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4-11-01 出版社:中國青年出版社 作者:中央美術學院美術史系,中國美術史教研室編著 頁數:443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中國美術簡史》(增訂本)的前身《中國美術簡史》系大專教材,由中央美術學院美術史系中國美術史教研室集體編寫。原系主任薛永教授主持,原中國美術教研室主任李樹聲教授協(xié)助主持。1989年12月完稿,1990年9月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全書21萬字,圖三百余幅,簡明扼要,以中國美術發(fā)展的階段性為綱,以各美術門類在同一時期的演進為緯。注意了四個結合:普中國美術史基本知識與反映最新研究成果相結合,呈示中國美術各門類的發(fā)展演變與闡述重要的美術現象、美術流派、美術家和美術作品相結合,顯現中國美術的自身發(fā)展與揭示美術同政治:經濟、文化、宗教等相關因素相結合,運用翔實的文獻資料與使用可靠的美術文物(包括新發(fā)現的重要作品)相結合。
作者簡介
薛永年,美術史論家,中央美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兼任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理事,北京美協(xié)理論委員會主任。曾任吉林博物館館員、美國堪薩斯大學研究員、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研究員。北京人。出版有《晉唐宋元卷軸畫史》、《書畫史論稿》等。羅世平(1955.12—)湖北武漢人。擅長美術史論。1977年畢業(yè)于湖北美術學院美術系,后留院任教。1990年中央美術學院美術史系博士生畢業(yè),后留院任教?,F任中央美術學院美術史系副教授。出版有《點、線、面——抽象藝術的基礎》、《情感與符號》。譯著有《世界美術史》。參與編寫《中國大百科全書·美術卷》。
書籍目錄
增訂本編寫說明修訂說明第一編:史前及先秦美術第二編:秦漢美術第三編:魏晉地南北朝隋唐美術第四編:五代寧元美術第五編:明清美術第六編:近現代美術
章節(jié)摘錄
插圖:第三節(jié) 漢代帛畫漢代畫在縑帛上的繪畫作品頗多,因歷盡滄桑,遺存極少,正如唐人張彥遠《歷代名畫記》卷一“敘畫之興廢”所云:“漢武創(chuàng)制秘閣,以聚圖書。漢明雅好丹青,別開畫室;又創(chuàng)立鴻都學,以集奇藝,天下之藝云集。及董卓之亂,山陽西遷,圖畫縑帛,軍人皆取為帷囊,所收而西七十余車,遇雨道艱,半皆遺棄?!?0世紀70年代,在湖南長沙馬王堆、山東臨沂金雀山的漢墓發(fā)掘中,出土幾幅西漢帛畫,有的用作殯儀中的旌幡,表現引魂升天的場面;有的則描繪了迎賓、祭神、健身體操等景象,為研究漢代繪畫增添了珍貴的資料。長沙馬王堆漢墓,位于長沙東郊,是西漢初期長沙國丞相、軟侯利倉及其家屬的墳墓。1972年發(fā)掘的1號墓,墓主人是利倉的妻子辛追,年約五十。隨后發(fā)掘的2號、3號墓,墓主人分別為軟侯利倉及其兒子。利倉卒于漢惠帝二年(公元前193年)或稍后,其子卒葬于文帝前元十二年(公元前168年),辛追卒葬年代則稍晚于其子。馬王堆1號、3號墓的內棺棺蓋上,均覆蓋著T字形旌幡帛畫,全長2米許,構圖基本相同,分三段描繪了天上、人間、地下的景象。上段描繪日、月、升龍及人面蛇身的始祖神,象征天上境界;中段繪墓主人出行、宴饗等人間生活;下段繪神怪、龍蛇、大魚、大龜等地下(陰間)的生物,其主題思想是引魂升天。
后記
《中國美術簡史(增訂本)》2002年5月第1版,到2010年1月已經第13次再版。由于該書是一部優(yōu)秀的美術史教程,受到了廣大讀者的歡迎,成為全國各個藝術院校美術史課程的教科書,被評為北京高等教育精品教材。本次“新修訂本”在保持原書綱目體例基礎上,增補新的研究成果及考古發(fā)現,并查缺補漏;校正原版的錯訛字;對于原書一些不理想的圖片進行了調整,使這本書進一步得到完善。在修訂過程中,各位專家教授再次付出辛勤勞動,表現出了編著者的深厚學養(yǎng)和嚴謹的治學態(tài)度。在書稿加工過程中,編輯對語言文字的規(guī)范使用進行了梳理,對排版誤差和錯別字做了認真校正,對部分圖版進行了調整。編輯部20100-5-12
編輯推薦
《中國美術簡史》(增訂本)是中國是人尖的發(fā)祥地之一。中國的史前時代即考古學上的舊石器時代和新石器時代,屬社會發(fā)展史上原始社會。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