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7-12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作者:白奚 頁數(shù):349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從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來,首都師范大學哲學學科經歷了兩代人甚至三代人的發(fā)展。第一代學者的治學體現(xiàn)了理論聯(lián)系實際以及史論結合的學風,他們那種敢于直面現(xiàn)實的理論勇氣、敢于破除教條的思想銳氣,反映了20世紀80年代以來思想解放的時代風氣。第二代學者治學,或闡釋、或考證、或梳理,其嚴謹、其細致、其精微,既注意思想資源的開發(fā),又注意當代價值的挖掘,他們這種治學態(tài)度,無不反映了20世紀90年代以來學術轉向的時代風氣。近幾年來,通過人才的引進、整合和培養(yǎng),首都師范大學哲學學術隊伍不斷壯大,尤其第三代學者的崛起,必將帶來新的前景、新的希望。
作者簡介
白奚,男,1953年生于北京。1982年畢業(yè)于蘭州大學哲學系,1989年獲武漢大學哲學碩士學位,1995年獲復旦大學哲學博士學位,現(xiàn)任首都師范大學哲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兼任《中國哲學史》雜志副主編等。從事中國哲學的教學與研究,主要研究方向為先秦哲學。主持國家級和省部級項目多項,發(fā)表論文近百篇。代表著作《稷下學研究——中國古代的思想自由與百家爭鳴》列入“三聯(lián)·哈佛燕京學術叢書”第五輯出版,獲”第三屆中國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yōu)秀成果獎哲學類一等獎”,”北京市第六屆哲學社會科學優(yōu)秀成果一等獎”。2006年入選”北京市拔尖創(chuàng)新人才計劃”,2007年入選“2007(首屆)中國杰出社會科學家”。
書籍目錄
儒家篇“仁”字古文考辨“仁”與“相人偶”——對“仁”字的構形及其原初意義的再考察從《左傳》、《國語》的“仁”觀念看孔子對“仁”的價值提升“全德之名”和仁圣關系——關于“仁”在孔子學說中的地位的思考孟子對孔子仁學的推進及其思想史意義戰(zhàn)國末期的社會轉型與儒家的理論變遷——茍子關于大一統(tǒng)王權政治的構想二程、朱熹對“仁”的詮釋及其思想史意義道家篇老子思想與“古之道術”生命智慧與生活藝術——《老子》第七章新解“小國寡民”與老子的社會改造方案——《老子》第八十章闡微孔老相會及其歷史意義老子思想與儒道互補老子思想在中國文化中的地位黃老篇《黃帝四經》與百家之學《黃帝四經》早出之新證先秦黃老之學源流述要學術發(fā)展史視野下的先秦黃老之學論先秦黃老學對百家之學的整合黃老道家的治國理念稷下諸子篇論田駢、慎到學術之異同鄒衍四時教令思想考索“宋尹學派”質疑也談《管子》的成書年代與作者《管子》心氣論對孟子思想的影響中國古代陰陽與五行說的合流——《管子》陰陽五行思想新探荀子對稷下學術的吸取和修正現(xiàn)代思考篇墨學中絕與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走向“忠”觀念之歷史考察與現(xiàn)代思考儒家禮治思想的合理因素與現(xiàn)代價值儒家的人類中心論及其生態(tài)學意義——兼與西方人類中心論比較仁愛觀念與生態(tài)倫理道家自然主義的現(xiàn)代啟示后記
章節(jié)摘錄
“仁”字古文考辨 常見有人說甲骨文中已有了“仁”字,依據(jù)是羅振玉《殷墟書契前編》第2卷第19頁的第1片卜辭中收有一個很像“仁”的字。然而,許多研究古文字的學者對此持否定態(tài)度,他們指出,這片卜辭上下文字皆有殘缺,其中這個很像“仁”的字也有殘缺,而且構成這個字的左右兩半邊隔得比較開。有專家指出,這個字右邊的“二”,實際上是一個“兆序”數(shù)字,并不是該字構形的一部分,因而這個字不可能是“仁”字。而且,“這條卜辭雖有一些字殘缺,但大意還是明確的……此卜辭應是某方國向商王朝進貢二十匹馬的記錄”,若將此殘存的“*”形與兆序“二”當成一個“仁”字,顯然與此卜辭中的意思不合。而且,殷墟甲骨文中的卜辭和記事辭所記的內容都很具體,都是說明一件件具體事“目前還沒有看出哪些字或詞是屬于概念性的,尤其是反映道德、倫理方面的”?! 」粼浾f過:“仁字是春秋時代的新名詞,我們在春秋以前的真正古書里面找不出這個字,在金文和甲骨文里也找不出這個字。”郭沫若這一說法是20世紀40年代提出來的,在當時來說是正確的。但是后來的考古成果卻在金文中發(fā)現(xiàn)了“仁=”字。1974年,在河北平山縣發(fā)掘了戰(zhàn)國時期中山國墓葬群,其中M1號墓中出土的“中山王鼎”的銘文中,有這樣一段話:“天降休命于朕邦,有厥忠臣*,克順克卑,無不率仁,敬順天德,以左右寡人?!薄 ∵@是金文中迄今所見唯一的一個“仁”字,其時已是戰(zhàn)國中期?!渡袝?金滕》載周公自謂“予仁若考,能多材多藝,能事鬼神”,“予仁若考”(或以“予仁若考能”斷句)一句;是現(xiàn)存典籍中“仁”字的最早出處,然而這個“仁”字究竟應該作何解,是否就是我們要討論的作為美德的“仁”字,歷來就頗有爭議。②《詩經》中“仁”字出現(xiàn)了兩次,一是《鄭風?叔于田》中的“洵美且仁”,一是《齊風?盧令》中的“其人美且仁”,都是贊美狩獵者的英姿,而與仁德無涉。③在《國語》和《左傳》、《公羊傳》、《轂梁傳》中,“仁”字已頻繁出現(xiàn)?!蹲髠鳌分小叭省弊殖霈F(xiàn)了40余次,多在孔子之前,其中有一些無論從表述上看還是從含義上看,都與孔子論“仁”相契合。如“親仁善鄰,國之寶也”(隱公六年),講的是以親善鄰邦為仁;相反,見難不救、幸災樂禍則為不仁: “秦饑,使乞糴于晉,晉人弗與。慶鄭曰:‘背施無親,幸災不仁。”’(僖公十四年)“仁”作為美德之一,《左傳》中常將其與“義”、“智”、“信”、“忠”、“敏”等德目并列,這與孔子的做法亦無二致。更值得注意的是,在《左傳》中,我們甚至可以找到一些孔子論“仁”的直接思想來源。如僖公三十三年臼季對晉文公說:“臣聞之,出門如賓,承事如祭,仁之則也”,《論語?顏淵》載:‘仲弓問仁,子曰: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臼季所聞之言,毫無疑問便是孔子這一說法的張本。又如昭公十二年記孔子之言:“仲尼曰:“古也有志,克已復禮,仁也。信善哉。”克己復禮為仁,這是孔子的著名思想,孔子說這也是“古也有志”,足見孔子這一思想淵源有自??傊?,“仁”的觀念到了春秋時期逐漸流行,成為人們修己待人處事的一個普遍的道德原則,并成為孔子仁學的直接思想來源?! ?/pre>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