千,樸人眉宇。二石、山樵在世,亦必嘆服!”這種評價是極少見的。
書籍目錄
一、樹干畫法 樹枝樹根畫法二、雜樹畫法 叢林畫法三、懸崖雜樹畫法 火焰枝畫法四、雀爪枝畫法 丁香枝畫法五、小斧劈畫法 大斧劈皴法六、云頭皴法 亂麻皴法七、髓髏皴法 米點皴法八、折帶皴法 亂柴皴法九、馬牙皴法 牛毛皴法十、菏葉皴法 事瓣皴法一一、溪流畫法 瀑布畫法一二、平臺畫法 留云畫法一三、勾云畫法 雪山棧道畫法一四、巖澗壑畫法 勾線點苔石法一五、路徑畫法 高遠構(gòu)圖法一六、平遠構(gòu)圖法 深遠構(gòu)圖法一七、誰肯林泉覓隱君 焦墨山水一八、幽居圖一九、歐陽修詩意圖二十、匡廬覽勝二一、古木寒泉二二、深山隱居 秋山高隱二三、瀟湘圖 幽林深處聽泉聲二四、尋友圖 閉門讀書收自閑二五、深山孤侶圖 歸山圖二六、仿宋人筆意圖二七、仿夏圭聽泉圖二八、桃山春色二九、小青綠山水三十、香爐峰三一、秋山幽居 秋山聽泉三二、斜陽總是詩三三、秋山隱居圖卷(局部)三四、危橋途究三五、幽人深山何相伴三六、泉林獨坐 秋山溪流三七、江山雪霽圖三八、山居圖 廬山疊泉三九、溪泉客話圖 小橋獨眺四十、虛度年光自憔悴 聽泉圖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