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8-5 出版社:肖東發(fā) 北京圖書館出版社 (2008-05出版) 作者:肖東發(fā) 著 頁數(shù):374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風采:北大名師的歲月留痕》畫冊收入的北大名師有中國共產(chǎn)黨主要創(chuàng)始人之一李大釗,北大校長嚴復、蔡元培、馬寅初、胡適、周培源,北大著名教授馮友蘭、曹靖華、朱光潛、葉企孫、王力、江澤涵、吳大猷、費孝通、黃昆、王選等36人(按生卒年先后排序),這只是向廣大讀者展現(xiàn)了群星燦爛的北大名師的一部分,但當畫冊中大量難得的、精彩的、珍貴的歷史照片和實物照片展現(xiàn)在我們面前的時候,卻能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北大的光輝歷程和學術(shù)輝煌,使人們從中得到巨大的鼓舞和力量。
作者簡介
肖東發(fā),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學術(shù)委員會副主任、北京大學現(xiàn)代出版研究所所長。1974年10月畢業(yè)于北京大學圖書館學系,留校任教近30年。1983年7月獲文學碩士學位。1994年被評為“北京大學優(yōu)秀中青年學術(shù)骨干”,1995年被英國劍橋國際名人傳記中心收入《國際名人辭典》。發(fā)表學術(shù)論文160余篇。主要著作有《中國圖書出版印刷史論》、《年鑒學概論》、《實用年鑒學》、《中國編輯出版史》、《中國圖書》;主編《中國圖書館年鑒》、《北京大學人文與風物叢書》、《現(xiàn)代信息管理叢書》等。擔任執(zhí)行主編的《中國藏書樓》一書2001年獲第五屆國家圖書獎提名獎。已完成國家“八五”規(guī)劃課題、新聞出版署專業(yè)系列教材重點項目多項。目前承擔國家重點課題《中國印刷術(shù)的起源與發(fā)展研究》和國家“十五”規(guī)劃及國家社科基金重點課題《中國出版通史》的科研任務。
書籍目錄
序言——大師風采 北大精魂序——北大風物與人文精神嚴復(1854.1.8-1921.10.27)蔡元培(1868.1.11-1940.3.5)魯迅(1881.9.25-1936.10.19)馬寅初(1882.6.24-1982.5.10)熊十力(1885.2.28-1968.5.23)李大釗(1889.10.29-1927.4.28)胡適(1891.12.17-1962.2.24)湯用彤(1893.6.21-1964.5.1)張景鉞(1895.10.29-1975.4.24)馮友蘭(1895.12.4-1990.11.26)陳翰笙(1897.2.5-2004.3.13)曹靖華(1897.8.11-1987.9.8)朱光潛(1897.10.14-1986.3.6)葉企孫(1898.7.16-1977.1.13)樂森璕(1898.9.24-1989.2.12)游國恩(1899.4.17-1978.6.20)王力(1900.8.10-1986.5.3)陳岱孫(1900.10.20-1997.7.27)魏建功(1901.11.17-1980.2.18)周培源(1902.8.28-1993.11.24)馮定(1902.9.25-1983.10.15)江澤涵(1902.10.6-1994.3.29)王重民(1903.1.23-1975.4.16)鄧廣銘(1907.3.16-1998.1.10)吳大猷(1907.9.29-2000.3.4)張岱年(1909.5.23-2004.4.24)費孝通(1910.11.2-2005.4.24)王竹溪(1911.6.7-1983.1.30)邢其毅(1911.11.24-2002.11.4)周一良(1913.1.19-2001.10.23)王鐵崖(1913.7.6-2003.1.12)胡濟民(1919.1.6-1998.9.9)高小霞(1919.7.7-1998.9.9)黃昆(1919.9.2-2005.7.6)廖山濤(1920.1.4-1997.6.6)王選(1937.2.5-2005.2.13)后記主要參考文獻
章節(jié)摘錄
插圖:嚴復(1854.1.8—1921.10.27)初名轉(zhuǎn)初,乳名體乾,原名宗光,字又陵、幾道,晚號瘉懋老人。生于福建侯官(今閩侯)縣陽崎鄉(xiāng)。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杰出的翻譯家和西學傳播者。1859年進私塾讀書。1866年參加福州馬尾船廠附設的船政學堂(原名“求是堂藝局”)入學考試,名列第一。1867年正式進入船政學堂后學堂,學習英文、數(shù)學、物理、化學、地質(zhì)、天文、航海術(shù)等,成績優(yōu)秀,于1871年畢業(yè)。先后在“建威”艦、“揚武”號軍艦上實習,前往新加坡、日本長崎、橫濱等地。1876年被派往英國學習海軍專業(yè)。1877年先后就學于樸次茅斯學校和格林威治皇家海軍學院,學習的課程有高等數(shù)學、物理、化學、海軍戰(zhàn)術(shù)、海戰(zhàn)公法及海軍炮堡建筑術(shù)。留學期間注意研究西方政治、經(jīng)濟和文化科學,吸收了亞當?斯密、孟德斯鳩、盧梭、穆勒、達爾文、赫胥黎、斯賓塞等人的思想。1879年學成回國,在馬江船政學堂任教。l880年調(diào)往北洋水師學堂,先后任總教習(教務長)、會辦(副校長)、總辦(校長)等職。1895年先后在天津《直報》上發(fā)表《論世變之亟》、《原強》、《辟韓》、《救亡決論》等重要文章,鼓吹變法維新,提倡“新學”,為戊戌維新思潮的興起發(fā)揮了重要的先導作用,這些論文也成為他一生思想發(fā)展的重要界標。1896年任“俄文館”總辦,協(xié)助張元濟在北京辦“通藝學堂”,提倡西學,培植維新人才。
編輯推薦
《風采:北大名師的歲月留痕》以北京大學圖書館的北大文庫館藏資料為主,編取了36位著名大師的珍貴照片和部分文物,附以簡要生平,匯編在一起,從中反映他們對國家和人類的特殊貢獻以及北大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北大百年歷史,名師先賢薈萃。從京師大學堂時期到紅樓時期、從西南聯(lián)大時期到獲得新生的燕園,自不斷完善學科結(jié)構(gòu)的北大校園里走出的眾多校友之中,有埋頭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為民請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他們大都成為民主的脊梁,他們沒有辜負這片圣地賦予他們的風骨和靈氣!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