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0-4 出版社:文化藝術(shù)出版社 作者:魏君子 頁數(shù):367
Tag標簽:無
前言
魏君子令很多香港電影人自愧不如。因為很多人雖然從事這個行業(yè),但卻只視為一份工作,并不發(fā)燒。魏君子從一個追逐錄像廳時代港產(chǎn)片的影迷,進而成為一位傳媒圈中人,他對香港電影的執(zhí)狂和熱情,絕對超越單純喜愛的程度,所以,我稱他為港產(chǎn)片發(fā)燒友。魏君子對港產(chǎn)片如數(shù)家珍的癡迷級數(shù),已是非一般的影迷。我第一次遇見他時,他就向我查詢某一樁圈中秘事,能叫做“秘事”,當然不是一些娛樂周刊能讀到的新聞,而是只屬口耳相傳不為外人道的“秘密”。我訝異魏君子何以消息如此靈通?在以后交往的日子里,我更發(fā)覺,這位河北唐山的小子,雖工作在北京,卻仿佛就是一個長年浸淫在香港影壇的“自己友”,幾乎對所有小遭傳言,無所不知,其“八卦”程度,勝過任何一位跑電影新聞的香港記者。這是需要一份發(fā)自內(nèi)心的能耐,一份拼命鉆研求真的精神,對香港電影及香港電影史的探究,我認為魏君子已可以和已故的余慕云老師相提并論。
內(nèi)容概要
本書名為《香港電影演義》,是因為在下一貫的寫作風(fēng)格不是做評判,而是講故事。眾所周知,香港電影界的故事往往比戲本身更具傳奇性,《香港電影演義》就是通過講述臺前幕后的影史秘聞、細節(jié)考據(jù),窺視影人心態(tài)、類型創(chuàng)作、環(huán)境影響、產(chǎn)業(yè)格局……由細節(jié)人手,積少成多,相對全面的掌握香港電影的今昔概貌。 按說本書內(nèi)容很多來自香港影人的口述親歷,真實性毋庸置疑,稱為“演義”似大可不必。但我向來以為:一個創(chuàng)作或事件,除了結(jié)果是客觀無可更改的,任何人(包括當事人)講述起因和過程都或多或少存在主觀渲染(如張徹、劉家良對同一件事的不同說法),所以各種版本的影史八卦層出不窮。我無法確認他們有多主觀,也不敢自認完全客觀,套用一句俗話,“每個人心中都有一部香港電影演義,——不敢說我的最好,唯一敢保證的是比較好看有料……
作者簡介
魏君子,本名魏海軍,著名影評人,1978年出生,河北豐潤人。2001年開始從事娛樂影評寫作,迄今已在《電影世界》、《中國銀幕》、《中國廣播影視》、《新京報》等40余家平媒發(fā)表文章近千篇,近100萬字。又先后任《看電影》、《生活資訊》、《青年時報》、《新娛樂》、《重慶渝州晚報》專欄作者,并長期為搜狐、新浪、網(wǎng)易、騰訊、TOM撰寫特約專題及影評稿件。主要著作:《香港制造》(編著,現(xiàn)代出版社)、《江湖外史之港片殘卷》(文化藝術(shù)出版社)。 2009如何擔任武俠電影《追影》的聯(lián)合編劇。
書籍目錄
序一 序二 自序 第一輯 流水落花春去也 三十年如一夢 港片興衰秘史 戰(zhàn)國2010香港影壇群英傳 邵氏VS嘉禾:輸贏成敗又爭由人算 附錄:唇亡齒寒:重提邵氏以六打一重創(chuàng)嘉禾事件 城頭變幻大王旗:20世紀70年代之前的香港電影公司第二輯 驀回首今夕何夕 成敗蕭何——香港電影的絕招與命門 金像獎審視港片自我未來定位“城市電影”? 賀歲片重返李翰祥時代 內(nèi)地“三級”老調(diào)重彈 臺灣片商進軍大陸重演港片落難史?第三輯 一曲新詞酒一杯 《神經(jīng)刀》與《貓頭鷹》:追武俠喜劇之影 專破刀槍不入——功夫片的科學(xué)觀 臥底灰色地帶·反諷——香港警匪片風(fēng)云三變 忽魂悸魄動恍驚起長嗟——香港恐怖片縱覽 “僵尸大時代”——香港僵尸電影漫談 附錄:茅山僵尸片開山鼻祖劉觀偉聊鬼講古 興衰有數(shù)風(fēng)月無邊——香港“Ⅲ級片”大觀 附錄:專訪錢文鑄:揭秘香港Ⅲ級片拍攝內(nèi)幕 懷舊是一種美德——閑話20世紀70年代香港鬼馬喜劇 周星馳VS王晶:淺說無厘頭喜劇第四輯 天下風(fēng)云出我輩 百年孤獨:邵逸夫影壇得失奇錄 李翰祥:邵氏風(fēng)月情 胡金銓:長使英雄淚滿襟 張徹:權(quán)臣不善謀己? 附錄:李翰祥、胡金銓、張徹三位大導(dǎo)演的落幕時刻 楚原:鬧市俠隱 附錄:見證楚原73歲壽宴 羅維:跟風(fēng)大師 哪個才子不害人 牟敦芾:聲名狼藉的暴力藝術(shù)家 麥嘉講古:江山不管興亡事 奇兵今安在 何處覓石天 徐克·吳宇森——雙雄喋血1989 麥當雄:男盜女娼 泰迪羅賓:臥底主流港片的“邊緣人” 林嶺東:天命隨緣 黃志強:曾經(jīng)野獸 高志森:樂極生悲 杜琪峰:銀河前傳 陳嘉上:隨波逐流 盛世危言1987——三個得勢影人的港片殘夢 無可奈何花落去——香港電影編劇小傳第五輯 少壯初識愁滋味 李仁港:浪漫武俠第三代掌門孤獨一枝 附錄:李仁港趣話張家班:有情懷:總是幸福的 葉偉信:少壯派成長備忘錄 陳木勝:全城戒備迎戰(zhàn)好萊塢 谷德昭:行運導(dǎo)演危機四伏 甄子丹:濫拍?退休?雙重身份的冰火心態(tài)第六輯 但使龍城飛將在 劉家良:李廣難封 劉唐軼事:武指的尷尬 撫今追昔“七小?!? 洪金寶:武夫破局 附錄:洪金寶自述香港武指舊聞 袁家班:勇者無懼 程小東:電視時代的修煉秘史第七輯 尋章摘句老雕蟲 尾聲 一入江湖歲月催追夢人——我在香港的日子
章節(jié)摘錄
插圖:說起羅守耀,也算傳奇人物,他本是豪門“太子爺”,卻因癡迷電影,早年曾赴國外專攻電影系,后來更收購銀河映像大量股份成為公司主席。近年,羅守耀嘗試投資制作電影,親自執(zhí)導(dǎo)了數(shù)部作品。有趣的是,這幾部電影題材反差極大,前兩部《戀愛初歌》、《非常青春期》是青春愛情片,后幾部《黑拳》、《奪帥》是暴力動作片——雖然影片口碑平庸,但自《黑拳》后,羅守耀的商業(yè)眼光卻開始嶄露崢嶸?!逗谌废愀燮狈恳话?,卻讓羅守耀嘗到賣埠的甜頭,海外DVD版權(quán)的豐厚利潤足以讓“影視點”后來三級Cult到盡的《降頭》和《奪帥》穩(wěn)賺不賠。另外,據(jù)江湖傳聞:影視點制作的這三部電影盡管都打著中國星出品,實際上都是羅守耀獨資。原來,如“影視點”之流的小公司賣影片的衛(wèi)視播放權(quán),只得五六十萬港幣,但若頂著中國星這樣的金漆招牌就能賣到一百萬;加之向華強夫婦還不愿讓中國星完全淡出電影界,正好令羅守耀借雞生蛋,可謂兩全其美,或許兩敗俱傷?有影迷問了,杜琪峰沒了中國星這個大金主,是否頗受影響?其實未必。銀河映像成立之初劍走偏鋒。以宿命冷酷的原創(chuàng)作品獨樹一幟。1999年并人中國星之后,杜琪峰、韋家輝改弦易轍,聯(lián)手拍攝了多部賣座商業(yè)喜劇,年年有戲躋身票房十大之列,為中國星新世紀崛起立下汗馬功勞。但杜琪峰素有異志,為老板達成心愿之后,便開始經(jīng)營個人風(fēng)格,2004年的《柔道龍虎榜》縱然由中國星投資,同年的《大事件》卻是寰亞投資,之前的《PTU》則是美亞出品。向華強雖然無法令杜琪峰絕對效忠,卻成功籠絡(luò)銀河映像的另一舵手韋家輝效力,中國星近年賀歲片《鬼馬狂想曲》、《喜馬拉雅星》、《天生購物狂》皆由韋家輝執(zhí)導(dǎo),另外該公司2008唯一真正投資的電影《再生號》亦是韋家輝導(dǎo)演。而杜琪峰則為了自立門戶,不惜支付2600~f港幣,與羅守耀分家,將銀河映像納為個人囊中物。與此同時,杜琪峰積極尋覓新金主投資,近期合作密切的東家有兩個:一為驕陽(投資銀河映像作品《跟蹤》、《蝴蝶飛》),二為寰亞(出品銀河映像電影《放逐》、《每當變幻時》、《鐵三角》)。以杜琪峰目前身份及所處形勢,大可左右逢源,不必只靠一個東家,但若假設(shè)非要“兩個只能活一個”,驕陽OR寰亞?相信杜琪峰會選擇寰亞,為何?且聽下回分解!
編輯推薦
《香港電影演義》:文雋:仿佛是常年浸淫在香港影壇的“自己人”。甄子丹:這是一個兩地電影的橋梁。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