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韻

出版時間:2012-3  出版社:冶金工業(yè)出版社  作者:劉曉東 編  頁數(shù):374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師韻:北科大走出的院士》在廣泛搜集資料、深入開展訪談、反復推敲文風的基礎(chǔ)上,以平實而厚重的文筆刻畫了三十余位院士一生的風雨歷程,在每位院士萬余字的篇幅內(nèi),重點梳理了他們的生平事跡、學術(shù)生涯、人生感悟,力求經(jīng)歷之全、資料之真、選材之精,使讀者可以在書中重溫院士的奮斗歷程,銘記院士的卓越貢獻,感受院士的大師風華。

書籍目錄

序 前言 上篇 中國科學院院士 博濟之師,百年蘭馨——記冶金學專家和教育家、中國科學院院士魏壽昆 自強不息建功勛,“兩彈元勛”鑄輝煌——記物理冶金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吳自良 百煉成鋼不懼難——記金屬物理學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柯俊 生命的鈐印——記金屬材料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張興鈐 “金鳳凰”鳴響材苑樂章——記金屬材料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肖紀美 大夢無疆,且歌且行——記材料學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鄒世昌 立志學術(shù),心系科學——記計算材料物理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王崇愚 學界泰斗,耀人光澤——記材料學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徐祖耀 計算機事業(yè)的“拓荒人”——記計算機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高慶獅 “帽子里拎出兔子”——記物理學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陳難先 依依金情,巍巍鋼魂——記金屬材料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李依依 人生曲折路,不墜凌云志——記冶金物理化學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周國治 淬心廣,臻入微——記材料學與電子顯微學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葉恒強 材子風華,閃耀冶金燈塔——記粉末冶金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葛昌純 材苑學?!翱嘈猩薄洸牧蠈W和力學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張統(tǒng)一 下篇 中國工程院院士 生當燦若烏金——記采礦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范維唐 赤膽忠心,熔鋼鑄魂——記鋼鐵冶金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徐匡迪 勇擎鋼鐵脊梁——記鋼鐵冶金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殷瑞鈺 板形之先,滿井之霖——記冶金機械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陳先霖 核事業(yè)發(fā)展的“動力源”——記核材料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周邦新 銘佩不忘,旌麾耀世——記金屬材料與熱處理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涂銘旌 千錘百煉的“特殊鋼”——記模具鋼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崔崑 堅如磐石,韌似秋蘭——記熱處理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雷廷權(quán) 畢生的追求:將零件軋制技術(shù)轉(zhuǎn)化為生產(chǎn)力——記零件軋制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胡正寰 國之良士,鋼之英才——記金屬材料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陳國良 德尚水質(zhì),行潤金澤——記耐蝕材料和環(huán)境敏感斷裂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柯偉 創(chuàng)造“鬼斧神工”,竭誠為國效勞——記機械工程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鐘掘 不渝矢志鑄鋼魂——記連鑄設(shè)備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關(guān)杰 鋼鐵史詩——記冶金自動化及信息工程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劉玠 賀蘭山下的中國鉭鈮工業(yè)驕子——記有色冶金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何季麟 一生無悔的“鋼鐵戰(zhàn)士”——記不銹鋼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王一德 后記 參考文獻

章節(jié)摘錄

版權(quán)頁:   插圖:    選擇氧化盡完善,復雜金礦巧分離 20世紀60至70年代,魏壽昆研究了選擇性氧化熱力學理論。他多次著文指出,當有許多氧化物同時被還原或許多元素同時被氧化時,則存在著還原、氧化順序的問題。1973年,他首次提出“氧化物轉(zhuǎn)化溫度”概念。他認為:兩個元素選擇性氧化的轉(zhuǎn)化溫度只決定于熔池組成活度及CO的壓力,而與吹煉用氧的形式(無論是氣體02還是熔池金屬液中溶解的(O),抑或熔渣中的Fe0)無關(guān)。這個重要的發(fā)現(xiàn),改變了舊理論所述的熔池中兩個元素氧化的轉(zhuǎn)化溫度不變的論點,豐富了冶金物理化學理論。這個理論對于研究平爐、底吹轉(zhuǎn)爐及頂吹轉(zhuǎn)爐等不同煉鋼方法中的元素氧化的順序與條件,特別是對共生礦的冶煉工藝具有普遍的指導意義。 魏壽昆認為,提出新的觀點、新的理論并不是科學研究的終點,更重要的是把它應用到生產(chǎn)實踐中去指導生產(chǎn),接受檢驗,使它不斷豐富和完善。20世紀70至80年代,古稀之年的魏壽昆奔赴鋼鐵生產(chǎn)現(xiàn)場,運用選擇性氧化理論進行了多種工業(yè)實踐,收到了預期效果。如指導上鋼三廠冶煉不銹鋼工藝的脫碳保鉻問題;為上鋼一廠的搖包中鐵水脫鉻保碳提出了最佳工藝條件;結(jié)合攀枝花鋼鐵公司和包頭鋼鐵公司的共生礦的條件,分別提出了如何提釩與提鈮的最佳工藝等。他對有色金屬冶煉工藝也提出了重要的指導性意見與建議。如為了金川有色金屬公司的火法提鎳,魏壽昆從理論上計算了鎳锍中元素氧化的順序,為卡爾多轉(zhuǎn)爐保鎳脫硫提出了理論依據(jù)并成功地確定了合理的吹煉工藝,使鎳的總回收率超過95%。那些年月,魏壽昆好像忘了耄耋將至,依舊如同青年人那樣充滿著活力和創(chuàng)造力,迎來了科學生涯中的又一個豐收季節(jié)。 1988年,魏壽昆將選擇性氧化理論進一步完善和擴充。在他撰寫的發(fā)表在德國《鋼研究》上題為《金屬熔體中元素的選擇性氧化及反應平衡》的論文中,把選擇性氧化定為第一類型,而第二類型則是某元素選擇性優(yōu)化氧化,經(jīng)常伴隨著該元素和其他元素的共同氧化,最后達到平衡。該理論能夠成功地應用于多種金屬礦有用元素的分離,對冶金熱力學發(fā)展做出了貢獻。此外,魏壽昆還根據(jù)Ellingham Richardson吉氏自由能對溫度的曲線圖,建立了較完善、較全面的理論闡述,為多金屬多反應的提取工藝提供了歸納性的能實際應用的理論。 首研固體電解質(zhì),實測熱力學參數(shù) 在研究選擇性氧化理論的同時,魏壽昆于20世紀70年代在國內(nèi)率先開展固體電解質(zhì)電池直接快速定氧技術(shù)的研究,利用這種技術(shù)可快速準確地直接測定出鋼液中的氧活度,是控制鋼液脫氧、提高鋼質(zhì)量的關(guān)鍵性技術(shù)手段。魏壽昆說:“這種技術(shù)被稱為當前鋼鐵冶金三大發(fā)明之一?,F(xiàn)在我們著手研究為時不晚,可以和國外同步進行。”在他的倡導下,冶金物理化學教研室成立了研究組,20世紀80年代又將研究組擴展為學校重點研究室,使我國固體電解質(zhì)電池的研究處于國際先進水平。 魏壽昆采用固體電解質(zhì)電池定氧原理,率先開展熱力學參數(shù)的測定工作。他配合包鋼鐵水提鈮,選定科研課題項目“共生礦分離基礎(chǔ)理論研究——鈮在鐵液及鋼渣中的熱力學行為”。他利用定氧電池測定了Fe-Nb、Fe-Nb-Mn及Fe-Nb-Si等體系中的鈮的活度相互作用系數(shù),對包鋼改進提鈮工藝提供了定量的熱力學分析數(shù)據(jù)。他用固體氯化劑氯化鈮渣脫錳,使鈮鐵合金的含Nb量由原來的10%-15%提高到60%;并對國外尚無文獻資料報道的氧化鈮—氧化錳一氧化硅的三元相圖進行了初步研討。上述課題獲得1998年國家教委科技進步二等獎。

編輯推薦

典藏師韻,歷久彌香。為了更好地傳承和發(fā)揚院士們身上的北科精神,北科大組織編寫了《師韻:北科大走出的院士》。全書在廣泛搜集資料、深入開展訪談、反復推敲文風的基礎(chǔ)上,以平實而厚重的文筆刻畫了三十余位院士一生的風雨歷程,在每位院士萬余字的篇幅內(nèi),重點梳理了他們的生平事跡、學術(shù)生涯、人生感悟,力求經(jīng)歷之全、資料之真,使讀者可以在書中重溫院士的奮斗歷程,銘記院士的卓越貢獻,感受院士的大師風華。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師韻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