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0-1 出版社:冶金工業(yè)出版社 作者:白振華 等 著 頁數:246
前言
隨著家用電器、汽車、電子、建筑、造船、軍工、航天等行業(yè)的需求增大,板帶生產工業(yè)獲得迅猛發(fā)展。如今,板帶比已經成為衡量一個國家鋼鐵工業(yè)水平的重要標志之一。而平整作為冷軋板帶生產中最接近成品的一道工序,不但可以通過控制帶材的延伸率與板形來保證退火后產品的力學性能與外形質量,而且可以在帶鋼表面形成一定的粗糙度,達到提高帶鋼涂覆性能和成形性能的目的。隨著用戶對帶鋼力學性能、板形、表面質量等方面要求的不斷提高,平整工序的重要性日益凸現出來。以前,現場平整軋制工藝參數的設定主要依靠表格與操作工經驗相結合的方法,產品質量的穩(wěn)定性無法保證。近10年來,隨著用戶要求的提高,現場逐步走向對平整生產模型化、自動化改造。國內平整工藝起步較晚,尚未有平整工藝模型方面的專著出版,為了滿足從事軋鋼生產的工程技術人員學習、研究平整生產過程中工藝數學模型的需要,促進技術的進一步發(fā)展,著者根據現場近10年的研究成果與實踐經驗,撰寫了本書。
內容概要
《平整軋制工藝模型》主要包括平整軋制基本工藝數學模型、特定平整機組工藝數學模型、平整機組輥型優(yōu)化模型等三個部分,內容主要包括軋制壓力機理模型、工程實用軋制力及其自學習模型、壓靠理論及壓靠發(fā)生時的板形模型、四輥高強鋼平整機輥徑參數設計模型、VC輥平整機核心工藝數學模型、雙機架平整機組摩擦系數及變形抗力返算模型、雙機架平整機組金屬模型參數綜合優(yōu)化模型、雙機架UCM機型平整機組輥系參數綜合優(yōu)化模型、普通四輥平整機的輥型優(yōu)化模型、VC輥平整機輥型優(yōu)化模型、高強鋼平整機的輥型優(yōu)化模型等20套與平整工藝相關的模型及技術。 《平整軋制工藝模型》可供軋鋼專業(yè)從事板帶軋制技術的高等學校教師、研究生和大學生以及現場的工程技術人員使用和參考。
作者簡介
白振華,1975年2月出生。2002年1月獲燕山大學軋鋼設備及工藝專業(yè)博士學位,畢業(yè)后留校任教,2008年晉級教授。從1998年開始,作為主要參加者完成寶鋼科研、攀鋼科研冷連軋機、平整機以及退火方面的科技攻關項目30余項,已經被授權或公開發(fā)明技術專利1 8項、實用新型專利1項,取得國際領先水平的科研成果4項,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省部級科技進步獎7項、河北省十大優(yōu)秀發(fā)明1項。曾獲各類榮譽稱號10余項。在國內外重要刊物上發(fā)表學術論文40余篇,出版專著1部?! ⒑昝?,1959年6月出生。1988年3月獲東北重型機械學院(燕山大學前身)冶金機械專業(yè)博士學位。畢業(yè)后留校任教至今。1996年被評為博士生導師,研究方向為板帶軋機設計及控制、三維軋制理論及新型數值方法。1993年10月~1994年10月在意大利羅馬大學機械系作訪問學者,研究課題為板帶軋機板形控制數學模型及仿真軟件。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省部級一等獎2項、二等獎3項。在國內外科技刊物上發(fā)表論文100余篇,出版專著2部。
書籍目錄
1 緒論1.1 平整工藝概述1.2 目前國內外相關平整工藝研究現狀1.3 平整軋制過程中的板形與表面質量問題簡介1.3.1 平整板形問題1.3.2 平整軋制過程中帶材表面質量問題2 平整軋制基本工藝模型2.1 不同類型產品平整軋制時軋制壓力機理模型2.1.1 冷軋及平整軋制過程中典型軋制壓力模型簡介2.1.2 一般薄帶平整軋制時的軋制壓力機理模型2.1.3 極薄帶鋼平整軋制時軋制力的計算模型2.1.4 較厚帶材考慮到應力與變形沿厚度分布不均勻時的軋制壓力模型2.1.5 模型的應用情況簡介2.2 平整軋制時工程實用軋制力及其自學習模型2.2.1 工程實用平整軋制壓力模型2.2.2 平整工況影響系數的確定2.2.3 軋制壓力模型的自學習2.2.4 模型在現場的應用2.3 平整壓靠理論及壓靠發(fā)生時的板形模型2.3.1 平整壓靠基本理論及實驗方案2.3.2 四輥平整機壓靠時的板形模型2.3.3 六輥平整機壓靠時的板形模型2.4 平整軋制時帶鋼表面粗糙度模型及橫折印控制技術2.4.1 影響平整成品帶鋼表面粗糙度形成的主要因素2.4.2 壓印率與遺傳率概念的引入2.4.3 平整過程中工作輥表面粗糙度模型的建立2.4.4 特定平整機組成品板面粗糙度模型的建立2.4.5 冷軋帶鋼平整橫折印控制技術2.5 平整軋制時帶鋼延伸率的設定與力學性能、板形、板面粗糙度的關系2.5.1 延伸率的基本定義2.5.2 冷軋帶鋼平整力學性能預報模型2.5.3 消除來料板形缺陷的最小延伸率研究2.5.4 保證成品板面質量所需要的最小延伸率2.6 平整機延伸率和板形綜合控制模型2.6.1 平整機延伸率和板形控制技術研究現狀及存在問題2.6.2 平整機延伸率和板形綜合控制模型2.6.3 平整軋制時重要傳遞系數模型2.6.4 模型在現場的應用3 特定平整機組工藝數學模型3.1 四輥高強鋼平整機輥徑參數設計模型3.1.1 基本原理分析3.1.2 高強鋼平整機輥徑設計模型簡介3.1.3 模型的實際應用3.2 VC輥平整機核心工藝數學模型3.2.1 VC輥在不同油壓下的凸度分析3.2.2 VC輥在輥間壓力作用下套筒塌陷位移的工程計算方法3.2.3 VC輥平整機輥系彈性變形模型研究3.2.4 模型在實際中的應用3.3 雙機架平整機組摩擦系數及變形抗力返算模型3.3.1 相關數學模型的建立3.3.2 模型在現場的應用3.4 雙機架平整機組帶鋼表面粗糙度預報及工作輥配輥模型3.4.1 雙機架平整機組成品板面粗糙度預報模型3.4.2 雙機架平整機組工作輥配輥模型3.5 雙機架平整機機組延伸率綜合分配模型3.5.1 板形與延伸率分配的關系3.5.2 成品帶鋼表面粗糙度與延伸率分配的關系3.5.3 機架間軋制壓力與延伸率綜合分配及張力優(yōu)化設定模型3.5.4 模型在現場的應用3.6 雙UCM平整機組色差綜合控制模型3.6.1 平整過程中帶鋼與軋輥表面色差模型的建立3.6.2 雙機架平整機組色差綜合控制目標函數的提出3.6.3 雙機架平整機組色差影響因素及其現場治理方向3.7 雙機架平整機組金屬模型參數綜合優(yōu)化模型3.8 雙機架UCM機型平整機組輥系參數綜合優(yōu)化模型3.8.1 基本數學模型3.8.2 板形參數在線快速設定技術4 平整機組輥型優(yōu)化模型及其現場應用4.1 輥型優(yōu)化技術的發(fā)展4.1.1 軋輥原始磨削凸度的設計4.1.2 支撐輥輥型優(yōu)化設計4.1.3 工作輥和支撐輥輥型優(yōu)化曲線的綜合設計4.2 四輥平整機普通料軋制過程中的輥型優(yōu)化模型4.2.1 基本數學模型4.2.2 模型在現場的應用4.3 四輥平整機特殊料軋制過程中的輥型優(yōu)化模型4.3.1 高強鋼平整軋制時機組的輥型優(yōu)化模型4.3.2 極薄帶鋼平整軋制時機組的輥型優(yōu)化模型4.4 雙機架UCM平整機組輥型優(yōu)化模型4.4.1 輥型優(yōu)化目的4.4.2 基本數學模型4.4.3 模型在現場的應用參考文獻
章節(jié)摘錄
近年來,隨著家用電器、汽車、電子、建筑、造船、軍工、航天等行業(yè)的需求增大,板帶生產工業(yè)獲得迅猛發(fā)展。如今,板帶比已經成為衡量一個國家鋼鐵工業(yè)水平的重要標志。平整作為冷軋板帶生產中最接近成品的一道工序,不但可以通過控制帶材的延伸率與板形來保證退火后產品的力學性能與外形質量,而且可以在帶鋼表面形成一定的粗糙度,達到提高帶鋼涂覆性能和成形性能的目的。因此,隨著用戶對帶鋼力學性能、板形、表面質量等方面要求的不斷提高,平整工序的重要性就日益凸現出來?! ?.1 平整工藝概述 經退火后的冷軋帶鋼卷,其表面粗糙度、平直度和組織性能等指標均難以滿足用戶要求。通常,退火后的冷軋帶鋼具有如下典型組織特征:(1)粗大、伸長的鐵素體組織;(2)有利的織構;(3)很小的位錯密度;(4)氮穩(wěn)定結合成氮化鋁;(5)相對粗大的滲碳體析出物。由此得到的力學性能是:比較低的屈服強度和抗拉強度、非常好的冷成形性能和顯著的屈服平臺?! ±滠垘т摻涍^再結晶退火,消除了加工硬化組織,但卻使力學性能和加工性能變壞。這時帶鋼的應力應變曲線具有明顯的上屈服極限,并且在下屈服極限出現屈服平臺,如圖1-1所示。抑制屈服平臺的方法有平整軋制、拉伸變形以及矯直等,而平整軋制是最有效的一種加工方法,適合于大規(guī)模生產。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